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永远活在奋斗里,让我们去发现奥秘和自己在努力时总结出来的结论,哪个地方出错,哪里需要改正,为什么总是失败,没有成功,这一切的一切需要我们去寻找答案。今天小编整理了2020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优秀作文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优秀作文1
新时代是一个讲奋斗、讲担当的时代,是一个呼唤实干、呼唤劳模的时代。充分发挥劳模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有利于焕发劳动者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情;是推进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有利于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引领时代潮流的一流人才,打造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是广大职工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引导劳动者爱业、敬业、乐业、勤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生价值,有更多的获得感。
新时代如何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创新、品牌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笔者谈几点看法。
充分发挥劳模示范作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广大劳动群众在从事社会生产的劳动实践中锤炼形成的,是工人阶级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深刻领悟劳动的丰富内涵,把它与新时代的“奋斗幸福观”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充分发挥劳模的作用,让劳模从基层来再到基层中去创造更大价值,用劳模精神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激发干劲,奋力书写出不负时代、不负使命的崭新答卷。要树立示范标杆,以点带面,全面辐射,发挥劳模在工作岗位上的示范作用;强化劳模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发挥劳模的榜样魅力,带动其他员工立足岗位,扎实工作;把有潜质、肯上进的青年员工送到劳模身边培训,学习他们的精湛技艺和争创一流的劳模精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劳模的示范作用不只停留在个人,而是以高技能、高水平的团队成为员工们的示范榜样。
充分发挥劳模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好劳模的引领作用,可以发现、发掘出更多立得住、叫得响的先进典型,能够带动更多的劳动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要以劳模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为引领,激发员工把自己当作单位的主人,把工作当作事业来追求,用心工作、专心做事、尽心履责,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对工作始终保持热情、对事业不断执著追求,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要以劳模卓越的劳动创造为引领,鼓励员工始终保持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饥渴感”,坚持学习,勇于创新,用创造性劳动来实现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自我超越,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要以劳模忘我的奉献精神为引领,教育员工将个人成长与单位、国家发展紧密融合,胸怀全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体现人生价值。
充分发挥劳模创新作用。勇于创新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当代劳模身上最闪亮的新特质。要坚持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由劳模“担纲领衔”,以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唱主角”,吸纳更多爱岗敬业、技术精湛、锐意进取的职工投入到创新工作之中。并依托工作室的技术、人才密集优势,广泛深入开展课题领办、技术攻关、革新创造和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带动职工踊跃投身合理化建议征集、劳动竞赛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引导职工从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入手,大胆进行改造发明,营造“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源、时时是创新之机”的氛围,有力地引领全员走创新、创造、创效之路。设立创新奖励机制,凸显利益效应,通过物质上的刺激来激励劳模在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让员工真正感受到有贡献就有收益,使劳模的创新作用发挥得更好。
充分发挥劳模的品牌作用。每一位劳模都是一面旗帜,高扬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价值操守;每一位劳模都是一个标杆,标示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境界;每一位劳模都是一盏明灯,折射出“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道德取向。我们要把劳模这一“闪光群体”打造成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劳模品牌效应。通过组织开展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人物专访和劳模风采故事演讲、编印劳模光荣册、举办劳模先进事迹图片展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劳模事迹和劳模品质感召人、鼓舞人、激励人,让“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理念深入人心。及时总结提炼劳模选树经验,鼓励和支持劳模做好“传帮带”,通过个人劳模、明星班组、先进车间的打造和宣传,扩大劳模的影响力。成立劳模志愿服务队,本着“从职工群众中来到职工群众中去”的方针,坚持以服务职工为主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献真情、送科技、美环境、保平安、优服务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劳模的先锋模范作用,从小事做起,向大处努力,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劳模施展聪明才智搭平台、建机制、铺路子、造氛围,努力创造劳动模范的成长环境,不断提升劳模和工匠品牌的“含金量”。
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优秀作文2
劳动光荣 奋斗最美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的回信中向他们并向全国各族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坚定信心、保持干劲,弘扬劳动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劳动节尤其值得纪念。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奋斗目标的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在湖北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积极参与配合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一鼓作气,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需要广大劳动者继续弘扬劳动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在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各个战场上站好岗、守好责,贡献更多力量。
中华民族历来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敢于奋斗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儿女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用劳动书写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珍视劳动,中华儿女一代代情怀不改、接续奋斗。就在前不久,中央就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下发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确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此举恰逢其时,是赓续中华民族崇尚劳动这一美好品德的顶层设计。加强对新时代大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埋头实干的劳动精神,还要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将单一的体力劳动提升为包含更多思考的创造性劳动,让学生在精神和体魄上都得到全面提升。
