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某县2024年基层减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admin 2025-01-14 18:20:57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一、总体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我县积极响应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相关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减负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本年度基层减负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总结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减负工作落地生根

自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基层减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基层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减负工作,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我们制定了《某县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减负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减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各乡镇、各部门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确保了减负工作在本地区、本部门的落地生根。

(二)直击基层负担痛点,推动减负工作取得实效

精文简会,切实减轻基层负担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文山会海”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治。一是严格控制文件数量,提高文件质量。对上级下发的文件,我们进行认真筛选和把关,确保文件内容切实可行、符合实际。同时,我们要求各部门在制定文件时,要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文件内容空洞、冗长。二是精简会议数量,提高会议效率。我们实行会议计划管理制度,对全县性会议进行统筹安排,避免会议过多过滥。同时,我们提倡开短会、讲短话,注重会议实效,确保会议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施精文减会措施,我县基层负担得到了有效减轻。据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县会议数量减少了XX%,文件数量减少了XX%。统筹规范督检考,避免过度干扰基层工作针对督检考过多过频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统筹规范。一是建立督检考计划报备制度。各部门在制定督检考计划时,需提前向县委、县政府报备,由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协调,避免重复督检考和过度干扰基层工作。二是优化督检考方式。我们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督检考,减少实地督检考的频次和人数,提高督检考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我们注重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作用,引入社会监督和群众评价,确保督检考结果的客观公正。通过统筹规范督检考措施,我县基层工作得到了更加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同时也避免了过度干扰基层工作的问题。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提高工作效率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项整治。一是清理整合工作群。我们对全县各部门的工作群进行了清理整合,减少了工作群的数量和频次,避免了信息混乱和过度干扰。同时,我们要求各部门在工作群中发布的信息要简明扼要、注重实效。二是规范APP使用。我们对全县各部门使用的APP进行了清理和规范,要求各部门在使用APP时要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避免滥用和过度留痕。通过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措施,我县基层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减少了基层干部的负担。

(三)注重实效,推动减负工作与服务群众相结合

在减负工作中,我们始终注重实效,将减负工作与服务群众相结合。一是优化服务流程。我们对全县各部门的服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和整合,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提高了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二是加强窗口建设。我们注重加强窗口建设和管理,提高了窗口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我们加强了窗口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方便了群众办事。通过注重实效、推动减负工作与服务群众相结合的措施,我县基层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获得的经验启示

在基层减负工作中,我们获得了以下经验启示:

(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是关键在基层减负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深入调研和摸排,找准了基层负担的症结所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减负措施,并精准施策、逐项落实。通过这种做法,我们有效地解决了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为基层干部创造了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

(二)注重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是保障在基层减负工作中,我们注重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我们确保了减负工作在本地区、本部门的落地生根。同时,我们注重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与下级部门的联动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这种做法为我们顺利推进减负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基层动力是根本在基层减负工作中,我们注重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基层动力。通过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加强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等措施,我们激发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我们注重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这种做法为我们顺利推进减负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我县在基层减负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减负措施落实不够到位部分乡镇和部门对减负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减负措施落实不够到位。一些基层干部对减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应付心理和抵触情绪。同时,一些减负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变形走样、打折扣等问题,导致减负效果不够明显。

(二)基层治理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同时,基层治理体系和机制尚不健全、不完善,基层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些问题制约了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减负工作的深入推进。

(三)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基层干部薪酬待遇偏低、晋升空间有限等问题仍然存在。同时,对基层干部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到位,导致部分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这些问题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制约了减负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县将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推进基层减负工作:

(一)深化认识,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减负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干部对减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确保减负措施落实到位。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和通报批评,形成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

(二)精准施策,破解基层负担难题针对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我们将继续深入调研和摸排,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减负措施并精准施策、逐项落实。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优化督检考方式、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措施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三)加强培训,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基层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和实践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提升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为减负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完善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机制建设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提高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与水平。通过完善机制建设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为减负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

(五)注重激励,激发基层干部活力进一步完善基层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和晋升空间。同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压力。通过注重激励和关怀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减负工作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源泉。下一步我县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深入推进基层减负工作为基层干部创造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