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赴X研究院学习考察报告

admin 2022-04-02 15:13:26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为加强与XX研究院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兄弟市州先进经验,主动融入河西走廊经济带建设,推动XX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2月15日至1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XX带队,副市长田青参加,组织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局及市博物馆等单位和县区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考察组,赴XX研究院和XX市学习考察文旅产业合作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工作。这次考察,考察组亲眼目睹了XX研究院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成果,亲身体会了XX市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亲自感受了XX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既令人感叹、更发人深思,既增强了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又坚定了加快推动XX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勇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信心和决心。返金后,考察组各成员分别准备了学习考察心得体会,副市长田青组织开展了心得体会集中交流,经梳理总结、概括提炼,形成了学习考察报告。

一、学习考察情况

(一)XX研究院考察交流情况。2月15日上午,XX带领考察组赴XX研究院,与该院院长等领导和专家就院市合作事项进行座谈交流。XX研究院副院长张元X主持座谈会,XX研究院副院长郭青林及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保护研究所、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技术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等负责同志及XX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苏伯民院长对XX市政府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详细介绍了XX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物保护利用、文化旅游开发和遗址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表示XX研究院将支持XX市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把双方合作打造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典范;希望双方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共同把XX文化遗产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弘扬好,为共建“一带一路”作出积极贡献。XX市长介绍了XX市文旅资源及文物保护等工作情况,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及在XX研究院座谈时重要讲话精神,抢抓“一带一路”和XX文博会机遇,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河西走廊城市群、经济带的部署要求,加快融入大XX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希望XX研究院发挥其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传承、展示等方面的优势,在文物保护项目、课题研究、展示利用、人才培养等方面与我市开展深度合作,指导帮助挖掘和开发我市特色文化资源,促进XX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副市长田青、XX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随后考察组实地考察了莫高窟中与番禾瑞像相关洞窟。

(二)XX市学习考察情况。2月15日下午,考察组在XX市参观了东驿·XX艺术城、XX国际会展中心、XX城市规划馆,认真听取相关同志关于项目谋划、经营运营、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情况介绍,深入学习了XX市文旅产业布局、城市设计规划等情况;实地考察了XX光电博览园、首航高科XX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兰州大成XX50兆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等项目,详细了解了光热发电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一系列创新做法。

2月16日,考察组在XX经开区、肃州区考察学习。在XX经开区,考察组一行深入中国水电四局(XX)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XX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金风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车间参观考察,详细了解了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技术革新应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等情况。在肃州区,考察组一行深入学习中国—以色列(XX)绿色生态产业园、东汇戈壁雪润农产品冷链仓储及物流集散中心、肃州区戈壁生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XX新能源综合利用产业园、中广核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的运行状况和发展前景,认真学习了戈壁生态农业和新能源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

二、主要经验和启示

这次考察时间紧凑,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目的明确,短短两天时间,实地考察学习了15个点,其中XX研究院1个,XX市6个、XX经开区3个、肃州区5个。两天来,大家深切感受到兄弟市州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城乡面貌的显著变化、文旅融合的发展成效,增强了不进则退、慢进掉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收获很大、感触很深、启发很多。有以下经验启示:

(一)文旅产业蓬勃发展。XX市依托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充分发挥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大XX文化旅游经济圈龙头地位和甘肃会客厅的作用,坚定不移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位产业和首要支撑,充分展现“文化盛典、人类XX”的名片,确定了提升旅游产业和农业,突破文化产业、工业和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XX已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目前正在按照国际化、分众化、田园化、融合化的发展路径,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核心区、甘肃(XX)国际空港经济区和XX文化研学基地。

1.坚持规划引领。把规划编制作为引领文旅产业发展“龙头”,坚持以大规划引领大发展,按照“世界级定位、国际化标准、一体化打造”的目标要求,高标准编制完成了《大XX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XX市国家级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XX文化旅游经济圈规划环境综合承载力专项研究》,高水平编制完成了悬泉置遗址、阳关遗址、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保护等专项规划,形成了科学完备的大XX文化旅游经济圈核心规划体系。

