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2017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时值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时值建团95周年,“一带一路”积极推进的关键之年。近日,李源潮副主席在全国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为我校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重要,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开展好我校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指明了方向。现将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活动介绍
1、“两学一做”理论普及宣讲团
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在校院两级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和学生党员中招募组建,以“双百双进”活动为载体,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服务百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践行“两学一做”。
2、“深度文化之旅”专项活动
深入了解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魅力,在深度阅读基础之上结合暑期社会实践,寻访文明的足迹,探索文化的瑰宝,以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来为古老的中华文明注入新气息,要求深入挖掘方案课题,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并提交调研报告。
3、教育关爱服务团
深入省内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开展支教服务活动。结合我省“春泥计划”的深入实施,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为当地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民工留守子女提供课程教授、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关爱活动。
4、美丽xx实践团
结合全省大学生绿色传承行动,组织学生到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村落景观创意规划、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
5、百名学子寻访百名河长、五水共治
“百名学子寻访百名河长”专项活动。充分了解“河长制”体系,以寻访河长为载体开展专项活动,深入全省进行河段情况调研、寻访记录河长优秀事迹、收集群众评价、体验河长工作以及积极献计出力,形成调研报告。
剿灭劣V类水专项行动。充分认识在全省开展污水剿灭战、实现“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目标的重大意义,将参与剿灭劣Ⅴ类水专项行动作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内容开展,以政策宣讲、科普宣传、科学研究、社会调研、巡河护河、科技治水等形式深入组织实践,结合“寻访身边的河长”、“寻访母亲河·共建家乡水”、研究生科研课题立项、“知行xx”研究生社会调研等活动,充分利用好我校“河小贝”形象,引导广我院学生积极投身我省新时期治水的伟大实践。
6、国情社情观察团
结合校园微记者、网络文明志愿者等工作的实施,在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校园媒体记者等队伍中招募组建,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切身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深入领会“十三五”规划、“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7、科技支农帮扶团
发挥专业特点和优势,组织学生根据需求选择服务地,按“就近就便、需求对接”原则开展活动。到基层农村为农民实地开展电脑科技等信息化技术服务及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咨询服务、调查研讨等活动。
8、文化艺术服务团
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在各类学生艺术团队和文艺类学生社团中招募组建,用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农村演出,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9、2017年暑期万名学生回乡发声亮剑宣讲活动
组织xq籍学生开展暑期回乡发声亮剑宣讲活动,切实发挥学生在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互信方面的积极影响。活动重点要发声亮剑,声讨“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揭露其丑恶嘴脸,表明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
注意事项
1、2017年将推动建立重点团队网络备案制度,各学院须于6月23日前,将实际组建的省级、校级、院系级重点团队信息在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方网站()进行报备(具体流程见官方网站说明)。未登记报备的团队,将不能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团队或参与国家级、省级社会实践活动的奖项评选。
2、参加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必须是2017年12月之前仍在校的学生(全日制)。要求每个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至少要有5人组成,其中大一原则上不超过6人,可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组队。团队中至少应有1名指导老师。鼓励团队服务所在单位或地方的同志兼任指导老师,实行“双导师”。
3、各团队选定活动内容,确定活动计划后应填写《2017年xx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登记表》(附件3)(详见阅读原文),并将此表与详细活动计划上交至学院团委。
4、重点团队申报。申报校级团队应填写《2017年xx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申报表》(附件4),于6月20日前交到所在学院(如为跨学院组队,则交至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学院团委。
5、对于没有组队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要通过学生回乡度假、分散活动等形式,要求自行联系实践项目,确定实践内容,就近就便开展活动,使社会实践活动达到全员覆盖,力争使每一名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为期一至两周)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