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因其规模巨大,相关舆情更容易引起广泛关注。负面舆情会给企业形象、公信力带来损害,影响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线上舆情,尽可能降低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是企业舆情工作的主要目标。从舆情事件的发展阶段来看,可以分为舆情潜伏期、舆情传播期、舆情爆发期、舆情消退期四个时期,在舆情事件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处置应对方式。面对当下的网络舆情态势,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舆情风险防控机制,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削弱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企业的公信力。
一、当前网络舆情风险防控面临的新形势
(一)网络媒体用户通过互联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网民参与公共事务讨论,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载体和工具。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网民规模稳步增长,人均上网时长保持增长。互联网是原生态民意的传播出口,网民数量的增长意味着网民和公民的身份重合度越来越高,网络民意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近年来,热门舆情事件在经历潜伏期爆发时,往往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极高的关注度,在不同社交媒体、不同网民群体之间不断发酵,呈现出热度奇高、体量大的特点。同时,线上的舆论对线下的现实社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网民群体已经意识到网络是维护自身权益、监督公权力的利器,他们不仅在网上发表观点、表达态度,更会对事件中的责任方提出明确要求。网民逐渐从被动的旁观者转向能够影响事件进程的主动参与者。
(二)自媒体行业乱象丛生,传播秩序日益复杂化
由于科学技术的变革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模式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再过渡到现在的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改变了受众只能被动接收信息的传播方式,将传播者的范畴扩大到了每一个拥有智能终端、能够使用网络技术的普通人。狭义上,自媒体指以单个的个体作为新闻制造主体而进行内容创造的,而且拥有独立用户号的媒体。因此自媒体一般都带有强烈的个人属性,创作的内容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质。后真相时代的来临,理性客观的探讨让位于偏激的、情绪化的观点输出。自媒体让“人人都成为记者”成为可能,但并非人人都具备媒介素养。一方面,自媒体从业人员为了流量,存在夸大事实、营销炒作、传播谣言等问题;另一方面,情绪化观点的表达容易让普通网民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中,偏好站队和“贴标签”,挤压理性讨论的空间,从而导致在应对舆情事件时,引导舆论愈发艰难。
(三)互联网视频内容监测难点重重
目前,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接收信息、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短视频准入门槛低、试错成本低,正成为当前信息传播、舆论生成的主要渠道。但由于主体素养、视频质量、传播形式等局限性,理性、深度的内容往往难以传播,情绪化的观点却大行其道。短视频正契合了当下网民移动化、碎片化、快节奏的阅读模式,成为网络舆情策源地与发酵池的特点也在进一步凸显。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短视频成为虚假信息与舆情反转的重要平台。单纯为了吸引流量,拼凑剪辑、剧本摆拍等现象频频发生。由于视频监测的运算量极大,目前在启用短视频舆情监测时,主要通过界定视频中出现的关键文字加以判断。如果视频配文没有涉及关键词但又与舆情高度关联时,系统则难以捕捉,这很有可能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甚至遗漏舆情,从而加大舆情风险防控的难度。
二、当前国有企业在网络舆情风险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舆情认知不够科学
网络媒介的诞生,改变了传统的话语传播路径和话语交锋方式,大众被赋予了一定的话语权。企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依赖传统媒体开展宣传工作,面对新形势未能转变工作思路,未能清楚认识到网络舆情对现实的影响程度。部分企业面对网络舆情时倾向于冷处理,期望舆论热度自行下降,从而错过了处理危机、引导舆论的最佳时机。舆情事件本身并不会一直占据人们的注意力,只要时间够长,总能自行消退,但未能得到妥善处理的舆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始终存在风险隐患,同时重创企业形象,对企业长期的发展十分不利。这说明企业对网络舆情的认知不够科学,处理舆情的理念相对落后。
(二)企业分析研判、处理舆情的能力不足
企业对舆情的感知力不够,错失舆情处置的最佳时机,陷入被动的局面。在回应舆情时,有的企业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发布通报态度不诚恳,回避关键问题,回应的文本内容充满了官话、套话,将网民置于对立面,被网民指出从而引发新一轮舆情危机,导致企业形象更加难以挽回。企业舆情常牵涉多个部门,各部门面对媒体采访口径未能统一,随意接受采访,随意发声,导致与官方信息不一致,自损企业的公信力。大部分企业都搭建了自己的新媒体矩阵,但平时并不重视新媒体账号运营,不理解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的运营逻辑,导致在应对舆情时无法很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三)企业体系化舆情防控机制有待健全
从舆情事件的发展历程来看,舆情工作一般分为监测舆情、分析研判、处置应对、善后修复四个步骤。其中舆情监测工作处于重中之重,得益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目前企业大多借助第三方舆情监测系统来完成日常的舆情监测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分析研判、处置应对、善后修复等工作并未受到足够重视,舆情工作只重视监测,不重视后续处置,本末倒置。应对舆情的工作流程不够细化、精准,实际舆情处置效果不佳。
三、完善国有企业舆情风险防控机制
舆情监测是舆情工作的前端。当前企业舆情监测基本依赖自身研发或第三方机构提供的监测系统,然而后续的分析研判、处置应对、善后修复工作存在环节缺失的问题。细化舆情工作的各个步骤,完善舆情风险防控机制,能够增强企业网络舆情防范能力。
(一)完善舆情分析预判机制
在舆情事件传播期,企业可以建立信息筛查机制、案例比对机制和事前研判机制,以增强舆情分析研判能力。
1.信息筛查机制
