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编辑按】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汲取党史中持久深厚的奋斗之力 文/汪祯茂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回信。回信指出,“…初心优秀优秀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预备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汇报经典词句12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汲取党史中持久深厚的奋斗之力
文/汪祯茂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回信。回信指出,“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你们亲历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更懂得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全党即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希望老同志们继续发光发热,结合自身革命经历多讲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和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之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全面记载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蕴含着持久深厚的奋斗力量,认认真真学党史,在走过的路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才能办好当下的事、走好前行的路,不断交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优异答卷。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百年来,是强烈的信仰之光照亮了中国共产党人前行的路,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激励和鞭策着中国共产党人矢志奋斗、砥砺前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我们党深受全体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团结起了中华民族最磅礴的力量。我们党的每一段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每一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奋斗终生的革命先辈和仁人志士,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读党史,是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之为洗礼,做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深植爱国爱党爱人民情怀。读党史,有助于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指引和鞭策我们奋勇拼搏,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贯彻执行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懂得过去,方能懂得当下和未来。从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到掌舵中国巨轮,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创造的奇迹令世界惊叹动容。百年党史,是我们前行之路上的重要参考、制胜之书、力量之源,蕴含了不可估量的好办法、好经验。读党史,是回溯当年的峥嵘岁月、奋斗年华,读懂我们党从弱小中逐步发展壮大、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在困难风险挑战中不断创造新胜利、实现近1亿人整体脱贫迈进全面小康等奇迹伟业的制胜密码。当前处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时期,当今世界又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掌握方法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善作善成应对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漫漫,需保持头脑清醒、稳中求进。经过多年奋斗,我国已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但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高质量衔接任务依然很重,构建新发展格局充满挑战,未来不会一帆风顺,充满了急流险滩。读百年党史,是读懂历史风云变幻的不确定性、百年奋斗的韧劲,做到既斗志昂扬又能保持定力,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始终保持准确的判断和清醒的头脑,带着接力精神稳扎稳打,逐个攻克发展难题,推动“十四五”规划高质量落实好,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忘来时的路,才能走好前行的路。党史记录了前路、映照当下、指引着未来。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砥砺奋进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常学、常思、常悟党史,用好百年来的实践及经验财富,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智慧和更大的能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稳步迈进。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党史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学习,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对什么是党的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党史,用什么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党史,如何加强对党史工作的领导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阐释。这些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全面系统,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加强党史学习和研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历史是“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领导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我们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纯洁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并发展壮大的历史。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道路,可以说是困难辉煌、跌宕起伏,历经千辛万苦,历经千难万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是无数革命先烈用汗水、泪水、鲜血乃至生命换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一百年的艰辛努力,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过去一百年间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写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
首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其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而,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再后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继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已经成为我们党的一个宝贵优良传统。党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治党治国治军经验和智慧,是宝贵的政治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重视、研究、借鉴历史。这对我们丰富头脑、开阔眼界、提高修养、增强本领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学习运用党的历史与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联系,揭示了党史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凸显了党史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正是党史在党的伟大事业中的独特作用决定了党史工作的重要性。
共产党员要学好党史“必修课”
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注重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一个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政党是没有前途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他多次号召全党学习党的历史,并多次就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刻阐释。
第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他强调,我们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忘历史、不忘初心”。学习党史有助于全面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正确认识党情、国情,更好地开创未来。
第二,革命历史是“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历史不仅记录着党的奋斗历史,也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学习党史不仅提振信心,令人鼓舞和振奋,而且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党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运动规律认识得越深刻,我们的理想信念就越坚定。毋庸置疑,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正是在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中,坚定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
