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防汛自查报告范文2篇
乡村防汛自查报告范文1
市政府督查室:
20xx年,xx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汛减灾工作精神,始终坚持“防大汛、抗大灾、战多灾”的思想不动摇,增添措施,周密安排,认真排查各类隐患,及时治理和整改,充分作好了防大汛的工作准备。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市防汛减灾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的通知》(万府办发〔20xx〕83号)文件要求,现将我乡防汛减速灾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应急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责任。为切实加强对我乡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乡长桂长征为组长,副乡长郭波为副组长,班子其他成员及乡级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副乡长郭波同志具体抓落实,相关人员积极配合协同做好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学习,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处置能力。为充分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损失,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每一次乡干部开会时间,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和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xx市、xx市关于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并落实专人参加市级应急管理知识的培训,并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资料等广泛宣传,丰富广大人民应急管理知识,确保在突发事件面前能沉着应对。
(三)科学编制预案,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确保我乡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及时、有条不紊地处置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应急管理“一岗双责”责任制的通知》(川府发[20xx]45号)、《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应急管理“一岗双责”责任制的通知》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大沙乡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大沙乡关于应急管理“一岗双责”实施办法》、《大沙乡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大沙乡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并对修订后的各个预案进行了实地演练,确保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且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建立了应急管理台账,组建了应急管理队伍,使应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四)加强应急物质的储备。乡财政所随时预备应急资金2万元;高音喇叭4只;救生圈20个,救生绳1条,雨衣19件,电筒20把,对讲机5部,应急帐篷1个,帐篷2个,大功率报警器1 台,发电机2台,卫星电话1部,水鞋19双,救生衣20件,安全带1包,打米机2台,扩音器2个扬声器4个,菜籽油100斤,水稻15000斤,大米 1100米,棉被30床,衣服50套,胶鞋50双,棉花被2床,皮潜艇2台,铁锹12把,柴油650升,汽油200升,节存汽油458升,弯刀5把,编织袋500条,应急油料0.5吨,应急车辆3台。并与街道粮油经销商签订了粮油储备合同,充分保证了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物质保障。
(五)加强应急值班,确保信息畅通
为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发生,我乡建立了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设置了应急值班电话(xx),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布,确保了应急信息的畅通。
(六)认真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安排了专人具体负责信息报送工作(由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赵茂和、民政办主任于先钧负责应急信息的报送工作),对辖区内的突发事件除及时上报外,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奔赴事发现场,并按照我乡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调集乡级各部门,积极救援并加以处置,有效遏制事态的扩散。
二、防汛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
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防汛工程的安全检查工作,成立了以乡长桂长征为组长,副乡长郭波为副组长,乡级各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责任。领导小组负责全乡范围内的防汛工程的安全检查工作,负责防汛工程的安全隐排出工作。
(二)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
通过认真排查,全乡范围内病塘库有龙井扁村的龙井扁塘、铜佛寺村的白果林塘和马家塘、油坪村的延河湾塘、桥湾村的桥湾水库、青龙嘴村的彭家梁塘,一共6口。其中以龙井扁塘和桥湾水库较严重。这些病塘库的隐患大多数均是年久失修,堤坝垮塌、断裂。其地质灾害点有宋家坪、毛狗坪、杨家湾、徐家湾、樊家院子,青冈林。落实专人具体负责隐患的整改,目前已全面整改结束。
(三)建立健全了隐患排查台帐,排查一起登记一起。并针对不同隐患确定整改措施。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地质灾害监测体系。成立了以乡长桂长征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建立了乡、村、社、隐患点四级群防群测网络,对每一个地质灾害点落实了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
