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2025年工作计划

admin 2024-12-13 11:39:59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2024年,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以下简称“区政务和数据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区发展大局,围绕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数字政府建设跃升进阶,不断创新发展思维,抢抓发展机遇,砥砺过硬作风,高质高效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增强党建引领功能。深化机关政治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学党纪”的核心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纪律教育的重要论述,强化理论武装。2024年,组织党员集中开展理论学习18次,专题学习16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廉政教育和监督,加强常态化教育、常态化提醒,做好重要时间节点廉政风险提醒。持续组织开展窗口人员业务培训、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考试和“小小窗口、满满服务”活动,通过早会晚结、练兵比武、师徒结对、天天学、天天讲、周测考等方式,全面提升了窗口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持续深入开展好意识形态领域各项工作。2024年共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6次,专题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2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助企惠民政策落地。扎实编制行政许可清单。对标本市新编制的654项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编制我区259项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向社会公开。落实本市47项证明事项目录和301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做到目录之外无证明、无中介。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一业一证”改革。围绕**市62件“高效办成一件事”和40个行业“一业一证”场景在我区落地实施。截止目前,分别采用“一件事”方式“一业一证”方式,累计办理1645件、29件。规范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梳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将需要现场办理的区级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乡镇窗口代收代办,明确主要任务和有关要求,针对下沉事项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立足区域定位,推动特色化服务创新。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全覆盖。力求更好为企业发展服务。探索建立“接诉即办+政务服务”联动机制。将政务服务12345工单研判范围外延至政务服务全领域,凡是属于政务服务类诉求,全部作为政务服务领域工单进行“同监测、同调度、同通报、同考核”,发挥“领域工单”预警作用,降低政务服务投诉。推出电话并联机制。将市场局电话与平易办一号统领紧密相连,解决了市场局电话难以打通难题。同时强化委办局与平易办的协同效能,实现知识经验与专业技能深度传承,显著提升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

(四)严明制度管理,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规范用人管理。严格落实一次告知、首问负责等窗口服务规范化制度,加强岗位服务、业务受理、政策学习等方面绩效考评,不断提升窗口人员业务能力。做好反映“办不成事”窗口建设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对线上、线下办理数据进行精细化分析,完善“办不成事”窗口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创新实施了“6+2”工作策略,明确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降低“未受理/未办结”和非厅内“办不成事”问题的发生率。常态化落实监督。围绕政策落地、业务水平、行为规范等方面开展“日反馈、周通报、月报告”监督检查,督促问题整改。

(五)不断深化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优化完善政府网站功能建设。建立专题专栏12个,推进利企便民、精准服务、整体协同、透明高效的一体化网上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京策”平台两级共用工作。梳理全区政府网站政策性文件,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对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并上报梳理情况。《**区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外资外贸发展水平扶持办法》7个事项、《农业中关村十条措施实施细则》5个事项,可通过京策平台政策兑现专区审请。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管理。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政务新媒体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采取每周普查一次的方式,对纳入监管的68个政务新媒体进行动态监管,确保所有政务新媒体均达到考核标准。2024年,网站出现错敏字、隐私泄露、链接不可用等现象共计19176次,新媒体出现错敏字现象共计92次。

(六)以数字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提升数字农业农村管理水平,推广**区“一区一品”应用场景示范点。持续推进全区政务外网资源整合。推进法治建设信息化,分别从运营商和政务外网核心机房两个方向完成设备接入,逐步搭建**区移动终端安全接入平台。助力提速电子票据改革工作。已完成电子票据系统7台云服务器资源分配、系统安装部署和网络策略调整,做好业务端口开关服务。已将实体签名服务器纳入到云资源管理,同时做好区财政局电子票据系统的前期部署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数字政务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体化平台虽已建成,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还比较低,智能化场景还比较缺乏,“一网通办”平台便利化成效不明显,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还不高。

(二)窗口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窗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受理时遇到较为复杂的办理事项需要求助后台人员,不能做到独立解答,延长办事时间,降低办事人的体验感。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线上线下齐发力,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水平

1.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一是落实政务服务任务,梳理编制区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清理清单之外变相设立的行政许可,落实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二是落实“一业一证”“一件事”改革,进一步压减审批环节和时限,简化审批手续。三是深化“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持续推进线上政务服务统一入口和全程电子化,促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等广泛应用和互信互认。

2.优化综窗服务能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是深入落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五个空间”工作部署,持续深化“一门一窗一次”改革,研究制定《综合窗口改革实施方案》,推动综合服务专区、人才服务专区、企业服务专区等十余个专区落地。二是整合进驻单位受理窗口,承办驻厅1762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现“只进一门、只对一窗、一次办好”政务服务规范化全覆盖。

3.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不断完善“热线+政务”联动机制,将政务服务12345工单研判范围外延至政务服务全领域,推进“热线+政务”双向驱动、同题共答。二是提升“好差评”满意度,针对“好差评”相关数据进行深度剖析,细化汇总问题清单,督促各相关单位对照清单问题开展整改工作。强化内部监督,通过第三方检查开展“回头看”,将检查结果定期通报,立行立改。

3.推动政务服务体系优化,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一是推动政务大模型在区级政务大厅落地,通过大数据、智能问答等技术措施,为市民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政务业务引导办理及帮办代办工作。二是推进市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街道(镇)、村(社区)、园区三级延伸,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高效办。

(二)加快推进“政数”融合,更好发挥数据作用

1.强化数据治理能力。建立健全数据管理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制定数据标准和规范,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推进政务数据和相关社会数据的整合、管理、应用工作,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2.提升数据开放水平。扩大公共数据开放范围,梳理平谷区可开放的公共数据资源,制定数据开放清单,明确开放内容。提高数据开放质量和可用性,提高数据的共享能力,推动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工作质效。

3.打造农业数据空间。建设农业数据空间基础设施,推动大数据平台搭建,加强农业大数据标准化体系,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农业数字资源体系。

4.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持续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框架,不断巩固提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慧治”成效,协同提升城乡治理效能。

(三)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数据安全

1.加快推进政务网络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挖掘IPV6创新空间,构建技术创新生态,丰富“IPV6+”应用场景,助力全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全面、高效、主动的政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全区政务网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网络安全威胁。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