第三,党史是“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长期奋斗中党所形成的独特优势是全面的,包括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党的历史记载着这些独特优势的形成过程,凝聚着宝贵经验和智慧。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学习党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被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的科学理论。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灵魂。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引下取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成功。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道路可以说艰难曲折、跌宕起伏。党开拓的伟大事业波澜壮阔、举世瞩目;党的奋斗历史所形成的资料浩如烟海;涌现出来的革命历史人物灿若星辰。要做到正确地看待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曲折复杂、苦难辉煌的历史,就必须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以此为指导去进行党的历史研究和党的历史经验总结。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历史,我们才能对复杂的历史问题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明确党史工作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方向。坚持“党史姓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工作的一贯要求,指明了党史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党史姓党”原则,落实到党史工作中和具体的行动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循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基本精神和重要结论,正确处理政治和学术、研究和宣传、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党的力量源泉和执政根基。坚持“党史姓党”,与坚持党史的人民立场是相统一的。党史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不忘人民在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我们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生命和力量所在,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奥秘所在。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他深刻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第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党史工作提出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旗帜鲜明地揭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这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同样,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基础。而一部实事求是的党史,才是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信史。每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历史文献工作者都要把捍卫党的历史当作自己的天职。
领导干部是党史学习的“关键少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史学习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使自己的领导工作水平不断得以提升。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学习党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和文化素养,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
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认真学习领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党史学习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党史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党史学习和教育,通过党史学习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刘少奇谈学习党史
刘少奇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党史学习教育发表了很多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有益观点。回顾学习刘少奇的这些论述和观点,对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中国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学习历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刘少奇的一生,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紧密相连。他对党史、新中国史非常关注和熟悉。1939年初,他撰写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报告大纲,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条件、经过和各个阶段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运动中,他带头学习党的历史文件和决议,多次讲述党的历史问题。他主张,对许多不清楚的党内历史问题,要组织几个报告,要留下些文件给后代。1951年上半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胡乔木撰写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一文,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叙述和总结中国共产党30年历史的简明党史。刘少奇倾注了很大精力,3次修改全文,共修改了480多处,加写了不少内容。1961年6月,刘少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大会上作报告,回顾总结了党的光荣历史,阐述了党的任务。
刘少奇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重大的一个事件。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是为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完全解放而奋斗,一直达到共产主义。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40年来,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中国进行人民民主革命,打倒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并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刘少奇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工人阶级团结与领导中国人民大众向压迫中国民族的外国帝国主义、向压迫人民大众的国内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和暗害者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是反对党内各种机会主义并将其粉碎的历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不断结合的历史”;“是建设中国近代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是各种新民主主义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在这种根据地上试验成功,借以教育我们党与全国人民的历史”。
刘少奇提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失败,中国共产党的前进与后退,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与后退。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前进了,中国也就前进,中国历史也就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后退了,大概中国是不会好的,也是要后退的。他认为,如果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就不能了解中国的现代史。
学习历史是提高理论修养的需要,“历史里边也有普遍真理”
刘少奇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特别重视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他在1938年毛泽东提出“中国党的马克思主义的修养”命题后,有了写作论共产党员思想意识修养的想法。1939年刘少奇回延安后,在马列学院讲了加强共产党员思想修养的问题,以《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题发表。后出版单行本,一版再版,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
刘少奇提出,我们共产党员,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先进的革命者,是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现代担当者和推动者。共产党员是在不断同反革命的斗争中去改造社会、改造世界,同时改造自己的,要求党员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要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略、战术的修养等方面的修养。
刘少奇认为,革命的行动受革命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但党在提高理论修养方面是有缺点的。1941年他在回答宋亮的问题时指出,“中国党有一极大的弱点”,“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中国党过去的屡次失败,都是指导上的失败,是在指导上的幼稚与错误而引起全党或重要部分的失败”。他提出,“中国党只要克服了这个弱点,就能有把握地引导中国革命到完全的胜利”。