2.突出全域旅游理念。把全域旅游理念贯穿文旅产业发展全过程,努力实现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全域旅游体验一键直达。按照全域旅游理念,高标准推进景区景点、乡村旅游、交通基础全域提档升级,实施了鸣沙山月牙泉、雅丹世界地质公园、悬泉置、玉门关等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智慧化、清洁化改造,新建运行XX旅游集散中心和玉门关、雅丹等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优化布局城区和机场、车站等旅游咨询点,大力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和夜市片区提升改造,全新升级“游XX”智慧旅游平台,构建了完善的游客全域旅游服务体系。比如,市委市政府接待点XX宾馆,处处体现出热情细致的服务和文化内涵,宾馆内部装饰、服务设施、餐桌、就餐用具处处体现着XX文化,房间里的茶杯、纸巾都印着“飞天”图案,菜品佳肴也体现着地方风味、物美价廉,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出现在菜品上,创新应景,表现出为文化服务高超的工业设计理念。宾馆处处都是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加上服务精细而优质,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3.具有多样化高品质的旅游接待设施。市内既有天河大酒店、飞天宾馆等品牌星级酒店,又有许多中低档次的酒店,还建成阳关旅游休闲小镇、莫高镇甘家堡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旅游项目,可满足不同群体消费需求,全市接待床位总数达到5万张(目前,XX包括永昌县共有旅游住宿企业202家,接待床位数只有9982张,其中,星级旅游饭店22家,床位数3458张,星级以下住宿单位180家,床位数6524张)。比如,我们参观考察的东驿·XX艺术城项目,就是一个体现XX本土特色高端酒店,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有以艺术陈列、艺术创作、艺术交流为主的文化活动区、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及多种类型满足高端消费的客房,视野之内就是景观,出门就是沙海,旅游旺季每套客房每晚售价在5000元以上,还一房难求。同时,XX聚焦聚力“快旅慢游”,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敦格铁路、机场扩建、瓜敦高速、景观大道等20多个内联外通项目,开通旅游动车,XX机场更名为“XX莫高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22条、通达城市15个,构建了立体式、便捷化交通网络体系。这些旅游接待设施提升了城市品质品位,全面展现了XX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形象。

4.坚持文化赋能文旅产业发展。把挖掘资源作为助推文旅产业发展的“源泉”,挂牌成立XX文化学院,致力传承弘扬XX文化,密切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交流合作,推陈出新《丝路花雨》《又见XX》《XX盛典》等演艺节目,研发壁画临摹、微电影制作、彩陶制作等研学产品,发展壮大XX礼物、XX故事、洛小北等一批文创企业,相继推出了念念XX、如梦XX等千余款文创产品,研发丝绸制品、艺术图书、临摹绘画等XX特色产品,开发文博体验、乡村休闲、户外运动、沙疗养生等新兴旅游业态,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游客在XX平均游玩时间从原来的1.5天延长到现在的2-3天。特别是成功举办“一带一路”论坛、“一会一节”等论坛活动,实现了文化资源向产业优势的转变。我们参观考察的XX国际会展中心是丝绸之路(XX)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永久性会址,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可同时满足6000人规模的国际会议、新闻发布、学术报告等活动,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承载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的会展中心之一。

对我们的启示:1.定位要找准。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找准定位,XX要积极对接省上推进XX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XX学研究高地建设、河西走廊国家文化遗产线路保护利用行动计划以及长城、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等部署安排,充分挖掘长城文化、红色文化、镍都工业文化、沙井文化、骊靬文化等特色优势,错位发展,借势登高。专班推进与XX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落实,深入挖掘展示和利用好圣容寺、云庄寺、花大门石刻等文化遗产,构建河西五市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联盟,加快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积极融入大XX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2.理念要创新。思想观念决定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工作力度。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宣传教育功能,而且更具有产业属性和消费娱乐功能。要破除文化建设就是花钱,只投入不产出或投入产出比低、投资收益周期长的旧观念,树立起文化旅游产业就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新观念。在具体工作中,坚持规划先行,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市场主体,精心打造旅游线路和打卡点,继续谋划筹办精品节会,积极开发各类文创产品,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努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3.设施要提升。文化旅游设施是展示城市形象的载体,我们要积极推动现有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按照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大力实施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智慧化改造,优化布局游客服务中心。聚焦“吃、住、行、厕、游、购、娱”,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积极推动接待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引进投资主体新建高端酒店,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开发建设民宿,满足商务活动和不同层次文化旅游活动需要。

(二)城市风貌独具特色。近年来,XX城市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直观的感受是“新、特、绿、净”,文化氛围浓厚、建筑风格突出、功能布局完善,特色名城形象逐渐彰显,居民的自豪感和游客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显著。

