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农业广播学校工作总结
X县农业广播学校 办学水平评估自评总结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农业厅X农(办)发[XXX]XX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本县办学水平自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农业广播学校是本县一所县级农业广播学校,业务隶属于XX市农业广播学校。建校20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为根的办学理念,依托远程教育网络,不断开拓教育领域。全体教职工以“和谐、诚信、务实、创新”的精神和工作态度,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优势,以学历教育、农民培训为抓手,积极打造农业现代化远程教育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公共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开发现有教育资源的功用。初步形成了以农民教育培训为主,学历教育、技能取证、岗位培训并举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模式,为学员开辟了通畅、广泛的就业渠道。
二、办学定位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面向“三农”的办学方向,以“艰苦创业、团结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农广精神为指针,按照省校提出的“将农广校建成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主阵地”的目标,积极开展各项职能工作:围绕发展本县农业主导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开展“绿证”和农民创业培训;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多层次开展学历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截止今年,学校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800多期,培训19万多人次,其中在校培训260多期培训4万人次、校外教学点培训40多期培训3000人次、组织进村培训1500多期培训15万人次;累计招收学历教育班学员 2254人,毕业2081人,其中中专毕业1465人,大专毕业616人,在校生总数173人;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4000多人,输出转移3000多人;适应现代农民教育培训需要,在全县建立农广校校外教学点5个,教学实习基地20个,技术推广示范基地15个,农民科技书屋5个。
三、基础条件
县农业广播学校是县副科级建制全额拔款事业单位,机构独立,实行校长负责制,所属人员全部为事业编制,核定编制8人,现在岗职工8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的2人,大专学历的5人,中专学历1人。人员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学校有10间办公室,电脑20台,打印机5台,可容纳200人学习的教室一间,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施。学校办学已形成大中专层次学历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培训等多项并举,联合多部门办学的格局。
四、学校管理
学校办学面广、教学内容丰富,建立完善了配套的系列制度相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党建工作制度、教务工作制度、岗位目标责任制等规范建立、严格实施、运行有序。学校综合创建工作成绩显著,历年来获“XXXXXX”等多项荣誉。
五、学历教育
中专办学方面,坚持发挥农广校办学平台作用,在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中开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学历教育结合的双证制教育,累计有 人先后取得中央农业广播学校中等专业学历。大专、大专层次及以上学历办学方面,我校2005年招收大专学历生53人,2006年招收35人。累计招收大专学历 人,其中在校生 人。
六、农民培训
组织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是我校的一项重点职能工作,注重在五个方面组织实施,一是做好培训组织体系建设,从兼职教师选聘、可视教学课件编写、教材资料的统筹到开展调研、会议交流、组织推进等,全力营造现场培训氛围,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注重培训成效,推进实用技术全部进村到户。通过举办村级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可视化操作演示、现场观摩等方式,做到常态化经常培训、关键环节主动指导、技术咨询随时服务,大大提高了培训成效,推广了一批生产新品种和农业种养新技术,全力服务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三是突出典型培植,放大培训示范作用。通过举办村级实用技术培训班和种养大户的创业集中班培训,全县培植多名学用技术创业增收、致富带动乡邻的示范典型,保证农民培训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实富有成效。四是创新培训机制,建立培训校外教学点、建立培训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立培训科技书屋、实行绿色证书培训等,建好农民长期、经常性培训学习阵地。截止今年,学校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800多期,培训4万多人次,其中在校培训260多期培训2万人次、校外教学点培训40多期培训3000人次、组织进村培训500多期培训2万人次;累计绿证培训2000人次;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4000多人,输出转移2000多人;适应现代农民教育培训需要,在全县建立农广校校外教学点5个,教学实习基地5个,技术推广示范基地5个,农民科技书屋2个。
六、整改提高
省校布置实施的县级分校办学水平评估工作,体系完整、指标科学、定位明确、考查全面。对照细则分项指标,我校认真总结,感到仍有差距,但对办好学校工作,实现全面持续进步充满信心,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加强改革创新,加大基础性投入和建设,实现技术培训、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共同推进全面提高,为把学校全面建成“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而继续努力。
盂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2008年8月15日
第2篇:青岛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工作总结
2013年度工作总结
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今年以来,我校紧紧围绕农委党委确定的工作思路和要点,以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
