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十五五”交通运输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高效率推进。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五五”交通运输专项规划是指导我市未来五年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我市交通运输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十五五”交通运输专项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
(一)是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指引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格局深刻调整。在国内,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如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带来的政策机遇、新兴技术发展带来的产业机遇、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合作机遇等。“十五五”交通运输专项规划编制就是要准确把握这些机遇,将其转化为我市交通运输发展的具体路径和行动,使我市在区域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从经济结构看,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从资源环境看,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绿色发展任务艰巨。从基础设施看,部分交通设施老化,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国内区域竞争的加剧等,都给我市交通运输发展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十五五”交通运输专项规划要深入分析这些挑战,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确保我市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稳定发展。
(二)是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对交通运输服务的品质、效率、安全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五五”交通运输专项规划要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科学谋划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有效路径,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三)是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的重要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出行的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作为交通运输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五五”交通运输专项规划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的变化,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服务。
二、“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主要形势和挑战
(一)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随着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抬头,我国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全球供应链体系面临竞争与调整的压力,中国与区域内国家,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联系将更趋紧密。同时,全球经济可能面临新一轮产业转移和分工,新兴市场的崛起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也为我国出口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要继续拓展我国与全球的联通广度,特别是与“一带一路”国家、上合组织国家的互联互通,提升综合运输国际联通能力,持续提高运输的可选择性和可靠性,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稳定和安全。另一方面,将发展重点放在服务国内大循环建设上,进一步加强城市群、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有效支撑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生产发展和消费增长。
(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将加速向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将深度渗透到各个产业和领域,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的跨界融合与创新将成为常态。新材料技术、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蓬勃发展,也将促使交通运输行业从规划设计、建设材料、运输组织、能源结构等方方面面实现突破和升级。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需要交通运输加快行业技术自主及创新体系建设,并依托行业重大技术应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市场规模。另一方面,要加强交通运输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技术以及传统技术的融合发展,以交通运输行业的广阔市场和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三)绿色发展任重道远
在我国,能源供应、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是四大重点碳排放行业,其中,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量大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0%,是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和主战场。受各种因素制约,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私人汽车保有量和出行比重过高,社会公众绿色出行分担率总体偏低;物流运输结构不尽合理,铁路和水运货运量占比偏低,多式联运发展总体滞后;运输载运工具能耗偏高,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程度亟待提升,实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任重道远。在这一背景下,要求交通运输行业瞄准实现“双碳”目标,一是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加快推广低碳设施和运输装备,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加快构建绿色出行体系,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理念。二是注重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三是坚持标本兼治,推进车辆、船舶等交通污染源深度治理。
(四)交通需求多样多变
人口是交通需求的决定性因素。根据有关机构预测,我国未来人口发展可能面临三个挑战。一是人口总量缩减,2020年之后主要受育龄妇女数量减少等因素影响,人口增长势能进一步减弱,最新预测表明,人口总量即将在2025年到2030年间达到峰值。二是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2021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占18.9%,65岁以上人口比重占14.2%,随着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60后”群体步入退休年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25%左右。三是人口流动呈现新趋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向特大城市、大城市集中迁徙特征明显,高频出行群体对出行服务品质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在这一背景下,要求交通运输服务更加注重公平普惠和提质增效。一方面加强服务模式创新以提高品质,例如对交通基础设施开展相应的适老化改造,大力发展便捷公共交通,为老年人出行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差异化供给,在城区等需求旺盛地区,进一步发展集约度高、供给能力强的公共交通,在乡村地区更加注重公平普惠,补齐短板,增强发展活力和改善出行环境。
(五)资金要素保障乏力
一是受经济下行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快速提升等因素影响,中央财政性资金中车购税收入增速放缓甚至下滑趋势明显,成品油消费税收入增长乏力;港建费取消,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发展基金收入持续低位运行。二是大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再加上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积累较快,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持续升高,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造价大幅上涨,未来原材料、人工等价格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和企业主体的投资意愿逐渐降低。在这一背景下,要求交通行业多措并举拓宽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一要稳定现有资金渠道,进一步用足用好中央交通专项资金政策和政府债券政策;二要推动交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用好各方资源,发挥市场配置功能激发市场的活力;三要深化合作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优化融资结构,探索利用各类新型融资工具;四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造条件吸引各类社会资本依法合规参与交通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充分挖掘社会资金潜力。
三、“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研究的重点
(一)贯彻落实好“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要求
2024年5月10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小鹏主持召开部务会,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中央其他有关精神,审议《“十五五”交通运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会议指出,谋划好“十五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编制好“十五五”交通运输规划,是一项重要工作。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十五五”交通运输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调查研究、大胆探索创新、坚持集思广益,切实提高规划编制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2024年3月2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谋划“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时,充分考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特别是研究提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任务、基础性工程。抓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年度重点工作的有机结合,研究出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举措。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来说,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助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关键所在,是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必然要求。“十五五”规划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点,从培育发展数据等新质生产力要素、积极构建综合交通产业新质生产力体系、大力推进交通行业科技创新及应用和培育高层次交通科技人才等方面,研究提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任务、代表性工程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快培育和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新质生产力。
四、“十五五”交通运输体系提升策略
(一)强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布局要求,加强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和配合,形成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提高区域间通行效率,推动跨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连接重要功能区、产业聚集区的快速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加强城市群、都市圈之间的联系,为优化重大生产力空间布局塑造区域联通“硬渠道”。
(二)构建协调高效运输服务体系。构建协同一体的客运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两网”融合发展,创新旅客运输组织模式,发展空铁联运、公空联运、公铁联运等多样化服务产品,积极探索旅客联程运输电子客票,提供出行、票务、支付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打造高效顺畅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强货运资源优化整合,提升网络货运组织化水平,促进网络货运企业规模化发展,升级区域货运配送系统,鼓励发展共同配送、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分时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
(三)壮大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前沿,推动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机场、智慧枢纽建设,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通用航空器应用,加强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公转铁”“公转水”,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加强标准化、低碳化、现代化运输装备和节能环保运输工具更新,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绿色化转型。
(四)推进”交通+”统筹融合发展。培养壮大临港、临空、临站产业集群,围绕航运、贸易、物流产业耦合发展,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构建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交通运输与生产制造、流通环节资源整合,强化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物流骨干通道建设;大力发展“交旅融合”,推动旅游专列、旅游直通车、游艇旅游等发展。持续拓展交通运输应用场景,壮大供应链服务、冷链快递、高铁快运、即时直递、无人机(车)物流递送等新模式,推动交通运输与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联动发展,加快发展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谋划低空经济。
五、以高质量规划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编制“十五五”交通运输专项规划,要坚持以高质量规划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规划研究论证
要加强规划研究论证工作,深入分析我市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和机遇。要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比较和研究工作,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要加强与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工作,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要加强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应对工作,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坚持开门搞规划
要坚持开门搞规划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机制。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要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工作,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加强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工作,提高规划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要强化规划实施保障工作,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要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确保规划各项任务和目标按时完成。要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工作,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和应对工作,确保规划实施过程中不出现大的问题和风险。
(四)加强规划衔接协调
要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工作,确保“十五五”交通运输专项规划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相协调。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规划衔接协调工作,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交通运输格局。要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同志们,编制好“十五五”交通运输专项规划,对于推动我市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调配合,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十五五”交通运输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为推动我市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