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共7篇)

admin 2021-04-19 11:47:55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第1篇: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这条路,风雨兼程,中华儿女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晨曦中,当国旗伴着太阳冉冉升起的一刻;阳光中,当自己伴着人欢乐在教室上课时;黄昏中,当斜阳伴着自己回家同家人一起吃饭时„„你是否想过,这一切来得有多么艰辛不易么?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踢门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然而,乾隆皇帝却守着顽固与传统的思想,错过了与世界交流的机会,闭关锁国。于是,中国有了以后不平凡的道路。

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确实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从此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国破家何在?”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是,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谭嗣同、梁启超、秋瑾、孙中山、毛泽东„„一批批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仅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终于迎来开了今天这平淡而幸福的世界。

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在不同人心中,祖国是不一样的:在小孩眼中,她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在大人眼中,她是自己的脊梁;在老人眼中,她是一个大家庭,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家庭……而在我看来,这片中华大地宛如一汪碧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这片地正如一汪碧水,要向她永远碧绿清澈,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输入,同时还要向外疏通,让世界认可,要让世界离之不得。我们的领导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改革开放是解放的中华大地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复兴之路》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年轻一代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只要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复兴,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强盛……。我们的复兴之路远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做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既要体会到倍感荣幸,又要深知肩负重任。……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少的沧桑岁月,才得来今朝幸福生活。为了中华的复兴大业,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中华梦,也为了每个人心中的梦,同学们,我们大家共勉之。为了明天,觉醒,努力吧!

第2篇: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

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1: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

(一)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醒,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1840,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不可忘怀的数字。这一年,英国的战舰轰开了国门;这一年,外国商船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内河;这一年,清政府失去了关税的自主制定权;这一年,《南京条约》宣告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复兴之路》的导言中,指出这部政论片存在的意义,那就是——用历史感悟未来。 片子从辛亥革命开始。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由拥兵自重的袁世凯所窃取。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他只赶跑了一个皇帝,他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1912年,皇帝倒了,辫子剪了,但是帝国主义的压迫还在,英租界,法租界还在。为了支持,日本的支持买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1916年,袁世凯的皇帝梦做了83天以后破灭,北洋政府连东周周天子那样的的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依谁。 20世纪早期,中国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混乱不断。相界与占领区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战舰仍在中国内河耀武扬威。中国该何去何从?在这摇摆不定的时刻,十月革命的炮火烧到了中国。于是,有了那“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康乾盛世中,在一片阿谀赞誉之声中,爱新觉罗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而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西方船坚炮利,朝发夕至。而清朝军队还是红缨枪,马背上前进。可见,政府的腐败,军队的软弱招来了豺狼虎豹。军队保护着国民,维持着安定。有人说在如此一个和平年代,国家花这么多纳税人的钱去养这么一群人去当兵,研发先进武器,这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今年的国情月饼也花费了很多的资金,但是这是为什么呢?为了震慑境外的反华势力。国家的高端武器是国家的机密,可是为什么要亮出来给世界看?歼十战斗机和九九式新型主站坦克和战略、战术导弹集体亮相,给世界以如此的震撼,必定会引起各国军事装备专家的研究以及针对性的防御。可是。这仍旧战士给了世界看。着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全世界均被挑战,证明我们已经不是1840年的中国,我们有准备应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行动,并且我们绝对不会吃亏,对我们动武前,请三思。和平时期,军事演习是为了让军队保持战斗力,而月饼则是国家使用的不流血的军事行动。这是展示能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和领土完整。 《复兴之路》第三集起,告别了屈辱的近代史,进入了当代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解决之后,中国的第二个任务出现了,就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新生的共和国用半年的时间稳定物价,继续农村土改。成立第三天,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两个多月后,毛泽东前往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在这时,东北边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战斗。 1977年的北京工人体育馆中正在进行一场足球比赛。它之所以被载入史册,是因为在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的邓小平在这场比赛中公开亮相。据日本共同社描述: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全部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当时刚结束十年动乱,百姓生活几乎没有改善,而这时,中国的大陆四周出现了亚洲四小龙。中国何去何从?以为88随高龄的老人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中国的复兴治理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思想进步的阀门;简历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20世纪是个变革的世纪。2002年11月8日,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2002年12月5日新一任的领导人冒雪赶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新一代党中央对人民的承 诺:我们将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居安思危是我们的传统,忧患意识不会消失。 曾记否,2008年“5·12”汶川地震时那位耳鬓斑白的老人的背影;曾记否,那位老人的眼 泪;曾记否,那老人在废墟中一个个件事的脚步;曾记否,那一夜间花白的青丝;曾记否,那“多难兴邦”的四个大字,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推动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 犹在眼前,那鸟巢内澎湃;犹在眼前,那水立方魅力身形;犹在眼前,那雄壮国歌的奏响;犹在眼前,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犹在眼前,那喜极的泪水;犹在眼前,那对伊辛巴耶娃、博尔特??的真诚的欢呼与祝福。 2009,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冲击着世界经济;冰岛已然“国家破产”;而中国却保持着8%的进京增速。潘石屹说:“外国人,

7、8月在干什么?躺在沙滩晒太阳。而中国人在干什么?干工作,正在努力地付出自己的汗水。有这样的国民,害什么经济危机。”是的,有这样的手足兄弟,怕什么经济危机,怕什么反华势力,怕什么台湾问题!中华民族可以淡然一笑,你敢!这小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知兴替而后何为?正如开头的那句话——用历史感悟未来!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

(二) 昨晚,央视一套推出的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落下帷幕。“震撼”、“激动”、“落泪”,这是很多友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用的词语。“有着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我们制作这样一部片子,就是想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的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从变迁中感受和触摸幸福。”昨天,央视经济频道副总