1.城市特色鲜明。XX市始终站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弘扬XX文化的角度,坚持传承历史、尊重自然、立足现实、以人为本的原则,聚焦“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文化艺术之城、会展文创之都”目标,以文化基础设施和旅游景观设施为核心,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汉唐风格,XX特色”的建设理念在城市处处展现,XX元素的飞天、藻井、莲花、天马等人所熟知的壁画形象和壮美沧桑的大漠风光处处展示。比如,沙州路上的228幅石刻艺术展示了XX2000多年的古代文明史与开放史;盘旋路四周,凿空西域、天马故乡、佛教东渐、三危灵光、地灵人杰等组合浮雕展现了XX往昔繁华;城区临街主要建筑穿靴戴帽,古色古香,融现代建筑风格与汉唐古典风格于一体,尽显历史名城风韵神采;迎宾大道及两旁的飞天迎宾灯、系统浮雕,展示了XX人民开放好客的热情和诚意。

2.城市设施完善。大力推进XX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2021年,实施了城市道路建设及提升改造工程,打通了白马路、惠煌路、玉门关路、文昌路等道路,子亭西路、西域东路等新建道路建成通车,使XX城区路网四通八达、更加完善,方便了市民出行。全力推进老旧楼院及配套设施改造,改造XX市沙州镇8个社区、155栋老旧楼院,惠及居民8900余户。实施了园林绿化、街景美化、城市净化工程,实施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提升,新建公共停车场、星级公厕,精心打造北台服饰、南仓古乐等特色艺术街区,优化布局城市雕塑、装置艺术、绿化造景等公共艺术小品,加快公交车站、标识标牌、景观灯光等公共服务设施艺术化改造,沙漠绿洲城市的文化艺术氛围浓厚。同时,实施了城市后备水源地建设,启用了城市地下水源地置换工程,实现了党河水并网入城,保障城市饮用水质安全。

3.城市“夜间经济”活跃。XX市将扮靓城市夜景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展现城市品位、增加城市灵气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决策,大胆创新,因地制宜,将水利防洪工程与景观、生态相结合,创造了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城市十大景观工程”之一党河风情线,全长5公里,使水系和绿地交融,水体和景观交汇,夜景与灯光交映,丰富了城市内涵,彰显了XX“移步皆是景、举目阅古今”的城市风貌。按照“一路一灯、一路一品、一路一景”的原则,实施了城市夜景灯光工程,办公楼现代庄重,商业建筑繁华多彩,宾馆饭店温馨典雅,让人回味无穷,提升了城市品位。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开发推出夜品佳肴、夜习科普、夜间演艺等夜间消费产品,初步形成以沙州夜市、XX小镇、月牙泉小镇三大夜市和文化演艺为依托的“夜间经济”消费体系。特别是沙州夜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分为十大功能区(文化主题区、特色餐饮区、民俗市井区、西域风情区、宾馆酒吧区、烧烤区、XX特产区、商贸购物区、农副产品区、星光夜市区),被誉为XX“夜景图”和“风情画”,先后荣获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先进单位”“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市场”“全国文明市场”“全国十佳市场”、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四星级”等荣誉称号。

对我们的启示:1.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突出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特色,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加强空间开发管制,完善城市设计,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城乡融合,聚力打造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强的精致城市。2.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城市道路更新改造、打通断头路,改造棚户区和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地下管网,加快建设智能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韧性城市。健全完善精细化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环城绿色长廊,绿化街道游园,美化市容市貌,亮化街区景致,净化城区环境,建设公园城市。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城市内涵魅力。3.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结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立面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强化夜景灯光规划设计,全力装扮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绚丽多彩的镍都夜景。深入挖掘工业城市文化内涵,充分学习借鉴沙洲夜市经营管理模式,积极谋划建设XX夜市。

(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迅速。XX市依托风光资源富集、地域面积辽阔的优势,按照“基地化推进、大项目带动、大电网外送”的思路,抢抓国家能源战略转型政策机遇,率先起跑、赶早起飞,集中精力做大清洁能源产业规模,积极构建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十四五”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将达到400亿元以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突出基地布局。发挥比较优势,立足特色,先后实施XX风电基地一期380万千瓦和二期第一批300万千瓦等重大工程;XX市2009年6月就启动光电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建成区面积近60平方公里,落户企业36家,建成光电116万千瓦,成为全省建成最早、集中连片面积最大、装机容量最多的光电产业园区。截至2021年底,XX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662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1245万千瓦,光伏装机401万千瓦。

