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高新区深入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市委对人才工作的要求,推动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不断优化,以“人才+项目”为导向,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创新人才合作机制,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多措并举,努力打造一流人才的汇聚之地、成长之地和成就之地,为高质量发展汇聚人才力量。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以产业引才为抓手,打造干事创业平台。市高新区抢抓政策和市场机遇,围绕光电、信创、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坚持项目与人才同步招引,通过本地产业转型、高科技人才和企业引进等方式,聚集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效应愈发显著。聚焦主导产业,强力推进行业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带项目带技术到我区发展,中国科学院李晋闽教授领衔的顶尖技术团队,在我区创办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深紫外LED芯片技术产业化与核心器件国产化,成为集核心装备、核心材料、芯片制造、封装应用于一体的垂直整合型深紫外LED企业。全省光益生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区落地建设“半导体无创光医疗产业化项目”,公司技术团队形成了紫外可穿戴光疗仪为代表的一批前沿科技成果。著名磁共振专家邹学明博士,在我区落地奥泰医疗项目。一批批产业在高新区开花结果,实现“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
(二)创新合作机制,搭建人才发展“大舞台”。市高新区在吸引企业入驻的同时,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人才引进、培育、创新平台。把吸引和集聚高校人才和创新资源作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校企合作、校园招聘上下功夫,在定向培养、科技创新上谋思路,持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深度、广度,逐步探索形成产学研用人才工作新格局。立足产业发展实际,梳理校企需求清单,帮助企业项目与高校人才精准对接,鼓励企业与高校搭建合作平台,实现优势互补、产学共赢。围绕全区重点产业领域,积极走访对接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组织参加“智汇市·才聚我省”引资引智系列活动,走进高校组织企业与专家教授、学生座谈交流,发布项目需求、人才需求,全方位对接项目、引进人才。依托企业与39所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研延伸平台、大学生实习实训等各类基地100余个。以建立院士(博士)工作站为牵引,推动柔性人才集聚,建成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工作站11家。高新区与全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市高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被评为全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为全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全面赋能。高新区与全省大学、全省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建“全省大学——中科潞安紫芯班”,被评为“全省光电信息技术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致力于为企业精准培养专业人才。
(三)提升服务“软环境”,优化人才发展新生态。优化人才政策体系。首次提出《人才创新生态报告》,按照产业分类和布局,制定了人才图谱,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提供了方向和渠道。相继出台《市高新区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人才新政策,对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战略,预期能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团队)及其项目,按照“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原则给予支持。实施人才关怀计划,着力解决人才所关注的引进落户、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问题,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构建人才聚集“强磁场”。围绕重点项目的人才需求,开展“智荟高新区·共筑青春梦”系列招聘活动,助力企业引才聚才,同时建立人才信息库,根据工作岗位实际来择人,让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做到人岗相适,实现人尽其才、才尽所用、用有所成。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为中小企业和创客提供交流展示、产融对接、项目孵化平台,发掘和培育一批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策划并打造全媒体互动对话栏目《人才会客厅》,积极营造有利于全区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讲述人才故事、弘扬创新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助力高新区加快创建“全国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和市建设现代化我省山水名城,集聚人才创新活力。硬件配套能力不断提升。市高新区与市委人才办共同建设了1500余平方米的“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是集人才服务窗口、成果展示中心、项目路演活动中心、人才沙龙活动中心、专家办公室六大功能于一体的人才服务综合体。按照行业领域人才,成立了软件工程师之家和海归人才之家。多渠道解决人才安居保障,建成200多套“拎包入住”专家公寓和人才公寓,并为实用技能人才打造近600套“金蓝公寓”,打造了智慧公寓管理平台,采用智能化管理方式,实现公寓申报和管理全部平台化运行。构建精准高效服务体系。以人才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全力解决人才“关键小事”,办好人才“发展大事”。实行人才服务专员制,为全区规上企业、高企、专精特新企业及重点项目配备专属“管家式”人才服务专员。主动对接服务上门,多维度宣讲人才政策,及时回应和解决人才关心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架起服务联系各类人才队伍的沟通桥梁,切实帮助人才排忧解难,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注重抓培养夯基础,研究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坚持梯次育才、融合育才、协作育才,实施好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英才等培养项目,健全科教产教协同育人机制,依托东西部协作等机制加强人才交流,造就更多优秀本土人才。
(二)注重抓引才添活力,聚焦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好“组团式”引才计划,发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引才作用,不断创新柔性引才方式,广泛汇聚各类人才。
(三)注重抓平台强支撑,按照党中央关于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的部署要求,抓实抓细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创建工作,持续加强科创基地、科技型企业和高校学科建设,促进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配置,加快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
(四)注重抓改革增动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改进使用制度、健全评价体系、完善流动机制、细化激励举措,最大限度保护和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有效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五)注重抓服务优环境,全面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积极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服务,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推动形成良好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开创我省人才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