积极配合争取国家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并成功实现突破,落实项目资金240万元。同时,配合委科教处做好本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需求调查、报告撰写以及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等工作,会同黄岛、城阳、即墨、莱西4个区市农广校,分类制定了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培训计划,从满足全市粮油高产创建工程实施需要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出发,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创新培训模式方法,对49处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内的4000名从业农民进行了专项技术培训,对2000名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蔬菜园艺工、果茶园艺工、合作社骨干人员、病虫专业防治员、种子代销员、肥料配方师、沼气工等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1 同时,积极参与2013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培训工作,分粮油、果茶、蔬菜3个专业对黄岛区和四市共280名县(市)、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专题培训(普通班),并组织到莱西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基地、寿光现代蔬菜产业园进行现场观摩和实地培训。
二、抓好现代农业人才培训
现代农业人才培训,是2012年度立项、跨年度实施的财政项目。为把项目做好做实,我校根据委财务处的统一要求,围绕培养农业政策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信息化、农产品经纪人、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6支现代农业人才队伍,配合相关业务处室、站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结合农事农时,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合理确定培训内容和课时安排,选聘有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采取课堂教学、田间教学、典型交流、观摩学习、疑难解答等多种模式开展培训。并严格学习纪律和考试考核,保证了培训效果。该项目共举办培训班21期(次),培训学员1881人。
同时,注重人才培训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相结合,为1850名考试合格学员办理了人社局备案的学分登记,提高了基层农技人员参加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探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 20
12、2013年中央1号文件均提出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今年的市委1号文件、市政府2号文件也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此,我校积极争取省农广校将平度市确定为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调研联系县。参照农业部和山东省的做法,积极开展相关调研,研究和探索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认定管理办法和优惠扶持政策,编制了2013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组织区市农广校从提升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市场经营水平方面,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人员进行目标性培训。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万余人。
同时,依托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化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共建、资源共享模式,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建设,为开展实践教学和技能实训创造条件。目前,已建立市、区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81处。其中,即墨移风店镇国家农业高新园区被中央农广校批准为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
四、启动社区居民技能教育培训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强社区居民技能教育培训的意见》,并由市政府办公厅以青政办字[2013]99号文转发。根据《意见》要求,在
3 黄岛、城阳两区和四市选择10处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四有、四配套”(即:有教室、有图书阅览室、有档案室、有管理人员,桌椅配套、教学工具配套、图书配套、网络配套)标准,同步推进社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并根据社区主导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和农民实际需求,深入社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目前,结合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实施,累计组织进社区培训73场次,培训社区居民4600人次,发放科技书籍、种养技术明白纸、光盘近1万份(套)。
五、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
按照委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科技下乡、四联四送和科技联户等系列活动,发挥农广校体系优势,从方便农民、服务产业出发,围绕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配合农时农事,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采取订单培训、教室培训、网络培训、田间培训、夜校培训、典型交流、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打造固定课堂、空中课堂、流动课堂和田间课堂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帮助农民解决品种优化、种养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实际问题,保证了农民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常态化。年内农广校体系累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超过2万人次。
同时,继续实施国家“百万中专生计划”,在黄岛区和平度、
4 胶州两市选择主导产业开展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深化与东北农业大学的合作办学,大力提高青壮年农民文化素质水平。据统计,全年新招收大中专学员646人,组织各类考试8次,当年毕业学员1257名。
六、推进农业职业技能鉴定
经国家人社部批准,在农广校设立了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今年以来,为全面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我校向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申请,将鉴定工种范围扩大为14个,并组织市、区市农广校派员参加国家考评员、督导员培训,建立了一支拥有27名考评员、4名督导员的技能鉴定队伍。在工作中,我们把职业技能鉴定与当地产业发展、阳光工程和中等职业教育等农民教育培训项目结合起来,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鉴定工作质量。目前,我市相继开展了农产品经纪人、肥料配方师、农资营销员、果树工、蔬菜工、农作物植保员、沼气生产工等工种的技能鉴定,累计鉴定合格1528人(年底前计划2000人),合格人员将由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发放农业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七、加强教育培训条件和能力建设
为进一步拓宽农民教育培训渠道和手段,我校把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作为2013年智慧农业工程的重要内容,积极争取中央