劳动是人类生存之本。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劳动都是我们的理想基石和事业根基,而奋斗则是人生最为厚重的底色。只有经历过艰辛付出、吃过大苦,视野才会更宽广,人生才会更笃定,基础才能扎得更牢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为了搞科学研究,隐姓埋名28年默默耕耘;上世纪50年代,西迁交大人“打起背包就出发”,将西安交大建设成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一代代航天人特别能吃苦能战斗,创下中国载人航天一个个奇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从一线医务人员到各个方面参与防控的人员,从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到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一代代中国人正是在劳动中为国家民族创造价值,正是在奋斗中让梦想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今日华夏大地上,广大劳动者正在用奋斗书写历史:曾经十分遥远的小康梦即将成为现实,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将在我们手上解决,而这些不是什么人赠予的,是靠着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得来的。也要清醒认识到,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叠加疫情影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我们要用劳动创造人生之美、国家之美、时代之美,依靠劳动迎来幸福的全面小康。
劳动者是最光荣的,奋斗是最美的姿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辛勤劳动,就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只要努力奋斗,梦想就能变成现实。回首过去,我们依靠着勤劳勇敢、顽强奋斗,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展望未来,我们也必将继续传承中华民族辛勤劳动的坚韧品格,热爱劳动、崇尚劳动,追求劳动之美。
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优秀作文3
亲历劳动,方知奋斗
某高校开设种田必修课,学生夜里打手电种油菜,新闻一出,立刻引发热议,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更有抨击者,但无论何种反应都体现了大众对高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一种关注、一种思索。亲历劳动,方知奋斗。学校的良苦用心是值得大力称赞的。农场劳动,不单是一门必修课程,是毕业的通行证,更是一种观念、一种品质的培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而劳动素质又是人才素质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令人叹息的是,有许多的网民,却反对高校的这种做法,质疑这种做法的真正意图,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应该把时间更多地放在精进自己的专业水平上,不能也没有必要去做“普通农民”所做的“农活”,然而,这个理由不过只是个幌子,是个借口,何况精进专业知识,也不是“不问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能达成的,再说,闭门苦读就一定能够学好专业知识吗?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大众内心对“农”的鄙视,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对“读书人”的崇敬与膜拜:认为田间劳作是没有文化修养或修养较低的农民干的,文化人,既然已经跳出农门,就不要也不必再碰农活了。他们主观上认为“读书人”与“农民”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而这种认识,又恰恰是长期以来由阶级的差距衍生出的优越感而催生的。爱劳动,才会生活;学会劳动,才能学会生活。高校开展农场劳动必修课,不仅可行,更有深远意义。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会一些理论性的东西,还需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劳动,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农场劳动,除了能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更接地气,还能让学生在获得劳动的切身体验中,认识到粒粒皆辛苦,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更能让学生在艰苦环境的磨炼中,培养一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事实上,人的很多优秀的品质,都可以在劳动中形成。发扬光大该校的这一做法,或许我们可以有更好做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实践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不局限于田间劳作,更无需用“必修”的形式,来强制学生,为完成学分临时抱佛脚而在临近期末时连夜冒雨打手电种油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热爱劳动、崇尚劳动。
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优秀作文4
大家好!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劳动最美好。中国两部家书——《曾国藩家书》和《朱子家训》被广为流传,两部著作不约而同地号召“勤奋”,鼓励“劳动”:清代名臣曾国藩在家书中勉励长子纪泽说:“家之兴衰,人之穷通,皆勤惰卜之。泽儿习勤有恒,则诸弟七八人皆学样矣。”他认为,勤则家“兴”人“通”,惰则家“衰”人“穷”。要做到勤,需持之以恒锻炼。无独有偶,朱柏庐《治家格言》的第一句话就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马克思说:“劳动最光荣”,从个人的角度,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是赢得社会尊重的必备技能和品质。从国家和民族的层面来说,劳动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五千年的中华大地富饶美丽,跟无数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息息相关;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更需要一代代人的矢志拼搏。奋斗正当时,像国产大飞机C919、港珠澳大桥、北斗卫星、探月工程、“深潜”“天眼”射电望远镜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重大建设成果,“中国车”“中国路”“中国桥”“中国网”“中国港”等一系列中华骄傲一个个圆梦工程都离不开各领域、各行业工作者的勤劳奋斗与付出。
中美贸易战,美方出尔反尔,步步紧逼,如何奋起自卫,维护中华权益,涉及方方面面,但有一点,每一个中华儿女必须拧成一股绳,众志成城,努力奋斗,人人自强,通过劳动使自己成为三百六十行中的“大国工匠”之一员,掌握核心技术,为中华之崛起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辛勤劳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这样一种观点:“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这样的观点有失偏颇。学习跟劳动并不是一对反义词,二者反而相辅相成。首先,学习也是一种劳动,学习的过程和目的甚至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劳动;其次,劳动不会影响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一个只会读书的两脚式“书橱”将来在社会上是要碰壁的;最后,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也是一个人的德行,会赢得家长满意、老师夸奖、社会认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积极的休息,使学习富有效率,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这种观点更是要不得!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开发首先离不开劳动,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请问,你为之贡献了吗?你怎么能够躺在别人“功劳簿”上懒惰和睡大觉呢?人工智能要靠人的操作,人的操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劳动,我想,要把劳动交给人工智能的人,到时估计连操作都要躲避吧!还有,有些工作是人工智能所不能完成的,必须靠艰苦的人力来完成,难道那些事情就搁置起来?