刘少奇提出,提倡党内理论学习,“十分必要”。他强调,“历史里边也有普遍真理”。不学历史,就“理论不起来”。提高理论修养,要研究和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刘少奇引述毛泽东的话说,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研究当前运动的实际情况,研究本国和世界的历史,学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行动,并且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较低的同志。
刘少奇主张,提高理论修养、加强理论学习,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马列主义的伟大力量在于它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刘少奇有深刻论述,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是欧洲人,讲的是欧洲话,用欧洲文字写书,主要讲的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事情,现在把马克思主义搬到中国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变成中国字,而且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革命、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刘少奇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他在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毛泽东思想”作出完整概括和系统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历史、社会与中国革命的理论与政策”。他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最大的收获与最大的光荣,它将造福于我国民族至遥远的后代”。
刘少奇认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是历史的结论。他指出:“我们党和许多党员,曾经因为理论上的准备不够,因而在工作中吃了不少的徘徊摸索的苦头,走了不少的不必要的弯路。但现在已经由于毛泽东同志的艰巨工作和天才创造,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在理论上作了充分准备,这就要极大地增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的信心和战斗力量,极大地加速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
“学习历史上的革命经验”“用中国党的经验来教育中国的党员”
刘少奇善于向实践学习、向历史学习,他提出要总结、学习和运用历史上的革命经验,“必须用中国革命的经验来教育中国的革命者,用中国党的经验来教育中国的党员”,这是“团结全党、教育全党、提高全党以至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最重要的一环”。党员干部真正懂得了党的历史经验,就会增加无限的信心与勇气,避免许多历史上犯过的错误,把工作大大地推向前进。
刘少奇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党员干部要认真地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善于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用马列主义的理论去研究和整理自己的工作经验,在经验中找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提出要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重大问题和基本经验的研究,使研究适合于党的实际工作的迫切需要。全党要展开一次新的学习运动,帮助党员干部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刘少奇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的马列主义者和各派机会主义者斗争的历史。他提出,“应该很好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并用这些经验来教育我们的干部和党员。只有这样,才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才能维护我们党的队伍的统一和纪律,才能保证我们党经常的正确的领导,才能在今后领导中国革命到达胜利”。
刘少奇指出,成功往往要经过许多挫折,只要善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就有可能得到成功。他认为,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也犯了许多错误,得到了正面经验,也得到了反面经验。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这些经验,从两种经验的比较中更深切地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事,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事,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这样,就能够增强“免疫力”,更快地学好革命和建设的本领。
刘少奇要求党员干部用心研究中国党的历史经验,用心研究与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及其他方面的学说,“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并以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去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只要我们把这些工作做好了,“我们就在思想上组织上准备了自己,我们就能以完全巩固、完全准备好了的姿态,迎接伟大光明的时期的到来”。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锚定“十四五”目标,在学党史中凝聚前进力量
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迎佳节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史,可知古今;懂史,能明大义;用史,方续荣光。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把学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
学党史强信仰,补足精神之钙。陈铁军和周文雍在刑场上举行婚礼,他们认为:“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夏明翰写下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江竹筠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她坚信,“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党史,为我们竖起了一座座精神丰碑。面对死亡,他们无所畏惧,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学党史中,继承发扬革命先烈追求信仰的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断补足精神之钙,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续奋斗。
学党史有作为,担起为民之责。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焦裕禄;“我怎么都要到北京替咱农民说句话”的毛丰美;“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人民的樵夫”廖俊波……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自觉涵养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自己工作的唯一标准,真真正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学党史迎挑战,锤炼斗争之力。井冈山军民以梭镖加土枪一次次粉碎敌人的“围剿”,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等诸多辉煌胜利;在敌人重兵追赶下,红军星夜兼程袭占皎平渡,打破“金沙不夜渡”的传统;千里乌蒙山,红二、红六军团声东击西,冲破十几倍于红军兵力的层层围堵……我们党在不断的斗争中成长、壮大、成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史,要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日趋严峻的发展形势,不断培育斗争精神,增长斗争本领,居安思危,迎接挑战。
学党史知戒惧,涵养清廉之风。王树声大将三让建房地址;孔繁森把有限的工资全都用到更困难的藏族同胞身上;张桂梅节衣缩食,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教育上……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历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好传统、“自带干粮去办公”的好作风、“反对贪污浪费”的好制度、“八项规定”的好规矩中养浩然正气,树清廉之风,树牢思想防线,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通过党史学习,牢记党的艰苦奋斗历程、优良革命传统、严明纪律作风,凝聚起开创新时代伟大事业的磅礴之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近日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回首过往,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我们党百年光辉历史里镌刻的红色精神熠熠生辉,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党史作为必修课,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从党史中寻找开拓进取的前进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把握自己历史的发展规律,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走过哪些路、要到哪里去,才能深刻了解现在的位置和未来的走向。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屡屡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累积了大量解决矛盾的办法和攻坚克难的事例,要从中学习敢闯敢试、拼搏进取的经验干劲,不断用党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