5 校及各方面支持,依托农业科技110平台年内开发建设青岛市农民教育培训网络系统,建立了青岛双向卫星远端接收站,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展远程农民教育培训。
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包括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乡土专家和志愿者近500人的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创办《农科参考》科普月刊,迄今已出版印刷11期、11万册,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和基层农技人员免费发放,受到了广泛好评。
八、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宣传
今年以来,我校一直将对外宣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开展各类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邀请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据统计,1-11月各类媒体共报道我校农民培训活动12次,其中山东电视台报道1次,山东省农业现代远程教育网报道1次,青岛电视台报道6次,《青岛日报》报道1次,《青岛财经日报》报道3次。
2013年11月29日
第3篇: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广校(中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农业部1号文件决策部署,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重点,以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育培训质量为关键,以加强条件能力建设为支撑,努力开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一、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1.充分发挥专门机构主体作用。积极承接农业部有关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职能和任务,配合科教部门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顶层设计,共同谋划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研究制订包括职业认证、教育培训、定向扶持等内容的职业农民制度体系,认真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理论政策研究等相关工作。切实发挥体系职业农民培育专门机构作用,统筹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断加强主体职能建设,组织召开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现场会,观摩河南基层农广校工作实践,交流先进经验做法,研讨强化体系条件能力建设、推进工作开展的具体举措。届时,张桃林副部长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2.全面规范培育工程实施。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农业部1号文件精神,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力度,组织举办项目管理培训班,召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座谈会、现场交流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推进工程深入开展。指导体系采取“一点两线、全程分段”方式,分层分类分模块开展培训,重点面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农机、植保等专业化服务人员,面向名特优新产品生产培育专业技能型人员,面向休闲观光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管理经营型人员;积极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工作,配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绩效考核和激励扶持,全面落实“三位一体”培育环节,切实提高工程实施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效果。
3.努力提升培育条件能力。研究拟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条件能力建设规划,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基层农广校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遴选,引领带动各类培育基地条件能力建设。加大教材统筹开发,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发系列精品教材18种;做好2018年度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推荐教材评价遴选和目录发布工作,统筹指导各省区域教材开发。办好4期基层农广校校长能力提升研修班和4期师资示范培训班,提高办学人员水平,提升教育培训能力。
4.切实推进“四新”工作开展。办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论坛。拟于10月份在山东举办,以凝聚全体系力量,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为宗旨,以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分享发展经验、展示培育成果、宣介成功案例为重点,通过组织相关培训、技能大赛和成果展示等同期活动,探索专门机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的有效合作模式,搭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服务平台,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强大合力。编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精心编撰并权威发布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全面反映队伍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科学预测发展趋势,提高报告的权威性、唯一性、准确性和指导性,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指数研究。与发展报告配套衔接,系统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涉及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健康等方面数据,构建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全方位、多维度、宽领域反映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总体状况,为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撑。编写《新型职业农民手册》。调动各方力量,精心组织编撰,确保手册内容准确、简单实用、方便查阅、满足需求,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兴业、增收致富、创新发展提供基础性、实用性、关键性的专业知识和指导服务。
