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的风俗,那么大家有没有吃腊八粥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腊八节日记3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腊八节日记300字1
因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妈妈就买好了做八宝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妈妈说这样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腊八节吃的就是丰富!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呢~孩子们一般都喜欢吃肉吧!爸爸妈妈可不要说他们哦,因为都在长身体,吃的好是关键呢!
今天是腊八节了,先问问好朋友们和八宝粥了么?很香吧?呵呵。谁没喝我请你喝哦~家里今天煮了一大锅呢!
早上我们和爸爸妈妈出去玩了,做了好长时间的车,有点不适应,(我们本来就有点晕车呢,哎!)一到家就躺到了床上。早上想出去拍点pp,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一张也没照成,反正景色也不怎么好,冬天一点绿色也没有。
因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妈妈就买好了做八宝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妈妈说这样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
腊八节吃的就是丰富!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呢~孩子们一般都喜欢吃肉吧!爸爸妈妈可不要说他们哦,因为都在长身体,吃的好是关键呢!
因为作业在昨天就写完了,今天就只背背书就行了。我费了好长时间才把英语的.10篇口语作文背下来,也不需要死记,只是为下星期三的英语口语考试做准备,没次我们都是满分,这次也要加油哦!
腊八这一天过得好开心哦~
一年级腊八节日记300字2
每年过春节吃饺子时,我们都要吃母亲泡制的腊八醋和腊八蒜。那碧绿碧绿的颜色、辣辣的醋和酸酸的蒜,都会给春节的饺子增添浓浓的北京味。这天,母亲端出早已准备好的大蒜,让我和她一起泡腊八蒜。
我们先把大蒜头掰成小瓣,然后再将小蒜瓣的皮剥开。小蒜瓣的皮真不好剥,劲小了剥不开,劲使大了就会抠破蒜瓣。我们剥了好长时间,慢慢的我熟练多了,不但剥去了外皮,还将薄薄的内膜也剥得干干净净。母亲取来了一只大口瓶让我把剥好的蒜都装进去,然后母亲把醋倒进瓶口,把瓶里的蒜全都没过后,拧紧瓶盖,放在背光阳台上。母亲说:“等到春节吃饺子时它就会绿了。”
从那天起,我每天都好奇地跑到阳台去看“它怎么还不绿呢?”我想,今年的腊八蒜一定特别好吃,因为这是我亲手剥的。等哥哥春节回来,我一定让他好好尝尝,看看我有多棒!
一年级腊八节日记300字3
一月十三是什么节日?对了,是腊八节!
我们来到了铜陵永泉风景度假村,这里有古色古香的长廊,曲径通幽的小径,还有我从没见过的亭台楼阁……
腊八节当然要喝腊八粥啦!不然可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腊八节!妈妈说:“每个地方的腊八粥都不一样,因为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有的地方会吃腊八面。”
这里的腊八粥是用大米、糯米、黑米、薏米、红枣、花生、桂圆、红豆做成的,甜甜的特别特别好喝,而且是免费的,所以我整整喝了三四碗!
我听过一首儿歌:“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稀稀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抓粘……”
这首儿歌说明了过了腊八节就是快要过年啦!所以腊八是年的序章,所以才会有了这个节日。
这天,还有年货节呢!有猪肉,羊肉,芝麻糖,炒米糖,腌制的咸菜等等,我和妈妈买了几斤当地产的黑猪肉带回家。是土生的,散养的,味道特别好。
腊八节这一天,作文老师教我们怎样写采风作文,朗诵老师教我们怎样朗读文章,我们还进行了作文比赛,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吃了风味小吃,真是两全其美啊!