从党史中夯实砥砺奋进的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才能有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开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进了新时代,迈向了新的未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就是一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奋斗史。从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到承载着14亿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从党史中积累不忘初心的源泉力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和平建设年代,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卢永根等为代表的科学家,雷锋、孟泰等许许多多普通的优秀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党员本色。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学好党史,不仅能体悟到他们“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更能让我们谨记党的优良传统,增强我们续写共产党人使命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学习党史,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入心入脑、细照笃行上用劲,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的智慧和力量。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凝心聚力学党史 砥砺前行强党性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回望“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过去,瞭望“乘风破浪会有时”的未来,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
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史,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战斗英雄李延年,历经战火洗礼,舍生忘死、英勇杀敌,为建立、保卫新中国作出巨大贡献,60多年来永葆英雄本色,激励官兵矢志奋斗。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中国共产党人赓续传承的风向标,为其注入持久深沉的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在学习党史中牢记初心使命,在新征程中百折不挠。
党史学习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坚定理想信念是每位党员的修身之本。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为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几十载的黄旭华,无一不体现出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在学习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新征程中牢筑信仰之基。
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党的百年历史,是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蚀的危险的历史。从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都是党的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我们党通过自我革命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在学党史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滋养立党兴党强党。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在学习党史中勇于自我革命,在新征程中砥砺前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厚植党史学习教育,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助力。我们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为新时代新征程保驾护航。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深学党史 洞开新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史学习,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不知史,何以观今时;不知史,何以图未来。新时代下,学好党史不仅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更是增强办实事本领、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在学党史中,涵养坚忍不拔品格。党史是一部创业史,也是中国人民勇于抗争、勇于开拓的生动写照。中国共产党在风雨飘摇中成立,由一艘小小红船成长为擎天掣地的巍巍巨轮,是无数共产党员用鲜血换来。没有先辈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居安思危,饮水思源,全体党员要强化党史学习,学深党史,从党史中领悟创业发展的精神内涵,弘扬传承先进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不断增长智慧,砥砺品格,为共产主义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在学党史中,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党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活篇章,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赶走列强,推翻独裁,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农业国,发展成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纵观党史,成功的辉煌要总结,失败的教训更要吸取,党史是一杆标尺,让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矫正,不断成长,磨炼干事创业的实干本领,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在学党史中,把握新发展格局。目前,国际国内局势纷繁复杂,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全球经济持续下行,民族对抗频发,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壁垒加剧。如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先机中开新局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强化党史学习是我们党反求诸己的重要举措。深刻学习党史,把握发展局势,让历史经验指导我们继续向前、向好发展,切实把握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强化党的思想引领,只有学深党史、学实党史、学真党史,才能以把握规律的智慧、洞察世界的眼界和果断决策的魄力,在变化中开新局、谋新篇。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修好党史必修课 继往开来启新程
党史,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必修课。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背景特殊、意义重大。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亲自为这场学习教育“开课”,深意不言而喻。
认真修好党史课,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百年大党的历史,就是革命为民、发展富民、强国兴民的光辉历史。从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历经艰难险阻,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把学习党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而且必须修好考好,真正从中感受信仰之力、理想之光和奋斗之艰,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政治本色。
认真修好党史课,增强为民服务之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2020年,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党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牢记“人民至上”。要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进一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着力解决好乡村振兴、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让发展成果、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支持,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认真修好党史课,坚定全面从严治党之心。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回首我党百年发展历史,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承前启后、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艰巨,必须坚持以史为鉴,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刀刃向内的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从而为新征程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现场讲党课时,强调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24字重点,党员干部只有准确把握这一要义,不断从党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坚守初心使命的自觉自信,才能接好时代的“接力棒”,走好新征程、见到新气象。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学好党史教育这门“必修课”