二、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5.稳步推进农民职业教育。配合部人事劳动司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提升计划,以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推进农民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开展,提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推进农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成果和路径方式等方面衔接,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采取“弹性学制、农学交替”的方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研究制定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规范教育教学过程;抓好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增强支持服务能力;组织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会,举办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和教学能手大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承担好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全国农指委)秘书处相关工作,组织编制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年度发展报告,召开全国农指委全体会议,推进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6.扎实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承担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任务,按照农业部人才工作的整体部署和要求,组织对口15个省21个基地举办培训班。坚持派出督导机制,继续强化培训基地建设,狠抓学员选调、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培训管理、成果转化、品牌塑造等环节,不断完善培训制度,进一步规范培训管理,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7.深入开展各类农民培训。指导体系以小农户为重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等普及性培训,切实提高小农户生产技能,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召开体系培训工作研讨会,推进体系多层次、多形式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全年争取鉴定6万人。
8.切实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按照抓实人才培养、强化产业帮扶的思路,以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为重点,开展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培养农业人才助力产业扶贫。针对河北平泉产业发展现状,联络扶贫项目落地、打造扶贫产业龙头、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做好对口帮扶。指导体系针对深度贫困地区,积极抓好农业相关人才培养工作,加快推进当地农业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持续做好援疆援藏相关工作,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和少数民族语言教材开发力度,提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能力。积极策划产业扶贫系列选题,制作开发有针对性的教学节目。
三、积极推动农业现代远程教育
9.办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继续打造独具特色《小康农家》栏目,不断提升《三农早报》品牌影响力,明确《致富快车》《三农早报》《小康农家》《乡村讲堂》栏目定位,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听众需求。加强与地方广播电台合作,依托体系推进广播资源落地。不断加大《农广天地》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专题系列电视节目制播,继续做好《农业生产经营》栏目,更好地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10.推进农业网络教育。继续承担“农业部为农业系统干部办实事”任务,举办20期农科讲堂,不断扩大节目影响力。推进农业远程教育,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中等职业教育在线学习课程开发。加强在线教学媒体资源建设,新增音视频教学节目700个,网络课件100个。配合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开展2018年度手机培训周、线上线下培训及评选相关活动,聚焦用手机种地管地卖东西。做好科普智农手机APP的运行维护、应用及推广工作,对在新疆建成的10个科普e站进行跟踪服务,做好标准化科普资源汇聚、更新等服务工作。
11.加强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建设,全面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管理系统,指导体系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信息报送及管理考核工作。加强云上智农APP、中国农技推广APP在线教育培训资源开发和整合,指导体系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为职业农民、农技人员提供综合服务。加快制定“云平台”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切实推动平台持续健康发展。
四、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和宣传交流
12.加强调查研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突出以建立职业农民制度、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并结合自身发展建设实际,中央农广校将聚焦3-5个调研主题,各级农广校应确定1-2个调研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调研。改进工作作风,真正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深入经营主体、深入农民教育培训一线,摸实情、问需求、寻对策、谋发展,切实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加强成果转化应用,通过相关会议进行学习交流,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推广,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真正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体系工作的具体措施,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务实开展。
13.扩大宣传力度。加强与《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农村工作通讯》及地方主流媒体合作,策划有分量的重点报道文章。继续办好“新型职业农民”专版专栏,全方位做好工作宣传。突出报纸服务体系的定位,加强与体系共办共建共享。稳步实施和完善杂志改版工作,加强改版后网络和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建设,拓展公共服务功能。
14.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双边合作,与美国远程教育联盟(ADEC)在小型家庭农场主培养内容建设和混合学习模式建设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实施“中美农业远程教育合作——新型职业农民在线学习能力建设”项目,探索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在线学习。实施“农业外交官储备人才”和“高级农业外交官后备人才培训”培养项目,推动农业外事外经人才和高级农业外交官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参加相关国际会议,参与制定《国际开放远程教育2018-2025战略规划(ICDE2018-2025)》和《2030年教育议程——面向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
