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研讨发言:坚持实干重效 深化改革攻坚 着力锻造扛事担事敢为善为过硬干部队伍

admin 2024-10-13 17:59:08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突出政治引领,匡正用人导向,深化改革攻坚,坚持严管厚爱,持续激励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锐意进取、大胆开拓、担当作为。

一、强化政治铸魂,夯实扛事担事的思想根基

(一)坚持政治建设领航。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领导班子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推动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抓实思想教育凝心。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题培训班,依托中共中央x局办公旧址、x烈士陵园等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推动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三)严格政治素质把关。落实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5个维度,结合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不同领域特点,差异化设置“共性+个性”评价标准,建立正反两个方面清单。深化回访、巡访、蹲访、随访、个访“五访”工作机制,动态建立干部政治素质纪实档案,推动政治素质考察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坚决将政治不过关的干部挡在门外。加强对干部存在政绩观不良倾向的监测预警、防范纠治,对问题突出、屡教不改的及时进行调整。

二、树牢鲜明导向,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一)突出实干实绩。树立重实干重担当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三全”选任机制,围绕推动x双城经济圈建设、数字化改革、“三攻坚一盘活”、x山“一心四片”发展等中心任务,大胆选拔任用在改革攻坚前沿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冲锋在前、攻坚克难、创新突破的优秀干部。今年以来,提拔或进一步使用38名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择优晋升57名四级及以上调研员,让扛事担事的干部更加有为有位。

(二)优化资源配置。以机构改革和“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机制改革、整合人员机构、理顺职能职责。坚持人岗相适原则,统筹事业发展需求侧和干部选拔供给侧,有序推动涉改部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国企领导干部选配,持续优化领导班子功能结构,确保班子整体功能更加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三)精准考核激励。聚焦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结合镇街、部门、国企、学校等领域实际,实施差异化考核,细化设置考核指标,优化建立“721”干部综合考核体系。坚持“考事”与“考人”相统一,突出对“关键少数”考核,把“885”结果运用到教育培训、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各方面,推动领导干部唯实争先、实干担当。今年以来,51名考核“优秀”的干部得到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

三、聚焦改革任务,增强攻坚克难的能力本领

(一)注重专业训练。实施新时代干部能力提升行动,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数字x建设等中心任务,分级分类举办数字能力、投融资、国企改革、财政治理能力专题培训班7期,点名调训处级以上领导干部590人;邀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上海交大等权威专家学者、头部企业负责人授课,引入商儒优质课程开展周末自主选学培训,今年以来,累计举办“x云大讲堂”等专题讲座30期,培训3000余人次,切实提高领导班子适应新时代要求、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二)深化实践锻炼。探索“学干融合、战训一体”模式,加大“上派下挂”力度,选派28名干部到x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跟岗锻炼,学习财政金融、园区开发建设等先进经验做法,接续选派12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兴村”“富村”“安村”书记,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促进干部开拓视野、提升本领。

(三)加强斗争历练。常态化推动干部在关键吃劲岗位扎实历练,聚焦高质量发展,组建城市运行、国企改革、房地产、债务9个重点工作专班,抽调178名干部到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信访维稳一线扛重活、打硬仗、攻难关,引导干部在火热实践中练就真功夫、铁肩膀、硬本领。

四、坚持宽严相济,营造干事创业的清风正气

(一)能上能下激活力。紧扣落实中央《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健全“下”的日常机制、明确“下”的具体情形,细化35种便于考察的具体行为表现,作为识别和判定干部“下”的标尺。加强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建立预警监督、纪实管理等制度,坚持动真碰硬,有的放矢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及时进行调整,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从政环境。

(二)容错纠错除顾虑。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大胆容错正名,精准审慎问责,进一步细化容错纠错的适用情形和认定标准,对攻坚克难中存在无意过失或先行先试出现探索性失误的干部,根据规定给予容错免责;对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及时澄清证明,消除负面影响;对陷害诬告、打击报复等行为,坚决严肃查处,不让担当者受委屈、干事者有顾虑。对“下”的干部加强跟踪管理,分类建档、定期梳理,对处理处分影响期满且积极改正错误、实干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根据有关规定重新使用。

(三)关心关爱鼓干劲。出台正向激励、反向鞭策“十条措施”,健全谈心谈话、家庭走访、心理疏导等关怀机制,完善交流任职、挂职保障措施,落实休假、体检、乡镇工作补贴等政策,明确偏远乡镇干部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体检项目,设立关心关爱专项基金,切实帮扶慰问有实际困难的基层党员干部,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怀和温暖,引导干部更好履职尽责、敬业奉献。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