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教育硕士开题报告(精选)

admin 2020-04-29 12:01:01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教育硕士开题报告(精选)

  论文题目 初中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成因与对策

  专业(方向) 教育管理

  论文工作计划简述(开题报告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的教育提出要培养“世界的领袖、地球村的村长”,日本提出“做有能力参与国际事务的人”,香港提出“乐雨靴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作为中国现代人,我们首先必须是一个政治人、文化人、经济人,必须是具有一定思辨能力的人,来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可见,思想政治课是我国教育中的统帅学科。新世纪之初,第八次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作为学科统帅的思想政治课一直走在课改前列。近几年来,不断更新教材,修订《课程标准》,特别是开卷考试的推行,使中学政治课教学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变化。新课程改革存在很多优点,比如,知识体系依然是以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教育-国情教育为知识主线,教材的内在联系加强了,也更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更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交往活动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实现学生主体的回归。新课程改革一改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的方式,变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学习知识和获得生命情感价值体验的主体,它真正地体现了教育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体现的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发展型的教育。中学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自身特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新课程解读对政治学科作了这样的定位----“初中思想政治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必修课”。从这一定位我们明白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要性,为新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卓有成效的教学成果感到欣喜和自豪。

  但是,新课改在思想政治课堂中也存在不少问题:(1)根本原因是我省政治学科高考方案的变化,造成一线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上感到迷茫和彷徨,不少教师依然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不敢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改革。师生的思想仍未摆脱中、高考指挥棒的束缚,课堂仍以知识为中心,以考试为目标,同时课堂又增添了不少形式主义的色彩,例如“满堂灌”变为了“满堂问”,换汤不换药,穿着新鞋走老路。(2)新课改后,许多学校采取学分制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政治课堂上的学生活动性比较强,评价的环节多且复杂,不少教师由于教学内容常与课时发生冲突,难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各种表现形成评价。(3)新课程的政治课堂上,学生通过自由发言来取代举手发言,但是现代学生常会带着批判的思想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如何维护这些学生的独特见解并将其引导到政治的主流教育上,如何维持同学们自由发言时的课堂纪律,都成为许多中学政治教师课堂管理上的难点。

  基于以上原因,再加上在社会上人们常对政治学科有一种偏见,认为政治学科就是讲述国家大事、政治学理论,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门做人的学问,不明白中学的政治课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而不是教学生成为所谓的“政治家”。受社会观念的影响,许多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思想和行为。在中学的教研活动中,许多老师说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课堂发言少或言之无物,没有探究问题的热情,作业也是敷衍了事,学习非常被动,有些学生上课经常睡觉,而部分学生甚至大声聊天扰乱课堂纪律。可见,新课改以后思想政治课里产生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学生的厌学成为其自身发展和教学的障碍。本研究立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原初中思想政治课)里的矛盾,调查和分析初中生厌学的原因,探索改进的对策。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基本没有直接讨论“厌学(be weary with school;be disgusted with school;dislike of school)”的资料,相关资料是关于“逃学(truancy;hooky)”“辍学(dropout)”的研究。国外用“逃学”一词表达一种行为,行为是客观的,相应地西方就会有细究“逃学”背后的社会原因、经济原因、学校原因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大量的改变这种行为的计划方案。国外文献中有许多个案研究,有的是对某一民族学生厌学原因的综合研究,通过访谈、问卷等,看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有的是对某一特定年龄群学生作研究,探寻导致其辍学的一些特定的因素:如九年级学生的青春期障碍、非个人的学校等;有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辍学与哪些因素高度相关,与哪些因素不太相关。

  此外,在许多国家,辍学现象成为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法国,每年大约6万名学生中途辍学,这种现象在初中尤其严重。[ 黄晓红.世界义务教育遭逢挑战——当今辍学现象探析.比较教育研究,XX(2):42~45]辍学有部分原因是由于贫困所致。另外学校管理也存在问题,德国的一些社会工作者最近指出,学校通常忽视“警惕信号”,诸如旷课、逃学等。慕尼黑青少年研究中心的hanna permien说:“学生逃课时,许多学校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相反,有些老师甚至很高兴,因为这些逃学的孩子往往是‘害群之马’(disruptive ones)。”枯燥的课本和死记硬背的记忆也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还有学生在学校得不到教师情感上的关心和爱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辅导和毕业辅导,导致学生不喜欢学校生活,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对找工作毫无用处”。家长的影响也很大,有些家长缺乏知识和技能,他们以自己的经历来对待孩子的成长,因而对孩子的期望不高,何况他们不得不终日为生计奔波,既缺乏指导孩子的能力,更没有足够的精力。有的家长甚至本身就处在危险中:酗酒、吸毒、虐待孩子,而单亲家庭也日益增多。在厌学问题上,家长不仅不能和学校好好配合,甚至鼓励、支持孩子逃学、辍学。