第4篇:安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安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安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创办于1981年,辖县区分校10所,有专职办学人员63人,专兼职教师245人。拥有固定校舍面积2919㎡,地面卫星接收站4座,各种电教设备200多台套,多媒体教室4个,音像资料库2个,实验实习基地8处。从2002年开始,市校及县区分校分别加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牌子,充分发挥体系及现代远程教育优势,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岗培训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
安康市农广校开办以来,从中专学历教育起步到现在的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共开设专业25个,累计招收大、中专学员13391人,毕业7004人,结业4465人,目前在校学生1922人。毕业学员30%已走向县乡村领导岗位,70%成为农技骨干、专业示范户和致富能手,学员陈分新还光荣的当选为十六大代表。组织编印了包括种植、养殖、沼气等18项技术、15万字的《安康市绿色种养培训教材》,累计完成“绿证”培训30000人,发证10000人;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30000人;农业特种行业职业技能培训1505人;开展农民实用新技术培训35万人次。
主要职能:
⑴主要承担大规模的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任务;⑵贯彻落实中、省农广校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各项规章制度;
⑶领导、组织、协调各县(区)农广校的招生和教学管理工作,制定完善各项实施细则;⑷负责县(区)分校的教务、考务、教材、命题、制卷、评卷、学籍管理等工作;⑸负责县(区)农广校职业技能鉴定和“双证”推行工作;
⑹负责县(区)农广校教师师资培训,组织对安康市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经验交流工作。
由于办学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成绩显著,安康市农广校获中、省、市表彰奖励30余次;4次获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先进集体奖;7次获市农业局一等奖;98年获中央校科教兴农先进集体奖;2000年农业部授予“全国广播电视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03年被中央校评为“全国育才兴农示范校”。
法人代表:徐家彦
地址:安康市大桥南路6号
邮编:725000
电话号码:0915—3186189
第5篇:区农业广播学校工作总结及计划(写写帮推荐)
区农业广播学校工作总结及计划
年我区在市农广校的大力支持和市农业局的领导下,区农广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的办学宗旨,坚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出发,着眼市场需要,立足培养新型农民。重点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培训工程,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及其他各类实用致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接受现代科技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和实验示范的能力。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使我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区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做好农民培训工作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都市农业,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落脚点,积极适应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农业龙头企业骨干、农村致富能手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绿色证书、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远程科技教育等培训工作,踏踏实实为农民做好事,办实事,为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出贡献。
二、采取强有力措施,开展农民培训活动
区农广校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积极引进发展都市农业、现代农业紧缺急需的新技术、新学科、新产业的农村实用人才,逐步建立农业现代化生产基地,积极引导全区农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培训班” 的作用,制定相关工作管理办法和工作任务目标;
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牵头培训,带动农民建立各类新型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协会组织,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周围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并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农民的竞争意识、营销能力和组织化程度,有组织地进入市场,确保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三是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身就是从事同类产品或服务农民的联合,自身就具备了很强的同质性、互补性,其本身的发展就需要各类人才,为培养实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由合作社根据自身的发展来组织社员、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学习的主动性、实效性。
四是启动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行动,建设新型农民的目的就是为了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积极对农民发展进行引导,从培训内容、到培训完以后的发展进行引导,使农民的培训从开始、结束、到以后的发展都紧紧围绕农业发
展方向、围绕市场来进行,我区在厂口、沙朗街道办事处举行“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推进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培训,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确保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总量偏少,文化程度偏低。农村领域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包括农民高级技师、农民技师、农技人员。缺乏人才,严重影响了农村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延缓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影响了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一方面绝大多数学农的大中专生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农村或从事农业,即使是农村出来的也很少愿意再回到农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区农业基础差,对人才吸引力不强,在外创业成功的优秀人才“返巢”回流不多。