(二)加强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个地质灾害点的防御预案。对学校、医院、居民密集居住点和各个地质灾害点进行了认真排查,并作好了巡查登记,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
(三)加大地质灾害防御知识教育力度,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防范地质灾害的意识,提高救灾抗灾能力
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发放宣传资料、专栏、标语、村民会等,大力宣传地质灾害的前期预兆及如何防范的知识,进一步增强村民的防范意识,提高防灾救灾能力,确保临灾避让工作有条不紊。并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点编制了相应的防御预案,并对每一个灾害点的预案进行了实地演练,确保了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同时在每一个地质灾害点设立了醒目的警示标牌标志,并对灾害点每一户村民放发了明白卡,时刻提醒群众注意防范。并设立了撤离路线,一旦发生险情,确保群众有序撤离。为进一步强化监测责任意识,与监测人员签订了监测责任书,严格要求监测人员在主汛期,晴天必须每周监测二次,雨天必须每天24小时加密监测,同时要保持通讯畅通,做好监测记录,如有险情,第一时间向乡防汛办报告情况,以供乡防汛办研判,拟定防范措施。
三、加强值班,强化应急值守
目前正值主汛期,党委政府始终坚持防大灾抗大灾的意识不放松,干部群众思想上没有半点麻痹大意。乡防汛办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情、以及市防汛办的信息,充分确保在第一时间内的撑握防汛信息,做好应急准备。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严守岗位,24小时确保通讯畅通。各级干部加强应急值守,强化应急反应,落实应急措施,一旦遇发生险情,能保证在第一时间传递信息,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害点,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方案。
乡村防汛自查报告范文2
为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实,消除隐患,确保今年安全度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稳定,我乡在汛前安全检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防御和防汛工作自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 确保防汛责任制落实到位
调整充实了x乡防汛指挥领导机构,由乡长李亮同志
任指挥长、分管领导吴达明任副指挥长,抽调政府办、学校、乡卫生院有关部门为成员。层层落实责任制,由乡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全乡防汛工作;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负责抓好日常督查、指导、协调和处理水利工程、易滑坡地带的安全问题,研究制定防汛预案;指挥部成员,负责督促各村、各部门落实防汛工作;驻村干部和各村村主任为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指导与排除所在村安全隐患和落实防汛预案,做好宣传工作;乡党政办负责做好24小时防汛值班工作,确保通畅的上传下达和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通过建立防汛责任制,形成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机制,真正做到防汛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工作分工清楚、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又相继调整x乡防汛抢险队队员,综治办主任易礼权同志为队长,民政办主任黄朝竹、财政所所长刘国虹、中心小学校长龚仕轩、卫生院院长朱奎、一村村长董文凯、二村村长黄新友、三村村长赵远奎、四村村长楚从义为成员加强了对汛期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各有关部门及时沟通,加强协作,畅通信息,明确各自职责,制定20xx年防汛工作安排意见,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 确保预警预报系统正常运转
及时组织联络员深入各村开展抢险救灾宣传工作,通过标语、宣传栏、开座谈会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洪法》等有关防汛防洪法律法规,增强水患意识,提高依法做好防汛工作的自觉性。加强硬件建设,加大对防汛工作的投入,配备专门的办公场所及设施,目前我乡防汛信息接收方式有:电话、传真、电视、报刊、网络等,发布方式有干部下村召开动员大会、电话、短信、贴粘预警信息、小喇叭、广播、户联防责任人口头通知,鸣锣等方式。
三、加强对地质灾害危险点监控
主要包括巴桃园村的2、3、4、5、6、7、8社;桥坝嘴村的7、11、12社。这一带地层发育古老,大都由石灰岩构成,残积层、坡积层很薄,岩层极度破碎,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以崩塌为主,滑坡、泥石流也是其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威胁村社、交通干线、山地和农田。结合我乡地质灾害的分布、发生情况制定防预案和应急抢险预案,认真落实本辖区内所有灾害点的“两卡一表,(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地质灾害防御预案表),在汛期到来之前,各村对辖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点进行排查建卡登记,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险点,作好预警预报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避灾措施,逐点落实包括检测、报警、疏散、应急抢险等内容各项预防措施,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村社和个人,签定责任书,明确具体责任人,要建立日常观测制度防御措施,哟确实加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点的巡查及排险工作,对存在的地质灾害的隐患的路段要设立警示标志,并及时清出灾害隐患。
四、抓好汛前检查,汛期巡查,隐患排查工作。
汛前检查、汛期巡查,隐患排查工作,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及早发现灾害隐患,及时将其纳入监控范围,找准防治重点,落实防治措施,切实避免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五、强化预警,提高防灾实效。
预测预报信息传递要快速、准确、及时,务必确保每条信息逐级传达到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