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利率市场化对农信社的影响及对策

admin 2020-04-27 12:01:01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利率市场化对农信社的影响及对策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利率市场化将引导金融企业和个人进入一个全新自由的投资理财空间。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如何应对,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也是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需要,它将为我国农村信用社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创造条件。

  (一)利率市场化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机遇

  1、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农信社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利率市场化后,农信社在利率方面具有自主权,可以根据经营需要来确定利率水平,清除利率倒挂现象,保持合理的存贷利差,从而有助于改善经营状况,有效发挥利率优化资金配置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功能,实现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同时,利率市场化后,农信社的经营手段更加灵活,有利于农信社稳定和发展优质客户,优化信贷投向,并通过自身的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长增收,为自身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2、利率市场化将推动农村信用社自身管理升级和产品创新。利率竞争的实质是现代金融机构管理和技术的竞争,只有在管理和技术上领先于竞争对手,才能使自己所报出的价格(利率)具有竞争优势。利率市场化后,企业和个人由于对期限、利率、风险程度、流动性等需求不同,将对存贷款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遵循市场规则,重新审视原有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树立科学的经营观念与风险意识,培养员工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能力,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推出各种适应和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工具和产品。

  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完善农村信用社自我约束机制。利率市场化后,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在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利率水平,利率自主决定空间加大。这有助于信用社加大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力度,建立以头寸控制、成本控制、风险控制、期限匹配为核心的资金约束机制,有利于培养信用社的成本——效益观念。

  (二)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可能带来的冲击。

  1、利率风险问题。利率风险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而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净利息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可以说,利率价格对存贷单一的农信社收益与成本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而受利益驱动,农信社通过利率市场化实现当期利润最大化成为现实,特别是在目前农信社利率定价存在着垄断性与随意性的情况下,利率定价普遍走高。但利率市场化是一柄“双刃剑”,虽然高利差会在短期内增加农信社收益,却也会对农信社长远发展产生负效应,特别是过度放款,资产负债不匹配、优质客户流失等都潜在着较大风险。

  2、信贷风险激励问题。利率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信贷风险而制定的,风险高利率价高也高,风险低利率价格也低,但在短期利益驱动下,会造成信贷逆向选择,形成风险激励一方面农信社为了获取较高的信贷资金利息回报,会不顾项目本身的风险,通过选择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来增强其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而偏好风险的借款人会把贷款用于高风险项目来支付更多的利息,从而成为农信社客户。

  3、市场竞争问题。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相互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业竞争手段将由依赖金融服务转向依赖以价格为主的竞争,这使金融市场竞争因直接影响资金配置和财务收益而更日趋激烈。这种竞争的结果,势必缩小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降低其盈利能力。金融机构为争夺存款市场份额,必将争相抬高存款利率,造成其成本的增加,同时,为稳住优质客户,通过贷款实行差别浮动利率会使贷款平均利率水平有所下降。这对实力不强的农村信用社来讲是个挑战。

  4、道德风险问题。在道德约束软弱的情况下,信贷管理人员利用掌握的贷款浮动权任意上浮或下浮贷款利率,将浮动利率变成“人情利率”。因“人情利率”不是按着包括风险在内的实际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而与实际资金价格存在差距,所以人情利率存在着道德风险。

  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受其惠;利用得不好,受其损。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农信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切实转换经营管理机制,构建起适应市场需要的利率管理体系,提高驾驭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竞争的能力。

  (一)建立利率市场化管理体系。这是做好利率市场化管理的基础。一是建立严密的管理体制。把利率市场化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相结合,在完善县级联社统一法人管理的基础上,由县级联社统一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管理,通过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制定严密的风险管理规程和监控约束机制,加强对市场各种信息的收集,搞好对市场利率变化分析预测和利率风险评估,合理确定利率水平。二是建立有效的信息评价决策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多渠道收集分析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信息,提高对利率走向预测的前瞻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要摸清内部的利率水平和结构,以及各相关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能力,提高决策水平,从而真正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灵活的利率定价决策机制。三是建立综合的测算体系。按照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的原则,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综合收益、筹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分摊,搞好综合测算。

  (二)建立市场利率风险防控机制。有效防范利率市场化风险是推进农信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利率市场化必然造成利率的频繁变动,利率风险加大,对农信社有效防范和规避市场化利率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科学合理确定利率水平。特别是当前要防止利率一浮到顶,利率水平过高的情况,要实行有差别浮动利率,对优质客户实行优惠利率,防止逆向选择,培育优质客户。二是加强对利率的监管。为避免金融机构过度竞争,要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对利率的管理职能,建立和强化同业公会作用,对存、贷款分别实行上下限管理,对构成市场利率的各因素实行定量分析,确定统一的风险系数,使贷款利率定价有章可循,借款人也可以“对号入座”,防范道德风险。三是建立金融保险制度。实现存款保险,保障存款人利益,增强储户存款信心;把信贷利率定价与发放同代理农业保险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推行农业财产保险制度有效规避风险。

  (三)加快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建立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一是精细业务管理。把利率市场化风险管理纳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之中,防止为追求短期效益而陷入高负债、高风险经营;根据市场变化,灵活把握进退,正确判断利率走势,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二是改善业务结构。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优化资金配置,特别要防止“一刀切”高浮利率带来逆向选择和风险激励,切实提高资产质量,搞好成本核算,增强抗御利率市场化风险能力。三是加快金融创新。在不断挖掘市场盈利机会的同时鼓励利率风险规避型金融产品创新,扩大市场投融资渠道,切实改变存、贷单一的业务经营状况,发展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和金融衍生产品等非利差收入业务,调整利润结构,努力实现业务经营多元化,分散和转移因利率价格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四)加强利率市场化软硬件建设。搞好利率市场化必须加强软硬件建设。一是培育管理人才。利率市场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和,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从目前看,农信社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要加快通过招聘、进修、选拔等方式培养人才,使之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提高利率定价水平。二是增强科技含量。在加快农信社业务电子化、网络化建设的同时,建立起科学的利率定价信息收集、风险计量和监测系统,提高利率的科学定价水平。三是健全金融法制。加快农村合作金融的立法工作。法律的保障是利率市场化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就难以公正、公平地界定和调整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要尽快以法律形式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管理体制、扶持政策等,为农村合作金融应对利率市场化提供法律保障。

  (五)加大对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一是帮助农信社进入金融市场。对有经营规模大、资产质量好、内控机制健全的农信社应率先允许其进入金融市场,特别是要为农信社进入全国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持,改善存贷单一的经营方式,以增强农信社利用市场对利率风险的调控能力。二是落实支农扶持政策。利率市场化后,因取向支农的资金的价格弹性较低,如果不能对农业或对农信社给予一定的利息补贴,可能造成农信社贷款投向的转移。三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大信用创建,努力提高信用水平,有效防控信用风险;建立分工协作的金融服务体系,防止金融市场过渡竞争;加大金融支持,促进金融与经济和谐双赢发展。从而,为利率市场化创造良好金融外部环境。

标签:利率   市场化   农信社   影响   对策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