(三)社会重视不够。一方面政府没有对农村人才的作用给予充分重视;另一方面,农民对待人才,特别是稀缺的技术人才,缺乏风险共担的意识,致使农村人才的积极性不断削弱。
(四)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对农民培训没有用有的力度,缺少系统的全面规划。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广泛宣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带头作用的先进人物,宣传实用人才在促进农业开发、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宣传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人才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再创佳绩。
(二)加强培训,提高人才素质。一是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充实农村人才数量,继续做好“绿色证书”工程实施工作,在发展特色经济,优势产业结构中培养人才,优化当地人才队伍结构,在全区建立一支来源于农村,成长于农村,服务于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队伍,二是培训机构,多方培训各类农村急需实用人才,三是搞好挖掘和使用。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高的农村人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培养,加强锻炼,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
第6篇:201X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201X年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工作总结
201X年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工作总结
201X年,XX市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在市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广校、省劳转办的关心、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学习贯彻《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 “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发展,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普通中专农民中等职业教育、高等学历教育等方面做出良好成绩。
一、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市农业局党委(组)的要求,XX市农广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X年2月25日正式启动。教育实践活动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省委实施办法和市委具体规定为切入点,贯彻整风精神,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全面推广升级版的“孟连经验”,深化拓展“四群”教育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成果,着力解决农广校系统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
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一是扎实开展思想动员、结合实际抓好学习、深入基层听取意见、坚持边学边查边改;二是深入查摆分析问题、扎实开展谈心交心活动、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三是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强化正风肃纪、改进提升群众工作、加强制度建设、抓好巩固提高、抓好“回头看”工作。教育实践活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正面教育为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整改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维护群众利益,解决群众困难,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中改进作风,农广校广大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全体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提升了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执行力和服务水平。
二、积极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201X年是农业部全面推动阳光工程转型,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之年。XX市农广校按照市委提出全面深入实施绿色工业强市战略和推进高原特色农业跨越发展,加快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全年全市农广校共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1200人,组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1000人,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4434人,颁发绿色证书2035人,建立绿色证书培训示范村10个,学员参加当地农业科技推广项目18项,推广面积达
5.7万亩。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200人,利用白玉兰农业远程教育点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10511人,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6747人,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5450人,组织“三进村”行动中,专兼职教师进村137人次,农民视听达2527人次,播放科技节目达189小时。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18885份、科技书籍5680册、vd技术光盘167张,自编(乡土)教材18类3715册,科技直通车进村35个,培训1750人。全市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取得较好成绩,为普洱三农工作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
