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这部著名长篇小说反映了和封建伦理观念相违背的思想,这突出地表现在哪吒剔骨还肉的这则故事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许仲琳的《封神演义》阅读启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许仲琳的《封神演义》阅读启发1
我读了产生在隆庆、万历年间的《封神演义》,这是一部长达百回的带有神话色彩的小说,三四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甚广书中的内容为“三分实事,七分虚构”;书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早已家喻户晓,使人们回味无穷。
整本书主要说了:纣王看见了女娲的美色,找了一个狐狸精做贵妃,还有两个奸臣伴在左右。于是纣王就残害百姓、杀害忠良。这时候,周武王和姜子牙带领众神仙和百姓开始起义。最后商朝灭亡了,建立了周朝,周武王带领百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书中还有我们熟悉的人物,例如杨戬、哪吒、土行孙。每一章故事中包含了出神入化的神奇想象;气势磅礴的人妖鬼神的阵容;十分奇异古怪、变化无穷的斗法场面……这些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令我眼前一亮,使我对这本书更感兴趣,便如饥似渴的读下去。
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三十章:孔宣兵阻金鸡岭。孔宣是一只修炼千年的九色孔雀,他身后有黄、蓝、黑、红、白五种颜色的光柱,用手一抖,将领或兵器就会被收走,颇像《西游记》中兕怪的金刚琢,可以收走所有武器。最后,西方极乐世界的准提道士来助阵,破了孔宣的妖术。这一段的孔宣法力高强,众将敌不过,经过许多波折后,终于破了孔宣的妖术,历经“千险”后,有一种一波三折的感受。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小人的话听不得,否则会引来杀生之祸;要明白谁对谁错,不要为错的一方效力,还知道了不论多好的人,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磨炼出来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百姓顺和,国家延续,百姓不和,国破家亡。纵观历史,凡是顺民心、顺民意的朝政,都政通人和,经济发展,国家兴旺。读史,使人明鉴。水宜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许仲琳的《封神演义》阅读启发2
这个寒假,我一口气读完了《封神演义》,这几天我又重读了几遍。这本书介绍了武王伐纣的艰辛过程,塑造了哪吒、姜子牙、雷震子等一系列的英雄好汉,透过他们我仿佛看到了一幕幕精彩画面,不由得令我沉醉于此,对这本书,我也爱不释手。
在整本书三十八回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回,“伯邑考朝歌丧生,雷震子潼关救父。”这回写的是姬昌被纣王囚禁,伯邑考救父心切,便只身前往,想救父,没想被妲己陷害,被千刀万剐后,想尽各种方法,通过纣王亲信被释放后,纣王又反悔了,命人紧急捉拿姬昌,这时,姬昌的第100个儿子雷震子前来保护姬昌,在儿子的掩护下,父亲姬昌返回故乡,伯邑考救父心切,有孝心,人人都夸。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只有善待老人,才是最大的孝顺。
“父母在,不远游”是中国的古老传统,父母健在,子女尽量不长期在外地,即使因为工作或不得已常年在外,也要首先安顿好父母,或者把父母请到工作的地方以尽孝道,早晚请安、问寒问暖,使年迈的双亲安度晚年。
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视野开阔了,离开家乡求学的、打拼事业的多了,离开父母的时间长了,在生活中,在广告里,在电视里经常听到《常回家看看》这道歌,既是父母的心声,也是对儿女的要求。
我不禁想到每次只有一有时间,爸爸妈妈就会带我到乡下爷爷奶奶家去看望他们,估计也就是这意思吧?
许仲琳的《封神演义》阅读启发3
《封神演义》是中国古典十大名著之一,是我很喜爱的一本书,从小我就读过很多种版本的《封神演义》,一直都被它精彩的故事所吸引,并在读过之后,有很深的感悟。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读的是《封神演义》的连环画,那时候我还太小,不太看得懂书中的故事情节,只觉得书上的图画很好看——比如金灵圣母的裙子,红艳艳的;又如燃灯道人的梅花鹿,乖巧可爱;还有通天教主的五色神牛,气派极了;以及姜子牙的杏黄旗,黄灿灿的……它们都着实让我喜爱。上小学后,我买了青少版经典阅读丛书的《封神演义》,是章回体的,书中也有美丽的插图,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在多次翻阅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仅看懂了书里的很多故事,也记住了众多极具个性特点的人物以及很多精彩的情节,甚至越来越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越来越理解他们那些离奇的做法,在对故事背景越来越了解的同时,也越来越有新的感悟。我越来越喜欢它了!就像我们王老师说过的,书是一口神奇的矿井,无论你怎么挖,也挖不完它神奇的宝藏。现在,每当我再一次翻开《封神演义》时,我都能有新的感悟。我从书中看到了公元前商、周时期华夏大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乱纷飞的场面,赞叹战争中广大将士的英勇不屈,品味着这个朝代“兴亡盛衰”的滋味;书中所讲述的'商纣王昏庸无道,终日酒池肉林、不理朝政,最后在摘星楼自焚的故事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映象,也领略到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它让我知道,为人处世,一定要“富不辱贫、贵不傲贱”,做人一定要做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人,不要做偷鸡摸狗、小肚鸡肠、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人,否则是决不会有好下场的。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叶文玲说:“书是人类的长生果”,《封神演义》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好书”,让我知道了读书的过程才是最美妙的。它是最精彩的书!读《封神演义》的经历使我受用终生!