监、《复兴之路》总编导、总撰稿任学安接受了记者专访,讲述《复兴之路》创作始末。 “9+1”工程——从《大国崛起》到《复兴之路》 很多人把《复兴之路》看作是《大国崛起》的姊妹篇,任学安对此说法颇为认可:“无论是在叙述的理性、客观性,全球视角,还是构建大的历史框架‘大历史’的结构方式,寻找基本历史脉络,用历史细节说话这些方面,两片都有相似之处。追求制作精良度、包括采用现代最新的制作手段,也都是从《大国崛起》延续下来的。此外,梳理的方式,观察国家发展的视角也是同一个,所以这两部片子看起来很像,说是姊妹篇也比较恰当。” 拍《复兴之路》的想法缘自《大国崛起》的制作后期。“当时我们就有一个想法:把中国历史也做一个梳理,这样感觉就比较完整了。而且做《大国崛起》大家在看国外9个发达国家时也有一个中国心态。我们说这是个‘9+1’工程。”任学安讲述了创作《复兴之路》的初衷。 “《大国崛起》一收尾,我们就着手做《复兴之路》了。制作过程中,我们想到,如果它能赶在xx大之前播出,也挺好的。”任学安说,这部片子正常制作周期应该在两年左右,但剧组只花了10个月就完成了片子的制作。于是,反复地熬夜就成了令他记忆最为深刻的事情。 这部时间紧任务重的片子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央视国际站甚至以此为契机,倾力打造了大型时事论坛——《复兴论坛》,8日开坛以来每天的浏览人数逐日上升。 “以影像叙述历史更具冲击力” 《复兴之路》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历史片最难的是历史素材的取舍,拍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更难,难在毕竟观众的陌生感要差一些。国内有多少人会对西班牙史、葡萄牙史、荷兰史,甚至美国史有多少了解?除非是专业人士和学者。因此,拍《大国崛起》时我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但对我们中国自己的历史,可以说每个中国人从小时候都接受过基本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表达出最基本的新鲜感,就成为最困扰我们的追求。”任学安在介绍剧组面临的最大困难时说。 任何一个创作都希望呈现一种新鲜的面孔,这样传播效果、到达效果才会更好。否则传播就没有意义了。

如何给观众新鲜感?任学安和剧组成员们从电视梳理与文字梳理的不同之处入手,开始探索。 “电视是时间艺术、时间作品,没有太多空间功夫去铺陈。电视是用画面叙事,让观众通过影像来了解。文字叙述的历史追求必须思想深远,有哲学高度,电视节目有时候可能甚至不需要说话,一个画面加一段音乐就足够了。”任学安介绍了《复兴之路》带来的影像冲击力:

“在第

一、二集中的开头,观众能看到当时的中国人用脚踩水车的画面,如果认真看,你就会发现那些人都是光着屁股的,那是真正的衣不蔽体。再往后看,看到第

四、五,尤其第六集,画面转为恢弘绚丽,那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观众能完整地看完这六集,基本能清晰看到中国由弱到强,由主权沦丧到开始独立,由人民受奴役受欺侮到翻身做主并且开始享受小康生活的变化。”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

(三) 一声雷鸣,一镜碎。一座座火山爆发,君王美梦破!这是1840年的中华大地。从此,就是那无边的灾难和痛苦。亲眼看着母亲惨遭凌辱,亲耳听着母亲的泪水恣意的流淌。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所过的内心流血的生活。再苦也要活,再难也要生! 忆往昔,你记否大唐的繁荣昌盛,大唐的轻歌曼舞,大唐的雄姿英发,大唐的路不拾遗?你记得大唐的万方来朝?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 然而,现实却是----衣不遮体,腹不裹食。饿殍满地,哀鸿遍野。复兴,伟大的议题;复兴,执着的梦想;复兴,崎岖的征途。复兴,??再难也要复兴,再苦也要复兴。从1840一直到今天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华夏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炎黄的鲜血。 《复兴之路》告诉我们,有一种力量叫精神,叫理想。百年以来,这种精神、理想像不熄的火炬一样燃烧着,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这种精神,象甘甜的乳汁支撑着一个又一个寻梦人! 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一个强大或追求强大的国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演进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形成、发展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引导着我们从历史中走来。这一精神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身上看到了它,在李大钊、方志敏、刘胡兰身上看到了它,在鲁迅、闻一多、朱自清身上看到了它,在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身上看到了它,在许许多多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而牺牲奉献的无名英雄身上看到了它。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他们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于是,中国与世界给予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于是,就是那悲惨的经历,就是那泣血的生涯。 “盘古开天,三皇拓土。五千春秋,文明尽数。历代先贤,礼仪昭着。”“一座座火山爆发,君王美梦破。”“抚摸伤痕昂起头,吞咽下耻辱心如火”“日本强盗,夺我东三省。又贪我华北,非灭我全国不可。”“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为了同胞,为了子孙。以此为誓,血战到底!!!”这一句句诗句敲打着我的心弦。《复兴之路》就是在这样的旋律中奏响凯歌! 整个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前夕,南下某部队接到上级命令“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 篇2:《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观看《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心得体会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中国的近现代史值得每一个共产党人用心去品读的。《筑梦中国》不仅是一部记录时代变迁和中国发展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展现了中华民族奋发有为的精神、体现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畏艰辛优秀品质的励志片,启迪着每一代人勿忘历史、珍惜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话概括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观看该纪录片的时候,我想起了2009年作为向建国六十周年献礼艺术作品,由王平久作词,成龙、刘媛媛演唱,郎朗钢琴伴奏的歌曲《国家》,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歌词的头一句,以童谣拆解汉字方式,将中国的“国”和家庭的“家”两个字,形象而亲切地捧到读者面前,让每一个心灵都能触及、感受国家的伟大;整首歌曲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世骇俗的词句,只用了真挚朴素的136个字完美呈现了“国的强大”与“家的祥和”,诠释了国与家的血脉相连。