2.突出产业配套。依托XX经开区,突出招大、招优、招强,先后引进金风科技、中材科技、京城机电等国内风光电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和配套企业48家,形成了年产风机600万千瓦、叶片3500套、塔筒800套的风电装备产能,具备年装机风电规模1000万千瓦的能力,成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配套最完善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3.突出储能调峰。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先后引进实施首航节能熔盐塔式、大成线性菲涅尔式熔盐光热发电等一批重点储能调峰项目,为延伸产业链条、扩大集群效应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首航节能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是我国首个百兆瓦级商业化光热电站、首批光热发电示范电站之一,也是目前亚洲装机最大,全球聚光规模最大、吸热塔最高、储热罐最大,且可24小时连续发电的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4.突出电网外送。加快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先后建成沙州750千伏变电站、月牙泉330千伏变电站、光电园区星光330千伏升压站及配套的11座110千伏升压站,构建了新能源外送输出电网,实施了酒湖直流特高压通道工程,甘肃电投常乐电厂一期2×100万千瓦调峰火电项目如期并网,实现西部能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既缓解新能源消纳压力,又满足了中部地区电力快速增长的需要。

5.突出就地消纳。由中广核新能源西北分公司投资建设肃州区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国网甘肃电力公司与XX市地方企业建成的XX市新能源大数据中心,对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对我们的启示:XX风光资源丰富,同时具备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所需的镍、铜、钴等原材料,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风口,戈壁荒滩将会变成金滩银滩。对比XX市“五个突出”,我们深受启发,综合分析,深入研判,XX市发展新能源产业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优势和三个方面的不足。优势:一是具有大基地开发的条件。XX市地处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开发规模1500万千瓦,具备基地化、集约化、一体化开发的条件;二是具有建设区域调峰中心的条件,永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纳入国家规划,谋划储备光热示范项目,移动式、固定式储能电站项目前期加快推进,陇电入浙特高压直流工程配套调峰火电将落地XX;三是具有外送便利的条件,新能源装机规模263.15万千瓦(光伏218.5万千瓦,风电44.65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规模的59.36%;电网架构较为完善,现有750千伏变电站1座,330千伏变电站4座,陇电入浙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加快推进,为电力外送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四是具有就地消纳的优势,XX市属新型工业城市,电网负荷以工业负荷为主,占总负荷的80%以上,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90.78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79.67 亿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87.76%,是甘肃省用电负荷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预计“十四五”经开区新增电力负荷23亿千瓦时,电力负荷需求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不足:一是规划不够系统,前期(“十二五”期间)大基地规划不够超前,土地的集约化程度不高,加之部分土地性质为林草地,给新能源基地化开发带来一定影响。二是配套装备制造产业竞争压力大,除引进了上海电气装备制造外,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处于空白,周边的武威光伏装备制造、XX的风机装备制造已形成规模,我市加快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面临着空间不足、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三是多元调峰模式尚未形成,光热项目处于谋划争取阶段,储能电站项目处于起步阶段,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在开展前期,配套调峰火电正在积极争取,发挥效益还需时日。

我们要认真学习XX的好做法、好经验,从四个方面破题,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更加注重抓机遇快速发展。XX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谋事的“大格局”、干事的“大手笔”,在发展中争先进位,赶超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对XX来说既是动力又是压力。面对各地新能源产业竞相发展、你追我赶的态势,我们必须锚定建设新能源千万千瓦级基地和打造千亿级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集群目标不动摇,科学有效开发利用各类资源,用好优势条件,选择最优路径,重点围绕电池材料和电池产业,抓住关键、集中力量、加快攻坚,促进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产业爆发式发展,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二是更加注重招大引新培强。XX在新能源开发建设中,注重引大企业、谋大项目,引进了正泰、宝丰、金风科技等大企业,建成了规模较大的首航节能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我们应结合新能源开发,注重引大与培新相结合,在引进晶科能源的基础上,再精准引进一批龙头带动的链主企业,建设一批投资大、产值高、附加值高的大项目,打造一批专精新特的中小微企业,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生产基地。三是更加注重建链延链补链强链。XX市借助新能源开发,加快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风电、光伏生产体系初具规模。我们要完善新能源开发与配套产业同步引进机制,借助新能源开发,围绕电池材料和电池产业等,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在产业链协同发展上持续发力,努力打造电池材料和电池产业千亿级集群。四是更加注重创新示范引领。XX市开展微电网、绿色大数据中心等新技术试验示范,具有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我们要瞄准新技术、新模式、新平台,依托紫金云大数据中心,建设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加快实施“源网荷储智”一体化,实施光热、熔盐储能电站等项目。

