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了2024年经济工作,深入剖析了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任务,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国资国企系统各级党员干部务必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坚决贯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担当,奋力开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内涵
(一)明辨形势,洞悉经济格局之变。要深刻领会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既要清醒认知面临的严峻困难与诸多挑战,诸如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致使外需疲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阵痛期带来的转型压力,以及各类不确定因素对市场信心的冲击等;又要坚定信心,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根基稳固,庞大的内需市场潜力巨大,新型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这些核心支撑条件未发生改变,为经济的韧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近年来我国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稳定在85%以上,科技创新投入逐年递增,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达2.5%,众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全市国资国企系统各级党员干部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二)紧跟核心,把牢经济工作之舵。要深刻领会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经济工作中的决定性意义,毫不动摇地坚持“五个必须统筹好”的科学理念,切实将政治站位提升至新高度,自觉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经济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稳步前行。特别是,在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各级国资国企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与规范性,以坚强的政治保障引领经济工作行稳致远。
(三)稳中求进,贯彻经济工作之策。要精准把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的总体要求,全力落实“三保持三稳定”目标任务。通过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组合,稳定经济增长大盘,确保全年GDP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稳定就业规模,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万人以上,将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加强物价调控力度,保持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控制在*%左右。同时,积极稳定市场预期,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稳定楼市股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持股市融资功能正常发挥;加大外贸外资支持力度,推动外贸进出口总额稳定增长,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实现稳步提升。
(四)把握导向,明晰政策引领之路。要深刻领会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综合运用各类政策工具打出“组合拳”的政策导向。在财政政策方面,加大财政资金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预计全年财政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领域的资金规模将达到*亿元以上,通过专项债券发行、财政补贴等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经济建设,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乘数效应。货币政策方面,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灵活运用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确保全年新增贷款规模达到*亿元以上,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同时,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的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聚焦任务,锚定发展目标之向。要深刻领会明年经济工作“九大”重点任务,扎实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为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贡献力量。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关键领域集中,力争到2025年底,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比重提高*个百分点以上;在加快科技创新驱动方面,加大国有资本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确保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创新主体;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通过产业转移、园区共建等方式,促进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推动国有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投入,确保国有企业单位能耗指标逐年下降,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务实笃行,全力推动2025年国资国企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细致筹谋,科学编制财务预算。科学编制财务预算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一是精准研判市场走势。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与分析预测,综合考量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格局等多方面因素,运用大数据分析、行业对标等手段,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变化与价格波动规律,为预算编制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合理设定目标指标。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与实际经营状况,遵循“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合理确定营业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率等核心预算指标。例如,对于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企业,可设定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利润增长率达到*%以上的目标;对于资产负债率偏高的企业,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以内。三是强化预算执行监控。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实时跟踪预算执行进度与偏差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预算执行分析与考核评价,将预算执行结果与企业绩效挂钩,确保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与有效性,保障企业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二)速战速决,高效推进目标责任书签订。迅速签订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书对于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开门红具有关键作用。其一,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将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层层分解至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明确每个责任主体的具体任务与考核指标,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责任体系。例如,生产部门负责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确保产品产量与质量达标;销售部门承担市场开拓与销售任务,设定具体的销售额与市场份额目标;财务部门负责资金筹集与成本控制,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与资金使用计划等。其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制度,将目标完成情况与员工薪酬待遇、职务晋升、奖金分配等紧密挂钩。对于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部门与个人给予丰厚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对于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进行严格问责,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推动全员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其三,加强协同联动协作。树立全局意识与团队精神,打破部门壁垒,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信息共享。建立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共同研究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形成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确保生产经营目标顺利实现。
(三)深谋远虑,全力谋划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一要精准对接政策导向。深入研究国家宏观政策与产业发展规划,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如“一带一路”倡议、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资源禀赋优势,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例如,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谋划一批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达到*亿元以上,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要积极争取央企合作机遇。充分发挥我市地缘优势与产业基础优势,加强与央企的沟通交流与战略合作。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主动上门推介项目,寻求合作机会。通过股权合作、联合投资、项目共建等方式,积极引入央企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共同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力争在2025年与央企达成合作项目*个以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三要强化项目前期工作保障。成立专门的项目前期工作团队,集中力量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立项审批等工作。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确保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与审批绿色通道,缩短项目前期工作周期,提高项目落地实施效率。
