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街道牢牢把握“为**加油干”的总基调,务实苦干,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1-8月份街道重点工作列全县前3位事项数10项,全县排名第3名,列全县后3位事项数2项,全县排名第1名。
(一)坚持抓招商、引项目,发展动能厚积薄发
紧扣补链延链强链,创新“要素前置”模式,推动一批引领型项目签约落地,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动能。2022年1-10月份签约落地项目6个,其中过50亿元项目1个,过5亿元项目1个,过亿元项目4个。投资5亿元的励才职专项目在县“双招双引”重点产业项目网上签约大会签约,已提报申请省重大项目,目前已完成初步规划设计方案。投资3.5亿元占地1000余亩的华苑智慧农业示范园项目,打造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流程现代化设施农业精品示范园,目前已开工建设。投资3.6亿元的爱特蓝项目一期项目入选“省双招双引”项目库,投资1.5亿元的二期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建设,年底试生产。投资1.5亿元的嘉年华医用防护用品项目目前已实现试生产。十强产业产值2400万元,增幅177.68%,列全县第2位。四新经济产值6573万元,增幅134.29%,列全县第1位。
(二)坚持兴产业、促融合,乡村振兴全域推进
聚焦“组织引领、队伍建设、党建赋能”,规划建设了15.4平方公里的莲花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建立了“风险共担、互惠合作、激励相容”的产业联结机制,打造融合共生的农业价值链。通过建设绿港现代农业示范园、生态桃园、华苑智慧农业示范园强化第一产业,招引酒坊、煎饼坊等建立农产品精深加工多元体系补齐第二产业,成立街道农文旅融合发展指挥部,精心谋划“生态桃园-八里农庄-农业示范园”特色旅游线路做优第三产业。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与北大荒农服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建设一处2000亩的标准化农业生产服务基地,打造全产业链现代农业样板。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衔接资金1100万元,为做实做活党支部引领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代表全县作为全省无疫区建设评估迎检点之一,成功迎接农业农村部现场评估。圆满完成了农业农村部宅基地制度改革调研,经验做法获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刊发。八里农庄郭氏木雕工作室入选首批“市级非遗工坊”。
(三)坚持建机制、疏堵点,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积极探索智慧党建+基层治理模式,在东关社区创新创新提出“1425”睦邻党建工作体系,打造社区睦邻中心,形成“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生人变熟人,睦邻一家亲”的城市社区睦邻工作新模式。选择西红园、新华书店两个老旧小区解剖麻雀,深入调研,作为全县试点开展老旧小区智慧物业管理新模式,打造“家在** 智慧西城”管理平台,探索走出一条老旧小区的治理新路子。加快东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等配套工程建设进度,大力推进“城市书房”建设,延伸公共文化服务,涵养城市文化底蕴。圆满完成了民政部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调研工作。南市街佳苑二网格被评为全省“优秀网格”;西门社区被列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学雷锋志愿服务教育基地被评为2022年度济宁市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四)坚持强保障、提品质,城市功能不断增强
一是高精度筹备回迁选房工作。4月份完成2017、2018年度东门、东关片区42户群众门面房回迁工作。6月份圆满完成2018年度棚改东门小学、东门新村片区679户1164套回迁工作,无一信访案件,得到群众认可,受到县城建指挥部高度肯定。二是高效率保障项目征地工作。快速度高质量完成县廉政教育中心、**不夜城项目配套等重大项目保障征地500余亩,确保了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三是高标准配合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今年以来,争取西红园小区、机电厂家属院等2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力做好宝相寺路北延、宝塔路新改扩清障及群众工作,小楼路、南市街、五台山中路顺利竣工通车。四是高质量做好退城入园工作。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多、涉及人员广、时间跨度长等问题,组建专班利用2周时间高质量完成北门社区近30亩土地征收工作,为北大机械退城入园奠定坚实基础。
(五)坚持抓整改、善治理,环境品质明显提升
一是持之以恒焕新颜。集中开展城中村突出问题整治,清理关帝庙后街、农贸市场等积存垃圾10万余方,疏通城区污水管道28处,1776米。针对**批发大市场供电线路老化问题,广泛征求商户意见,积极协调电力部门,花费20万元进行了老旧线路和配套设备更换改造以及规范整理,为商户创造了一个安全整洁的经营环境。二是严防严控管违建。开展美丽城市专项整治,拆除违建10余处,面积1500余平方米,清理探头占道经营300余起,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三是多措并举改面貌。突出“河长制”主体责任,坚持整治结合,河长制落实工作连续列全县第1位。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街道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站正在选址,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推行“信治善治”新模式。全市人居环境考评位居全市第5位,全县第1位。莲花湖村被评为2022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六)坚持严监管、保安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安全生产工作迈上新台阶。常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等工作,聘请专家查隐患19次,查出隐患159条,复查企业19家,下达检查表19份,执法文书8份,全部整改到位,闭环管理。二是社会稳定工作取得新进展。成功化解所有信访积案,顺利完成省市党代会、二十大等重大会议期间信访维稳工作,建立信访突出问题精准处理化解工作机制,推进常态化解决群众诉求工作。三是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新成效。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完成多轮紧急核酸检测工作,样本送检率在多轮检测中列全县前3位。