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在2024年全市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admin 2024-12-12 11:22:18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市卫健委聚焦群众就医体验,开展多轮次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先后出台改善医疗服务60条、缓解群众看病难20条、智慧服务10条等措施,有效解决6大类238个问题,群众就医体验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市卫健委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大力开展“小切口、微改革、大民生”活动,巩固预住院、共享厨房、“五卡合一”等既有服务,推广破壁行动、虚拟病房、信用就医、全院一张床等创新措施,努力开创以“小切口”守护居民“大健康”的**模式。

一、开展改革揭榜挂帅

建立改革榜单。坚持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围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形成群众需求迫切、操作性强、实效突出的8大方面51项基层首创微改革榜单。开展揭榜挂帅。市直医疗机构、县级卫健部门、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全面参与“揭榜挂帅”,通过“点单”和“派单”认领改革任务160余项。实施清单管理。细化任务、明确目标、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建立任务、措施、推进、责任四张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形成工作闭环。

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强化数智化服务。打造统一系统、数据、服务的“三统一”新型医院,实现超声、CT、磁共振等多项检查预约;普及“互联网+医疗健康”,三级公立综合医院、80%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实现床旁人院、床旁结算;实现检验检查结果跨机构调阅互认,医联体、医共体开展远程医疗共享服务,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加快捷便利。强化“一站式”服务。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创新“五卡通用”模式,让群众少跑腿快办事;率先推出“中医药+”模式,全市37家县级以上医院推广30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制定10个以上中医治未病方案;率先实行“一次挂号多日有效”模式,30%二级公立医院实行三日内复诊免挂号,市人民医院创新一次挂号管7天,让就医群众省时又省钱。强化“居家式”服务。三级公立综合医院设立“无陪护”病房,开展日间手术;招募志愿者,为特殊人群提供“三代四送”服务;推行“共享厨房”,配置料理机、微波炉等厨具,便利就医生活;多措并举解决停车难问题,全市增加车位1843个。

三、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实施破壁行动。打破科室专业壁垒,以信息化为依托,多学科协同诊疗,“患者不动、医师跑腿”,实现患者不转科即能得到其他专科精细化诊疗。在市人民医院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和“虚拟病房”,以血糖管理为例,自2020年运行以来先后有1万余名患者受益,平均住院日降低1.1天,次均住院费用减少600余元。探索“全院一张床”。在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试点,在保证医疗安全前提下,打破科室间床位壁垒,对全院床位进行动态化管理,统筹调配床位资源,实现跨科室收治患者,为每位患者配备“跑腿医生”与“万能护士”,解决住院难问题。推广预住院服务。持续在预住院服务扩面、提质、升级上下功夫,纳入预住院可报销范围的病种已达258种,实现患者、医院、医保三方共赢。探索信用就医。在东阿县人民医院进行试点,积极与支付宝、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合作,力争实现门诊病人信用消费,逐渐改变“带钱看病”观念。强化志愿服务。持续擦亮“繁森药箱服务队”品牌,充实队伍至113支,设置服务站39个,累计开展义诊550余次、开展大讲堂360余次,服务群众15.8万。

四、加强医疗人才培养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与本地高校深度合作,开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每年输送优质医学生源**名。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确保规培结业考核通过率达**%以上。同时,针对在职医护人员,开展分层分类继续教育,设置个性化课程,满足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员的专业发展需求。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在市直医疗机构建立科研创新平台,鼓励医护人员开展临床研究和科研项目申报。设立专项科研基金,对有潜力的研究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近三年来,已资助**项重点科研项目。组织医疗人才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我市讲学、指导,拓宽医护人员的学术视野。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在医疗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人才给予重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强度,落实带薪休假等福利待遇。为引进的高层次医疗人才提供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最美医护人员”评选活动,宣传优秀医疗人才的先进事迹,增强医护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营造尊重医疗人才的良好氛围。

五、提升医疗资源均衡性

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协同。加强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对县级、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通过建立医联体、医共体等形式,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市级三甲医院定期选派专家团队到县级医院坐诊、查房、手术、培训,每年下派专家人数达到**人次以上。同时,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等活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在区域内统一调配医疗设备资源,对一些高成本、使用率较低的大型医疗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调配,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改善基层医疗设施条件,更新老旧医疗设备,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都配备基本的诊疗设备和急救设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招聘、定向培养等方式充实基层医疗力量,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对业务用房、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规范,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推动城乡医疗服务同质化。制定城乡医疗服务同质化标准,在医疗质量管理、诊疗规范、护理服务等方面实现统一要求。开展城乡医疗机构结对帮扶活动,市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传帮带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对基层医疗服务的监督考核,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基层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城乡医疗服务水平逐步趋同。

六、深化医疗质量监管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医疗质量监管体系,明确卫生健康、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医疗质量监管中的职责。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充实专家队伍,完善工作机制,目前已成立**个专业质控中心,覆盖临床主要学科,定期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和指导。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医疗质量监测平台,实时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实现对医疗质量的动态监管。强化质量监管措施。加强对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超范围执业等违法行为,规范医疗市场秩序。开展医疗服务质量专项检查行动,对医疗机构的病历书写、医疗技术应用、医院感染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加强对医疗耗材和药品的质量监管,严格准入标准,规范采购渠道,确保医疗用品的安全有效。建立医疗质量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机构的质量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促进质量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建立内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开展医疗质量自我评价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情况。组织医疗机构之间开展医疗质量互学互评活动,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提高医疗质量。鼓励医疗机构引进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如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等,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