(四)严阵以待,全面筑牢风险防控底线。风险防控是国资国企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构建完备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健全涵盖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处置等全流程的风险管理制度与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风险防控中的职责与权限,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的风险防控网络。例如,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等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当风险指标达到预警阈值时,及时启动风险处置预案。另一方面,突出重点风险管控力度。聚焦债务风险、投资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等关键领域,加强风险排查与管控。优化企业债务结构,合理控制债务规模与融资成本,确保企业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合理区间。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建立严格的投资决策程序与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监控,防范投资风险。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通过开展风险培训、案例分析等活动,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
(五)深化变革,坚决落实国资国企改革任务。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激发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一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同时,有序退出低效无效资产与产能过剩行业,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例如,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提高到*%以上,在传统制造业的占比降低至*%以下。二是推进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深入开展“僵尸企业”清理处置工作,通过破产清算、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等方式,实现“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加强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精简机构与人员,降低运营成本。开展亏损企业专项治理行动,建立亏损企业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亏损企业扭亏为盈或减亏控亏。力争在2025年使亏损企业户数减少*%以上,亏损额下降*%以上。三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建设,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监督的有效性。推进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制度,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绩效挂钩的薪酬分配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六)系统规划,大力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提升企业治理能力与水平的关键所在。一是打造坚强有力领导班子。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优配强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注重选拔具有丰富管理经验、较强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干部担任企业主要领导职务。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与政治觉悟,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定期开展领导班子培训与交流活动,提升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要求。二是培育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干部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与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内部培训、外部进修、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干部人才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与培养。例如,每年选派*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国内外知名企业或高校进行学习交流与挂职锻炼,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与跟踪培养,为企业发展储备充足的干部人才资源。三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拓宽干部选拔任用渠道,打破身份、地域、资历等限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防止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确保选拔任用的干部德才兼备、清正廉洁、群众公认。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与创造力。
三、攻坚克难,坚决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
(一)靶向攻坚,聚焦瘦身健体关键任务。瘦身健体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精准聚焦非核心业务与低效资产,依据企业战略定位与市场需求,制定详细的瘦身健体方案。明确剥离、重组、清算等具体措施与时间节点,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加强对瘦身健体过程中的资产清查与评估,规范资产处置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通过瘦身健体,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据统计,在前期瘦身健体工作中,部分企业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资产负债率下降了*个百分点,运营成本降低了*%,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精准施策,着力止损治亏核心环节。止损治亏是提升国企经营效益的关键举措。要建立亏损企业动态监测与分析机制,深入剖析亏损原因,如市场份额下降、产品竞争力不足、成本控制不力等。针对不同亏损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止损治亏方案。加强成本管理,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人工成本与管理成本。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创新营销策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与销售价格。推进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品附加值与竞争力。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将止损治亏目标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对完成止损治亏任务的企业给予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企业进行问责,充分调动企业减亏扭亏的积极性。预计在2025年底,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以上,亏损面缩小*个百分点。
(三)强化考核,保障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完善的考核机制是推动国企改革任务落实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国企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考核指标、评价标准与考核方法。将瘦身健体、止损治亏、资产盘活等改革任务纳入考核范围,合理确定各项考核指标的权重。加强对改革任务完成情况的过程监控与定期考核,建立考核结果通报制度,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企业领导班子薪酬待遇、职务任免、企业工资总额核定等挂钩。对改革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对改革推进不力的企业进行约谈整改,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按时保质完成,取得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
(四)协同联动,促进国企整体协同发展。在国企改革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发挥协同效应,推动国企整体协同发展。加强企业之间的战略协同、产业协同与资源协同。鼓励企业通过股权合作、联合投资、产业链整合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例如,在*产业领域,由一家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多家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与生产协作,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促进国有资本在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之间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与效益,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协同效应与综合竞争力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居安思危,扎实抓好岁末年初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岁末年初是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期,国资国企系统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所属企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作业环境、安全设施等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重点排查煤矿、非煤矿山、化工、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的安全隐患,如设备老化、超期服役、违规操作、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台账,对排查出的隐患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与整改期限,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杜绝“三违”现象发生。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更新改造安全设备设施,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确保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债务风险排查化解。密切关注企业债务风险状况,加强债务风险排查与化解工作。对企业的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偿债能力等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评估。重点排查高负债企业、债券违约风险企业、资金链紧张企业的债务风险隐患。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设定合理的债务风险预警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当指标达到预警阈值时,及时启动风险化解预案。优化企业债务结构,合理安排债务融资期限与品种,降低短期偿债压力。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与理解,妥善处理到期债务,避免出现债务违约事件,维护企业信用与金融市场稳定。
(三)信访维稳工作强化。认真做好岁末年初的信访维稳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关注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如工资待遇、社保福利、劳动纠纷、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等。建立信访维稳工作台账,对信访案件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包案领导、责任部门与责任人,限期解决信访问题。加强信访接待与沟通协调工作,畅通信访渠道,热情接待来访职工,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积极做好解释说明与疏导工作,依法依规妥善解决职工反映的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信访问题升级引发群体性事件,为岁末年初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同志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全市国资国企系统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会议精神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定信心、砥砺前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风险防控为底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努力开创国资国企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