  国外研究分析表明,初中生由于厌学,无法从学校教育中获得正确引导,影响了其健康成长,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学校暴力、青少年自杀等,有些青少年离开学校游荡街头、吸毒、贩毒,少年犯罪率也逐年增长。

  (二)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早在春秋末期,孔子在教与学的态度上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生要“当仁不让于师”,其实就已经提出了学生做学问应有的态度。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教学对策上提出“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这就道出了教育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在西方,教学史上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法。瑞士儿童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致力于儿童智力、心理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认为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四大因素是:神经系统的成熟、物质环境的经验、社会环境的影响及活动中通过自我调节而获得的主客观平衡。这些,都对后来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和策略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

  学生厌学是教育实践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是令教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甚至也是令厌学者本人感到很痛苦的事情,因为在许多时候,学生自己也不希望自己厌学,但他们却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有关调查显示:当代中小学生有52%的人不同程度存在厌学情绪,有近12%的人厌学情绪较严重,已经使学业成绩受到影响。[ 张大钧.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8~80]1998年,“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状况调查”发现,因为“喜欢上学”而上学的学生中,小学生占6.2%,初中生占8.9%。可见,初中生的厌学表现是很严重的。而在现实中,初中生对各个科目的学习,思想品德课往往首当其冲成为了厌学的对象。这一问题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的话,其累积效应不仅会使课堂教学形同虚设,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的还会使学生逃学甚至辍学。

  1、关于厌学成因的研究综述

  自1994年以来,全国中小学入学率逐年提高,在校生辍学率逐年下降。但近年来,初中在校生辍学率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学生“厌学”。关于学生厌学的原因,一些期刊、网络转载的论文、论著、信息和调查报告认为:一是部分家长素质偏低,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极少了解孩子的思想,时间长了,孩子怕苦怕累,遇到困难绕道走,从而产生厌学心理。二是一些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课堂效率低下,满堂灌,考试前为了补救,不顾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味加课、拖堂,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使学生无暇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和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从而出现厌学心理。有学者对初中生做过调查研究得出:有69%和64%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不满意,60%的学生有不喜欢的课任教师,20%的学生从未受过教师的表扬,92%的学生受到过教师的批评,26%的学生认为作业量太大,69%的学生感到作业有点儿难。[ 王君,赵世明,中小学教育科研指导丛书·问卷编制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XX.10(1):301~305]而有的学者认为厌学基于以下原因:(1)学生内在需求与外界供给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厌学的根源。(2)超负荷的学习压力是初中生厌学的催化剂。(3)无教育或错误教育课堂时初中生厌学的导火线。河北大学的金传宝和山东菏泽学院的王学军曾对美国179份手册和年鉴的综述章节、授权论文和其他权威性综述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地区变量、校外背景变量、校级变量、学生变量、程序设计变量、实施课堂教学和气氛变量等。[ 金传宝,王学军.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对美国文献资料的内容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XX[50](2)]广东省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洪晓红、李振国等人曾对中学生厌学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厌学情绪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厌学,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还出现了不良的行为表现,导致教学失控,教师难堪,师生之间消极对抗,从而导致教学失败。不少学者把这种现象的成因归纳为教与学方式方法上的原因。比如说,“碎片式的教学难以让学生理解生活的含义”,“学生各自为政的学习方式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教师、学生及课程之间精神能量的流失造成生命的浪费”,“单向的知识传递方式导致学习动力减弱”,“统一的任务布置让学生无法因材施学”,“偶然事件的处理不当带来全局失败”。[ 李树峰.教学失控的非线性因素分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XX.3:65~67]

  2、关于思想政治课厌学成因的研究

  当前,思想政治课面临着某种危机,其育人效果没有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根据前人的研究,困扰思想品德课的误区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教材的误区。教材内容不稳,互相之间缺乏联系,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语言表达过于成人化,过于说教,缺乏语言艺术,吸引力不强。