(四)戈壁生态农业效益明显。XX市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坚持把戈壁生态农业作为“金字招牌”,充分发挥高效节水、技术集成、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着力健全戈壁生态农业生产体系、技术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取得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生态改善、农民增收致富的效果。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33亿元,同比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23元,增长10.1%。

1.龙头企业带动力强。积极引进山东水发、大禹公司、XX种业等上市公司,充分发挥优势和实力,着力推行园区式开发,先后建成中以(XX)绿色生态产业园、东洞戈壁生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等戈壁农业产业化项目,成为全国最大的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区和有机无土栽培示范基地。我们参观考察的中以产业园面积32.21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各类投资14.5亿元,建成水电路林渠等基础设施306公里,已入驻企业和合作社46家(其中:上市企业3家),开工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4094 座,已建成玻璃智能连栋温室11万平方米,建成8500平方米的智能工厂化育苗中心1座,有机肥加工15万立方米,初步形成了集育苗、种植、加工、冷链物流、养殖、有机肥加工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产业聚集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

2.仓储物流体系完备。XX市立足于中以(XX)绿色生态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和戈壁生态农业发展需求布局,启动建设东汇戈壁雪润农产品冷链仓储及物流集散中心项目,主要包括果蔬保鲜库、智能净菜配送中心、果蔬加工车间、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蔬莱水果批发市场、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尾菜处理等八个板块,并配套综合服务、信息、仓储、调度配送等附属功能区。项目全部完工后将提供分检、包装、保鲜、仓储、加工、配送、冷链物流等“一条龙”服务,每年为社会提供10万吨果蔬和3万吨肉类海鲜存储,销售农产品225.6万吨,年实现运营收入2亿元以上,可安置就业人员300人。

3.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坚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定位,以“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为设计理念,聚集国内外先进设施农业科技,运用物联网技术,打造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试验示范研究、观光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综合生产营销等功能为一体的戈壁生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示范园立足产、学、研结合,依托科研院所专家智库和XX戈壁生态农业研究院等科技力量,重点示范推广日光温室及拱棚标准化建造、以色列漫反射膜应用、有机基质栽培及基质修复利用、智能化环境管控、水肥一体化集中供应、病虫害绿色防控、设施休耕轮茬、尾菜无害化处理等先进技术,实现重点环节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走出了一条戈壁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未利用土地上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人工设施内打造中高端农产品、跳出传统耕地实现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对我们的启示:XX和XX同属干旱少雨、生态脆弱地区,要平衡好生产和生态的关系,向戈壁要空间,用科技摆脱资源约束,提升产业链韧性,走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1.凝聚各方合力。发展戈壁农业要自上而下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高规格、强有力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健全政策支持体系,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参与、竞相发展”的工作格局。2.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坚持大格局、高定位,聚焦高品质草菜畜等重点产业,科学编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3.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依托产业园,不断强化与省属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创新和推广应用力度,通过产业服务、技术引领、辐射带动,充分发挥科技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的支撑引领作用。4.大力拓展市场空间。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仓储及物流集散中心建设,推动农业从种养环节向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延伸,健全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实现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我们在学习中开拓视野,在交流中启迪思路,在对比中找准差距,深感兄弟市州竞相发展、比学赶超日益激烈,需要对标先进、大胆尝试,发挥优势、锻长补短,以敢想敢干的精气神和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加快推进XX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瞄定目标加速发展。XX市取得今天的发展成绩,关键一点就是思想高度解放,打破传统模式,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大格局中找位置、定坐标,表现出了“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精气神。我们要把XX发展放到全国和全省大局中去谋划,准确把握XX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速突破期、重大窗口期,着力服务国家所需、甘肃所需,抢抓政策机遇,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落实好“三步走”推进计划,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幸福美好、文明精致、生态宜居、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新XX。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突出抓发展、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主动对标先进,找准差距,自我加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推进“2+4”产业链培育提升等即定任务落实,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努力实现新作为、展现新气象。