国家之梦,反应国民之梦;个人之梦,融为民族之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如果说个人的梦是小梦,那么中国梦

就是个大梦,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一脉相承,无数个小梦就构成了大梦。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金石之力,而是梦想之功,它让我们看得见远方的星空,认得清脚下的路。因为心中有梦,杨善洲老人用22 年的退休时光无偿造林5.6 万亩的行为散发出的是一名共产党人的最大光辉。 作为一名年轻的普通党员,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进一步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精神,从我做起,从细微末节处着手,厘清思绪、端正言行,以提高综合能力为工作目标,以孝老爱亲、家庭和睦为生活方向,不断完善发展自己,成为一个积极上进、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人。

篇3: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

看完记录片《复兴之路》后,我的心情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一百多年前,中国遭遇数千年来未见之变幻。可是,中国并没因此而灭之,中国人民更没因此而屈服,一代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民族的尊严,拯救国家的主权。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艰苦奋斗的作风开创了新中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进入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如今的中国正在崛起,正逐步跨进世界强国之林,正在完成一个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复兴中华。

今天的中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骄傲的成绩,得益于创造。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便是有史以来的最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又是一伟大创举,自改革快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发达的现代工业化国家;从解决温饱到奔入小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等。都源于改革开放的创造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更应有创造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如果我们把先辈们“不屈和顽强”“善与挑战逆境”的品质作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来磨练自己,并能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一定是能够战胜所有的挫折和困难,创造惊人的成绩。

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当不幸来临时,有些人总想有贵人来帮助,幻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不幸打倒。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这是个部不可能的。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只要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地迎接和挑战困难,他最终就能取得成功。一个小品的台词说得好:有困难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然,我不是谁我们要给自己创造困难,我只是在说,要想成功就要具备创造意识。

一个国家有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一个人也不例外。每个人都可能成功,也都可能失败。即使你是一个成功者,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你取得成功之前,你也曾经历过很多次失败,或大或小,失败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应给予他正确地认识,给予他充分的理解,坦然地面对他,接受他,并最终战胜它,征服它。失败了,总结教训,从头再来,你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如果只是一味的自责、懊恼,活在失败的阴影里,实际上于事无补。 通过观看这样一部纪录片,我们还对于这段革命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

解,我们认识到了中国是怎样反抗封建统治、摆脱殖民压迫、抗击法西斯侵略、打到反动势力,最终一步步站起来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领导五四爱国运动,发起“北伐战争”,解决西安事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全中国??可以这么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正是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革命才焕然一新。”

让我伤心的是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从此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在不同人心中,祖国是不一样的:在小孩眼中,她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在大人眼中,她是自己的脊梁;在老人眼中,她是一个大家庭,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家庭??而在我看来,这片中华大地宛如一汪碧水。要让她永远碧绿清澈,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输入,同时还要向外疏通,让世界认可,要让世界离之不得。我们的领导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改革开放是解放的中华大地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现在的中国,一方面是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迅速滑坡,这样便导致了道德和社会发展严重的分化,在信息的时代,道德要是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脚步那肯定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请不要随地吐痰”“请自觉排队”“请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类似于这样的提示在当中国今社会随处可见,不只大家看到之后有什么感受吗?再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遍地可见这样的提示,作为一名中国人,特别是高素质的大学生,大家不觉得着让人很别扭吗?特别是,做为一名中国人当你在国外看到用汉语写的‘请不要大声喧哗’‘请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的标语时,你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呢?他们为什么要用汉语不用英文呢?我认为这值得大家认真考虑、反思一下——这还是‘礼仪之邦’么?还是‘谦谦君子’的国度吗?当前中国便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诚信缺失’‘道德滑坡’?? 我们口口声声喊着要‘复兴’要‘强盛’,难道只是要复兴‘经济’‘军事’

‘政治’吗?我们的优良传统,优秀传统文化,古人高尚的品德难道不应该复兴么?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一件事。只要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复兴,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强盛??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少的沧桑岁月,此才得来今朝幸福生活。为了中华的复兴大业,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中华梦,也为了每个人心中的梦,同学们,我们大家共勉之。为了明天,努力吧!

3013.11.28

第3篇: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

范文一:

今天下午 ,老师组织我们在学校阶梯教室观看了《复兴之路》,看完之后我感触很深。

《复兴之路》是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阵容庞大,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名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全剧以历史时间为脉络,有序曲《我的家园》和《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中华颂》五个章节构成。伟大的长征,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以节目表现了出来。可见主创班底以及演出的艺术家和演员为其付出了多大的辛劳、智慧情感和努力。历史的历程用艺术精彩呈现。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困难中奋起,百折不挠勇攀高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无数英雄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而抛头颅洒热血。复兴之路这段时期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让中环民族从备受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我们为其展现的宏伟美丽的史诗气质而动容,为其所体现的巨大而坚韧的民族精神而动情,为其精湛而富于艺术想象力的舞台呈现而折服。艾青名句: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啊,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生长在她温暖的怀抱里。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复兴之路给予了我们启示:要永远保持民族的自尊、自豪与自信,每时每刻都要将祖国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放于首位。

我相信,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强势崛起、繁荣富强。

范文二:

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晨曦中,当国旗伴着太阳冉冉升起的一刻;阳光中,当自己伴着人欢乐在教室上课时;黄昏中,当斜阳伴着自己回家同家人一起吃饭时&&你,是否想过,这一切来得有多么艰辛不易么?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踢门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干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于是,中国与世界给鱼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

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确实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从此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国破家何在?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是,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谭嗣同、梁启超、秋瑾、孙中山、毛泽东&&一批批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仅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终于迎来开了今天这平淡而幸福的世界。

