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农村金融工作座谈会,旨在深入探讨和推进我市农村金融工作,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而农村金融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责无旁贷。
一、深刻认识农村金融工作的重要意义与当前形势
(一)农村金融工作对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作用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民生活水平提升,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对于建设农业强国而言,强大的农村金融体系能够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只有农村金融健康发展,才能为“三农”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当前农村金融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当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金融工作仍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户农企贷款难、负担重的问题突出,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我们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将会受阻,乡村振兴的目标也难以达成。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快研究解决措施,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协同政策的助推效应,为“三农”工作筑牢坚实的金融基础。
二、客观分析当前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工作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为目标,积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通过加强对“三农”和边远地区的金融服务,努力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有效缓解了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重要举措之一,我们积极培育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规范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同时不断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这些措施相互配合,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构建起授信、承保的安全网络,这大大提升了授信、承保的科学性。通过建立健全信用评价机制,金融机构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农户和农企的信用状况,从而为合理授信提供依据,降低金融风险,同时也为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开展农业信贷直通车活动。持续开展的农业信贷直通车活动,对于缓解“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活动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贷渠道,使他们能够更快速地获得所需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当前农村金融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取得了上述成绩,但我们也要正视目前农村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旧突出。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单一,普惠金融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三农”事业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尤其是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有的金融服务在产业服务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由于农业本身具有轻资产、变现难的特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普遍面临抵押物不足的难题,这使得他们在获取贷款时面临重重困难,同时也增加了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剧了融资贵的问题。
农业保险体系有待健全。目前,多层次的农业风险防范与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我们过于依赖以财政补贴为主的政策性保险,而补充性商业保险供给严重不足。这种状况既无法满足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对经营风险补偿的需求,又导致了选择性投保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在面临风险时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保障,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金融政策创新不足且协同不够。随着农业强国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三农”领域对新增贷款的需求持续增长。然而,现有的信贷政策、融资担保政策等创新滞后,金融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同时,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性还有待加强,未能形成合力为金融创新提供更有力的支持,限制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拓展和深化。
数字金融发展滞后及科技支撑不足。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我市数字金融发展明显滞后,金融科技支撑手段不足。这导致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也限制了金融服务半径的扩大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农村金融发展难以跟上时代步伐。
三、积极探索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工作的有效举措
(一)综合施策化解“三农”融资难题
构建重点领域信贷帮扶机制。我们要围绕稳产保供、种业振兴、农业科技、农机装备、特色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构建专门的信贷帮扶机制。针对这些领域的特点和需求,金融机构要制定个性化的信贷方案,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些关键领域的发展。例如,对于种业振兴,要加大对种子研发、繁育等环节的资金支持,助力培育优良品种;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提供长期、稳定的信贷资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完善农村信用评级制度体系。深入研究推进整村授信工作,完善农村信用评级制度体系。通过整合多方数据资源,建立全面、准确的农户和农企信用档案,运用科学的评级方法,对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客观评估。这样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授信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信贷风险,同时也能让更多信用良好的农户和农企更容易获得贷款。
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降低融资成本。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落实减费让利措施。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降低运营成本等方式,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同时,完善贷款贴息政策,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农业贷款贴息力度,确保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能够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继续推行新农信贷直通车活动,不断优化活动流程,最大限度地方便快捷满足信贷需求,并降低担保费等融资费用,让更多的农户和农企受益。
(二)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保障农业生产
推进主要农作物完全成本保险与再保险机制。大力推行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让农民在遭遇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情况时,能够得到足额的成本补偿,保障基本收益。同时,要积极研究建立再保险机制,通过再保险分散保险公司的风险,进一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确保农业保险市场的稳定运行。
探索养殖收入保险。针对生猪、奶牛等重要养殖产业,积极探索养殖收入保险。这种保险模式可以将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纳入保障范围,为养殖户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稳定养殖收益,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多层次保险体系。构建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基础,适度发展商业型农业保险的多层次保险体系。政策性农业保险要继续发挥兜底保障作用,确保对农业生产的基本保障。同时,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商业保险产品,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样性的风险防范和补偿需要,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保险网络。
(三)加大金融创新与推动政策协调共进
创新金融扶持“三农”政策。加大金融扶持“三农”政策的创新力度,充分利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三农”领域。例如,通过调整再贴现政策,对向“三农”领域贴现的票据给予更优惠的条件,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企业的贴现业务,为农业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建立财政风险补偿金制度与完善相关政策。建立财政对“三农”领域的风险补偿金制度,当金融机构在“三农”贷款出现一定风险损失时,财政给予适当补偿,提高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完善贷款贴息、农业担保等政策,形成政策合力,鼓励引导信贷资源投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确保资金精准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
推动涉农公用信息数据平台建设与创新金融模式。积极推动涉农公用信息数据平台建设,整合农业农村相关数据,为金融创新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创新“信贷+担保”、“信贷+保险”、“信贷+基金”等模式,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拓宽资金支持渠道和方式。比如,通过“信贷+保险”模式,将信贷风险与保险保障相结合,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同时也为农户和农企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四)发展金融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提升服务水平
引入科技开发金融产品与服务。广泛引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地开发惠农利民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农户和农企的信用状况和金融需求,实现精准金融服务;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障金融交易的安全和透明;借助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开发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小额信贷产品,快速为有需求的农户提供小额贷款。
促进金融科技企业与农业企业合作。鼓励金融科技企业与农业企业加强合作,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全链条中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企业可以为农业企业提供数字化金融解决方案,帮助其优化财务管理、供应链金融等环节。同时,农业企业可以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应用场景,促进金融科技产品的创新和完善,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加强农村从业人员金融科技培训与宣传。加强对农村从业人员金融科技的培训和宣传,提升他们的数字素养。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让农村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金融科技知识和技能,如使用手机银行、网上支付等金融服务工具,提高他们获取金融服务的能力和便利性,进一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同志们,农村金融工作关乎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全局,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农村金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齐心协力,不断探索创新,为我市农村金融工作开创新局面,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