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范文

admin 2020-04-29 12:01:01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范文

  课题名称:适应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建设研究(结合本地域特点)

  子课题名称:特色校本教材《电学技术》开发建设

  一、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题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国内形势需要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使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着变化,职业教育体系自身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根据XX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等职业学校共有470多个指导性专业方向,覆盖我国全部一、二、三产业,52%的专业方向是近年来新设立的。XX年,教育部确定和公布了数控技术应用等20个专业的176个专业点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首批示范专业(点);各地也开展了示范性专业的建设工作。众多的专业课程需要良好的资源配置特别是实践教学条件,专业教学改革要求得到深化,能够更迅速地反映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因此,如何探索和总结专业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提高专业教学整体水平,增强专业的吸引力,在全国或区域范围内发挥比较广泛的示范作用,就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际形势促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系统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开拓视野,积极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如德国“双元制”、加拿大的"cbe"、英国“btec',、澳大利亚"tafe"等,在国内一些职业学校得到试验和推广。最近几年,相当多的学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到国外进行考察和进修。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项目教学”、“关键能力”等理念或模式,逐步在我国职业教育系统中发挥影响,促进了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在此气候下,如何博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就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目前,国家教育部通过实施《面向柠檬文苑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共开发82个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组织编写和出版了1000种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和100多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形成了新的比较完善的专业教学资源。然而,不同的地方政策、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社会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导致国家统一组织的新教材建设并不能完全满足和适用各个地方职业教育学校,如何立足于自身条件开发出适合自己、拥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就成为目前职业学校的一大科研课题。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生源质量决定教材体系需要特色:

  由于普通高中热和大学热的影响,很多初中毕业生对上职业学校的热情不高,大多数学生首先选择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进而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为无奈的选择。另外,“普九”的质量很不均衡,造成很多取得初中毕业证书的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这给职业学校实现传统原有的高中阶段教育的教学目标带来一定困难。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开发出适合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

  2、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需要教材有所变革:

  XX年时,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1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而其中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所占比例由1996年的11.5%下降到XX年的8.4%、XX年的7.o%。职业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受教育者应该分担一定比例的教育费用。实际上,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XX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含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生均学杂费为1237元,而普通高中为507元,前者是后者的2.4倍。需要指出的是,职业院校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属于贫困家庭子女,他们难以承担接受职业教育的学费,银行又不给中职和高职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这使学校办学非常困难。而在教学过程中大量的专业教学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利用比重不满70%,价格却及其昂贵。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开发出适合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

  3、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迫使教材研发:

  目前,我国的就业准入制度还不健全,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不健全,涉及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的主管部门和单位比较多,缺乏有效联系,职业资格鉴定的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职业资格培训无目标、无大纲,复习资料单一且匮乏,与职业学校专业学习衔接不够,职业学校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还存在较大一些困难,如何使学校课程教学设置完成对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鉴定,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开发出适合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编写校本教材的基本若干原则

  1、基于对国家课程的互补性原则

  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大原则。学校教师、学生在共同开发课程中形成的经验文本,既是学校的特色资源,又扩大了国家、地方课程的外延,具有互补性。

  2、基于课程的原创性原则

  我们讲的原创,指的是不仿制,不抄袭,不参照,少沿承,也就是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原有动力,原有状态。既将其打造成特色文本,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软环境建设。

  3、基于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编写的读本、,设制教案文本,突出了技能要素,弱化了知识要素。但两者的相辅相成的特点必须得到足够的呈现。

  4、基于课程情境中体现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原则

  校本课程,在教学内容,课堂环境和活动方式的选择和设定上。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情绪的激发和投入状态。

  5、基于课程体现“人本精神”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我们在开发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的时候,要最多考虑的是人的需要,人的给予,人的拥有和人的奉献。最大程度地调动最广大师生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二、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编写校本教材的依据

  1、从学校教育策略出发

  对校本课程的内容和体系重新加以梳理,涉及课堂环节,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就会全面铺开。

  2、从课程资源整合的需要出发

  课程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和课堂教材等。整合课程资源,这是对学校深厚历史积淀的开掘、改造和利用,讲究编程和重组。

  3、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

  让学生在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给他们个性发展一个空间。学生实际上也参加了教材的建设,成为校本课程的实践者和创造者。

  4、从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出发

  学校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践者,教材的使用者。教育的模式的转轨,引导着老师职能的转换。因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践者,也是课程的管理者和开发者。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与具体化)

  (一)建立校本课程学术小组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的教育行为,校长要亲自参与决策和策划。由校长室、教务处、专业部和骨干老师组成四级开发小组。小组承担如下工作义务。

  1、提升理念:“构建人本,突出特色,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专业技能水平有创造性发展。”

  2、制定开发目标——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制订开发指南,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课程清单,评价方案等。

  4、形成管理网络

  (二)对教材资源的筛选和改造

  1、对学校资源的整理

  2、对教师资源的整理

  3、对学生资源的整理

  4、对社会资源的利用

  5、对材料的筛选和改造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课题第一模块——工程名称:家用直流电源电路(二极管、整流、滤波、稳压)

  课题第二模块——工程名称:信号功率放大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震荡电路)

  课题第三模块——工程名称:晶闸管控制器(晶闸管)

  课题第四模块——工程名称:数字抢答器、数字表决器(数字门电路)

  课题第五模块——工程名称:数字自动控制电路、数字计数器(数字触发器)

  课题第六模块——工程名称:手动发电、电动装置(电磁学)

  课题第七模块——基础电学知识学习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打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XX年2月13日至2月26日,课题讨论与确定,负责人:王皓

  XX年2月27日至3月12日,课题研究过程研究与制定,负责人:电学课任课教师(王泽森、张方辉、何伟、姜英、王皓)

  XX年3月13日至4月15日,课题第一模块第一部分初稿,负责人:孔繁斌

  XX年4月16日至4月30日,课题第一模块第一部分定稿,负责人:张林丽

  XX年5月1日至5月15日,课题第一模块研究模式评价与审定,负责人:岳国峰

  XX年5月至XX年12月,课题第二、三、四模块定稿,负责人:电学课任课教师

  XX年1月至XX年8月,课题第五、六、七模块定稿,负责人:电学课任课教师

  XX年9月至12月,课题模块整合审定,并进行实践完善,负责人:岳国峰、张林丽、孔繁斌、王皓

  XX年1月初,课题定稿与评价、审报结题,负责人: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模块研究设计方法如下:

  (1)确立工程项目,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2)理论知识学习,传授理性知识,形成电学技术的系统性、结构性

  (3)配套实验测试与实践,提高感性认识,提高技能水平

  (4)通过完成电子电工实物作品,实现工程项目完成与测评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理论知识主要依靠原有教材的处理和删减、改编,参考其他教材资料,按照课题计划编辑成校本教材理论部分

  (2)实验部分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课题计划进行处理和编辑,购买实验设备、器材,重建实验机制,形成完整的工程配套系列实验。

  (3)工程结束工作以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实践完成电子电工实物作品为评价标准,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预期XX年底完成《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整合与改编,形成一门新教学思路、新教学观念、新教学方法的综合性课程教学教材《电学技术》。

标签:论文   开题   报告   格式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