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在不同人心中,祖国是不一样的:在小孩眼中,她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在大人眼中,她是自己的脊梁;在老人眼中,她是一个大家庭,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家庭&&而在我看来,这片中华大地宛如一汪碧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这片地正如一汪碧水,要向她永远碧绿清澈,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输入,同时还要向外疏通,让世界认可,要让世界离之不得。我们的领导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改革开放是解放的中华大地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现在的中国,一方面是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迅速滑坡,这样便导致了道德和社会发展严重的分化,在信息的时代,道德要是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脚步那肯定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

请不要随地吐痰请自觉排队请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类似于这样的提示在当中国今社会随处可见,不只大家看到之后有什么感受吗?再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遍地可见这样的提示,作为一名中国人,特别是高素质的教师,大家不觉得着让人很别扭吗?特别是,做为一名中国人当你在国外看到用汉语写的‘请不要大声喧哗’‘请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的标语时,你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呢?他们为什么要用汉语不用英文呢?我认为这值得大家认真考虑、反思一下-这还是‘礼仪之邦’么?还是‘谦谦君子’的国度吗?当前中国便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诚信缺失’‘道德滑坡’&&

我们口口声声喊着要‘复兴’要‘强盛’,难道只是要复兴‘经济’‘军事’‘政治’吗?我们的优良传统,优秀传统文化,古人高尚的品德难道不应该复兴么?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一件事。只要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复兴,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强盛&&

或许,你还兀自沉浸在风靡全球的唐潮之中;或许,你还神游在天朝物产丰盈的梦幻之中;或许,你还为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绩而热血澎湃;或许&&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被人们尘封在记忆的深处了。我们的复兴之路远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做为一名当代的教师,可想而知,我们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所以,当你还泡在网吧时,当你和朋友浪漫、散步时,当你逃课时&&我们可以想想,这一切是如何来的,来的易么?我们这样做对么?对得起谁么?&&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少的沧桑岁月。

范文三: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20世纪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观众有感触,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制作《复兴之路》,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

第4篇: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

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1: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一)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醒,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1840,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不可忘怀的数字。这一年,英国的战舰轰开了国门;这一年,外国商船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内河;这一年,清政府失去了关税的自主制定权;这一年,《南京条约》宣告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复兴之路》的导言中,指出这部政论片存在的意义,那就是——用历史感悟未来。 片子从辛亥革命开始。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由拥兵自重的袁世凯所窃取。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他只赶跑了一个皇帝,他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1912年,皇帝倒了,辫子剪了,但是帝国主义的压迫还在,英租界,法租界还在。为了支持,日本的支持买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1916年,袁世凯的皇帝梦做了83天以后破灭,北洋政府连东周周天子那样的的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依谁。 20世纪早期,中国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混乱不断。相界与占领区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战舰仍在中国内河耀武扬威。中国该何去何从?在这摇摆不定的时刻,十月革命的炮火烧到了中国。于是,有了那“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康乾盛世中,在一片阿谀赞誉之声中,爱新觉罗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而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西方船坚炮利,朝发夕至。而清朝军队还是红缨枪,马背上前进。可见,政府的腐败,军队的软弱招来了豺狼虎豹。军队保护着国民,维持着安定。有人说在如此一个和平年代,国家花这么多纳税人的钱去养这么一群人去当兵,研发先进武器,这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今年的国情月饼也花费了很多的资金,但是这是为什么呢?为了震慑境外的反华势力。国家的高端武器是国家的机密,可是为什么要亮出来给世界看?歼十战斗机和九九式新型主站坦克和战略、战术导弹集体亮相,给世界以如此的震撼,必定会引起各国军事装备专家的研究以及针对性的防御。可是。这仍旧战士给了世界看。着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全世界均被挑战,证明我们已经不是1840年的中国,我们有准备应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行动,并且我们绝对不会吃亏,对我们动武前,请三思。和平时期,军事演习是为了让军队保持战斗力,而月饼则是国家使用的不流血的军事行动。这是展示能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和领土完整。 《复兴之路》第三集起,告别了屈辱的近代史,进入了当代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解决之后,中国的第二个任务出现了,就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新生的共和国用半年的时间稳定物价,继续农村土改。成立第三天,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两个多月后,毛泽东前往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在这时,东北边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战斗。 1977年的北京工人体育馆中正在进行一场足球比赛。它之所以被载入史册,是因为在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的邓小平在这场比赛中公开亮相。据日本共同社描述:数万观众撇开

1 / 8 比赛,霎时全部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当时刚结束十年动乱,百姓生活几乎没有改善,而这时,中国的大陆四周出现了亚洲四小龙。中国何去何从?以为88随高龄的老人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中国的复兴治理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思想进步的阀门;简历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20世纪是个变革的世纪。2002年11月8日,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2002年12月5日新一任的领导人冒雪赶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新一代党中央对人民的承

诺:我们将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居安思危是我们的传统,忧患意识不会消失。 曾记否,2008年“5·12”汶川地震时那位耳鬓斑白的老人的背影;曾记否,那位老人的眼

泪;曾记否,那老人在废墟中一个个件事的脚步;曾记否,那一夜间花白的青丝;曾记否,那“多难兴邦”的四个大字,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推动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 犹在眼前,那鸟巢内澎湃;犹在眼前,那水立方魅力身形;犹在眼前,那雄壮国歌的奏响;犹在眼前,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犹在眼前,那喜极的泪水;犹在眼前,那对伊辛巴耶娃、博尔特??的真诚的欢呼与祝福。 2009,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冲击着世界经济;冰岛已然“国家破产”;而中国却保持着8%的进京增速。潘石屹说:“外国人,7、8月在干什么?躺在沙滩晒太阳。而中国人在干什么?干工作,正在努力地付出自己的汗水。有这样的国民,害什么经济危机。”是的,有这样的手足兄弟,怕什么经济危机,怕什么反华势力,怕什么台湾问题!中华民族可以淡然一笑,你敢!这小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知兴替而后何为?正如开头的那句话——用历史感悟未来!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二) 昨晚,央视一套推出的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落下帷幕。“震撼”、“激动”、“落泪”,这是很多友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用的词语。“有着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我们制作这样一部片子,就是想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的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从变迁中感受和触摸幸福。”昨天,央视经济频道副总

