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坚持“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服务下沉”机制,建立完善“县统招、乡管理、村使用”的选拔管理机制,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着力建设一支年轻化高素质的党群工作者队伍。截至2022年,已选聘农村党群工作者*名,覆盖*%的行政村。
一、主要做法
1.严把关口,做强选优文章。一是严把程序关。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由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农业农村局三个部门牵头,按照“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政治考察、聘用定岗”等五个环节,面向全县3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做好农村党群工作者选拔工作。二是严把考察关。对照好干部标准和德才兼备的要求,突出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的要求,根据农村工作性质,侧重考察农村工作经验、政策解读以及与群众沟通交流等方面能力,对于政治理论、法律、文字处理能力、财会实务、计算机操作使用等方面知识比较丰富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三是严把分配关。按照“一村一基层党群工作者”原则,新聘用的农村党群工作者,原则上安排到原籍任职或者在乡镇所辖范围内进行调剂。非*籍的农村党群工作者,结合个人意向、专业特长和工作需要以及农村生活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强化机制,做强培育文章。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初任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体系,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设置法律知识、财会实务、计算机操作使用等课程内容,对症下药,全面提升党群工作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二是强化岗位锻炼机制。建立党群工作者成长清单,及时发现并挖掘一批在助推乡村振兴、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具有发展潜力或工作实绩突出的党群工作者,整合优势资源,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多岗位锻炼,助力其成为优秀的乡土人才。三是强化“传帮带”机制。安排素质高、能力强的“老队员”传授新人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处理复杂问题、复杂局面的知识和能力,帮助树立信心、答疑解惑,面对面、手把手带出合格新队员。
3.优化服务,做强管理文章。一是考核管理常态化。农村党群工作者接受乡镇党委的日常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定点坐班和考勤管理制度,每年在“双述双评”村级民主测评大会上述职。对履行职责不到位,或拒不履行职责的农村党群工作者,乡镇党委根据情节轻重,作出通报批评、警告、解聘等处理,并报县委组织部备案。二是关心关爱具体化。建立基本报酬+综合绩效的保障制度,县财政将农村党群工作者基本报酬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村党群工作者月报酬不低于*元。农村党群工作者的社会保险由乡(镇)统一办理并缴纳,绩效奖励参照本乡(镇)村主干的绩效奖励办法执行。行有余力的党群工作者还可以兼职竞聘农村“六大员”、金融助理等,增加收入。三是发展路径多元化。乡镇党委、村“两委”结合日常工作,把表现优秀的党群工作者列为村干部后备人选;以届中考核、村级组织运行情况考察分析等为契机,鼓励优秀党群工作者参与村主干竞选。参照“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有关规定,大力支持农村党群工作者提升学历。同时,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农村党群工作者创新创业,带动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主要成效
1.切实规范了选聘程序。对选聘条件、要求、原则、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改变了以往由“个人说的算”的局面,有效避免了人情运作、人情分配、暗箱操作等现象,新聘任党群工作者在公开选拔中的能力水平已做了公开展示,履职后更具威信和凝聚力,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同时,实施动态调整,建立完善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和空缺补充机制,不断完善选聘程序。
2.切实提高了服务质量。农村党群工作者承担着村“两委”文秘、团建、妇建等工作,负责村财收支账目,还能帮助村民开具证明、解读政策、办理手续、为群众代写信函等,有效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质量和便民服务水平,畅通镇、村之间的工作衔接,在增进了干群鱼水情的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因部分村两委成员年龄偏大、文化不高导致的文字处理能力弱以及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3.切实优化了队伍结构。*县自2021年以来,先后公开选拔两批*名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地籍青年担任农村党群工作者,做到了产业薄弱村全覆盖。新招聘的农村党群工作者同原农村会计比较,大专以上学历增加*人,占行政村数*%;平均年龄比老“会计”年轻*岁以上,队伍结构得到优化。
4.切实提振了干事氛围。通过强化能力素质培养,打通职业晋升渠道,落实待遇保障等措施,建立农村党群工作者队伍选拔培养管理体系,既增强干部的能力素养,又解决后顾之忧,让干部既“能干”、又有“干头”。同时,他们扎根农村基层,积极发挥专业技术特长、不断推动创新创造,带动其他村干部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有效提高了干事创业精气神。
5.切实充实了后备队伍。为有志奉献基层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渠道,助力人才向基层流动,让他们集聚于农村、创新于一线、建功于岗位。完善从一般干部到两委干部,再到主要干部的村干部三级梯队培养链条,上一级梯队出现空缺时,优先从下一级梯队中产生人选,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储备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村干部后备人选。
三、经验启示
1.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导向。建立建强农村党群工作者队伍是满足新时期社会转型、社会治理现代化、特别是群众需求多样化的需要。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农村党群工作者来源于群众、植根于群众,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天然桥梁和纽带,在履职过程中,不仅要“向下”大力宣传贯彻好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还要积极“向上”反映群众的各类问题、各种诉求,便于上级部门及时了解群众呼声,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2.必须始终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县探索设立农村党群工作者岗位,契合青少年就业需求,通过公开的县选拔、乡审核模式,严把标准关、考察关和分配关,为有志于在农村广袤天地干事创业的青少年提供了回乡就业的“直通车”。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有利于增强干部选拔任用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切实为德才兼备、有志奉献农村的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3.必须始终坚持锤炼过硬本领的重要途径。*县通过建立完善初任培训、岗位培训以及老队员帮带新同志等工作机制,让新录用的党群工作者快速掌握处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经过业务培训和岗位历练的党群工作者是充满战斗力的,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农村组织的办事效率和为民服务的实效。
4.必须始终坚持强化关心关爱的重要手段。农村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比较艰苦,要想让青年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不能单靠个人觉悟和乡土情怀,必须要辅之以正向激励,落实待遇保障。*县通过强化考核、提高待遇、组织关怀等措施,为他们提供有力保障,解决后顾之忧。尤其是帮助农村党群工作者办理五险,择优给予绩效奖励等强化措施,进一步激发党群工作者的斗志。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稳定和建强农村党群工作者队伍,必须强化对农村党群工作者的关心关爱,让他们有信心扎根农村一线,有动力在农村一线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