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省时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省财政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系统谋划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务实举措,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助推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
聚焦“创新”这个特点,不断策源“新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赋能产业振兴。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打破传统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方式,通过发挥全省科研优势与长处,做好科研攻关与企业转型需求对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使科技创新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一是强化基础研究。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性、原创性基础应用需求,在人工智能、未来生物、低碳能源等领域生成一批原创性成果。二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智力潜能,围绕生物经济、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部署实施科技专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科技成果示范。三是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坚持“企业出题、科研解题、市场阅卷”,打造哈工大先研院,推动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展,加快环大学大院大所生态圈建设,支持空天科技、未来建筑等新兴产业就地孵化,着力解决创新和应用“两张皮”问题,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产业化、产品化。
聚焦“质优”这个关键,加快壮大“新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引领产业发展,必须瞄准新型工业化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任务”,构建梯次成长、持续发展的产业培育格局。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推动“龙江制造”迈向“龙江智造”。自企业实施智能工厂建设后,单位时间单品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5%,持续带动产能放大增长。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实施企业量质齐升工程,加大财政资金引导力度,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中力量打造根植龙江、品牌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头部企业与独角兽企业,推进新兴产业聚链成群。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同比均增长22%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3%。三是超前谋划培育未来产业。支持行业重点企业和基础电信企业在产业园区等需求热点区域布局建设通用、智算、超算和超算算力中心,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购买算力服务,用于开展人工智能等领域科学研究,加快提升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硬件基础。
聚焦“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这个关键,充分打通“新机制”,强化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是科技、人才、创新的结合点,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教育资源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与贡献度。一是聚力支持“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支持省内“双一流”高校优化整合现有学科设置,夯实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建设,凝练冰雪体育等优势特色学科发展方向,加强数字农业、生物医药等应用型学科建设,构建一批服务于全省数字经济、冰雪经济产业等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学科专业体系。2023年,按照“产业牵引、学科支撑、专项突破”原则,支持省内高校开展学科协同创新成果项目135项,促进科技成果省内落地转化。二是强化创新支撑平台建设。围绕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协同创新需求,引导和鼓励高校强化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等科研创新平台,推进学科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截至目前,全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计824个。三是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落实高职院校扩招奖补政策,加速推进高职院校“双高”建设、中职学校“双优”建设,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支持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培育“能工巧匠”。
聚焦“先进生产力”这个本质,完善体制机制,激发生产要素活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一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新机制。深入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实施“头雁”、“春雁”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和“龙江学者”支持计划,提升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团队服务产业振兴发展能力。截至目前,全省已培养“两院”院士39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2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75人。二是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继续落实财政科研经费“放管服”政策,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承担更多科研攻关任务,给予青年人才更广阔平台。落实各项人才补助政策,以人才振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三是发挥科技金融的助推作用。用好龙江现代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做好天使、创投、数字经济产业等子基金设立工作,支持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和经济发展新引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激发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加强农业保险、融资担保、示范区奖补、贷款贴息等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助力打造“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深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财政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财政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推进财政思路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服务创新,持续提升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资金效果和政策效能。一是以理念创新挖潜能。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要强化宏观政策和创新要素叠加集成,善于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多运用市场化手段和工具,助力搭建科技、产业、金融对接平台,有效发挥产业投资基金作用,引导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二是以政策创新增效能。创新完善财政支持新质生产力产业政策,坚持攥指成拳、集中布局,树立增效增收导向,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坚持扶大、扶强、扶壮原则,产业扶持政策资金向新质生产力产业项目和重点科技型企业聚焦发力,助力企业发展壮大。简化惠企政策资金兑付审批流程,综合运用奖补、贴息、基金等支持方式,早出快落政策资金效能。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措施,鼓励围绕新质生产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质效。三是以机制创新强势能。支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助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引导资金、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流动聚集。聚焦放大科技经费使用效能,持续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给予科研人员充分的自主权,健全科研绩效管理机制,推动科研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成果运用转化,让他们心无旁骛、放开手脚创新创造。支持培育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推动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技能等创新要素的收益分配机制,持续激发各领域创新活力。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