监、《复兴之路》总编导、总撰稿任学安接受了记者专访,讲述《复兴之路》创作始末。 “9+1”工程——从《大国崛起》到《复兴之路》 很多人把《复兴之路》看作是《大国崛起》的姊妹篇,任学安对此说法颇为认可:“无论是在叙述的理性、客观性,全球视角,还是构建大的历史框架‘大历史’的结构方式,寻找基本历史脉络,用历史细节说话这些方面,两片都有相似之处。追求制作精良度、包括采用现代最新的制作手段,也都是从《大国崛起》延续下来的。此外,梳理的方式,观察国家发展的视角也是同一个,所以这两部片子看起来很像,说是姊妹篇也比较恰当。” 拍《复兴之路》的想法缘自《大国崛起》的制作后期。“当时我们就有一个想法:把中国历史也做一个梳理,这样感觉就比较完整了。而且做《大国崛起》大家在看国外9个发达国家时也有一个中国心态。我们说这是个‘9+1’工程。”任学安讲述了创作《复兴之路》的初衷。 “《大国崛起》一收尾,我们就着手做《复兴之路》了。制作过程中,我们想到,如果它能赶在xx大之前播出,也挺好的。”任学安说,这部片子正常制作周期应该在两年左右,但剧组只花了10个月就完成了片子的制作。于是,反复地熬夜就成了令他记忆最为深刻的事情。 这部时间紧任务重的片子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央视国际站甚至以此为契机,倾力打造了大型时事论坛——《复兴论坛》,8日开坛以来每天的浏览人数逐日上升。 “以影像叙述历

2 / 8 史更具冲击力” 《复兴之路》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历史片最难的是历史素材的取舍,拍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更难,难在毕竟观众的陌生感要差一些。国内有多少人会对西班牙史、葡萄牙史、荷兰史,甚至美国史有多少了解?除非是专业人士和学者。因此,拍《大国崛起》时我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但对我们中国自己的历史,可以说每个中国人从小时候都接受过基本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表达出最基本的新鲜感,就成为最困扰我们的追求。”任学安在介绍剧组面临的最大困难时说。 任何一个创作都希望呈现一种新鲜的面孔,这样传播效果、到达效果才会更好。否则传播就没有意义了。

如何给观众新鲜感?任学安和剧组成员们从电视梳理与文字梳理的不同之处入手,开始探索。 “电视是时间艺术、时间作品,没有太多空间功夫去铺陈。电视是用画面叙事,让观众通过影像来了解。文字叙述的历史追求必须思想深远,有哲学高度,电视节目有时候可能甚至不需要说话,一个画面加一段音乐就足够了。”任学安介绍了《复兴之路》带来的影像冲击力:

“在第一、二集中的开头,观众能看到当时的中国人用脚踩水车的画面,如果认真看,你就会发现那些人都是光着屁股的,那是真正的衣不蔽体。再往后看,看到第四、五,尤其第六集,画面转为恢弘绚丽,那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观众能完整地看完这六集,基本能清晰看到中国由弱到强,由主权沦丧到开始独立,由人民受奴役受欺侮到翻身做主并且开始享受小康生活的变化。”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0字(三) 一声雷鸣,一镜碎。一座座火山爆发,君王美梦破!这是1840年的中华大地。从此,就是那无边的灾难和痛苦。亲眼看着母亲惨遭凌辱,亲耳听着母亲的泪水恣意的流淌。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所过的内心流血的生活。再苦也要活,再难也要生! 忆往昔,你记否大唐的繁荣昌盛,大唐的轻歌曼舞,大唐的雄姿英发,大唐的路不拾遗?你记得大唐的万方来朝?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 然而,现实却是----衣不遮体,腹不裹食。饿殍满地,哀鸿遍野。复兴,伟大的议题;复兴,执着的梦想;复兴,崎岖的征途。复兴,??再难也要复兴,再苦也要复兴。从1840一直到今天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华夏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炎黄的鲜血。 《复兴之路》告诉我们,有一种力量叫精神,叫理想。百年以来,这种精神、理想像不熄的火炬一样燃烧着,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这种精神,象甘甜的乳汁支撑着一个又一个寻梦人! 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一个强大或追求强大的国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演进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形成、发展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引导着我们从历史中走来。这一精神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身上看到了它,在李大钊、方志敏、刘胡兰身上看到了它,在鲁迅、闻一多、朱自清身上看到了它,在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身上看到了它,在许许多多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而

3 / 8 牺牲奉献的无名英雄身上看到了它。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他们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于是,中国与世界给予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于是,就是那悲惨的经历,就是那泣血的生涯。 “盘古开天,三皇拓土。五千春秋,文明尽数。历代先贤,礼仪昭着。”“一座座火山爆发,君王美梦破。”“抚摸伤痕昂起头,吞咽下耻辱心如火”“日本强盗,夺我东三省。又贪我华北,非灭我全国不可。”“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为了同胞,为了子孙。以此为誓,血战到底!!!”这一句句诗句敲打着我的心弦。《复兴之路》就是在这样的旋律中奏响凯歌! 整个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前夕,南下某部队接到上级命令“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

