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外素质拓展计划
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素质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高校素质教育发展也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下面是有大学生课外素质拓展计划,欢迎参阅。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为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而联合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该工程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的,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和理念,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科学的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才成长。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既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按照团中央的要求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学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中世纪的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① 19世纪的大学以德国柏林大学为代表,强调 “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将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基本职能。进入20世纪,美国通过《莫里尔法案》和“赠地学院运动”,在实用主义精神指引下确立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② 概而言之,现代大学的职能有三:培养专门人才.发现科学和服务社会。不容置疑的是,在大学的职能体系中,培养专门人才是根本的使命,是大学实现其他职能的基础。如果大学忽视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或培养的人才不符合规格要求,那便是大学的“失职”。③ 然而,在我国的大学改革实践道路上,有片面关注现代大学已经形成的综合职能体系结果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职能。有学者指出,目前高等教育实用性倾向明显,“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培养人才的片面性和产生高等教育短视行为”。④ 更有学者提出“教育异化”的概念,深刻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危机”,即当“物质利益.个人福利.市场效应这些市场化指标完全取代了教育本身所固有的价值评价准则时,功名利禄.学衔专权便成为一些人的唯一追求目标,教育就会被异化为一种满足个人欲望的狭隘的工具,教育的社会职能事实上也就被扭曲了”。
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完善要求与大学教育改革之间的良性互动,即在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方法上与时俱进。如果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旗号,将大学推向市场化的境地,无疑是本末倒置。因为失去了人才培养的根基,任何发展科研.服务社会的口号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但是,用就业率来评价一所大学的官方短视行为,以及狭隘片面的大学水平评估体系,进一步加深了我国大学面临的危机。
实践理性告诉我们,在重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院校合并之后,在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大学扩招的形势下,在各大学为进“一流大学”而争相进行“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热潮中,大学的基本职能应进行准确的复归。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便因应了这种要求。从内涵上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给“素质教育”以确定的内容,即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从形式上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突出了“学会学习”的特点:它涵盖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广泛吸引各种社会资源,形成人才培养的社会系统工程。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将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明确的内容固定下来。使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有明确的方向,使教育教学评价有准确的依据。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维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
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反映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要求大学生应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自强不息.求实创造的优良品质。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记录学生组织或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体现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专门知识和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能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熟练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和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对知识结构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有总体性的把握,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底蕴;具有对新技术.新观念的跟踪和鉴别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反映学生参与的文体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其他经历。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开拓进取的健全人格;具有适应环境.善于调节的健康心理;具有胜任学习和工作的健壮体魄。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为进一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而联合发起和组织开展的一项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适应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更好地服务和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活动。为了使此项活动在我校得以顺利开展和全面落实,根据团市委、市教委、市学联《关于在重庆高校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精神,决定在我校全面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实施的意义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顺应学生成才需求,进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有效举措,是深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素质教育的整体合力。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开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提高竞争力,实现全面成长成才,是我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大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由相对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我校各学生相关部门服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和有形载体。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需要出发,全方位调动大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这一载体,使大学生明确参加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与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同样是大学阶段必须完成的部分,从而增强大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大学生参与素质拓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第三,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和理念,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科学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在社会中的综合竞争力。
二、实施的内容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进行。注重三个结合,即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讲授、课堂讨论、专题讲座、主题活动、体验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展开,尤其要突出一些具有特色的传统工作项目,如“科技、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最佳团日活动”、“青年志愿者”等,全面带动和促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
职业设计指导
建立由专家组成的职业设计指导机构,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的思想和方法,科学分析大学生的就业环境、职业理想、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等因素,指导大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和素质培养的实施规划。要大力开展“大学生人生发展导航行动”,针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通过知识传授和实践锻炼并重的方式,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价值取向、职业规划、心理素质、品质意志等方面进行塑造和培养,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要建立大学生职业设计指导的数据库,内容包括现代大学生的职业领域、各类职业所需要的技能素质以及成功人士择业、就业、创业的典型事例等数据。
素质拓展训练
要根据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成长成才需求,精心设计素质训练项目,建立全面科学的大学生素质训练项目体系,为大学生进行素质训练提供广阔平台。要围绕上述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六个方面,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精心组织和科学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要高度重视素质拓展训练体系中纵向提升性和强化性训练层次的构建,为大学生素质的阶梯性发展和高层次提升提供舞台。要按照大学生素质训练体系的要求,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充分运用我校团组织已经形成的理论学习、校园之春、三下乡、科技创新等品牌项目,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总结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素质训练活动。并不断丰富和完善对素质训练项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强化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成效的社会化检验;通过大力宣传素质拓展的工作理念、具体内容和实际意义,争取得到广大师生的观念认同;协调学校各部门积极制定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相关文件,给予政策认同;在学生毕业和就业过程中,积极向用人单位宣传和推荐《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努力争取就业市场的认同,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就业开辟灵活多样的就业渠道。
三、实施的保障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学院及相关部处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努力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和推进的工作保障体系。
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学校、学院两级组织领导机构,保障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顺利实施。校级建立学校党政领导牵头、由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级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规划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设立由团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院(筹)、教务处、科研处等部门组成的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或认证中心),全面推进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各项工作。中心办公室设在学校团委,具体负责协调中心的各项工作。学院一级要相应设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组织机构,保证学院一级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根据上级团组织在各高校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战略部署,并结合我校近几年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学校决定从20xx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一、目的意义
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工作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服务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适应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实际需要,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工作,有利于形成我校学生自觉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自主创业就业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动员社会资源服务大学生素质教育。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教学工作领导担任组长,由学工处、团委、教务处等部门构成成员单位。认证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同时校团委将设立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负责对全校学生素质拓展工作进行规划并制定实施办法。各学院要建立相应领导机构,具体指导本学院开展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各学院团总支相应成立本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机构,并在各班级设立素质拓展认证小组,建立起以学期为单位,实行个人申报、班级组织民主评议、学院认证、学校审核归档的三级认证体系。
三、基本内容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育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职业能力与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知识素质结构,全面成长成才。
四、实施原则
1、育人为本的原则。把育人作为素质拓展方案的根本,通过方案的实施,发挥各类素质拓展活动的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2、发展性原则。素质拓展方案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力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素质拓展活动,使学生的各种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3、指导性原则。通过实施素质拓展方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选择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4、自主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等,平等和自由地参加学校各项素质拓展活动。
五、实施要求
1、组建领导机构,统一安排部署。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全面协调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工作;设立由团委、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等部门组成的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负责研究制定、组织落实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相关。各学院也要建立相应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组织实施机构。
2、广泛宣传动员,全面提高认识。学校各级素质拓展中心、各级团学组织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宣传栏等各种渠道、多种手段,大力宣传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目的和意义,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校各个方面都能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体在校学生都能够全面了解“计划”的内容和实施程序,增强参与素质拓展计划各项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抓好骨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内容多,任务重,各级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各级团学组织要把所有参与“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团学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制订培训计划,抓好实施工作的骨干培训,提高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计划的实施质量。
4、整合活动资源,构建活动平台。各有关部门、各学院、各级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都要按照“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发挥特长的场所,每项活动都能成为拓展学生素质的一个环节,每级组织都能分门别类地组织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要求,通过系统规划、创新机制和内容等创造性工作,整合已经形成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活动项目资源,努力为学生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创建更多的“素质拓展基地”,全方位构建活动平台。
5、提供资源保障,制定激励政策。各学院应在人员投入上保证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制定具体的激励政策,支持教学、科研和思政专业教师担任大学生素质拓展指导教师,从而确保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