(二)加快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千亿产业链作为培育提升“2+4”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加快推进“一基地两区一中心” 建设。一是坚持错位互补发展。以河西走廊经济带“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为抓手,以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为切入点,推动区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建立河西协同发展联盟。坚持错位发展,我市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结合风光电基地建设,配套发展高端切片及组件等装备制造产业。坚持优势互补,推动我市电池材料及电池、电线电缆等产品与XX市拉棒及风机、叶片、支架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品就地就近使用,协同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同时,依托XX紫金云大数据中心,打造河西走廊绿色大数据中心,形成河西五市产业互补、市场共享、产品共用的发展新格局,做大做强河西走廊城市群。二是着力打造新能源千万千瓦级基地。加快推进4个300千伏汇集升压站项目建设,推动“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项目按期建成并网,年底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加大汇报衔接力度,争取更多的新能源开发指标,力争河西第二条特高压直流通道换流站及配套火电落地XX,“十四五”建成新能源千万千瓦基地。三是协同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配套产业项目落地,按期建成、发挥效益。按照“定期补充、动态调整”原则,持续完善产业图谱,更新招商引资信息库,系统梳理招商企业清单和项目清单,精准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补齐镍钴锰酸锂电池产业链,拓展磷酸铁锂电池产业链,推动电池材料和电池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末电池材料本地化率达到90%以上。同时,加强与比亚迪汽车、东风汽车集团等重点龙头企业的对接,定向开发车电分离的电动汽车产品,积极引进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四是创新建设新能源就地消纳示范区。依托XX经开区、紫金云大数据、金川集团等新增电力负荷,加快实施“源网荷储智”一体化项目试点,加快开展电价测算、系统论证等前期工作,力争今年3季度开工建设。充分发挥数据信息产业优势,加强长远规划和项目布局,加快XX紫金云数据中心1.2期项目前期,力争年内建成投运;依托紫金云大数据中心,规划建设新能源大数据中心。五是建设河西走廊调峰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调峰为目标,加快布局移动式、固定式储能电站建设,推进百万级共享储能、高温熔盐储能绿色调峰电站等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永昌抽水蓄能电站可研及其他专项报告编制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谋划实施10万千瓦光热示范项目。六是强化政策支持。依托金川集团公司、市国投公司,联合重点新能源企业,多元化筹措资本金,设立XX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引领、支持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依托金川集团公司、XX经开区、金拓锂电等,联合头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建立锂电产业联盟和创新联合体,开发生产应用于消费、数码、动力等各行业各型号的多元化电池产品,建设覆盖全领域的电池产业基地,打造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千亿级产业集群。

