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全市编办主任会议,是经市委领导批准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工作部署,回顾总结2022年机构编制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工作,高站位、高视野、高质量、高标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职能作用,为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1月15日,全国编办主任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对去年工作做了全面系统总结,对今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编办主任李小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及中央编委决策部署,扎实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月2日,全省编办主任会议在*召开,回顾总结2022年机构编制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工作。会上,*、*、*市委编办分别围绕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人口小县机构改革、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三个方面作了经验介绍,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编办主任*同志作了主旨讲话,讲话中又对*建立编制周转池、扎实开展评估试点给予肯定。会后,组织了座谈会,各市委编办围绕亮点特色工作和今年工作打算作了交流发言,*同志作了总结讲话。此次会议改变以往惯例,增加了经验介绍和座谈交流两个环节,为各地市展示工作成效、相互学习借鉴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
春节前,我们向市委编委报告了2022年工作情况,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同志作出批示:2022年市委编办工作围绕中心、改革创新、扎实有效。新年新气象,全市编办系统要在市委坚强领导下,积极谋划、脚踏实地接续奋斗,再创佳绩。市委书记、编委主任*批示:深化机构编制改革、完善,助推高质量发展。全省编办主任会议之后,我们向市委编委汇报了会议精神和贯彻落实举措,*同志对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作出批示:2022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顶层设计,锐意推进改革,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突出,特别是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化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推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市委予以充分肯定。2023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扎实推进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满足重点领域机构编制需求,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坚强组织和制度保障。市委领导的批示既肯定了我们的成绩,又提出了工作上的要求,既给我们注入了强劲动力,又对我们提出了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以推进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实干实效来回馈。
为了改进会风,我们以书面形式传达全国、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和总结2022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这些精神和情况都贯穿到了我今天的讲话当中。刚才,*、*、*三个县(市)分别围绕落实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纳入县委巡察、加强学前教育编制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讲的都很好,听了很受启发,希望各单位相互学习借鉴,实现携手共赢、共同进步。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高站位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机构编制部门是党的工作部门,是管理机构编制这一重要的政治资源、执政资源的工作机构,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应当走在前、作表率。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真正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从党史看,是党焕然新生的10年,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从新中国史看,是大国崛起的10年,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从改革开放史看,是变革图强的10年,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看,是社会主义走向振兴的10年,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新的勃勃生机,社会主义中国令世界刮目相看。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看,是民族腾飞的10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九大以来的5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指引和推动中国的伟大变革和伟大复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这些成就,从理论上讲是突破性、开创性的,从实践上讲是根本性、战略性的。深入理解这些成就,就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联系着学,历史地、联系地、发展地全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认真对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在比较中加深思考,才能学得深学得透,才能真正领悟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第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与履行机构编制工作的使命任务紧密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部署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强调,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报告通篇涉及体制的内容就有27处,涉及体系建设的内容有119处。其中,与机构编制工作直接相关的重要体制机制建设多达30余项。报告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优化党的执政资源配置、深化各领域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资源配置等方面作出明确部署,对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我们更高站位审视谋划机构编制工作,更高质量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报告还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制造强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等做出战略部署,这些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都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服务保障,都要求我们紧密结合机构编制工作的使命任务,找准定位、主动作为、提供支持。
我们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还要与习近平总书记对*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5年内3次视察*,3次对*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提出了12个事关我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履行好机构编制工作的职责使命,就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同习近平总书记对*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并融入*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之中,一体学习、一体领悟、一体贯彻。
