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2021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常用金句(120句)

admin 2022-01-04 08:50:08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2.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就是铭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前行,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宗旨、追求、性质、情怀。

3.新时代新征程上,形势任务复杂严峻,风险挑战层出不穷,明确我们党“是什么”,确保了我们党的战略定力;明确我们党“要干什么”,确保了我们党的行动坚定性。

4.回答好“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另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5.“是什么”,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6.“要干什么”,是党的奋斗目标、使命任务所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7.当代共产党人必须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始终践行并回答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是谁,为了谁”这样重大的价值取向、历史问题,以历史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来鞭策自身,不断努力奋斗。

8.新时代新征程上,形势任务复杂严峻,风险挑战层出不穷,明确我们党“是什么”,确保了我们党的战略定力;明确我们党“要干什么”,确保了我们党的行动坚定性。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只有坚持好这一点,我们才能具有战略定力,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中的艰难险阻。对于新时代我们党“要干什么”,我们要明确,要干的只有一点,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大者”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而“国之大者”则事关方向方位、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关键要害。

10.所谓“国之大者”,就是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事关未来、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的重要论述,蕴含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蕴含着观大势系大局谋大事的时代要求,蕴含着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精神的实践要求,蕴含着立足岗位担当作为的能力要求。

11.有的同志认为,“国之大者”是党和国家的大事,是高级领导干部的事,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很遥远。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做工作如果不知道“国之大者”是什么,就辨不明方向、找不到方位、掌握不好方寸。得其大者,方能兼其小。

12.现实中,我们有的干部看问题缺乏战略性、前瞻性、敏锐性,对“时”与“势”的发展变化反应迟钝,对党和国家关心的事一问三不知,对人民群众期盼的事置若罔闻,对问题的处理视野狭窄、思路不宽、事务主义、经验主义,或不知所措、或躲绕推搡,等等。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国之大者”心中无数或假装糊涂,这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是极其危害的。

13.领导干部要做到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政治上思考问题,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深入透彻地去解决问题。

14.要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做到观察分析形势考虑政治因素、出台政策措施重视政治影响、部署推进工作把握政治要求、处置敏感问题防范政治风险。

15.胸怀好“国之大者”就要观大势谋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知大局、懂大局、为大局的眼界胸怀和能力本领。只有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方可有大格局、大作为,方可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16.领导干部要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经常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自觉站在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政治大局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防止工作片面化、简单化。

17.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作为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加强工作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看得清辨得明大势、大事和大局。

18.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坚持局部服从整体,善于从战略全局谋划推动工作,坚定维护党和国家重大原则、重大立场和重大利益,防止和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当下不顾长远、只重局部忽视全局的“短视症”。

19.国家大事体现在一个个重大部署上、一项项重大任务上,不仅要认识清楚、目标清晰,更要落实责任、落实到底、抓出成效。国之大者、气象万千,国之大者、为国为民。

20.要强化执行力,坚决贯彻执行组织的决议、决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作选择,坚决防止各种象征性执行、选择性执行、低水平执行,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关键在于落实,成败系于落实。

21.要务求实效,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既胸怀大局,找准坐标定位,又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切实把党中央精神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2.群众的小事都是国家的大事。领导干部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对民之关切丝发必兴,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办好一桩桩小事,做好一件件实事。

23.自觉在“国之大者”中找准坐标,把工作放在“国之大者”中思考。全局决定局部,整体决定部分。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舍弃“小我”、追求“大我”,胸中时刻装着“全局图画”,学会从攻治上看问题。

24.“国之大者”,是国家面临的大局、所处的大势、发生的大事,关乎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长远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领导干部,必须拥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把握好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的大局大势,自觉高出两三个层次想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必须不断克服狭隘的经验主义、事务主义、地方主义倾向,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不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凝聚担当作为正能量,实现党和人民事业新跨越。

25.“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和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大者”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而“国之大者”则事关方向方位、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关键要害。

26.要强化执行力,坚决贯彻执行组织的决议、决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作选择,坚决防止各种象征性执行、选择性执行、低水平执行,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关键在于落实,成败系于落实。

27.要务求实效,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既胸怀大局,找准坐标定位,又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切实把党中央精神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8.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牢记“国之大者”,就是要坚持从大局看问题、从长远看问题、从战略上看问题,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出发考虑问题。