  (二)目标要求上的误区。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要求的规定偏高,教学任务偏多,强调德育功能过多,致使思想品德课负担偏重,目标要求与实际教学效果有很大的落差。由于本学科学时短,教学任务过重过高,结果是教学内容学一遍,目标要求未兑现。尤其是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很难得到完全实现。

  (三)教法误区。教师的教法、人格魅力、表达能力等往往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直接原因之一。教师教法单调、枯燥、照本宣科,理论说教为主等都是教法误区。

  (四)学法误区。就当前情况而言,“重教研,轻学研”,“重教改,轻学改”,“重教法,轻学法”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学习被动型多,主动型少,纵使学生在政治课的学习上有一定的积极性,也并不是一种自觉自愿的活动,而仅仅是为了服从某种暂时的需要(如考试、测验等),一旦这种动因消失,学习积极性也随之降低。

  此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集中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个体心理研究和群体心理研究两个方面。

  教育对象的个体心理研究包括对教育对象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对象的学习心理、接受心理、个性心理及其差异等方面的研究。他们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学习心理包括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的心理依据、学习的心理机制等。此部分的研究借鉴了西方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道德教育理论等内容,研究了理解、迁移、强化、模仿等心理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把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如道德认知发生理论倡导的课堂道德讨论法、公正团体法,价值澄清理论提出的价值观辩论、群体谈话等方法,目的在于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机,引导教育对象通过参与活动积极思考、探索,获得思想和认识上的提高。[ 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机制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XX:156~205]

  群体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或多个群体之中。群体对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心理方面的互相影响,主要研究了人际互动的心理原因,具体分析了暗示、模仿、感染等心理过程对于人际互动产生的影响,为引导教育对象的积极行为提供了指导;二是整个群体心理对个体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影响群体凝聚力产生的因素——比如群体压力等,探讨了提高群体凝聚力的具体途径。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群体心理研究主要围绕着以上两个方面进行。

  国内外学者关于思想品德课厌学的研究不多,或不全面、或把厌学的影响因素分得太散。综合查阅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大部分学者把学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原因归纳为四种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教师)和学生自身因素,看起来面面俱到,但是深入研究少,究竟是哪一项或者哪几项是令学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最主要的原因呢?研究者没有提出答案,而且,对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心理的第一手资料很缺乏。

  3、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的研究综述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策略的研究遵循着以下原则:继承原则、借鉴原则、民主原则、实效原则。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作了大量关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研究,研究得出的教学策略集中在以下几点:(1)转变教育观念。社会、学校及家庭要变过去的应试教育观念为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弱化考试分数,增强能力的关注,鼓励全面发展。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调整心态,把学生从“苦海”中解放出来,参加各种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活动,劳逸结合,从而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2)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如,开展活动课、探究性学习等,唤醒、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自身的发展与建构。(3)因材施教,发现潜能。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了解其已有的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发现其潜能的指向和潜能的程度,即维果斯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尤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发现他们被学习成绩不佳、学习能力不足、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态度较差的表面现象所掩盖的对获取成功的愿望和需求,以及因学习困难而未能充分展示的潜能。(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要善于给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创设自然的机会,让学生去尝试从而获取成功的体验。(5)要实施鼓励性的评价。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同时,又要帮助他们分析成功的原因,从而使其进一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为新的成功不断努力。(6)把学习与愉快的情绪体验结合起来。把学习和学生喜欢的活动反复结合起来,就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形成愉快的情绪性条件反射。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建立起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系统。[马金祥,王水玉.学生厌学的环境诱因及防治策略.教育探索,XX.5(167):95~96]

  国内学者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看起来很丰富和全面,但是,与厌学成因的研究者一样,教学策略的研究者还是极少涉及到因为思想品德课厌学成因而引起的最具体的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余学习的可操作性的具体策略。

  可见,厌学思想品德课的现象已经成为了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几乎从教学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尽管研究众多,直到XX年新课程改革、初中“思想政治课”变更为“思想品德课”以后,对初中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研究都还很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思想品德课厌学现象的存在恰恰不能适应我国对“政治人、文化人、经济人”的人才需要,也不利于我们迈入知识型社会。探讨学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原因,消除其厌学情绪,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本论文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一)理论意义

