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稿

admin 2021-10-21 10:05:28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汪洋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时强调,要完整准确理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牢牢扭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着力解决民族领域深层次问题,呵护好“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最大背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要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研究,时刻牢记我们的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深刻认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汪洋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所有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党领导下的地方,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地方。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必须以确保国家宪法法律和政令实施为前提,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要与时俱进对民族政策进行梳理评估和调整完善,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慎重稳进。

习近平在参见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江河万里有源,树高千尺有根。我泱泱中华56个民族民心相通、团结和睦的密码是什么?“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这句话,道出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文化根基,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血脉。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全面领悟、准确把握、自觉践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需要,也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需要,更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维护民族团结,要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但民族情感有时是超越物质利益的,思想意识同样重要。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使各族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能拥有更加光明的前途,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实现整体意义上的现代化,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不可或缺。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必须深刻把握其内在规律,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和方法。将外力推动与内力激发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使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群众成为自我发展、自我改革、自我进步的主体力量,这是民族地区在现代化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快的关键所在。同时,应理性分析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时空定位。相对于世界现代化进程而言,中国现代化属于后发型,而在我国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中,民族地区又属于后发型。这两个“后发”同时叠加,提醒人们在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应有历史、理性、综合的眼光。民族地区大都是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文化资源独特、交通运输相对落后、边境交往频繁的地带,如果简单复制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可能带来严重的水土不服,无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如何从实际出发,学习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现代化经验,最大限度地避免付出不合理代价,是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宗教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宗教问题怎么看和民族宗教工作怎么干等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牢固树立当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政治过硬的重要标志。要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着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始终站在维护国家安全、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的重大意义,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始终保持民族宗教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真正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树起来、立起来,做到思想一致、行动一致。

“一个手掌,摊开是‘多个指头’,握紧是‘一个拳头’。”同心合力,永远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征程再出发,我们要倍加珍惜荣誉,强化使命担当,抓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一基础,不断巩固发展我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让“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永放光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3篇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范文

202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范文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