29.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只有科学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清醒把握党情、国情、世情,既有中国大格局,又有世界大视野,才不会陶醉于自我封闭的“一亩三分地”、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万花筒”,才能把一地区、一领域、一部门的工作看得更清、更准、更透,做起事来才会更有章法节奏,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果。

30.“国之大者”首要的是政治逻辑,而政治逻辑首要的是胸怀大局、服从政治大局的逻辑。一是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也就是要“上接天线”,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上站得高、看得远,学会从中央的高度思考问题、理解政策。二是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党员干部需要对安邦定国的重大原则、重大立场和重大利益做到心明眼亮。做到这两点,就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既要学会用“国之大者”的视角观察思考问题,不断提升思想认识的高度;也要善于以“国之大者”的思维观大势、把大局、算大账、担大任,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31.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讲政

治还没有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

32.政治判断力,即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33.政治领悟力,即对党中央精神要深入学习、融会贯通,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4.政治执行力,即要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不掉队、不走偏,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

35.党员干部要培养敏锐的政治眼光,学会分析事物与政治的关系,看到其中包含的政治因素,深刻理解其政治意义和政治影响,从政治的高度认识一项工作的重要性。

36.党员干部牢记“国之大者”,就是要在执行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中遵循“国之大者”理念,通过主动加强责任担当,推动“国之大者”理念转化为行动和绩效,在谋划发展、解决问题和提供服务中将“国之大者”作为一切行动的总出发点和工作的底线。

37.要时刻提醒树立“国之大者”在民的执政思维,坚决摒弃那种“人民的一切都是国家给予的”错误想法;另一方面,要自觉把“国之大者”在民的执政思维转化为行动逻辑,以胸怀“国之大者”来推进中国不断发展进步。

38.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牢记“国之大者”,核心要点是要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所谓大是大非

问题,即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原则性、长远性的是非对错的问题,涉及政党和国家的基本方向、基本立场、基本利益、基本道路等的根本性问题。面向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何为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9.牢记“国之大者”,党政领导干部要观大势、谋全局、抓大事。所谓观大势,笔苑公众号辛苦整理,倒卖者可耻!,就是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从长远的角度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我们才能把握事物在一定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只有把握住这种发展趋势,我们才能顺势而为,实现长久的发展进步。所谓谋全局,就是要立足全局,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深入事物发展的整体和全局,用整体的发展推动部分的发展。登高才能望远,从整体上看清形势、从大局中把握问题,才能掌握战略制高点和主动权。

40.“国之大者”是站在全国高度上讲的,是对全局有利的事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做到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就要树立大局意识,把自己所在的地区、领域、行业放到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统筹考虑,不能只顾自身的利益和局部利益而不顾全国利益和全局利益。

41.“国之大者”,就是重点的事情、主要的矛盾、优先要解决的问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做到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就要培养善抓重点的能力,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重点问题的解决上,通过重点问题的突破带动整体的进步。

42.牢记“国之大者”,党政领导干部要多算大账,少算小账大算盘”指的是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利益;“小算盘”指的是自己负责的区域利益,甚至是自己的私利。牢记“国之大者”,多打大算盘、少打小算盘,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无论居于何位、身负何责,都要准确把握“大与小”的辩证关系,要始终将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放在心中,不可图小利而忘大义。强化责任担当,是牢记“国之大者”,准确把握“大与小”辨证关系的行动彰显。

43.一些党员干部只打自己“精明的”小算盘,将精力只放在自己所在的地区、领域、行业,甚至是个人私利,而将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高高挂起,这本质上是缺少责任担当、心中无责的表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少打小算盘,关键在于知责履责。知责履责的重点在于落实,没有落实,再美的蓝图也只是画饼充饥,再美的梦想也只是黄粱一梦。

44.这些“国之大者”包括: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针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提出打好“三大攻坚战”;着眼于中国之治的制度保障,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等。其中,生态环境保护也一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的“国之大者”。

45.对于“国之大者”的建构,其抽象性的最典型特征是政治性,即事关国家政权运行和稳定的重大事项、战略和价值等要务才能够纳入“国之大者”范畴。“国之大者”内涵丰富,其落脚点是“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

46.从脱贫攻坚到决胜小康,从高质量发展到现代化治理,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从严治党,都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关注、主动融入、全力落实的重大事项。