  厌学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前人已经作过大量的研究,对厌学的表现形式、原因及对策都有详细的概括,然而厌学现象并没有随着研究者的增多而逐渐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也许,在人们过去的观念中,思想政治是个敏感话题,造成对这一科目厌学现象的研究相对其他科目而言很少,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在丰富和充实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打破前人研究的常规,大胆踏入初中思想品德课,针对一些新的厌学现象作出理论上的突破。尤其是通过收集学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第一手资料,透析其厌学的成因,希望为后来的研究者在研究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提供一个研究的基础,使以后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深化。

  (二)现实意义

  我国现行的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的改革更多地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注。对思想品德课厌学现象的研究也是为了提高社会、家庭、教师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和认识,能够从自身方面寻找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来遏制这种现象的蔓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希望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力配合,使他们改变对思想品德课的刻板印象,摆脱厌学的心理,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获得自身发展。

  (1)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初中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尤其思想品德课,无论从科目的性质还是以人为本内容上而言都是各科的统帅,这一科目的教学效果是关系到全民族素质能否提高的大事。学生喜欢学,善于学,就能较好地掌握为人处事的艺术,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养,形成思辨的思维,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四有”人才。

  (2)有利于营造良好风气,让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初中生正处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厌学思想品德课是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绊脚石。清除这块绊脚石,让学生“乐学”,从而“优学”,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气氛。良好学风的营造,比任何言传更有作用,学生模仿优秀榜样,培养优良学习习惯和品德。

  四、论文的基本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

  (一)基本内容

  1、概念界定

  厌学的涵义、表现和特点:

  关于厌学心理,当前国内外对这一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众说纷纭。根据对大量调查研究情况的反复分析及深入研究,我们把“厌学心理”简单理解为学生讨厌、厌恶学习或对学习感到厌倦而不愿学习的心理。何为厌学?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研究者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所持的观点也各不相同,但是从本质上讲并无太大的分歧,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厌学下定义的。刘守旗在《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中把厌学定义为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

  本文所指的厌学是校园里一种厌恶学习的行为及其所形成的风气。厌学从根本上说是学生对学习本身缺乏兴趣。从其发生与表现来看,厌学是学习主体在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对所接受知识的排斥,由此引起的学习行为上的懒惰表现。具体而言,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厌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学习时间投入,无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在低谷徘徊不前,学习成为人生的重大压力。而厌学生则是指那些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的学生。

  厌学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文献研究,本人把厌学的类型分为内因导致型和外因导致型。

  2、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是指“人在活动中满足了心理层次需要后获得的,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07.]从心理学意义上讲,动机是人们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因,没有动机的活动,要么是被强迫的,要么是无效率或枯燥无味的,对人的整个活动将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影响。学习动机不足,是产生厌学的心理机制。从学习动机的内外纬度来划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1):122~123]内部动机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内部需要对学习所持的态度。外部动机是由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影响下学生对学习所持的态度。

  要激发人的动机,同样,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从激励理论出发。激励理论主要研究人动机激发的因素、机制与途径等问题。这些理论大致可划分为三类:

  内容型激励理论。该理论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

  过程型激励理论。该理论重点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模式”、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行为改造理论。该理论重点研究激励的目的(即改造、修正行为),主要包括: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论”、海利的“归因理论”等。

  3、研究假设

  厌学作为学校教育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因研究者侧重点不同通常得出的结论就不大一样,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我们不难发现,研究思想政治课里的厌学问题的研究者很少,而且以往的研究要么针对思想政治课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展开策略的探讨,看起来,策略面面俱到,但是不深入,对学生进行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展示少;要么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积极性不足展开原因的探讨,原因的探讨不够细化,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厌学问题的研究者就更少。

  本研究假设初中生普遍存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积极性不足的问题,采用抽样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广州市几所学校的部分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对思想品德课程的看法、对授课教师的看法、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等,掌握他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态度,挖掘其中最影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因素。

  4、研究对象 访谈的对象是广州市第24中学(完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任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对象暂定是广州市第109中学、西关培英中学初中三个年级中各一个班的学生。

  5、研究方法

  观察法:观察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学生表现、作业情况、测验成绩,思考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归纳影响学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原因。

  访谈法:分别访谈思想品德课任老师和学生,分析对教学中存在的同一问题教师和学生有不同答案的成因。如,访谈教师:您认为某某学生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吗?为什么?访谈学生:你认为上思想品德课有趣吗?为什么?等。

  文献法:寻找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献和问卷,以前人的研究为参考,找出不足之处去完善,把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融合在自己的研究中。