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学习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学好党史教育这门必修课,首先要回答好为何要学党史?学什么?怎么学?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史教育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走过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个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全面深入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对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党员干部要把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作为一项基本政治任务,通过学习党史进一步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党的百年历史,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战胜不同风险挑战赢得一次又一次胜利,蕴含着治国理政、治党治军、内政外交等丰富的思想认知、实践智慧。党的历史是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最直接、最有用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应以不同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为重点,聚焦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对党的整个发展进程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学习传承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天下为公、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
抓好党史教育,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史党性和科学性的结合点与落脚点,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认识党史曲折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党史不能割断其内在联系,对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的评价要根据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去分析,防止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看问题。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只有深刻认识“昨天”的党史,才能妥善做好“今天”的工作,勇敢担起“明天”的重任。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站在讲政治高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全体党员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学习党史,锤炼党性,提升素养,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学党史,要以筑牢思想底线为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复杂国际环境中,只有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准确甄别风险挑战,避免全局性、颠覆性失误;才能保持清醒头脑,坚定理想信念,通过现象看本质,在复杂的矛盾中进行梳理分析;才能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不断服务新格局、开拓新局面。
学党史,要以执行贯彻好党中央的精神为准则。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只有深刻领会、深入分析,才能从党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在贯彻好党中央的精神中加以运用,谱写新时代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同时,学习党史也有利于自身科学甄别错误观点,提高甄别力,以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检验政治信仰不变、立场不移、方向不偏,真正做到学习认识上跟进、贯彻实践上跟进。
学党史,要以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为目标。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奋斗“十四五”新征程的道路上,党员干部工作仍要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不做“甩手掌柜”、不做“局外人”,始终确保执行方向不偏、执行力度不减。同时,也要汲取党史中理论创新创造的能量,把理论内化为能力,在学思践悟中提高本领,积极寻求创新,突破思维定式,用新理念新举措应对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确保工作推进落地生根,确保让组织放心、人民满意。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全体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党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善于从政治上分析和解决问题,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的伟大胜利。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启迪、给人力量。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党史,生动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和精神力量。
“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关于学习党史的目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刻解答。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作为一门必修课,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中汲取前行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思想的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学史明理,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入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不懈用这一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自信的力量。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千难而前仆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在列强侵略时顽强抗争,在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发愤图强,在时代发展时与时俱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使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学史增信,增强历史自觉,保持战略定力,筑牢信仰之基,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一路走来,我们党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是我们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成功密码,也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宝贵财富。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到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再到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些伟大精神跨越时空,是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学史崇德,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斗的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为了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学史力行,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的规律,切实转化为解决发展问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转化为锐意进取、担当实干的精气神,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推动各项事业开拓前进。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不懈奋斗中书写。躬逢伟大新时代,更需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加油干,共同推动中国号巨轮在新的伟大征程中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
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
中共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
脱贫攻坚是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志性指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伟大决策,指引壮阔历程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步推进。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行动,分阶段制定中长期减贫规划,持续推进扶贫工作,贫困地区面貌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走遍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年新年国内首次考察看扶贫,每年新年贺词讲扶贫,每年全国“两会”同代表委员共商脱贫,每年扶贫日作出重要指示,每年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部署推进,每年主持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汇报,在重大场合、重要会议、关键节点反复强调脱贫攻坚,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推动脱贫攻坚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和良好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形成了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2012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革命老区考察扶贫,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拉开了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指明了新时期脱贫攻坚方向。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指出要确保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贵州贵阳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就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作出部署。2015年年底,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脱贫攻坚重要意义、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明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会后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银川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大战略、大布局、大举措,必须长期坚持下去。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强调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母亲患先天性失明的程保留一家于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程保留一家享受到当地的健康脱贫、教育脱贫、产业脱贫等脱贫政策。如今,程保留在合肥的一所高校读大二,他多年在外打工的父亲也回乡找到合适的工作。图为2021年1月24日,程保留和母亲一起购买春节用的装饰品。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摄