劳动苦,劳动累,那么花点儿钱让别人去做,好不好呢?我明确地回答,非常不好!这个观点危险,后果很严重!生而为人,你花钱交给别人劳动,你干什么呢?难道你来到这个世界走一趟的目的就是吃喝玩乐?难道就是“葛优躺”玩手机刷微博晒朋友圈聊天扯皮?如果不是,那么,建议挥洒汗水与智慧,从小事做起,从劳动开始,奋斗正当时,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劳动最美好,奋斗正当时。宏伟蓝图已铺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道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在座的青年朋友,我们怎么样祖国就怎么样,我们的样子就是祖国未来的样子,让我们树雄心壮志,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学习!劳动!拼搏!奋斗!你的未来会更加美好!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谢谢大家!
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优秀作文5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实践,人民群众是伟大实践的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多次围绕中国梦、劳动、劳动者、劳模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
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人民群众用劳动创造了人类历史。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有了人类的劳动,才有满足人类生存必需的前提,才产生了生活和历史。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从唯物史观和劳动哲学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人民的主体地位,科学阐明了人民劳动创造历史的重要意义,指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些观点全面把握了人民、劳动与历史发展、时代进步的内在逻辑,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历史,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肯定并高度赞扬了中国人民在中华文明创造中的主体地位,也以中国历史发展实践生动阐释、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创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价值。在漫长的发展实践中沉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特质禀赋,已经成为植根于中国人内心的民族基因,并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进步。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力开创伟大事业。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发展,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正以“实干兴邦”的劳动精神继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篇章,焕发出人民创造历史的强大生命力。
二、以造福劳动者为最大政绩
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丰硕的发展成果也要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追求,也是广大劳动者的殷切期盼。
造福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财富的享有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的,其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心全意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谋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神圣职责,“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把“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作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目标。这些思想是马克思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新时代的新阐释、新解读,既重申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自身价值实现的回归,又高扬了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翁地位。
造福劳动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弘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均体现了以劳动人民作为强基固本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些重要论述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旗帜鲜明地强调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造福劳动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民生状况得到诸多改善和更好保障,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例如: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跑赢经济增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健康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造福劳动者为最大政绩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铿锵记录。
三、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为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目标而向全体劳动者发出的奋斗召唤。
实现每个人的梦想需要奋斗。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美好的生活不可能自动生成,幸福离不开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奋斗。在人的一生中,青春时期是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最好阶段。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奋斗。人类的美好理想,不可能唾手可得,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以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奋斗。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选择,各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也需要依靠奋斗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要达成共识,更要见诸行动,需要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奋力创造人类更加繁荣、更加安宁的美好未来。
四、劳动开创未来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上要靠全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来实现。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使用“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高度赞扬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并指出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有利于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汇聚起“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发展和维护劳动者权益,释放劳动最光荣的时代强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广大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我们应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只有持续提升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引领在人民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加强劳动教育,培育青少年深厚的劳动情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依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辛勤劳动、接续奋斗来实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少年寄予殷切期待,“要通过各种措施和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因此,要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广大青少年投身实践,在增长才干和磨炼意志中感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进而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够最充分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地聚合起人们饱满的劳动热情、激发起人民群众昂扬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优秀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