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团市委牢牢把握“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坚持党建引领、团建带动,深入实施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行动,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用好“聚、育、用”三字诀,多途径聚集人才、多形式选育人才、多渠道用好人才,全面激发广大青年人才建功立业热情和青春先锋作用,引领青年人才助力“百千万工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注重“聚”字,构筑青年人才“蓄水池”。团市委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组织动员青年职能职责,积极为青年人才返阳、来阳搭建桥梁,多条路径推进“聚才”行动。一是建立在外全市籍学子联系机制。市、县团委建立本地外出就读大学生联络机制,依托大学生联谊会等加强与外出求学青年的联系和服务。与珠海团市委结对共建“全市—珠海”青年人才驿站全市联络站,组织引领在市外的全市籍大学生。二是深入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展翅计划”行动,为返乡大学生参与政务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治理提供平台。联合市委人才办、市教育局开展市“返家乡—本土人才回流工程”全市籍大学生返乡考察交流活动,组织100名全市籍暑期返乡大学生和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市内红色教育基地、龙头企业、特色农业示范点参观,进一步了解市情、民情。三是引导返乡大学生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性开展市大学生“模拟镇长”大赛,每年吸引上百支团队、近千名大学生深入全市各镇(街)开展乡村调研,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合理表达诉求,进一步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激发广大学子情系家乡、发展家乡的青春热情。四是开展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利用“三下乡”的契机,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县镇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科技攻关、创业帮扶、青年培育等提供订单式服务,成功结对456个项目,破解县镇村产业发展难题,为我市“百千万工程”助力赋能。
(二)强化“育”字,建设青年人才“加油站”。团市委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联系服务青年职能职责,为青年人才全面发展搭建平台,促进技能提升,多种形式夯实“育才”基础。一是服务青年就业创业。联合市人社局举办市2023年稳就业校企对接招聘会,发动21家企业参加招聘会,共提供就业岗位250多个。举办“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全市赛区),评选出15个优秀创业创新项目。联合有关金融单位共同开展“‘团金’赋能青创‘腾飞行动’”,为创业青年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开展公益助农志愿服务行动,邀请30多家名优农产品企业参展,打响“漠阳味道”品牌,为农业青年提供更多销路。二是提升农村青年兴乡技能。举办“领头雁”电商青年人才培训班、“乡村创业青年培训·青蜂行动”等14场次,培育凝聚青年致富带头人等乡村青年人才1000多名,助力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持续深化“圆梦计划”,每年资助100名青年提升学历和职业技能。三是培育乡村振兴志愿者。实施全市高校毕业生乡村振兴志愿者行动,招募毕业生志愿者专岗服务40个镇及54所学校。建立健全层级管理机制,组建4个县级临时团组织及47支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伍,完善“传帮带”机制,帮助志愿者在基层锤炼成长。强化成长激励,为服务期满的项目志愿者提供招聘福利政策、专岗招考设置等,鼓励更多的志愿者扎根基层。
(三)突出“用”字,搭建青年人才“大舞台”。团市委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团共创的工作效能,为青年人才服务“百千万工程”创造机会,多渠道驱动发挥“用才”效果。一是“三下乡行动”推动乡镇高校结对合作。各镇党、团组织收集“百千万工程”工作需求,“订单式”联系专业对口的暨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全市高校发动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市各镇村开展电商直播培训、乡村墙绘、农村留守儿童暑期安全教育等实践,为我市“百千万工程”赋能。二是依托志愿服务充实乡村振兴力量。通过“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累计招募派遣高校毕业生志愿者69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达78.5%,党员团员占比95.7%。调动青年志愿者积极性,推动我市“i志愿”系统志愿者注册增长,壮大青年志愿服务队伍。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青年人才综合素质大幅提升。一是搭建多元培训平台,促进技能提升。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创业创新大赛及金融服务支持等举措,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机会,为“百千万工程”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青年人才。二是强化实践锻炼,增强实战经验。通过乡村振兴志愿者招募、设立地方小专项岗位及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等措施,为青年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实践锻炼机会。培育16个典型青年志愿者市级项目,其中8个在省项目大赛获奖,排名全省第四。
(二)人才集聚成效显著,发展动力日益强劲。一是拓宽人才回流渠道,增强青年归属感。通过建立在外全市籍学子联系机制、实施“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及“模拟镇长”大赛等措施,有效激发了青年人才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青年人才回流。二是创新引才模式,优化人才结构。利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及“三下乡”实践活动,成功搭建了高校与地方的合作桥梁,引导青年人才深入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三)人才使用机制灵活,青年人才活力有效激发。一是构建“用才”体系,实现人尽其才。通过“三下乡”推动乡镇高校结对合作、依托志愿服务充实乡村振兴力量等举措,构建了灵活高效的人才使用机制。二是激励与保障并重,激发人才活力。在推动青年人才服务“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注重激励与保障并重,通过提供招聘福利政策、专岗招考设置及完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等措施,为青年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建立健全有利于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制度机制。稳定增加基础性支持项目,加大竞争性项目倾斜,加快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有意识、有计划地让青年人才担任团队骨干、挑大梁,畅通青年人才成长通道。放手使用多压担子,让青年人才在科技攻关中当主角,在服务基层一线中担重任,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历练成长。
(二)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选、育、管、用全链条一体谋划,持续优化干部人才队伍年龄和专业结构。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大力选拔政治过硬、作风扎实、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年轻干部人才,把“忠专实”“勤正廉”的要求体现到选人用人的实际工作中。引领青年人才胸怀“国之大者”,增强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保持扎实作风,自觉践行和弘扬科学家精神,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急需,找准研究方向重点,敢于承担职责使命,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三)用心用情做好青年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在思想政治上多关心信任,在学习交流上多创造条件,在日常生活上多关怀鼓励,为青年人才排忧解难,强化青年人才民生保障工作,解决好青年职业生涯早期缺乏稳定支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