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镇守正创新,笃实践行,从构建“一个机制”、搭建“双级基地”、聚焦“三个需求”、点亮“四个讲堂”四维度出实招,全面提升规范化运行水平,切实发挥乡镇党校(党员教育中心)教育培训基层党员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打通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
一、构建“一个机制”,坚持党建引领
健全组织机构。配齐镇党校组织机构人员,由镇党委书记任党校校长,镇党委副书记任副校长,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任教务长,明确两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党校的日常工作,为镇党校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学时登记、考勤考核、经费保障、档案管理等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培训内容规范、培训时长完整、档案资料完善。强化质量管控和全程管理,严肃校风学风,严明培训纪律,持续提升培训质量与成效,推动基层党员培训工作向系统化、规范化迈进。
强化跟踪问效。建立完善的跟踪问效机制,对党员的学习成果和后续表现进行持续跟踪,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标杆、行有示范、干有榜样,在各项工作中争创一流、走在前列。
二、搭建“双级基地”,创新教学模式
夯实培训主阵地。镇党校主阵地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占地2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60余人参训。党校主题文化氛围浓厚,培训场所布置庄严大方,设有办公区、教学区、研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创新实践分课堂。依托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特色村、产业基地等,打造朱家胡同村、老马家村、西邢村3个具有乡土特色、镇域文化的现场教学点,把课堂延伸到乡村振兴一线,突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科学选配讲师团。坚持“外聘和内培”相结合,构建“党校教师+镇班子成员+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榜样人物”的师资队伍体系。目前,已构建完善师资力量动态遴选机制,共选拔“四类”师资队伍25名,并不定期从种植养殖大户、致富专家中选拔“土专家”“田秀才”,不断增强教师队伍活力。
三、聚焦“三个需求”,丰富课程设计
突出思政主课。加强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选取国内外时事热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目前,已储备思政课程30余部。
聚焦重点领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党建联合体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农村党建等方面,开设系列课程20余部,培训党员干部1400余人。例如,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聚焦智能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等前沿领域,重点讲解现代农业技术、管理模式、市场营销策略等内容。
开展特色活动。开展“N个一”特色培训活动,即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聆听一次专题党课等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提高学员的体验感、仪式感。增设“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由学员组成“红马甲宣讲团”,深入集市普及移风易俗知识,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真正实现教育培训的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四、点亮“四个讲堂”,注重培训质效
点亮“理论大课堂”。创新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为辖区党员讲授党的创新理论,开展红色教育。定期举办今冬明春党员集中培训班、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班次,受训人次达1500余人次。
点亮“干部大讲堂”。建立“党政班子成员上讲台”常态化讲课机制,党政班子成员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讲经验、传真经,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能力。目前,“干部大讲堂”已开展15期。
点亮“田间观摩堂”。坚持在党员教育中抓好理论联系实践,形成课堂学习成果指导现实工作、实际问题反哺理论知识的闭环学习机制。以“拉练观摩”活动为载体,常态化开展“擂台比武”,推动镇党校工作提质增效。
点亮“榜样讲学堂”。组织“两优一先”代表、优秀党支部书记代表等25人成立“榜样宣讲团”,把榜样的事迹送到基层一线、田间地头,使榜样成为看得见、可模仿的“活教材”,让党员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先进、争当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