具体要从五个方面来把握:一要深刻认识机构编制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供制度支撑的重大意义,自觉从全局高度认识谋划和推进机构编制工作;二要深刻认识党政机构要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机构改革始终是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增强以改革促发展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三要深刻认识为人民服务是机构编制工作的生命力和动力源泉,为民谋利、为民解忧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更加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四要深刻认识做好能源、环保、农业农村、文化以及其他重要领域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贯彻优化协同高效重要原则和“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的科学理念,不断提高做好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五要深刻认识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的机关、政治机关,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从严治党治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第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与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素质紧密结合。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体党员干部发出了号召。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是光荣的、艰巨的、繁重的,对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也是极高的。与党中央的要求相比,与新时代的要求相比,机构编制部门部分党员干部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的缺乏担当精神、有的斗争本领不强、有的实干精神不足,等等。这
些问题的根子在理想信念上,必须通过提高理论修养来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强调,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要结合主题教育、学习宣传活动的开展,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这一思想武器,发挥好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作用,教育引导机构编制系统的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锤炼全面辩证分析复杂社会矛盾的洞察力、预见力、鉴别力,增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的比较中把握方向、规律、大势的智慧,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认真对标对表,主动担当作为,勇于攻坚克难,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指挥棒”指向哪里,机构编制工作的改革重点就放到哪里,机构编制资源就保障到哪里,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全市机构编制系统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的总体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习宣传贯彻过程中体现机构编制工作的鲜明政治属性、体现机构编制工作的突出业绩、体现机构编制系统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以机构编制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篇贡献力量。
二、高视野认识2022年机构编制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是市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疫情防控下沉的大形势下,在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市委编委第四次会议召开、全市党员干部作风大整顿的大局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兼顾、主动作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体制机制保障。通过高视野来认识全年的工作,我认为全年的工作都是紧紧围绕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这一重要要求高质量推进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五个优化”上。
(一)创新工作载体,在推动高效运行中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指出,“完成组织架构重建、实现机构职能调整,只是解决了‘面’上的问题,真正要发生‘化学反应’,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机构改革不光是“改头换面”,还要“脱胎换骨”。根据中央和省委的安排部署,2019年我市的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2021年我市的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全面完成。但在改革之后,一些部门仍然在要编制、要职数、调机构,一些诸如“忙闲不均”“人浮于事”、衔接不畅、运行梗阻等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针对这些问题,2022年,我们着眼学习贯彻“三定”规定、促进产生“化学反应”、推动部门履职担当的初衷,结合评估试点工作,在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创新开展了“讲‘三定’、议权责、转作风、抓落实”活动。通过深入部门(单位)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该部门(单位)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及相关法律法规,讲解该部门(单位)的“三定”规定,促进部门(单位)进一步提升站位、知责强责。通过召开座谈会、跟班作业、实地查看、问询了解等方式,按照“发现一批、规范一批、整改一批、解决一批”的要求,对各部门(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使用效益等方面进行把脉问诊,对发现的机构改革不落实、“三定”规定执行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的部门(单位)等问题,提出建议、商议解决、督促整改。全年,市县两级共深入到75个部门(单位)开展了活动,发现并解决机构职能体系不优问题54个(市直20个、县级34个)。活动中,还不断搜集了解各县(市、区)的反映、进展,边推进边指导边完善,形成了市县同步、共同提高工作质量的局面。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明晰部门(单位)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权限责任、程序流程,全面认识、梳理、解决部门(单位)职能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内设机构整合、业务融合,着力优化力量配备,不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强化刚性约束,切实维护“三定”规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有效推动了“三定”规定的贯彻落实,达到了机构依法运行更加规范,职能作用发挥更加突出的预期目的。
(二)完善制度机制,在服务保障大局中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必须坚持“瘦身”和“健身”相结合。我们在深刻理解机构编制资源优化配置是机构职能体系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部署要求,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谋划和推进机构编制工作,结合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后衍生的问题和中小学核编中发现的问题,针对“空编不用”和“无编可用”并存的现象,打破编制核定之后部门(单位)所有模式,强化编制资源统筹调配,在2020年底,研究制定了《*市市属单位事业编制周转管理办法(试行)》,探索由简单增量向活化存量转型,实现深化编制管理改革的创新之举。2021年,我们依据这个办法共为市直11个单位统筹编制127名,为县(市、区)成立幼儿园统筹编制778名,让需要编制的单位有了“直饮水”“特供水”。此办法试运行一年后,经市委编委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正式运行。2022年,全市共统筹使用2833名事业编制,其中,市直统筹调整377名,县级统筹调整2456名,有力保障了人才、教育、卫生、考古等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编制需求。编制周转池制度的成功实践,就在于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改变简单“做增量”的线型思维定式,围绕“活”字做好“统筹”文章,用“周转”的思维方式,推动编制资源动态调整和布局优化。