(三)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深化与XX研究院交流合作。进一步细化实化与XX研究院合作事项,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和XX研究院负责同志牵头的专责工作推进组,组织和督促市文广旅局、县区政府和XX研究院对口业务部门(单位),明确任务图、列出时间表,加快推进合作事项落实。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面,1.邀请XX研究院,指导永昌县加快编制《甘肃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永昌特色展示点项目方案》和《文物影响评估报告》,尽快补充完善项目前期手续,推动项目资金申报和建设。2.指导永昌县编制部分红西路军永昌战役遗址本体修缮项目计划书和方案,争取每年有1-2个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项目计划。3.推动御山峡景区建设,讲好隋炀帝西巡、番禾瑞像故事,编制御山峡景区圣容寺石窟与长城遗址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方案,争取纳入甘肃省“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项目库。在土遗址保护方面,1.指导永昌县和金川区,针对土遗址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制申报文物本体修缮、围栏工程、抢险加固、数字化展示等项目计划书和项目方案,重点推进永昌县汉明长城、金川三角城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的项目编制。争取每年有1-2个项目纳入国家级文物保护项目计划。2.协调XX研究院在永昌县设立长城保护研究站,每年在永昌县安排开展一定数量的长城保护性实验和研究课题,提升我市文物从业人员的科研及保护水平。在展示利用方面,1.协调XX研究院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开放与番禾瑞像有关的洞窟,在数字化展示中加入XX元素,加大讲解和宣传力度,提升XX的历史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2.指导XX市博物馆策划举办“永昌圣容寺与XX文化”临时展览,分享XX研究院关于“番禾瑞像”的研究成果和数字化成果,提升市县博物馆策展和陈展水平。3.协商XX研究院将番禾瑞像数字化版权让XX免费使用,主要用于展馆布展等。4.谋划举办第二届“丝绸之路与永昌圣容寺国际学术研讨会”事宜,委托XX研究院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会交流,为弘扬文化遗产提供学术支撑。5.推进永昌县博物馆新馆建设,邀请XX研究院在陈列展览设计、大纲编制、数字化展示方面给予指导。人才队伍方面,1.实施讲解员委托培训计划。分批次派遣XX文博单位讲解员,赴XX研究院短期进修,整体提升XX文博单位讲解服务水平。2.根据各博物馆和纪念馆实际,以名誉馆长等柔性引进方式,推进院地合作项目、编制展览内容大纲、承担学术课题、合作开展研究项目等具体业务工作。二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1.加大与丝路沿线地区的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深化甘青蒙、河西走廊等区域旅游联盟战略合作,联合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共同打造河西走廊自驾游黄金廊道。2.积极争取开辟XX、XX至兰州的航线,打通河西走廊空中廊道,提升游客出行便捷度。3.积极培育和引进文旅行业市场主体,实现文旅限上企业“零”的突破。4.完善旅游设施和基础服务,打造提升旅游景区,培育和完善镍都工业游、红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历史探索游、科普研学游等旅游线路产品,打造工业探秘、太空体验、科普研学、科幻互动等旅游打卡点,积极参与“一会一节”等省内外品牌活动,策划举办“火星生活周”、金川区香草文化旅游节、永昌“四月八”民俗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不断放大文旅综合效应。

(四)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品质。一是高起点编制城市规划。加快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邀请专家学者充分讨论论证,编制和完善XX城市风貌色彩和照明规划,加快城市综合水系连通、永昌县水美乡村、全域生态绿化、城市绿化提升等规划编制。优化城市设计,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实施 “XX记忆”工程,打造主题街区,加强城市主次干道、建筑物表面的夜景灯光设计,结合各街道布局特色设计灯光,展现街道整体夜景效果,凸显城市文化内涵,让城市散发多彩魅力。二是高标准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补短板PPP项目,尽快打通城市断头路,按计划推进棚改和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智慧停车系统建设任务,加快建设5G基站、智能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实施一批供热供气、供排水管网、水系连通、排洪蓄水项目,提升城市韧性。实施一批带状公园绿地、城市绿化灌溉建设项目及主要街道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加快建设环城绿色长廊,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学习借鉴沙洲夜市,选择人气集聚、交通便捷、商圈密集的区域,谋划建设XX夜市,邀请专业公司设计运营管理,建设展现工业城市文化内涵和地方风俗民情的餐饮、休闲、娱乐“网红打卡地”和“夜间消费新商圈”。三是高质量服务城市管理。全面落实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动员大会精神,不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机制,加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和建设管理,建立事事有人管的机制。坚持全民共建共治共享,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扎实开展城区背街小巷、农集贸市场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深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长效常态开展“包街包帮”“逢六上街”“爱XX·建家乡”等志愿服务活动制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突出区位和特色产业优势,科学规划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优质牧草产业园,加快推进永昌正隆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供港蔬菜水肥一体化示范园、金川鑫海千亩寒旱农业产业园等园区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实施设施农业改造和蔬菜深加工、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奶源扩容等项目,加快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向园区集中,打造农业产业集群聚集发展基地。二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力度。围绕高品质菜草畜产业,引进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仓储龙头企业入园入区,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前延后伸,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打造,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化服务,区域、地方、企业“甘味金品”全品牌引领,努力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上取得新突破。三是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和戈壁农业。重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坚持新建和改造并举,充分利用现有联栋温室、育苗中心、日光温室等设施,推动以集约化育苗中心为主的多元化育苗能力建设,加大温室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力度,对现有温室产品进行提质、扩优,促进日光温室增产增效,实现新建设施农业2000亩,推进全市戈壁农业和节水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四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永昌县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工作,加大小麦、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等现代农机装备和农业技术集成应用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落实“揭榜挂帅”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年内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40个,引进农作物新品种70个、新装备400台(套),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80项,培训实用技术人才1.2万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广“农产品+同城配送”模式,提高农产品电商销售比例,扩大农产品网上销售规模。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