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政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依法治理、整体发力,深入推进平安XX建设。
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全面提升政法工作水平
2.
服务经济发展有为。
支持政法工作有力。
维护社会稳定有方。
3.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坚定不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铁的纪律打造过硬政法队伍。
4.
化解矛盾,筑牢第一道防线。
突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
加强监管,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健全体系,确保网络政治安全。
把握形势,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5.
切实坚定政治立场。
切实树立司法权威。
切实强化舆论引导。
切实完善保障机制。
6.
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在法律保障服务上下功夫。
着眼于加强社会管理,在化解社会矛盾上下功夫。
着眼于维护社会稳定,在深化平安建设上下功夫。
着眼于维护公平正义,在公正文明执法上下功夫。
着眼于提高执法能力,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7.
坚持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基础。
坚持健全机制,发挥职能作用。
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8.
认清形势,居安思危,增强做好政法工作责任感
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为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牢记宗旨,执法为民,切实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平安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9.
树立抓经济、抓发展是目的,抓平安、抓稳定是前提的意识。
树立抓经济、抓发展是政绩,抓平安、抓稳定也是政绩的意识。
树立抓经济、抓发展是根本,抓平安、抓稳定是硬任务的意识。
10.
在服务中心工作上求突破。
在矛盾纠纷调处上求突破。
在防控体系建设上求突破。
在社会管理创新上求突破。
11.
强化思想教育,筑牢公正廉洁执法思想根基。
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政法工作的公信力。
强化作风建设,树立政法队伍良好外在形象。
12.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服从服务大局中作出新贡献
以增强公众安全感为目标,在平安XX建设中建立新格局
以提高法治满意度为标尺,在法治淮安建设中实现新突破
以提高科学化水平为标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打造新亮点
以提升执法公信力为指引,在政法队伍建设中树立新形象
13.
一要突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二要突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三要突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
四要突出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14.
一要推动抓好依法行政工作。
二要主导抓好公正廉洁司法。
三要坚持抓好法治惠民工程。
四要组织抓好法治文化建设。
15.
一要强化重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
二要强化公共安全领域监督管理。
三要强化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控制。
16.
一要抓好思想政治建设。
二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三要抓好能力素质建设。
四要抓好纪律作风建设。
17.
一是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政法工作的要务。
二是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生命。
三是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政法工作的导向。
18.
一要坚守职业良知。
二要树立法治信仰。
三要强化制度约束。
四要加大公开力度。
五要营造良好环境。
19.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辖区整体安全稳定为基础,切实夯实政法工作责任。
理性思考、系统谋划,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根本,提高平安建设的针对性。
内练素质、外塑形象,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为契机,提升政法工作的创新力。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以完善提高机制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工作的实效性。
20.
一要突出抓政法带全局的思路。
二要突出抓行业带单位的思路。
三要突出抓中心带基层的思路。
四要突出抓品牌带形象的思路。
21.
政法维稳工作怎么看?也就是定位和认识问题。
政法维稳工作怎么干?也就是能力和方法问题。
政法维稳工作干什么?也就是方向和措施问题
22.
大局意识,就是要认识到政法工作事关发展大局。
责任意识,就是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身上肩负责任。
担当意识,就是要在工作中敢于担当,勇于担责。
23.
提升三种能力,也就是提升驾驭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突出三个关键,也就是主动、创新和工作侧重。
做到四个勤于,也就是勤于动脑、勤于动口、勤于动手、勤于动腿。
24.
一是要抓好治安防范。
二是要抓好社会管理。
三是要抓好基层基础。
四是要抓好宣传工作。
25.
接访机制要长效,就是要形成常态化的领导接访机制。
纠纷排查要全面,就是要全面细致的排查矛盾纠纷。
网络建设要延伸,就是要发挥好村级组织作用。
初信初访要提质,就是要提高初信初访办结质量。
两项活动要求真,就是要抓好信访“零积案年”活动。
26.
积极作为,主动适应政法工作新常态
建好队伍,全面落实政法工作新要求
强化领导,完善政法工作保障新机制
27.
社会治理要精细平稳。
信访工作要依法依规。
法治意识要持续强化。
维稳责任要坚决落实。
28.
政治上要绝对忠诚。
业务上要熟练精通。
作风上要扎实过硬。
29.
制定方案,确保市委政法委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实。
加强联动,确保掌握政法舆论宣传工作主动权。
强化保障,确保政法宣传舆论工作有序开展。
30.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源头预防。
二是全面规范程序,提升工作水平。
三是加强考核考评,夯实工作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