篇2:《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观看《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心得体会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中国的近现代史值得每一个共产党人用心去品读的。《筑梦中国》不仅是一部记录时代变迁和中国发展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展现了中华民族奋发有为的精神、体现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畏艰辛优秀品质的励志片,启迪着每一代人勿忘历史、珍惜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话概括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观看该纪录片的时候,我想起了2009年作为向建国六十周年献礼艺术作品,由王平久作词,成龙、刘媛媛演唱,郎朗钢琴伴奏的歌曲《国家》,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歌词的头一句,以童谣拆解汉字方式,将中国的“国”和家庭的“家”两个字,形象而亲切地捧到读者面前,让每一个心灵都能触及、感受国家的伟大;整首歌曲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世骇俗的词句,只用了真挚朴素的136个字完美呈现了“国的强大”与“家的祥和”,诠释了国与家的血脉相连。

国家之梦,反应国民之梦;个人之梦,融为民族之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如果说个人的梦是小梦,那么中国梦

就是个大梦,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一脉相承,无数个小梦就构成了大梦。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金石之力,而是梦想之功,它让我们看得见远方的星空,认得清脚下的路。因为心中有梦,杨善洲老人用22 年的退休时光无偿造林5.6 万亩的行为散发出的是一名共产党人的最大光辉。 作为一名年轻的普通党员,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进一步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精神,从我做起,从细微末节处着手,厘清思绪、端正言行,以提高综合能力为工作目标,以孝老爱亲、家庭和睦为生活方向,不断完善发展自己,成为一个积极上进、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人。

篇3: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

看完记录片《复兴之路》后,我的心情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一百多年前,中国遭遇数千年来未见之变幻。可是,中国并没因此而灭之,中国人民更

4 / 8 没因此而屈服,一代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民族的尊严,拯救国家的主权。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艰苦奋斗的作风开创了新中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进入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如今的中国正在崛起,正逐步跨进世界强国之林,正在完成一个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复兴中华。

今天的中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骄傲的成绩,得益于创造。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便是有史以来的最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又是一伟大创举,自改革快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发达的现代工业化国家;从解决温饱到奔入小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等。都源于改革开放的创造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更应有创造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如果我们把先辈们“不屈和顽强”“善与挑战逆境”的品质作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来磨练自己,并能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一定是能够战胜所有的挫折和困难,创造惊人的成绩。

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当不幸来临时,有些人总想有贵人来帮助,幻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不幸打倒。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这是个部不可能的。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只要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地迎接和挑战困难,他最终就能取得成功。一个小品的台词说得好:有困难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然,我不是谁我们要给自己创造困难,我只是在说,要想成功就要具备创造意识。

一个国家有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一个人也不例外。每个人都可能成功,也都可能失败。即使你是一个成功者,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你取得成功之前,你也曾经历过很多次失败,或大或小,失败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应给予他正确地认识,给予他充分的理解,坦然地面对他,接受他,并最终战胜它,征服它。失败了,总结教训,从头再来,你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如果只是一味的自责、懊恼,活在失败的阴影里,实际上于事无补。

通过观看这样一部纪录片,我们还对于这段革命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

解,我们认识到了中国是怎样反抗封建统治、摆脱殖民压迫、抗击法西斯侵略、打到反动势力,最终一步步站起来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领导五四爱国运动,发起“北伐战争”,解决西安事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全中国??可以这么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正是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革命才焕然一新。”

让我伤心的是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从此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在不同人心中,祖国是不一样的:在小孩眼中,她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在大人眼中,她是自己的脊梁;在老人眼中,她是一个大家庭,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家庭??而在我看来,这片中华大地宛如一汪碧水。要让她永远碧绿清澈,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输入,同时还要向外疏通,让世界认可,要让世界离之不得。我们的领导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改革开放是解放的中华大地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5 / 8

现在的中国,一方面是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迅速滑坡,这样便导致了道德和社会发展严重的分化,在信息的时代,道德要是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脚步那肯定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请不要随地吐痰”“请自觉排队”“请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类似于这样的提示在当中国今社会随处可见,不只大家看到之后有什么感受吗?再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遍地可见这样的提示,作为一名中国人,特别是高素质的大学生,大家不觉得着让人很别扭吗?特别是,做为一名中国人当你在国外看到用汉语写的‘请不要大声喧哗’‘请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的标语时,你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呢?他们为什么要用汉语不用英文呢?我认为这值得大家认真考虑、反思一下——这还是‘礼仪之邦’么?还是‘谦谦君子’的国度吗?当前中国便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诚信缺失’‘道德滑坡’??

我们口口声声喊着要‘复兴’要‘强盛’,难道只是要复兴‘经济’‘军事’

‘政治’吗?我们的优良传统,优秀传统文化,古人高尚的品德难道不应该复兴么?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一件事。只要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复兴,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强盛??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少的沧桑岁月,此才得来今朝幸福生活。为了中华的复兴大业,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中华梦,也为了每个人心中的梦,同学们,我们大家共勉之。为了明天,努力吧!