47.“国之大者”,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战略的思维,要求我们超脱小我的局限,善于从宏观视野认识和把握事物。只有看清了“大者”,才能找准自身的定位和方向,才能知大局、明大势、成大事。而“国之大者”,就是那些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问题,既包括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要事,又包括事关人心向背的态度、立场。这些都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践行、坚定维护的重大事项。如果对这些问题关注不够,就谈不上旗帜鲜明讲政治,很容易迷失前进方向,也不可能有大格局、大视野、大作为。

48.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全面权衡、科学决断,综合评判、科学取舍,是科学决策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的核心要点。

49.心中有数,就是把自己的工作、部门的工作、单位的工作、地区的工作放到“国之大者”中去思考,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尽力而为、顺势而为、有所作为。

50.什么是国之大者?就是党中央关心和强调的重大问题,关乎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具有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意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十四条基本方略等,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方方面面,诸如这些大事要事,都是着眼于确保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是全局之计、长远之计,都是国之大者。

51.“国之大者”必须加强政治学习,筑牢政治理想,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肃政治纪律,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时刻留心留意党报党刊声音,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强调什么,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政治判断力、

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时刻保持政治清醒,深刻领会“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始终做到对党忠诚,扩容“大我”境界,扩充自己的历史视野、国际视野,多想想民族大业、国家发展,多算些大账。

52.必须深刻理解“国之大者”的深邃内涵、历史依据、内在逻辑,立志在经济领域为党多做贡献,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践行者。

53.从历史层面上看,不同国家在各个发展阶段会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如果不能认清国家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明确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就会迷失方向乃至“国将不国”。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才不会被纷繁复杂的表象蒙蔽,避免在林林总总、纷纭多变的国际乱象中迷失方向,从而把准方向、保持定力。

54.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政治属性,正确处理“政治眼光”与“检察办案”的关系。“国之大者”具有极强的政治属性,需要我们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机关,也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机关,但首先是政治机关。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就是要求我们把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能力放在首位,检察办案要服务服从于政治工作,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推动工作、办理案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司法实践中去,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55.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人民属性,正确处理“人民大我”与“个人小我”的关系。“国之大者”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坚定的人民立场。我们党成立之初就把人民立场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场,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就是要求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愁心事、揪心事。要正确看待个人得失,始终牢记自己是人民的一员,始终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始终把自己的“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中。

56.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历史属性,正确处理“当前工作”和“长远事业”的关系。“国之大者”具有鲜明的历史属性和时代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就会有特定内涵和时代要求。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就是要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顺势而为,主动求变。要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校准前进方向,处理好当前工作和长远事业的关系,求得长远之效。

57.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大局属性,正确处理“两个全局”和“检察发展”的关系。“国之大者”具有高度的大局属性,要善于顾大局。当前我们最主要的大局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统筹“两个大局”。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就是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全局意识、战略眼光,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同时也要把握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处理“大”与“小”、“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要努力增强统揽全局的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具体问题中达到服务全局的效果。

58.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实践属性,正确处理“不折不扣落实决策部署”和“主动性创造性执行”的关系。“国之大者”具有强烈的实践特色,蕴含着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心怀“国之大者”,关键是坚持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关键在于抓落实、抓执行。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就是要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抓好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的落实。要善于把远大目标、奋斗纲领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紧密结合起来,担负起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神圣使命。

59.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暗流涌动,我国经济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复杂变化。为此,党员干部要善于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发展大局,强化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不断锻造政治判断力。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抓住主要矛盾,是防范化解风险和把握战略先机的关键所在。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们要本着“有问题”要思考,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从“国之大者”着手,将发展中的问题转化为发展中的动力。

60.面对“国之大者”,能主动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政治大局上,从实际出发搞清楚、弄明白,做到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为政治执行打好基础。

61.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提高政治执行力。政治执行力是政治判断力和政治领悟力的最终体现,同时也是其最终检验标准。执政领悟力中涵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鲜明表现,也是各项工作保质保量、不打折扣完成的重要保证。