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进入聚力攻坚阶段。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成都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推动脱贫攻坚更加有效开展。2019年,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强调要确保脱贫成色和质量。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全局、科学决策,在北京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发出总攻动员令。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山西、宁夏、吉林、安徽、湖南等地考察,要求收官之年坚定目标任务不动摇。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充分肯定脱贫攻坚重大胜利,深刻分析新形势新任务,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出明确要求。
回顾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重视程度之高、政策举措之实、攻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脱贫大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攻坚难题,取得了许多具有历史性、标志性、趋势性的伟大成就。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精准施策,攻克千年难题
党中央明确,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贫困人口脱贫的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目标标准,坚持精准方略,全面改革创新扶贫体制机制,扎实推进脱贫攻坚重点工作。
开展建档立卡,解决“扶持谁”的问题。2014年,制定识别标准和程序,组织广大基层干部进村入户,摸清农村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情况。组织开展“回头看”,每年实行动态管理,剔除识别不准人口,补录新识别贫困人口,开展部门数据信息比对,识别准确率不断提高,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建档立卡使我国贫困数据实现到村到户到人,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和保证脱贫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共和国珍贵的“脱贫攻坚档案”。
选派驻村干部,解决“谁来扶”的问题。2013年开始,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每年保持近100万人在岗开展驻村帮扶。针对驻村帮扶工作中出现的选人不优、管理不严、作风不实、保障不力等问题,印发加强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的指导意见,规范日常管理,强化考核激励。2018年以来,针对想干不会干等问题,每年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干部轮训。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在落实扶贫政策、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通了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坚持分类施策,解决“怎么扶”的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分类施策要求,把精准扶贫举措落到实处。实施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贫困地区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创新实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累计放贷7100多亿元,支持1500多万贫困户发展产业。建立完善带贫机制,超过70%的贫困户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实施就业扶贫。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开展东西部劳务扶贫协作,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就业,建立扶贫车间,设立公益岗位,贫困劳动力务工规模从2015年的1227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3243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坚持具备条件和群众自愿原则,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3.5万个,安置住房266万套,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加强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做好后续扶持工作。实施生态扶贫。在贫困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7450万亩,选聘110.2万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建立2.3万个扶贫造林合作社,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双赢”。实施教育扶贫。累计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8万所,帮助800多万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重点高校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70多万人,每年为37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餐,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全部劝返就读。实施健康扶贫。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项制度保障范围,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80%左右,累计救治贫困患者2024万人,组织1007家三级医院与832个贫困县医院结对帮扶,完成贫困县所有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危房改造。全面摸排鉴定贫困地区农户房屋,提高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户均补助标准,790万户、2568万贫困群众的危房全部得到改造。实施兜底保障。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从2012年的每人每年2068元提高到2020年三季度的5842元,1792万贫困人口享受低保政策。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交通扶贫。支持贫困地区骨干通道建设,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贫困地区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实施水利扶贫。2889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部解决,贫困地区农田水利灌排设施大为改善,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实施电力扶贫。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面解决,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延伸到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实施网络扶贫。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对贫困县实现全覆盖,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探索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创新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全国光伏扶贫容量达到1865万千瓦,覆盖10万个村,村年均收益2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设立公益岗位、实施小型公益项目、开展小微奖励补助等。
图为2020年12月31日,村民在湖南湘西十八洞田园综合体项目奠基仪式上表演节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建设苗乡风情街、蝴蝶文化园、飞虫寨组团、当戎寨组团和思源寨组团“一街一园三寨”,促进当地农文旅产业发展联动,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严格贫困退出,解决“如何退”的问题。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明确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的标准和程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指导中西部22个省区市制定脱贫摘帽滚动规划和年度减贫计划,防止拖延病和急躁症。每年委托第三方对摘帽县和脱贫人口进行专项抽查评估,确保退出结果真实。对摘帽县保持帮扶政策不变,留出缓冲期,确保稳定脱贫。