3013.11.28

6 / 8

7 / 8

8 / 8

第5篇: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教学

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3篇-教学范文

篇1:《复兴之路之中国新生》观后感

《复兴之路之中国新生》观后感

《复兴之路》第三集中国新生,讲的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中国逐渐进人稳定发展阶段,经济、文化、军事得到同步发展。当时,中国的产钢量每年只有几十万吨,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相差甚远。毛泽东同志意识到要使中国壮大,必须实现工业化,发展钢产量增强国防力量,带领群众过上小康生活。于是,毛泽东同志决定与苏联合作。那一次是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出国,他在俄国进行长达三个月的考察,最终与苏联签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要求苏联在中国今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提供辅助力量,从此中国工业发生巨大的变化。

而此时,美国正在对朝鲜进行攻击,美国无视中国的警告,进入中国范围,中国决定抗美援朝。虽然中国军事当时比较落后,但是,凭借着中国军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坚持正义不动摇,中国最终战胜美国。另外毛泽东同志迅速判断出与其他国家搞好外交关系的重要性。于是,中国选择与其他国家进行互助交流。

当中国正处于稳定发展的时期,而“大跃进”出现在群众中间,随后展开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危害,一时间,中国的经济进入滞留状态。庆幸的是,在进行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同志并没有耽误与国外关系的良好发展,首先,中国与美国进行了外交访问,打破僵局。1972年间,中日关系也趋于正常化。中国在许多国家的帮助以及自身的努力下,工业化发展逐渐加强,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快。1976年,经历过五四运动后,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一个军阀混战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家;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从一个倍受列强欺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地位的国家。回顾建国六十年,我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篇2: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

复兴之路观后感

从“千年局变”到“继往开来”,《复兴之路》一片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先从“千年局变”说起吧,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复兴之路》把寻路的起点放在1840年,放在鸦片战争那定格了全民族耻辱的海面上,而中国的几近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了。毫无疑问,一个落后的农业化国家遇上一个已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工业化国家,鸦片战争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当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灾难从此降临了??在列强的威逼利诱之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的悲鸣,正是当时中国人民在黑暗与迷茫中不知何往、呼号无助的真实写照。\"国破家何在 \",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时,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谭嗣同,梁启超,秋瑾,孙中山??。 随着袁世凯的登台,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的签订,而辛亥革命也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依旧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中国的“峥嵘岁月”由此开始。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5月4日学生游行之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国的各种力量都行动起来,汇聚成自1840年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爱国运动。20世纪早期的中国,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个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

而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给年轻的中国带来了希望。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正面站场和敌后站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取得了自1840年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而后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内战的胜利初步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础。正如片中所说:“10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新中国成立了,中国新生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这过程中,不无曲折的经历,大跃进的错误发展使国民经济陷入了困境,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几乎使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停滞时期,而然,即使这样,中国也没有停止建设新中国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在外交上,中国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改革开放的进行,给中国带来了伟大转折。邓小平的伟大思想不仅仅给中国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为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改革中,邓小平密切关注它的发展进程,及时总结改革经验。

随后,邓小平在一系列讲话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从80年代初到下个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从而规划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多次谈话中,邓小平突破传统观念,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引导我党最终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如今中国已经迈进了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十年年头了。我们不仅要以史为鉴,避免犯下当年的错误,而且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改革开放的步伐。因为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成功,新科技的进步让中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制造”开始走向世界,中国发展逐步与世界接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来。这期间,有挑战,有危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在各国都开始贬值本币保全经济的时候,中国领导人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成为负责的大国。在3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面前,再次显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显示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军民共同谱写的抗洪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始终是坚持着中国人民的强大后盾。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整整一个世纪,中国终于跨越了重重困难,以不折不挠的精神向世界人民展现了新的面貌。

新世纪,新起点,“继往开来”。当21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中国走上了一段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把焦点锁定现当代中国,即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全片讲述屈辱、奋争以及复兴的历史。涵盖孙中山推倒帝制、毛泽东建立新中国、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江泽民深化改革以及胡锦涛继往开来等历史阶段,全面展示了近年来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新思维。

《复兴之路》展示了中国近3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政治社会稳定繁荣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的同时,通过采访国内外权威专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对中国复兴遇到的各种挑战提供了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的相关重要策略。《复兴之路》让我们看到,中国选择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西方认为难以理解的成功奇迹,已具备了复兴的初步条件,中国

有可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走向富强和繁荣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样本。 《复兴之路》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重现,全景式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引发了我们关于民族复兴的议论和思考。

勿忘国耻,以史为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 篇3:复兴之路观后感1000字

复兴之路观后感1000字

复兴之路>观后感1000字(一)

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去年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播出的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由《大国崛起》的原班人马制作,有人称是《大国崛起》的姊妹篇。《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该片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了中国如何从民族觉醒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从实现改革开放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必看的巨片,作为大学生观看该片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的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我是一个月前在学校网站的'山大新闻网'的'视听在线'上看完此片的,初看此片,就感觉到它与《大国崛起》有很多相近之处,我当时看的很专注,总感觉有一股力量吸引着我去一口气看完。看过《大国崛起》后,再看《复兴之路》,受到的震撼很大,这种震撼从一开始一直延续到看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触太深了,总感觉不吐不快,籍此机会,借以抒发自己的感触。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用历史感悟未来。这是对该片所述内容的浓缩,该片共分为六集: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

观看此片的过程中,我的感受随时期的变化而变化:从1840年之后一直到辛亥革命,看到很多屈辱事件时很气愤,尤其当看到清政府赔偿西方列强那么多钱,光赔日本人的钱就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时,气愤之极,挥舞起拳头;但是到抗战胜利,看到了中国复兴的转折点时,内心十分激动,及至建国初期的时候看到祖国取得的成绩非常欣慰,但因紧接的'文革'又感到很大的遗憾;到改革开放以后又非常振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差不多就是这么三种感受经历:一个就是建国之前的气愤;然后到建国初期既欣慰又有一些遗憾;再到改革开放又很自豪。

因为总是有人要粉饰历史,所以我们要记住历史。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永记祖国的历史,这不仅是为了要更好的与篡改歪曲历史的恶势力斗争;也更是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需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服务祖国,服务人民。

作为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祖国建设的准接班人,我们要牢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壮大自己的国家。因为百年的屈辱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大清的闭关锁国,天国美梦,孤立了自己,使自己从此在世界上落伍,我们丛中得到了教训:只有吸收世界的先进成果,使自己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共发展。闭关的后果让我们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后作出的明智抉择,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

曾经的东方大国,被别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们不得不感言: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自己的人民,保卫自己的家园。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但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必须拥有维护和平的力量,