许仲琳的《封神演义》阅读启发4
《封神演义》是许仲琳、李云翔著于明代之作,以商周易代,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本书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历史演义,只能视为一本发扬思想的神怪小说,即为“神魔小说”。其实。这是一本集历史与神话,集涵养与精神并集神佛与妖魔与一体的好书。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就穿越回了那一段兵荒马乱,金戈铁马的年代。
本书最令我痛恨的人物是商纣王,他是一个贪得无厌,宠幸小人,喜好酒色之人。他不听忠良的谏言,造虿盆灭忠良,首创炮烙之刑。他还搜刮民脂,敛财建鹿台,不理朝政,十分昏庸。本书以纣王的形象警示后人,不得贪心,要接受别人的劝告与教导,为官者,也要与老百姓一视同仁,同甘共苦,更不能在生活本来就不宽裕的老百姓身上搜刮,使他们原本就清苦的生活雪上加霜。当武王与姜子牙率军攻入朝歌,纣王在鹿台投火自焚,真印证了“恶有恶报”这一说。
好书,往往能用寥寥几笔,勾绘出一幅动人的场面。《封神演义》亦是如此。第八十四回《子牙兵取临潼关》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神战画卷。这一回写得惊心动魄,激动人心,用无数个动词和比喻、形容,连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这场激烈的血战。同时,还排比了多种武器,战斗激烈的程度可见一斑,真可谓“玉虚门下一干如狮子摇头,狻猊舞势,只杀得山崩地塌。”(书中原文)虽说本书是文言文,但就算隔着这一层,我们仍然可以跨越时空,来到临潼关,窥见这一场震天动地,天昏地暗的战斗。
虽然这本书主要赞扬了惩恶扬善的英雄主义精神,但同时也批评了一些不积极的伦理观念。令我唏嘘的是第十四回《哪吒现莲花化身》,文中少年英雄哪吒,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竟追杀其父李靖。这对于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来说,实在是不符“百善孝为先”。更令我惊讶而气愤的是最终姜尚封神之时,竟只从天命,将不管正义与否的全部人物,全搬上了封神台,乃至助纣为虐的奸佞小人也在封神榜上有一席之地,又只是一味的赞颂明君。这一点也大大削弱了本书的积极意义。从这两回,我又学到了两个道理:一是孝敬长辈,兄弟和睦;二是不能遵崇命运,更要敢于同命运抗争。
不管是褒是贬,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这本书不仅打动了我,更在民俗、民间信仰中都留下了其影子。这本书的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让我们一起,多读好书,多读经典,品味其中的妙处。这时候,我终于从战火纷飞乱世的年代,穿越回到了今天。
许仲琳的《封神演义》阅读启发5
产于明代隆庆年间的《封神演义》,是一部长达一百回的神话小说。对于该书的主人公姜尚,即姜子牙,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十有八、九都是在夸他聪明。说他大慈大悲――在我看来,此非也。说他不仁不义――亦非也。那么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呢?他给我留下的感受又是什么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姜子牙在金台拜将之后变得老奸巨滑,越来越阴险了,心也变得越来越狠。比如,佳梦关总兵胡升准备向他献关投降。这样他应该感到高兴,感到满意才对么,他一高兴应该把胡升无罪释放了呀!因为胜利者是宽容的,是不拘小节的嘛!可他却下令将胡升斩了。所以他这是乱杀无辜。――这就是不仁。
不过,姜子牙很多地方表现得还是很好的。像,他助武王打退来敌;帮天下诸侯共伐无道。这些,他都做出了丰功伟绩的。如此说来,他应该是一个中等人物。
他给我留下的总的印象是“聪明又阴险”。
《封神演义》是一部著名的小说,他将三界完整的结合了起来。虽然说是神话,但它里边儿的内容生动,任务栩栩如生,显得非常形象。作为读者,我们往往会在自己仰慕的英雄遇到困难、挫折时,为他们担心,在他们成功、胜利时为他们感到高兴。
你说,这部小说是不是有独特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