(三)强化调研论证,在推进事业发展中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李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谈到:“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专门把论证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一个环节单列一章节予以明确,并在审议决定环节规定要围绕“五个是否”进行审议。我们在持续深入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央的文件、中央编委和中央编办出台的系列法规制度过程中,在机构编制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形成了聚焦形成调查研究的风气,机构编制事项都要开展调研论证;聚焦中心和大局开展工作,以主动的作风服务保障大局的工作理念和抓手。这“两个聚焦”已成为市委编办的实践基础和工作常态。去年来,我们紧扣市委“一区两城三强市三高地”战略定位,突出完善巩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紧盯提升和完善我市党政机构职能体系,扎实做好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共形成了机构编制调研报告40篇;坚持充分论证每一项机构编制调整事项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2022年,共对市县两级113项机构编制调整事项进行了调研,全部形成论证报告,报市委编委33份、提交室务会80份,其中,终止审批程序的有4项,围绕教育事业发展、文化文物事业发展、农业“三支队伍”改革、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粮食领域整改以及纪检监察、巡察和公安等领域改革都能创新思维、积极融入、主动保障。在这个过程中,*同志针对近期部分县商务职能调整频繁的现象,要求我们编办从社会消费比例总额、一二三产业分布情况入手,对全市13个县(市、区)开展分类调研论证。所以,我们不仅要对每一个机构编制申请事项进行调研论证,而且还必须注重和加强前瞻性调研。实践证明,调研论证的过程,就是了解实情、发现问题、寻求办法的过程,就是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过程,更是强化实践性历练、提升专业化水平、打造高素质队伍的过程。
(四)创新统筹方式,在激活沉淀资源中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加大部门间、地区间编制统筹调配力度。”“要加大创新挖潜力度,想方设法打破层级领域壁垒,优化编制资源结构,提高使用效率。”创新机构编制统筹方式就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就是落实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重要要求的有效路径。我们牢固树立、不断强化资源意识和理念,在优化、统筹、配置上下更多功夫,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编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比如,我们结合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会同教育、财政部门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修订和编制管理工作等相关事宜进行了两轮次调研,根据全市中小学空编情况,锁定县(市、区)中小学空编,建立了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周转池。2022年,着眼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共周转调配财政拨款事业编制248名,为*、*、*成立幼儿园31所;为*解决结构性师资问题周转50名编制,为*7所“民转公”学校周转财政拨款事业编制923名。着眼职业院校建设发展和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为市*学校周转事业编制30名、为*周转事业编制10名。我们还针对2022年和2023年“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招聘计划“两年并一年”工作实际,在科学核算分析县上3年自然减员情况的基础上,统筹事业单位改革待分配编制、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核编富余编制,按照县级统筹不足、市级统筹补足的思路,创新设立专项编制周转池,以“一借一还”方式,共兜底统筹编制1215名,确保全市“一村一名大学生”全覆盖;针对调研中发现*经济开发区因土地闲置率高导致的发展滞后、排名靠后的问题,指导该开发区推行大部制、扁平化改革,在调整内设机构过程中设置了土地开发利用部,并按照“扎紧口袋、激活存量、激发内力、确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形成适应开发区发展的新的人事管理格局;针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结合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机构编制实际,激活该社的封存机构,设立了*工艺美术馆,填补了历史空白,确保了中央、省拨付的公共服务机构免费开放资金在我市“有口接收”。创新统筹资源的实践充分说明,实现由传统管控向主动保障转型是转变工作思路的创新之举,把“固有”变为“共有”,把“死水”变成“活源”,发挥资源的重大效应,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对创新统筹机构编制资源的必然要求、也是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紧盯政策落地,在加强基层治理中优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反复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连续下发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性文件。省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全省创新开展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并配套出台了若干措施、行动方案和考核办法。全市机构编制部门承接市委、县委的信任,承担了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专班的任务,在落实相关政策,优化基层管理体制,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探新路。一是用《规范》来引领。我们把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放在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中去研究和把握,梳理乡镇改革问题、突出执法重点,在全省首家制定了《在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中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配套嵌入了“九大行动”,解决乡镇(街道)“不会干”“干不全”“干不实”等问题,并把执法操作规范和“5办1站2中心”的基层管理体制运行、基层政权治理5种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制定出台《规范》的过程产生了共同学、共提升的良好效应,夯实了基层执法认识基础。二是从薄弱处入手。我们选择综合执法基础薄弱的边远山区*作为落实《规范》的试点先行先试,在“白纸”上做文章,构建了协同顺畅的综合行政执法职能体系、全面提升了综合行政执法效能、健全和规范了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构建了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