信息筛查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舆情信息进行筛查。一是对舆情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筛查。为保证预判舆情和回应舆情的准确性,首先要识别信源的真实性。研判人员应借助专业的舆情分析系统确定信息来源,通过信息源头、逻辑自洽、尊重常识、事实检验等方法,判断舆情信息是否属实。二是对舆情信息的风险性进行分析,评估监测到的信息是否会引发舆情危机、会带来何种舆情危机及舆情危机会带来何种后果。对于已经出现的舆情事件,将其风险分类并定级,为后续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三是准确识别舆情信息中蕴含的社会情绪。后真相时代,网民的反馈中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把握住潜藏在内容层面背后的网络受众心理、动机、诉求等多方面因素,是后续分析研判、处置应对的重要参考依据。
2.案例比对机制
案例比对机制即搭建专属于企业自身的舆情事件的数据库,为研判舆情提供基于真实案例的参考和依据。舆情数据库的搭建需要在日常处置舆情后,从事件原因、事件特点、事件后果、事件启示进行复盘,并形成舆情分析报告。舆情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事件概况、传播分析、舆论观点、不利影响、问题对策。当有新的舆情风险事件出现时,通过与相似案例对照,能够便于发掘事件苗头、归纳舆论观点倾向、掌握公众态度情绪,最终进行趋势预测和采取最优应对措施。
3.事前研判机制
国有企业规模大,其生产经营、人事变动等方面都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甚至有的企业自带话题属性,一举一动都能引发舆论讨论。企业对任何面向社会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时,应提前分析该事项决策公开后可能带来的舆情风险,做好相关舆情研判,以增强舆情风险的可控性。对于风险程度高、风险危害结果严重的事件,要提前研究应对措施,确定主要责任人,并做好应急预案,以提高舆情响应的速度和精准度,同时注意预判、防范可能出现的衍生舆情。
(二)完善舆情应对处置机制
舆情事件爆发期,主要应对措施为正面信息发布和进行舆论引导,并对事件进行追踪,防止出现衍生舆情。为增强舆情处置能力,企业应当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协同引导机制和动态追踪机制。
1.信息发布机制
舆情处置工作的第一步关键在于信息发布。企业自身要主动拥抱新媒体,重点将企业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纳入信息发布的渠道,第一时间占领舆论阵地,构建立体全覆盖的互联网舆论场[4]。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主流媒体,让真相的声音传播得更快、更广,防止谣言滋生和蔓延。提升信息发布水平,充分利用当下媒体融合的信息传播特征,转变话语传播方式,创新符合新媒体语境的表达,及时发布信息,让公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真相。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降低回应时引发次生舆情的风险。
2.协同引导机制
舆情处置的第二步为引导舆论。对于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不要害怕远离,而要主动亲近,强化社会协同,培养“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比现实“意见领袖”更加广泛和深刻。主动和媒体人、记者、网评员、网络大V、网络博主结成联盟,团结体制内外的网络“意见领袖”,培养能够稳定长期合作的“意见领袖”。不定期邀请舆情专家、网评员开展舆情知识讲座、培训,既能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舆情管控意识和舆情处置水平,又能与之加强日常联系。
3.动态追踪机制
当舆情事件进入热度消退期,人们对事件的关注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舆情事件会自行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有时一些关联程度较高的舆情并非就此戛然而止,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反复性和变动特征,因此一旦有新的诱因或关联性的事件发生,网络舆情极有可能“死灰复燃”,再度成为热点,或引发新的舆情。舆情爆发期过去后,仍需对该舆情事件进行持续追踪。重点关注舆情处置措施实施后网络舆论发生了何种变化,重点关注网络媒体、网评文章及各平台点赞量最高的网民评论,整合舆论观点,以决定下一步舆情处置的方向和策略。
(三)建立舆情善后修复机制
舆情事件热度逐渐降低,慢慢淡出公众视线,并不意味着舆情工作完全结束。在舆情消退期,企业对舆情事件进行复盘,总结经验教训,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处置舆情的实战能力,弥补机制流动,完善舆情工作流程。
1.复盘机制
舆情事件复盘主要是为了检查在应对处置时存在的优缺点,可以帮助舆情工作者将经验更科学、更规范地转化为能力,有利于提高识别和分析风险的精准度,增强舆情风险防控意识。舆情复盘重点要分析舆情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厘清社会情绪和社会期望,总结事件带来的问题和影响;总结防控舆情风险时的经验和教训,改进舆情风险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审查当前的舆情防控机制是否完备和符合现实需要,评估当前舆情工作人员的能力能否满足舆情发展的现状和需要。撰写舆情复盘分析报告,并纳入舆情风险事件案例库。
2.形象修复机制
每一次的舆情事件都会对企业形象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若不及时修复,企业的负面形象会不断在大众心中被强化,一旦再有类似事件发生,大众很容易将该事件和企业相关联,极易导致企业陷入舆论漩涡,再次面临舆论危机或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因而平时就应重视新媒体矩阵的运营,善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工作方式,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双管齐下,打造企业品牌,塑造企业形象,以强化企业在大众心中的正面形象。正面形象深入人心后,能与负面事件形成对冲,降低舆情事件的负面影响。危机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转机。负面舆情出现时,经过适当处置,可以将舆情危机转化成形象修复的转机,可能成为一次正面宣传的机会,此时修复形象能够实现效果最大化。
四、结语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国有企业需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其企业形象不仅受到国内民众的关注,更受到国外各种势力的关注,其中某些敌对势力更是极尽破坏之能事。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管理舆情时采取的措施会更加审慎,害怕处置不慎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国有企业开展舆情管理工作,不仅是为防范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利用舆情防控机制找到危机中的转机,进行正面宣传,塑造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不断巩固,从而大大减弱负面舆情的冲击。同时,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导致网络舆论环境一直处于变化当中,舆情风险防控机制也须随着形势变化及时更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