  问卷法:问卷除了标准的指导语以外,主要包含两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的填写,如学生来自哪个年级,统考成绩处于班里前30%名、30%---70%还是后30%名,父母受教育程度等。

  第二部分是问卷正文,主要采取半封闭式问卷进行调查。根据观察、访谈、查阅文献的结果,分析影响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可能原因,在每个可能的原因上设置5—10个描述性问题,调查学生的态度。为了获得更量化、精细的结果,可设置一些半封闭式的题目,研究不同年级学生的喜欢学习程度与学生态度、作业问题、人际关系、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父母受教育程度、家长对学生的要求、社会对思想品德课的态度等几个纬度的相关性检验等。

  6、数据处理:主要用spss统计软件作数据处理。

  首先,对三个年级的学生在问卷上的答案作描述性的分析;其次用spss软件分别做不同年级学生的喜欢学习程度与学生态度、作业问题、人际关系、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父母受教育程度、家长对学生的要求、社会对思想品德课的态度等几个纬度的相关性检验(即:积差相关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目的找出各年级学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原因各自在哪些方面(在极其显著相关的方面),从而找出各级学生厌学的特殊性原因。

  7、原因分析:结合以上假设和研究得出的结果,归纳分析原因:初中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共性原因(显著相关的一些方面)和特殊性原因(极其显著相关的方面)。

  8、对策探究:共性的对策、三个年级学生各自的特殊性对策。

  (二)研究重点和要突破的难点:

  重点:三个年级学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的研究。

  难点:根据调查的信息和研究的数据,去发现三个年级学生各自潜在的厌学的特殊性原因及其防治对策的讨论。

  (三)结构框架: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本研究的意义、假设和理论基础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问题界定及其表现

  3.1 厌学的含义

  3.2 厌学的类型及其特点

  3.3 厌学思想品德课的现象与厌学

  4 导致厌学思想品德课的原因分析

  4.1 厌学思想品德课原因的共性分析

  4.1.1 社会因素的影响

  4.1.2 家庭因素的影响

  4.1.3 教材问题的影响

  4.1.4 教师风格的影响

  4.1.5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4.2 厌学思想品德课原因的特殊性分析

  4.2.1 初一学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原因之特殊性分析

  4.2.2 初二学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原因之特殊性分析

  4.2.3 初三学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原因之特殊性分析

  5 厌学思想品德课现象的防治对策探索

  5.1 厌学思想品德课共性原因的防治对策

  5.2 厌学思想品德课特殊性原因的防治对策

  五、论文计划、进度及待解决的问题:

  1 历史文献资料查阅:XX年3月—8月

  2 拟定论文开题报告并送导师审定:XX年8月下旬—9上旬

  3 论文开题:XX年9月

  4 实验研究阶段:XX年10月—XX年6月

  5 实验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析:XX年6月—8月

  6 完成论文初稿:XX年9月—10月

  7 论文修改与定稿:XX年10月—12月

  8 论文答辩:XX年12月—XX年3月

  六、主要参考文献:

  [1]黄晓红.世界义务教育遭逢挑战——当今辍学现象探析.比较教育研究,XX(2):42~45

  [2] [英]泰晤士报教育副刊.1998-11-18

  [3] [英]泰晤士报教育副刊.1998-11-06

  [4]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8~80

  [5]王君,赵世明,中小学教育科研指导丛书•问卷编制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XX.10(1):301~305

  [6]金传宝,王学军.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对美国文献资料的内容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XX(50.2)

  [7]李树峰.教学失控的非线性因素分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XX.3:65~67

  [8]马金祥,王水玉.学生厌学的环境诱因及防治策略.教育探索,XX.5(167):95~96

  [9]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07.

  [10]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1):122~123

  [1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XX.9

  [12]程振响,吴永军.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引领〔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X.12

  [13]钟启泉,黄志成.美国教学论流派〔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1)

  [14]北京“七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项目,朝阳区“中学生厌学”课题组.中学生厌弃学状况的调查报告.教育科学研究,1990.4

  [15]丁少华.少年厌学原因及其对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4.1

  [16]张震.中学生厌学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教育心理探微.山东教育科研,1998.6

  [17]金辉.谈优化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教育探索,XX.8

  [18]侯秀芳,张福庄.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基本策略.学科教学探索,XX.12

标签:硕士   开题   报告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