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XX县纪委监委第XX派驻纪检监察组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及省市县纪委全会部署,严格落实《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立足派驻监督职责定位,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全天候、近距离、常态化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以派驻监督高质量助力纪检监察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政治监督,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功夫
(一)强化政治监督。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组将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新要求,紧扣县委部署、县纪委常委会安排,聚焦“三新一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事业等重点任务,围绕打造“五个城市”等重点工作,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全面推行“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工作机制,结合被监督部门单位职能职责,梳理细化《2025年政治监督清单》,定期开展跟进监督检查,以强有力政治监督,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深化运用政治监督活页,落实日常监督底稿要求,将政治监督、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纳入被监督部门单位的政治监督活页内,定期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适时动态更新廉政档案,力求打开监督视角,校准监督靶向。
(二)压实主体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强对被监督部门单位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运行情况开展调研式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责任虚化、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等问题,推动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机关纪委监督责任贯通融合;不定期与被监督部门单位党委(党组)会商、及时通报重要情况、联合开展线索排查和监督执纪,每月一次与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就政治生态、作风建设、廉洁风险、问题线索等交换意见,提出工作建议,每半年会同被监督部门单位党委(党组)专题研究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督促被监督部门单位及时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二、做实日常监督,在抓好关键少数、紧盯重要岗位、围绕重要节点上持续发力
(一)加强“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加强对被监督部门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紧盯定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关键权力,严格会前审核、会中监督、会后备案制度,强化过程监督,前移监督关口,构建事前报备、事中把关、事后跟踪的全链条监督模式。
(二)突出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环节监督。创新监督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参加会议、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专项检查、约谈提醒、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等方式开展日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及时开展谈心谈话、提醒谈话,按照派驻机构谈心谈话相关要求,年内与被监督部门单位“一把手”开展一次谈心谈话,督促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抓好部门单位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把廉洁教育融进日常、抓在经常,时刻绷紧“纪律弦”;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跟进提醒谈话,及时“咬耳扯袖”,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
(三)增强日常监督效能。健全完善同被监督部门单位定期会商机制,及时向其通报日常监督中发现的普遍问题或者突出问题,提出工作建议,督促推动立行立改。结合被监督在部门单位实际情况,每个单位选取一个突出的行业性、系统性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采取“室组”、“组组”联动等方式,与被监督单位机关纪委、财务、法务、审计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不同领域特点,分类施策,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四)强化巡察整改监督。认真落实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巡察整改监督工作办法》,督促被监督部门党委(党组)落实县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配合县委巡察机构、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开展巡察整改督查和评估工作;通过日常沟通、书面提醒、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推动被监督部门有针对性地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深化成果运用。
(五)扎实开展重点领域专项监督。对专项监督重点工作进行系统梳理、统筹摆布,专班化推进,上下联动、一体推进。认真落实县纪委要求,紧盯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保、营商环境、安全生产、医疗卫生和保障、财政监管、社会治理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室组联动开展卫生健康系统医德医风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工作,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三、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强化以案促改促治
(一)注重发现问题线索。立足派驻监督的职责定位,发挥全天候、近距离、常态化的优势,盯住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从日常监督、明察暗访、线索处置中发现问题,切实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增强监督精准性和发现线索的能力。对问题线索实行集中管理、动态更新、定期汇总核对。
(二)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把查办案件作为最有力的监督,聚焦被监督部门单位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强化对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整治,主动发现问题线索,持续加大惩治力度,进一步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加强问题线索分析研判,线索处置全程登记备查,实行集体研究,结合所涉及单位总体情况,综合考虑线索来源、线索内容等,精准研判处置问题。规范办案流程,严格程序手续,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对轻处分案件快办快结。精准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
(三)强化以案促改促治。把以案促改贯穿于监督执纪执法全过程,形成“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闭环机制。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督促主责部门单位整改;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专题报告等方式,督促深化改革、建章立制、优化治理。加强处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处分决定执行内容告知、台账管理、回访教育、执行情况报告及专项检查等制度,提高处分执行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结合县委巡察、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推动被监督部门单位查找根源、深入整改,不断从制度层面补漏洞、强监管、促长治,进一步强化制度的完善和执行。
四、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持之以恒推动正风肃纪
(一)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不担当、不作为、吃拿卡要、慵懒散等问题,严肃执纪问责,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转作风、敢担当、抓落实。督促被监督部门单位党委(党组)查找本部门单位的“四风”突出问题,开展各具特色的专项治理,推动行业系统作风转变。
(二)深入整治“四风”隐形变异问题。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常态化察访,深入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继续开展“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和规范公务接待工作专项整治,加大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和奖金福利、违规报销费用、违规公款吃喝、违规私设“小金库”等典型问题查处力度,对歪风陋习露头就打。
(三)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监督检查,确保脱贫攻坚“四不摘”等政策落地落细。结合实际巩固拓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成果,督促被监督部门单位持续开展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实施容错纠错,严格区分明知故犯和无心之过、肆意违规和改革失误、蓄意谋私和因公差错,坚持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精准问责,严查诬告陷害,及时澄清正名,通报典型案例,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五、加强队伍自身建设,锻造派驻监督铁军
(一)提高规范化水平。认真贯彻落实《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持续深化“三转”,完善工作机制,大力加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定位,认真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严格依规依纪依法行使职权。系统梳理派驻制度,进一步规范提升。健全与被监督部门单位的工作联系机制,加强重要情况通报、联合审查调查、信息查询协作和日常监督配合,年度开展派驻组述职述责。
(二)加强派驻队伍建设。结合“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年”活动,以“三化”建设为方向,强化业务学习和实战训练,深化派驻纪检监察干部全员培训,选派人员参加各类专案、专项整治、巡察等“以干代训”,提高实战水平,加快培养政治过硬、精通纪法、敢打硬仗的派驻干部队伍。
(三)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活动,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要求,倡树“严真细实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遵守纪检监察干部“十个严禁”要求,坚决防止跑风漏气、以案谋私等问题,坚决防止“灯下黑”,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努力做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