建设强大的国防,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才能铸就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

在《复兴之路》中,我还激动的看到,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艰难的道路,人类历史上在上世纪之初还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繁荣,中国人应该学会自豪和自信,但是不是自大。 片中解说词说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 可以看出一个大国从伤痕一路走来的不容易,这就像我们一个家庭一样。我小时候父亲去世,家里老屋连楼板都没,还拉了一笔看似不小的债务。后来大姐工作以后努力挣钱还债,再后来家里老屋铺上楼板,家里用上煤气灶,买来西湖牌黑白电视。到以后2姐在北京读完大学,做了白领,以及到我大学毕业以后,家里造了新房子,在北京买房子。 在中国,在我那个村子里,很多乡亲都是这样从贫穷走到小康,从物资的丰富走到精神文明的满足。一个家的复兴之路不就能勾勒出我们伟大国家的强大之路吗?

不论是要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还是建设强大的国防,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全方位的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使自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现在,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看完《复兴之路》,我们在震撼之余,最重要的是要继往开来,沿着前辈们在复兴之路上留下的足迹,更成功的走好复兴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阶段,作为大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复兴之路观后感1000字(二)

今天,在毛概课上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复兴之路》主题影片。它用一种夹叙夹议的叙述手法和简练直白的旁白为我们娓娓展现了中国历史,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千年局变》一章一开篇,先是从福建马尾造船厂建厂140周年讲起,很自然地带出了改变中国命运的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都是'从海上而来的危机'的事实。当我们还沉浸在 四大发明 的光环之中的时候;当我们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的时候;当我们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的时候……欧洲的许多国家却在悄然中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踢门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 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于是,中国与世界给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 . 当中国的大门被罪恶的鸦片贸易打开时,在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无处遁形,从此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跳跃 :马关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每一个条约都是一条被欺辱的证据,是中华民族的一次血泪。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 ,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地步……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它宣告了延续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从此中国开始国民党统治时期,然而,国民政府并没有真正 使中国走向复兴富强,并没有根本上改善劳苦大众的生活。中华民族仍处于内忧外患的风雨飘摇之中。

直至20世纪2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后,提出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方针,指明了中国必须先经过新民主主义、然后进入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的规划。我国的政治面貌才开始焕然一新,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国家的富强,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和思想基础。

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到 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 了 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 .多年 以来,很多青年人怀着兴国的责任感, 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 一个问题 ——有着 悠久灿烂的文化,雄踞世界的中华民族,为什么在近代会落伍, 经受 近百年 的 屈辱 呢? 当一个民族以 '天朝上国'自居,夜郎自大,就会滞缓本民族 发展 的步伐。流动的历史,不 会 等待任何 人 ,你 沉溺于过往 , 只能 面临被征服的命运。

看完视频后,我感触颇多,我想 要摆脱 落后的面貌 ,首先要国强。但是, 人们 认识这一点时,却走过了曲折的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如马克思预言的那样:中华民族总在惨遭劫难之后,才省悟奋起。好在有成千上万的爱国者,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领袖的带领下, 寻求救国真理前仆后继,执着地求索,不怕牺牲, 敢于探索 , 一心为民,让国家逐渐富强了起来 .在当今时代,中国面临着国内外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更要不忘国耻,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第6篇:《复兴之路之中国新生》观后感

《复兴之路之中国新生》观后感

《复兴之路》第三集中国新生,讲的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中国逐渐进人稳定发展阶段,经济、文化、军事得到同步发展。当时,中国的产钢量每年只有几十万吨,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相差甚远。毛泽东同志意识到要使中国壮大,必须实现工业化,发展钢产量增强国防力量,带领群众过上小康生活。于是,毛泽东同志决定与苏联合作。那一次是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出国,他在俄国进行长达三个月的考察,最终与苏联签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要求苏联在中国今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提供辅助力量,从此中国工业发生巨大的变化。

而此时,美国正在对朝鲜进行攻击,美国无视中国的警告,进入中国范围,中国决定抗美援朝。虽然中国军事当时比较落后,但是,凭借着中国军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坚持正义不动摇,中国最终战胜美国。另外毛泽东同志迅速判断出与其他国家搞好外交关系的重要性。于是,中国选择与其他国家进行互助交流。

当中国正处于稳定发展的时期,而“大跃进”出现在群众中间,随后展开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危害,一时间,中国的经济进入滞留状态。庆幸的是,在进行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同志并没有耽误与国外关系的良好发展,首先,中国与美国进行了外交访问,打破僵局。1972年间,中日关系也趋于正常化。中国在许多国家的帮助以及自身的努力下,工业化发展逐渐加强,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快。1976年,经历过五四运动后,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一个军阀混战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家;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从一个倍受列强欺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地位的国家。回顾建国六十年,我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第7篇: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500字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

参观国家博物馆举办大型主题展览《复兴之路》归来,心潮澎湃,感触良多。

“复兴之路”透过1150多件珍贵文物和98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种种探索,展示中华民族近170年复兴之路。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个性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获得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

作为图书馆员的我,我十分关注这次展览中珍贵的文献。清宣统皇帝溥仪退位诏书,标志着清王朝的覆灭,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结束。《时局图》深刻地、形象地展示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让中华民族有了新的选取,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书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崛起,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那里的一件件文献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落后走向繁荣的复兴之路。

这天,中华民族的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此刻我们面前。作为国家图书馆的青年党员,在我们的身上就应有历史职责感。国家的复兴离不开科技,思想和文化上的复兴,全民素质的提高决定了社会的发展。这样国家的复兴才有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因此我们当代青年必须要奋发图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我的努力为推进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提高全民族礼貌素质做出自我的贡献,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4观后感

复兴之路3观后感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

标签:观后感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