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无不陷之矛,亦无不可陷之盾。”自古以来,强敌都是相对的,并不是时时强、处处强、人人强,更不是铁板一块、无懈可击。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无论多么强大的军队,都有短板和破绽,古代兵书将这些“隙”概括为:骄、劳、饥、懈、乱、疑、困、险等。打蛇打七寸。一旦这些致命弱点、关键节点和要害目标被抓住,就等于暴露出“阿喀琉斯之踵”,就可能要吞下失败的苦果。(解放军报《善于乘敌之“隙”》)
【典故】出自先秦韩非《矛与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释义】意思是,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寓意说话办事要一致,不能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
【赏析】马克思曾经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 党员干部就是要解决问题的,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是对初心使命的最好检验。不把问题当包袱,才能通过解决问题使工作更上一层楼。当前,我国发展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阶段,面对的都是大问题、难问题。问题越大越难,我们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在发现问题中反思不足,在梳理问题中找到优势,在破解问题中推进发展。随着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展变化,各种困难、风险、挑战层出不穷,一些干部“本领恐慌”逐渐显现。好学才能上进,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才能解决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理解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面对大局、大势和大事才能站得高、望得远、看得清,不断提高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问题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干中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