62.心怀“国之大者”,贵在落实,重在实干。只有坚决与党中央对标对表,不搞象征性执行、选择性执行、低水平执行,才能保证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63.在“两个大局”相互激荡的历史节点上,新挑战新问题新矛盾更为复杂,不断增强统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能力,真正做到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64.在工作中,要拓宽时间坐标,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具体而言,就是要处理好工作中的“质”和“量”的问题。当前“量”的工作是长远“质”的目标实现的基础,长远“质”的目标又是指引和推动当前“量”的工作的保障。因此,统筹兼顾长远和当前的关系,在科学谋划的基础上抓好落实,应该成为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也告诫青年干部,“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在抓当前和谋长远上实现高度统一。心怀“国之大者”,就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来调试好工作中长远与当前的关系、短时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65.心怀“国之大者”,意味着统筹兼顾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要对各种问题都做到心中有数。所有工作不可能齐头并进,因而要摆正问题的解决次序,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优先解决重点问题。解决重要领域中的重点问题,就是“国之大者”,是党和国家的主责主业。不同于重点领域,非重点领域在事物发展中并不具备完全支配地位,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会掣肘重点领域当中问题的解决,进而影响整体问题的解决。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并非只关注“大者”,放弃“小者”,而是要弄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便于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问题。

66.国之大者”这一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概念,对各级干部有着不

同的要求,是各级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遵循。具体来说:中央政治局同志要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高级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升“政治三力”;年轻干部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心怀“国之大者”重要论述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对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突出了鲜明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这一思想理论统筹兼顾了整体性与系统性,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使命型党建规律的认识,增强了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的行动自觉。

67.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在“关键时刻”应该有“关键作为”。为此,要主动学习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分析和把握当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自觉讲政治,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行之有方,奋力谱写新时代为民服务新篇章。

68.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深入思考、认真解决如何在高度开放条件下有效防范各领域风险隐患。

69.增强学习本领,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不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提高对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解、把握运用能力,提高对国际、国内政治时局认识能力,提高对涉稳矛盾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增强工作指导协调本领,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和执行者,向中央政法委报告请示到位,与各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到位,与市县指导协调到位,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到位,把党的决策贯彻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去。

70.大局决定着事物存在发展的整个局面、整体态势。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观大势、顾大局、谋长远,想问题、作决策时自觉把工作实践与“两个大局”联系起来,同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一致起来,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只有立足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思考问题、推进工作,才能作出科学决策、干出政绩。

71.强化“一盘棋”意识,从战略全局出发,自觉把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全局为坐标,找准具体方位,制定工作计划,处理各种问题,办好自己的事,做到知大局、懂大局、为大局。

72.“国之大者”事关大势、事关全局、事关根本。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着眼全局、放眼长远,在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局势

之中,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既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73.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就是要把贯彻党中央精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

74.“国之大者”的本质蕴含了整体与部分、重点与非重点、当前与长远三个辩证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75.领导干部胸怀“国之大者”,就要树立大局意识,把自己所在的地区、领域、行业放到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统筹考虑,不能只顾自身利益和局部利益而不顾全国利益和全局利益。

共同研究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势大局,在新的历史方位找准各自定位,共同分析思考“两个责任”怎么跟进适应、怎么相互借力,合力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

76.就是要求我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指示精神学深悟透,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自觉坚持用党中央精神来分析形势、推动工作,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执行力,就是要在行动上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这就是我们在政治上把握“国之大者”的根本要求。

77.任何工作只有放到大局中去考虑和衡量,才能知道该不该做、该如何做、怎样才能做好。其次,增强大局意识还必须学会既要立足全局,又要兼顾局部;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一定要以大局利益为重,以长远利益为重。只有这样才能在准确认识“国之大者”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国”与“家”、“大”与“小”、“近”与“远”的辩证关系,确保以“国之大者”统领和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78.所谓“国之大者”,往往蕴含了将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代表了新的前进方向,只有把握住这种趋势,才能顺势而为,实现长久的发展进步。领导干部要对“国之大者”做到了然于胸,就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培养战略思维能力,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避免保守和僵化。

79.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科学回答了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80.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能力。

81.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指挥棒、红绿灯,是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循道而行,功成事遂。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阶段继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82.领导干部要深学笃信,通过不断的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把握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精神要义和重大意义。

83.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一场从体制机制到工作方法的全方位变革,是一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系统性工程,要融会贯通,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落实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

84.要从问题导向上把握,发展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来的少,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85.要从工作方法上把握,用好辩证法,坚持系统的观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兼顾,点面结合,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胆试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86.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不能讲得头头是道,做起来轻飘飘,而是必须把相关要求落实落细落常。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只有充分意识到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的紧迫性,从内心深处不断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信心和决心,在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上狠下功夫,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87.要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领导干部引领发展的思维方式,始终在头脑中确立起新发展理念,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想着用新发展理念去思考审视、研究分析,