一年级腊八节日记300字4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就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们家乡的人却喜欢吃咸味腊八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月初八早上,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赶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饭,而是先将熬好的粥喂给枣树,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这就算是枣树把饭吃掉了。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据老人们讲,原来我们这个地区的枣树原都不结果,人们都不愿意种枣树。枣神见人们都不尊敬她,便变成一个老太婆来到人间。她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画了一片果园,满园枣树,红枣满枝。人们摘下一尝,又酸又甜,好吃极了,就纷纷跑到管理枣树的老太婆那里讨教。老太婆告诉大家,只要每年腊月初八给枣树喂顿米饭,枣树就会结果。人们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树上都结出了红枣。这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其实这里面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在枣树上砍些口子,可以调节枣树的营养增长,阻止养分向地下输送,好集中力量供应地上部分,从而保证了果实的营养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树痕上,其实不过是一种保护伤口愈合的土办法罢了。
直到现在,家乡的有些地方还保留有腊月初八让枣树吃米饭的风俗。当地流传有这样一句民谣:“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干连蛋”,是家乡的土语,意即枣树硕果累累,果稠个大。
一年级腊八节日记300字5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一年级腊八节日记300字6
你们谁知道腊八粥是用什么组成的吗?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等煮制的,有的还加进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红糖、葡萄等作点缀,使腊八粥更精细可口。
我还知道关于腊八节的传说:佛祖迦牟尼原来是印度的一个王子,他后来出家修道。一次他来到一条河边,因饥饿劳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谷杂粮和野果熬成粥,一口口喂他。释迦牟尼得救后,觉得这粥十分香甜可口。他在河里洗了个澡,然后坐在菩提树下修行,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得道成佛后,佛教徒们把这一天叫做“成行节”。每年的这一天,寺庙僧侣就举行诵经活动,并仿效牧羊女用五谷和果子煮粥敬佛。这个习俗慢慢传到民间,就成了腊八节,把这一天煮的粥叫做腊八粥。关于腊八节的来历,我省民间还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叫腊八的人,他自幼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习惯。后来他成家娶了媳妇,这媳妇和腊八一样好吃懒做。腊八的父母去世时,教育他们要勤劳劳动,勤俭度日。可是他们没听父母的话,还是不喂鸡,不种田。这样坐吃山空,没多久,就把父母留下来的粮食吃光了。到了腊月初八这天,锅里没米,灶下无柴,腊两口儿只好把囤底扫了扫。凑了一些杂七杂八的粮食,煮了一锅粥。在这寒冬腊月,他们后悔没听父母的话。为了记取腊八的教训,以后人们每逢这天就煮杂粮粥,以勉自己勤劳简朴过日子。现在,河北民间仍然保留这一节日风俗。人们吃腊八粥,不再是供佛,而成了个单纯的节日风俗。
一年级腊八节日记300字7
时间可过得真快,想去年的腊八,我还呆在学校里准备考试呢,呵呵。昨天发短信的时候,居然有位大哥问我,腊八是什么?我汗,只好简单地解释了一下,不过我自己也是去年的腊八才知道他的典故的,也没好到哪里去。
腊八即我国农历的12月8日。这一天,民间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这一习俗的起源和形成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仙之前,为寻求人生的道理,曾遍访名山大川。一天,由于旅途劳累再加上饥渴交加,释迦牟尼昏倒在人烟稀少的尼连河边。后来,一位牧羊女发现了他。牧羊女将随身带来的各种杂粮,连同采集来的野果,再加上清澈甘甜的泉水,熬成乳糜状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将他救活。苏醒过来的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深思,终于在农历12月8日这一天修成正果。寺院的僧侣们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从此以后,每到农历12月8日,便用五谷杂粮煮成粥供奉在佛祖像前。民间也纷纷效仿,长此成俗。到清朝的时候,吃“腊八粥”的风俗更加盛行,皇室还在雍和宫煮粥供奉,制粥和供奉的礼节都非常讲究。雍和宫的腊八粥是由内务府主办,一顿粥要用十万两银子!煮好后先恭呈给皇上,然后再分别赏给王公大臣。谁如果得到这么一碗粥,会认为是非常体面的事。
腊八粥的具体做法是:将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和粥果放在一起,加水熬煮。五谷杂粮有大米、小米、江米、薏仁米、大麦米、红豆、蚕豆等,粥果有栗子、红枣、核桃、桂圆肉等,一边煮,一边用长柄勺子不停地搅动。讲究一点的还要再另备一盘果料,如瓜子仁、杏仁、松子、葡萄干、蜜饯、青红丝,这是为了放在粥面上的。
不过好象北方喝腊八粥比较多,宁波还没怎么听说过,以后在家里自己烧。
一年级腊八节日记300字8
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节。古代腊日没有定期,到了晋代以后,都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为腊八。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于这天成道。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北宋东京(开封)各大寺庙都在这天举行浴佛会,做七宝五味粥,这种粥叫腊八粥,又叫佛粥。后来民间也做腊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腊八粥,以赠百官。山东各地腊八日吃腊八粥极为普遍。德州的腊八粥用八种粮食和果品制作,其中必定有枣,象征吉祥。腊八粥的枣是“早“,栗是“力”,就是早下力气,争取明年五谷丰收。要把腊八粥做得稠一些,粘糊糊的,粘是“连”的谐音,意味着连年丰收。黄河口垦荒人家,家有新妇,腊八日用黄米、红枣制糕,名为“吃碗糕”。即墨把腊八节作为农家的节日,据说取自“七人八谷”,是对谷的纪念。
腊八节正是隆冬季节,天气寒冷,俗话说:“腊八腊八,冻死叫化。”旧时,邹平等地的地主为了表示对长工的仁慈,过了腊八节才行辞退,临走时,赠送几个腊八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