主动担当,服务大局,承担全县74名境外人员隔离任务,隔离期间无一例投诉,获得隔离人员满屏点赞,受到社会一致好评,获县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指挥部通报表扬。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按照县委“1234+3”的工作体系,围绕“当好排头兵、打造新高地、建设核心区、争当驱动器”主题,明确“坚持党建引领一个主轴、激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个引擎、实现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社会稳定三大提升”的工作思路,推动街道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全面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展为主轴,根据不同社区实际精准施策,擦亮街道“党建联动”名片,实现“一条主线穿、各种放光彩”。一是对具有特色资源的居住型社区,重点在统筹资源、提升服务上下功夫。在北门社区挖掘和发挥文庙、仁义胡同所含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教化与治道功能,做好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有机衔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向心力与亲和力。二是对进行棚户区改造的回迁型社区,重点在强化引导、共建共融上下功夫。在东关社区创新提出“1425”睦邻党建工作体系,打造社区睦邻中心,形成“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生人变熟人,睦邻一家亲”的城市社区睦邻工作新模式。三是对注重红色文化发扬的文化型社区,重点在社区统领、构建平台上下功夫。在西门社区构建以“沉浸式雷锋讲堂”为核心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教育基地,把雷锋精神中“向上”的奋斗精神和“向善”的价值追求融入到志愿者教育当中,形成“千万个雷锋在成长”的大好局面。
(二)以项目建设为主线,发展经济发展新优势
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头号工程,把招商引资的火烧起来、热起来、旺起来,在项目落地建设上出实招、强举措、重实效,让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双突破成为激活发展新动能的“双引擎”。一是在招商引资上再加力度。重点推进温德姆酒店项目,填补**高端酒店产业空白,完善区域功能,增强高品质旅游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魅力和城市品位。加强与海联金汇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力度,通过海联金汇汽车智能制造板块项目,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和项目聚集,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在项目落地投产上再提速度。加快推进励才教育项目、**县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项目、北大荒标准化农业生产服务基地项目、绿港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对接企业,强化服务保障,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推动中的困难与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高效率推进。
(三)以生态发展为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推进莲花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地理优势、资源禀赋优势,深入开发利用街道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探索发展“旅游+”“生态+”等模式,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开发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打造城市近郊游、乡村田园游、周末休闲游等新业态,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旅游示范街道。探索“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利益共同体”发展模式,充分调动农户主观能动性,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纽带作用和公司的运营主体作用,建立三方共享共赢的长效运营机制。
(四)以保障民生为根本,推进社会事业新发展
一是大力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自然灾害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应发尽发。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全面落实优抚、安置等政策。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二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把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重视教育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三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复杂严峻形势,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御策略。持之以恒抓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筑牢村社区防线。
(五)以社会治理为依托,构建社会稳定新格局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继续加强反电信诈骗、反邪教、禁毒等法治宣传,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和重点民生案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排查调处机制,推进网格化管理,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处理信访问题,抓好重点时段、重点人员、重点问题的管控,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持续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突出重点,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烟花爆竹、食品药品、防溺水、森林防灭火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和监督检查力度,降低各类安全事故发生风险,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