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须振兴。农村党员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振兴乡村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我县探索实施“1+10”培训机制(1个农村党校负责培训本村及周边10个村的党员干部),创建50所农村党校,实现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全覆盖,打通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为全县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一、高标准建设,实现农村党员干部培训阵地前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往往是党员干部教育的最薄弱环节,为此,按照“县级抓统筹、乡级抓整合、村级抓创建”的工作要求,在综合研判全县524个行政村区位优势、特色产业、党员数量的基础上,按照“有醒目牌匾、有领导机构、有规章制度、有教学计划、有电教设施、有党建书籍、有培训档案、有师资队伍、有教学基地、有运行经费”的“十有”标准,运用“1+ 10”机制,选定50个村建设了村级党校。通过创建,培训阵地前移到各个村镇,由点到面、串珠成链、村村开花、校校结果。“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的家乡刘家村党校建成了“李保国事迹党性教育主题教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定点帮扶的贾寺院村党校,打造了“志智双扶”乡村振兴教学基地。更多党校依托党员中心户、科技中心户,直接把培训点建在庭院里、街巷里、车间里、田间里。
二、精细化管理,实现农村党校健康持久运行。在经费保障上,按照每校每年“基本经费10万元+党员人均100元”标准,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同时加大县级党费扶持力度。在师资力量上,县委对县级干部、乡科级干部、涉农部门技术骨干的授课次数和内容做出明确规定,搭建起一支党校教师+本土干部+身边典型(有实用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等产业带头人)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在课程设置上,推行党员“点餐”、党校“下单”、名师“下厨”的方式,实行“对门培训”“对口培训”“对接培训”,确保基层党员干部来得了、坐得住、听得懂、用得上。在日常管理上,夯实乡镇党委的主体责任,将农村党校建设、提升和培训情况纳入乡镇党委党建工作年度考核、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在监督考核上,健全完善《教学培训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着重加强对农村党校使用率和教师的授课效果的考核。各校每期培训结束后,进行参训学员的满意度测评。目前,全县每年培训包括基层干部、农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有一技之长的“职业农民”等各类学员10000余人次。
三、全方位提升,实现农村党员作用发挥加强。农村党校开办以来,正在成为实现乡村振兴“蝶变”的助推器,基本实现了党校建起来、教学办起来、成效显出来的办学目的。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大众化。农村党校用百姓话语,简单明了析事论理,深入浅显释疑解惑,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把高深的理论说成“大白话”,增强理论传播的感染力。学员普遍反映来农村党校学习后,感觉乡亲们比过去更“亲”了,国家政策落实得也更“快”了!推动了基层党建走深走实。将农村党校、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点、农家书屋、种养培训基地等资源整合,实现了党支部和农村党校同步建设、相互促进、双向提升。农家党校成为“组织生活的平台、政策宣传的平台、技能培训的平台、为民办事的平台、纠纷调解的平台、民主议事的平台、人才培养的平台、民意反馈的平台、廉政监督的平台”,党支部成为“活力充盈、动力澎湃”的战斗堡垒。推动了农村党员党性修养和致富带富能力的提升。全县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呈现出可喜变化——党员意识增强、致富带富能力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通过农村党校大培训,每名农民党员基本掌握了1—2门致富技术,结对帮扶困难群众25000人,1600余名农村党校学员成为党组织的“领头人”。作为“摘帽”不久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去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50.9亿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776元,增长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