建立防贫机制,解决“如何稳”的问题。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确保不出现系统性返贫风险。
聚焦重点难点,不断深化攻坚举措。针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薄弱、脱贫难度大的问题,中央新增资金、项目、举措倾斜支持,有关省区制定攻坚实施方案,各方面尽锐出战、集中力量帮扶。针对“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目标标准,摸清底数,全面解决,不留死角。针对收官之年剩余脱贫任务,实施挂牌督战,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东部省市与中西部省份开展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开展定点扶贫,军队与贫困村结对帮扶,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开展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建设社会扶贫网,动员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积极参与。
加大投入加强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7万亿元,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超过1.5万亿元,土地增减挂钩指标跨省域调剂和省域内流转资金4400多亿元。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建立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健全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度,严惩违纪违法行为,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严格监督考核,确保脱贫攻坚实效。党中央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回头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开展督查巡查,8个民主党派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各行业部门加强行业监督,设立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对查实的问题予以曝光。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采取省际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媒体暗访等方式,结合平时工作情况确定考核结果,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对问题突出的进行约谈,较真碰硬树立脱贫实效导向。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累计表彰128个先进集体和377名先进个人。推出脱贫攻坚系列深度报道和主题宣传,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弘扬社会正能量。积极应对涉贫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推动中国减贫国际传播交流合作,讲好中国减贫故事。
采取有效措施,克服疫情影响。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迅速返岗,抓好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规模整体减少的形势下,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增加10%。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累计销售扶贫产品3000多亿元。将受灾情影响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监测进行帮扶。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得到有效克服。
辉煌成就,彪炳人类减贫史册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40元,年均增幅比全国农民收入高20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贫困地区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新改建一批旅游路、生产路,全国农村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全部通动力电,千百年来饮用苦咸水的历史彻底结束。以前贫困群众房子破破烂烂、有的家徒四壁,如今普遍建起了富有特色的民居。
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贫困人口受教育机会和教育水平持续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慢性病不出县,小病拖、大病扛现象和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改观,西藏青海的包虫病、新疆南疆的肺结核等基本遏制。贫困地区综合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充分发挥了兜底保障作用。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贫困地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新业态蓬勃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地区生产总值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人均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8个人口较少民族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脱贫攻坚不仅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受益,而且带动了整个农村的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
贫困群众精神面貌明显变化。通过开发式扶贫,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增强技能、发展产业、稳定就业,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过去一些贫困群众“揣着手等”、“背着手看”,现在“甩开手干”、比学赶超。贫困群众生活好了,信心更足了,笑脸更多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和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干部能力明显提高。贫困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从几乎都是空白村,发展到村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入。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在攻坚克难中快速成长。扶贫干部用心用情为老百姓干实事、解难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为做好“三农”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累了宝贵经验。脱贫攻坚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了乡村治理的成功方式和有效途径,包括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五级书记一起抓,建档立卡、精准施策,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强化资源要素供给,强化实绩考核制度等,这些都可以在今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在全球仍有7亿左右极端贫困人口、许多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减贫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探索创造的精准扶贫和开发式扶贫的理论与实践,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扩大“华州花椒”种植规模,花椒产业已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图为2020年7月30日,华州区大明镇下李村村民在花椒地里采摘花椒。 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
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形成了以下基本经验。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领五级书记一起抓,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攻坚。如果没有总书记的亲力亲为,没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的。二是发挥制度优势,凝聚攻坚合力。中西部地区落实主体责任,东部地区落实帮扶责任,主管部门落实行业责任,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和武警部队落实定点扶贫责任,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履行社会责任,凝聚起脱贫攻坚磅礴力量。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实施精准方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扶贫领域改革,确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扶贫路径由“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转为统筹集中,扶贫模式由偏重“输血”转为注重“造血”,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转为主要考核脱贫成效。精准方略不仅保证了脱贫攻坚的顺利实施,也为治国理政提供了路径方法。四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促进发展产业、实现就业,用自己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创造美好明天。五是坚持较真碰硬,促进真抓实干。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六是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尽责。各级组织和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832个贫困县党政正职始终坚守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深入扶贫一线倾力开展帮扶,扶贫系统干部职工长年超负荷工作,有的献出了宝贵生命,诠释了一代人有一代人长征路的使命担当。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将实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