打破传统理念和惯性思维,多从适不适应、符不符合去考虑问题,做到谋发展、干事情、上项目自觉适应新常态、贯彻新理念。

88.要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谋划工作的科学方法,立足岗位职责,善于把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工作考核、责任考核、干部考核中,体现到政策制定、工作安排、任务落实上。及时调整、纠正和摒弃不适应不符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行为和做法,切实把干部群众引导到践行新发展理念上,想事谋事干事都向新发展理念看齐、都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路子去走。

89.要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践能力,准确把握改革发展与自身所做工作的内在联系,摸索规律特点,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涵养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思维、提升专业素养、掌握专业方法,切实提高应对复杂工作局面的能力,努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

90.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领悟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91.强化前瞻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系统性推进和针对性落实。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

92.新发展理念正是针对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出来的,涉及发展各领域各方面,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93.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两个大局”的时代考验,必须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有举措更加精准务实、增强其针对性的发展自觉。

94.关键是要求广大干部树立全面系统的观念,克服单打独斗思想,不能只顾一点不顾其余,要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前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不搞急救章、避免“一刀切”,政策不能只是挂在墙上,要切实抓好落实,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95.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着眼全国发展大局,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和理解这项重大任务,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96.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97.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才能牢牢把握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有效破解产业结构偏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协调发展不够平衡等短板和问题。

98.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决策、执行、检查各项工作中,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

99.要继续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联系,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100.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勇扛“历史主动”的政治担当,增强“锐意创新”的行动自觉。

10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102.新发展理念直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瓶颈问题、短板问题,引领我们在优化结构、增强动能、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促使发展更加平衡、协调、可持续。

103.在新发展阶段,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需要系统性、针对性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持续释放发展新动力、不断开辟发展新空间,促进城乡区域平衡发展、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稳步迈进。

104.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才能有效破解一系列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才能在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中育先机、开新局,推动“中国号”巨轮在新发展阶段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105.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从根本上破解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从而有效扩大内需。

106.新征程上,我们既要破解长期存在的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可能要应对不少从未经历、难以预测的问题,存量矛盾和新增风险相互叠加,工作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绝不亚于过去。在新征程上解决一系列尖锐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新发展理念在更深更广层面落细落实。

107.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畸轻畸重,不以偏概全。

108.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109.把握发展主动权、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就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110.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11.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使之成为衡量工作对错、取舍的试金石,推动高质量发展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112.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完整、准确、全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在谋划发展、制定政策、建设项目中一体遵循、一体落实,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

113.要在“准确”上下大功夫,切实把准方向,从政治高度加以贯彻,不能跑偏,更不能背离;切实把准尺度,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影响经济基本盘的“一刀切”,坚决杜绝生搬硬套、盲目蛮干;切实把准重点,区分轻重缓急、找准发力点,不能不顾实际遍地开花、齐头并进。要将新发展理念全面贯穿到干项目谋发展各领域,指导决策、执行。

114.对照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必须全面排查,举一反三,及时校准偏差,尽快补齐短板。要深刻检视思想认识上的差距,不断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全面把握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阶段的实践要求,切实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深刻检视体制机制上的差距,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突破影响新发展理念贯彻的制度瓶颈,打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堵点和“最后一公里”;深刻检视统筹协调上的差距,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发展与安全等重大关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提前做好战略布局,下好先手棋;深刻检视干部能力作风上的差距,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训,驰而不息整顿干部作风,引导广大干部加快形成与贯彻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式。

115.切实把新发展理念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决策、执行、检查等各项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116.放到新发展理念的参照系中,面临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优、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还要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既有量的不足,更有质的差距,还有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

117.我们要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

118.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新事物,面临新要求、新挑战、新期待,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培养战略眼光,提升专业水平。要全面推动改革创新。总是囿于老思路老方法很难找到出路,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求得发展。要下功夫不断推动政策、平台、载体、方法、举措创新,通过创新解决发展动力不够、干部精气神不足的问题,不断以新发展理念指引方向、推动工作。要坚持系统思维。突出增强整体协同,在谋划发展的“大棋盘”上,“五大理念”一起落子,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要发展”根本路径,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坚决守住“保”的底线,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奋力拓展“进”的态势。

119.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既有各自内涵,又相互联系、互为支撑,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一体领会、一体贯彻,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

120.只有充分发挥新发展理念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指挥棒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有清晰的路线图,我们才能有效破解一系列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在新征程中育先机、开新局。

标签:写作素材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