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网络研修作业

admin 2020-04-27 12:01:01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网络研修作业

自然流淌的音乐最美

——《行进中的歌》教学赏析

培训学习已经进入到中场,但学习的热情却越来越高涨。每一天都有新的体验,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每一天都有新的提升。越来越喜欢音乐,虽然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已经近十年。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才发现自己与音乐教学的真谛相差甚远。因此,今天的学习比昨天、比前天、比任何时候更加认真、更加细心、更加静心。我在思索着李老师的课,也在反思着自己走过的教学之路,更在憧憬着自己以后的音乐之旅。

面对这两位音乐大师,我将李老师的这堂精品课细细品味如下:

一、三分钟之内,让学生进入到音乐课中去

李老师的开头是《欢迎进行曲》,他让学生随着音乐拍手,很自然地通过拍手这一简单的动作转到音乐的拍速当中去,“《欢迎进行曲》之所以快,是因为人们的情绪。”这时候李老师很巧妙的把音乐的要素引到了教学当中去------

记得教研员王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一节音乐课过了三分钟还听不到音乐,学生还进入不到音乐中去,这就是一趟失败的课。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趟音乐课的好坏首先取决于导入。没有好的开头,后面再精彩的环节设计也无济于事。课堂的开始抓不住学生,学生就已经散了。这样的情况下,想再把它们带回音乐中就太难了。

二、用踏步来感受进行曲

在关于进行曲概念的学习时,李老师引导学生用踏步来体会感受进行曲的要领,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来抓住音乐的关键。当然,我们都知道,通常情况下学生会越踏越快。因此,李老师这般让学生边听边踏边听老师提示速度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速度感以及对音乐规律的掌握,此外还让学生明白了音乐与情绪的关系。(拍手听音乐过程中,看到很多学生随音乐律动点头)

三、贴近学生生活提问

感悟李老师的提问,“下一个问题:你还知道有哪些进行曲吗?”贴近学生生活的提问题,学生随即爆发出思想的火花。正如郑老师所言,作为农村学校的音乐老师,似乎想上好音乐课更有难度。因为农村的有孩子知识面窄、表现欲不强等不足之处。但他们也有他们的优势,如果我们能够扬长避短,相信总能寻找到属于我们农村音乐教师的一片天空,给我们农村的孩子带来崭新的春天。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平时自己的音乐课,每当欣赏课的时候,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听到这段音乐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的回答经常会另我们无语:“没有感受”;“不好听”;“很难听”等。听了李老师的课,我找到了答案:自己或许太泛泛而提了,缺乏针对性,更缺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问的问题联系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学生自然会拿来说。顺着这样的思路,音乐课就比较有声有色,不再干瘪无力。农村的孩子有他独特的生活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比城里的孩子还多了乡间生活的乐趣,乡间音乐的熏陶。因此,要寻找突破口,切中学生的要害,找到学生与音乐的契合点,那么,农村的孩子与音乐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

四、恰当运用肢体语言

下一个讨论环节,《拉德斯基进行曲》听赏,“听的时候注意:他有什么变化?”李老师用自己的指挥动作,直观而又力地向学生展示了音乐结构,李老师总结:“进行曲也是有结构的。”第二遍聆听,李老师边指挥边讲解边用多媒体画面辅助。第二遍聆听时对学生来说,音乐的结构已经非常清楚。学生无一例外地在认真聆听,他们或跟着李老师认可性地点头,或跟着音乐律动,或思索或疑惑------

李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肢体语言一定会感染学生,将学生自然地放在音乐当中去。当然,这需要老师课前下工夫。正如郑老师给李老师下的定义:内容娴熟,自然流淌。

正如李老师所言:“当学生听音乐的时候,老师在干什么?”在我们的课上,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呢?可以说这样的问题还真不少:老师们大概有无所事事的,有管理学生纪律的,甚至还有边放音乐边解说的------无论哪种,均属于脱离音乐。这样的后果严重,老师的眼神一走,肢体语言一走,学生必然跟着走。老师的音乐感觉细胞都在这里,学生才会在这儿。老师全神贯注的在音乐这里,学生还会跑吗?学生会拥抱音乐,老师呢要拥抱音乐还要拥抱学生。

五、合理运用图形提示

李老师的课给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图形提示的运用,在讲到《拉德斯基进行曲》曲式结构时,李老师采用了边播放音乐边指挥边播放图形提示的三管齐下方法。效果很好,学生听的认真、清楚、明白而毫不费力。在平时的课上,其实也经常要用到这样的图形提示。可有时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反思:我们上课的时候,一定不要简简单单地把曲式结构给学生,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提示。这就要求老师要熟悉作品,备课要备好备细备充分。老师在上课时的教学环节(比如音乐结构主题)一定要板书或者PPT对应起来,避免图示与讲授的音乐主题脱节。用李老师的一句话来概括最恰当:“真是要听一百遍就没这事了(视频中的例子:某位老师出示的图示与自己讲授的完全是两回事,合不上)。”

总结:在进行图谱教学的时候,作为一种手段,真得运用恰当才行。

六、进入角色——再现阅兵式场景

李老师课精彩不断,最让学生过瘾的环节我想应该是再现阅兵式场景了。学生跟着李老师做得很过瘾,也对音乐体会的很细致到位。这让我深刻学习了:要想上好音乐课,要揣摩学生心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必然能与音乐相联系。李老师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学生都进行过军训,而且都喜欢看端着枪、踢着正步的军人,没有不激动的、没有不喜欢的),用这个最精华的东西抓住学生,然后得到升华。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进行曲在部队、军队中的作用。

其实这节课中的音乐知识都进入的很自然,比如当讲到五十年大庆、六十年大庆喊口号时,“同志们好!”“首0长0好!”带附点的,“为 人民 服务·”带切分。这样的自然进入,比起我们空洞的说教更加自然、顺畅。

另外,李老师的肢体语言教学再次奏效。李老师以身示范,双手端枪,踢起了正步。接着带领四位同学,带领全班同学。这时候,加上背景音乐,没有人走神,更没有人体会不到音乐的力量。同时还引导学生感受拍速、踏准节奏,即通俗易懂的“别快”“踩准点”。把音乐要素简单化、生活化。潜移默化地把音乐知识的作用交代给学生,渗透在教学活动当中去,遇到问题马上就很自然地纠正,丝毫感觉不到生硬而且很有时效性。

在李老师的教学中,关注这个体验,实践这个步伐,感受这个拍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提升了学生对音乐听的这个能力。

总结:音乐欣赏课的三个教学阶段:审美的直觉阶段,审美的体验阶段,审美的升华阶段。李老师的升华:“为什么要把我们国家的阅兵式搞得那么好?”回答:“国威,没有军威就没有国威。”“检阅部队非常美,怎么美?”回答:“齐。”联系到自己的班风,班威,班级等,只要齐就是美。

七、朴实、淡定的课堂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音乐课要寓教于乐,课要恰到好处地撒出去,还要再收拢,然后提升。将教学环节一步一步踏上去,自然、有序、朴实、拾级而上,而且由浅入深、自然地生成。如小河淌水般把知识、情感与能力培养细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让教学活动和教学成果之间不牵强,让它自然的流淌出来,那是学生自己的,不是老师强加给他的。

老师自身必须自身具有潜在的素质、能力,然后引领着学生,学生跟着老师,我们就在前行着,我们就在提升着,我们就在分享着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让我们与学生一起,共同走进美好的音乐殿堂。

标签:网络   研修   作业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