XX区、墨江县、景东县、景谷县、澜XX县、西盟县农广校和市农广校按照《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X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66号)文件和省农业厅关于开展201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试点的安排,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六县区农广校和市农广校共承担1200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一是确定培育对象。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各县区结合实际制定标准,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从长期、稳定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劳动作业的农业劳动力,从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土地仲裁调解员、测土配方施肥员中遴选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培育对象,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人员不低于70%的比例,年龄不超过55周岁。二是创新培育模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
段安排课程,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强化分类指导,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开展培训,做到“一班一案”,建立指导员制度,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三是创新培育内容。各县区按照农业部发布的培训规范,结合当地农民实际需求开展摸底调查,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育计划。培育机构课程设置符合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并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四是创新培育手段。各县区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开通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通过试点,取得经验,为201X年全面推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积极承担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按照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今年西盟县、景谷县列为省农业厅项目实施单位,西盟县完成10个村500人培训任务,景谷县完成9个村500人培训任务,培训要求根据当地主导产业进行产前、产中、产后进村办班培训不少于15天,专业技术指导不少于15次。景谷县结合当地粮食、蔬菜及产业发展实际确定进村办班内容,景谷乡文召村养生蔬菜高产栽培50人,威远镇江东村蔬菜栽培50人,威远镇河东村水产养殖100人,威远镇课里村咖啡种植50人,凤山乡柏林村黑山羊养殖50人,正兴镇波云村豆类种植50人,永平镇迁云才蔬菜种植50人,永平镇费竜村养殖50人,永平镇勐嘎村蔬菜种植50人。西盟县结合当地粮食生产及蔬菜生产实际确定进村办班内容,在勐梭镇班母村完成甘蔗丰产管理技术50人。勐梭镇
班母村富母来组冬早蔬菜无公害种植技术50人。勐梭镇勐梭村冬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50人。翁嘎科镇英腊村莫美组冬早蔬菜无公害种植技术50人。翁嘎科镇英喉村玉米地膜二次利用50人。项翁嘎科镇班岳村秋玉米规格化栽培50人。翁嘎科镇龙坎村秋玉米规格化栽培50人。翁嘎科镇班弄村间套种技术50人。勐卡镇永业村小米荞种植技术50人。岳宋乡曼亨村木鼓坝割胶技术50人。项目承担县成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整个项目工作,培训班建立台账制及实行季度报告制度,并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对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到积极实效。
(三)绿色证书培训突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201X年绿色证书培训围绕绿色生态,特色产业开展培训。全市完成培训4434人,颁发绿色证书2035份。澜XX县积极争取县财政经费支持5万元,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证书培训方案,完成培训2650人,获得绿色证书1500人,其中种植业1350人,畜牧业150人;宁洱县结合项目,通过各方努力完成培训712人,获得绿色证书435人,其中烤烟栽培175人,茶叶栽培与加工197人,养殖专业63人;墨江县积极争取领导重视,结合项目完成培训500人。其中烤烟栽培250人,蚕桑专业100人,咖啡栽培100人,养猪技术50人;孟连县整合资金,结合培训项目完成培训238人。其中玉米栽培38人,咖啡栽培100人,水产专业100人;镇沅县完成拖拉机驾驶员培训234人,市农广校根据农民需求在景谷半坡乡、宁洱普义乡共完成200人的橡胶割胶技术培训。
绿色证书培训是农广校的职责,《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农广校要着力开展农民证书培训,积极承担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对农民进行系统产业技术和技能培训,重点增强农业生产经营、农村服务等领域从业农民的职业技能。主要面向种养大户、生产能手等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和绿色证书培训,培养生产经营领域具有绿色证书的专业农民;主要面向农村经纪人、农机手、动物防疫员、植保员、沼气工、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农村服务领域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农民,提高他们的生产经营服务水平和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就业能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成效显著
201X年上级下达XX市农业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2700人指标,市农广校和7县(区)农广校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200人,占任务总数的8 1.5%。其中:XX区完成300人,墨江县完成300人,景东县完成300人,澜XX县完成200人,镇沅县完成200人,孟连县完成200人,西盟县完成200人,市农广校完成500人。具体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业:茶叶种植与初加工708人,咖啡种植与加工406人,畜禽养殖256人,水产养殖培训150人,无公害蔬菜种植培训120人,美丽乡村农民100人,甘蔗栽培10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员100人,橡胶割胶工100人,马铃薯栽培技术60人,水稻栽培技术50人,紫胶生产技术50人。培训涉及面广,专业多,内容丰富,几乎涵
盖主要农业生产,培训按照当前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开展,其可操作性强,实际、实用,有效促进项目实施县农业生产发展。
(五)白玉兰农业远程教育网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取得较好成绩
201X年全市农广校114个白玉兰农业远程教育网点,开展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33期,培训人数达10511人次。其中,粮食作物132期,培训5879人次。经济作物78期、培训3114人次。养殖类16期,培训1018人次。农业工程类7期,培训500人次。教育培训中注重农村基层干部及党员培训,完成村组干部培训643人次、农村党员培训2188人次、农村各类辅导员2188人次。白玉兰农业现代远程教育是“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是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政策和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有利于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利用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对促进XX市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附送:
