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admin 2020-12-03 12:01:01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总结

()xx公路实习

 

1.实习目的:认识实习中所见到的有代表性的三大类岩,并学会区分它们。

 

2. 实习区位置:临安市地处扬子地背斜,不同时代地质构造线的方向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向延伸的杭徽公路正好切穿了临安市境内不同时代的地层,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和侏罗系等,还有大型的花岗岩侵入体,为实习观测不同特征的地层露头提供了条件。

 

3. 主要内容:

 

(1)硅质岩

 

我们首先来到了青山湖大桥往板桥转弯处的硅质岩观测点,看到山体表面大部分为黑色,小部分裸露的微微泛黄。硅质岩,即沉积岩中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岩石。也称燧石岩。其主要矿物成分是自生石英、玉髓和蛋白石。硅质岩分为3类:①生物硅质岩,②化学硅质岩,③凝灰硅质岩。我们看到的硅质岩呈黑色主要是因为其中混有一定含量的杂质,属于化学沉积岩。

 

(2)花岗斑岩

 

接着我们来到了牧家桥,那里燕山期的花岗斑岩是酸性火成侵入岩,主要颜色为肉红色,还有一些是灰白色,是由于岩石分化的原因。花岗斑岩是指具

 

有似斑状结构的花岗岩,其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同。花岗斑岩上的斑晶含量一般为15-20%,主要为石英和长石,有时也有黑云母和角闪石。钾长石为正长石或透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有时可见暗化边。斑晶通常被基质熔蚀,基质呈微花岗结构。

 

(3)凝灰岩

 

我们的下一站是徐家坞,那里是凝灰岩的观测点。这儿的凝灰岩以灰白色为主,属于火山沉积岩,大约是在侏罗和白垩时期大约1-2亿年前形成的,在水中沉积而成。凝灰岩:是一种火山碎屑岩引,其组成的火山碎屑物质

 

50%以上的颗粒直径小于2毫米,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多孔,粗糙,有层理,颜色多样,有黑色、紫色、红色、白色、淡绿色等。由于它的组成成分,凝灰岩的解理性和层理性较差。

 

(4)板岩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藻溪镇,这里是板岩的观测点。藻溪镇的板岩是变质结构板状构造的变质岩。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

 

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藻溪镇的板岩绿泥石含量较多,因此看上去为灰绿色。板岩由泥质岩变质而来,在变质过程中,里面的铁元素被氧化,这也是板岩发黄的原因。

 

()瑞晶洞实习

 

1.实习目的:了解瑞晶洞形成过程,并加深对课程中地层、地质构造和地貌等内容的理解。

 

2.实习区位置:临安市内的瑞晶洞是一处地下石灰岩溶洞,发育在5亿年前的晚寒武纪,洞口向南,洞体按自然组合划分为七厅。

 

瑞晶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3.瑞晶洞中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及形成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厅中,那是有一连串层次的石莲台、石瀑布构成的石幔。洞厅中还挂着一连串的石旗和石帘。石幔是由于渗透的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其形状如布幔。

 

(4)边石坝

 

在洞底出现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坝一样高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垄岗状地貌,这就是边石坝。它是由渗透水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的

 

4.溶洞的塌陷、断裂构造、石柱的错断现象

 

溶洞形成后,由于某些地段发生了轻微地壳运动,洞厅中被水侵蚀过的层面发生了塌陷;地壳的下沉使原本在同一平面的岩层被拉伸,形成了断裂构造;原本笔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壳的下沉,导致中部被拉伸而断裂,这就是石柱的错段现象。

 

()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美丽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风光,也进一步了解了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和构造,加深了对课程中地层、地质构造和地貌等内容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这次野外实习锻炼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我学会了对地貌的观察,内容的描述,数据的记录等野外工作方法。当然还有许多不明白的问题,应该与老师多多探讨,这样有利于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标签:人文地理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