201X年农业执法大队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201X年农业执法大队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201X我局农业依法行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按照《XX市农业依法行政工作考评方案》的通知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
“执法为民,服务三农”的主题要求,以加强法制基础建设为重点,以农资打假为中心,切实履行好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的职责,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现将201X年度农业依法行政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农业法治宣传,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按照省依法治省办和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六五”普法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农业工作实际,我局制订了《XX县农业局“六五”普法工作规划》。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学习宪法和基本法律,系统学习和熟练掌握与履行职责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举办执法培训班,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形式,对我局农业执法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技能,结合规范农资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采取集中培训,专家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投入品等方面法律法规,促进了我县农资经营者、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法生产和经营。通过采取电视媒体、广播宣传车、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今年,我局共发放普法宣传资料
5万余份,开展职工普法教育6次,举办各类农民和农资经营人员培训班28期,培训人员5200人次,出动宣传车辆92台次,悬挂宣传横幅120条,切实提高了经营人员的守法意识和农民的维权意识,为法治邵东打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搞好农药经营资格审查我们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 8、两优5867等23个中稻示范品种,两优9918为对照品种,按照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专人管理,专家全程技术服务的耕作模式,在水稻收获前组织我局专家组对45个示范品种和对照品种分别就品种的生育期、适应性、抗性、特性、产量等进行现场考评,力求做到示范品种数据准确,科学规范、公平公正。通过水稻品种示范,真正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水稻品种,为政府采购和农民用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认真督促种子经营户建立种子经营档案我们统一为经营户印制了种子经营档案本,要求经营户按照《种子法》的要求做好种子经营档案工作,我们不定期对种子经营户的档案进行检查,没有建立种子经营档案或种子经营档案不健全的我们限期对其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查处。
六、积极调解处理种子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我们认真做好群众举报、投诉、来信、来访及种子纠纷的接待处理工作,积极主动介入种子纠纷调解,努力做到热情接待群众投诉,公正调解种子纠纷,属种子质量纠纷的,依当事人的申请,我们组织专家组进入田间现场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合理合法地进行调解,属非种子质量问题的,耐心帮投诉人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投诉电话10个,人员6人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起。
七、严格执法,净化农资市场我们按照省、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要求,采取集中整治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全县各乡镇,对全县200多家农资店进行了地毯式检查,主要检查主要农作物品种是否未审先推,种子质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农药质量是否合
格,农药标签是否规范,肥料有效成分是否与登记批准相符。今年,我们共检查主要农作物品种230余个,肥料品种25个,农药品种150个,其中抽样送检肥料品种6个,农药品种12个,黄花菜样品10个,全年共查处3个销售不合格农药案和3个擅自修改农药标签案及1个假冒农药登记证案,3个销售肥料有效成分与登记批准不符案和2个非法添加焦亚硫酸钠的黄花菜案,这些案件现已全部结案。全年共没收过期农药20公斤,下架处理过期农药3起。通过对市场的有效监管和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较好地规范了我县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八、大力整治黄花菜违法添加焦亚硫酸钠的违法行为今年7月2日接群众举报,有祁东黄花收购商在我县廉桥、流光岭、团山等乡镇在收购过程中,往新鲜黄花菜中过量添加焦亚硫酸钠。我们立即行动,经周密部署安排、排查摸底,共出执法人员15人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在整治行动中共捣毁3个新鲜黄花菜加工窝点,收缴销毁添加过量焦亚硫酸钠的新鲜黄花菜9吨,监督销毁新鲜黄花菜10余吨,没收销毁干黄花菜2吨左右,立案查处3件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干黄花菜案,通过这次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地打击了不法收购商的违法行为,较好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维护了我县黄花菜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九、认真开展有益生物保护执法今年7-8月,我们在县城农贸市场、杨桥镇、火厂坪镇开展了2次打击非法青蛙的专项行动,共依法收缴青蛙200余公斤,并在桐江河予以放生,对违法行为人进行了警告教育。
十、规范案卷管理,促进依法行政开展201X年,我们按照一事一卷、一案一卷要求,对12个行政处罚案卷进行了整理完善。我们高度关注,明确专人,按照行政处罚相关法定程序,逐一审查,全部完善,确保所有案卷档案规范归档,也为今年严格执法提供了有力依据。我队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依法行政水平还不够高,执法力度还不够强。为此,我们将突出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农业法制队伍的自身建设,切实提高综合执法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法制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四是进一步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地遏制坑农、害农行为的发生。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工作总结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党建工作总结
校园广播工作总结
农广校教学工作总结
校园广播站学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