享格局,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关键性成果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画出了亮丽画卷,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现场推进会在西陌镇成功召开后,试点成果辐射全市、开花结果,并且得到了省委工作专班的高度肯定。三是盯住问题加力。针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不到位、“三定”规定不落实等问题,以市委名义印发指导性文件,开展市城管执法队向街道报到、街道行政执行能力与城管执法充分结合、健全完善执法衔接机制、优化调整执法机构和力量配备、周转50名事业编制优化调整人员结构、搞好“知责强责”教育等六项工作,强力推动了市城管队所有分队全部下沉,8个分队负责人全部兼任所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完成了从“三定”文件到执法实践的实质变化。四是全面检验成效。去年底,我们认真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等重要精神和具体要求,立足于统筹检验全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效,成立5个调研组,对照省委专项行动考核指标体系,深入全市147个乡镇(街道)开展了“四学、四看、四见效”大调研活动,累计集中宣讲160场,座谈对话2900余人,梳理问题6类,解决问题50余条,总结典型经验18条。经过地毯式全覆盖调研督导和反馈问题整改,全市147个乡镇(街道)全部基本达标。一年来抓基层治理的实践启示我们,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在党的创新理论中找到依据、找到方向。党的二十大又将党的理论创新推向了新高度,全市机构编制干部必须坚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做深做细做大基层治理这篇“夯基固本”的“大文章”。过去一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在党委、编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推动改革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市委、市委编委、市委组织部的坚强领导和悉心指导,也离不开*书记、*部长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干部职工勇于担当、自加压力、埋头苦干、高效服务,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这里,我代表市委编办领导班子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问候!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与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新部署新要求相比,与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我们工作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围绕中心,服务保大局的能力还不够强,就事论事,就机构编制论机构编制,从全局高度开展前瞻性政策研究和储备不足;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力度还不够大,有的单位还未真正实现“化学反应”、有的改革尚未实质推进等;干部队伍能力素质还有短板,相关专业知识不足,深入做好调查研究的能力和作风不够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不够多。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高质量推动2023年机构编制工作各项任务,确保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在机构编制部门落地落细落实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今年机构编制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健全完善党政机构职能体系,优化职责体系、组织结构和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和法治建设,为我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局起步提供坚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今年的工作任务主要体现在“六个聚焦”上。
(一)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完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机构编制部门要主动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党管机构编制原则,不断加强有利于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建设,自觉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实到机构编制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一要健全完善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着眼于强化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制度性安排,坚持对标对表、突出重点,从机构职能上进一步完善市委对重大工作领导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归口”管理和“归口”领导的体制机制,加强协调、统筹相关领域工作职责,理顺归口领导管理关系,推动建制度、建机制、建程序,确保政治领导关系落实到位。二要规范党委政府议事协调机构设置。按照中央、省委编办部署安排,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设置的意见建议,供党委编委决策参考。市县机构编制部门要做好基础性工作,摸清底数,提前思考谋划。从实践看,对于可由职能部门牵头协调解决的工作,可不再设相关议事协调机构;同一领域已经设立议事协调机构的,可不再新设;承担临时性、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的议事协调机构,要及时撤销;乡镇(街道)原则上不设议事协调机构。三要健全完善基层党的领导体制机制。聚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坚持党建引领,
强化乡镇(街道)党(工)委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动公共服务资源以基层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聚集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持续优化整合乡镇(街道)党政工作机构,推动构建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管理体制,筑牢夯实党的执政大厦根基。四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管机构编制的总体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不断完善机构职能体系,
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领域各环节。坚决落实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要求,坚持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报告、重要政策提前沟通协商、重要业务主动对接衔接,严格机构编制审批权限和程序,确保党管机构编制制度安排落到实处。
(二)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优化协同高效机构职能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机构编制部门要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聚焦我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这一中心任务,深入研究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着力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更好服务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一要持续优化党政机构职能和体制机制。贯彻落实省委编办部署要求,做好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后续工作,制定国动办“三定”规定,完善管理体制,确保机构组建和职责调整落实到位;按照“先省级、后市县,先行政、后事业”的步骤和要求,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对照省直部门“三定”规定修订情况,及时推进市发改委、市卫健委等部门“三定”规定制订修订工作。二要持续推进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落实。深化权责清单管理运用,严格落实省上修订的各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办法》,推动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按照中央编办和省委编办部署安排,选择部分公共服务职责较多的部门探索开展部门核心职能履行情况评估,推动将评估结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政府绩效管理、行政问责等,更好发挥权责清单作用。指导县(市、区)根据省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和省政府下放的执法权责指导目录,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三要持续做好事业单位改革“后半篇文章”。制定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三年后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稳妥开展评估工作,全面梳理成果和问题,聚焦堵点、卡点,持续跟踪问效,推动发生“化学反应”,提升公益服务质量;积极配合做好深化招商引资改革,打造运行顺畅的招商引资组织架构,完善协作配合机制;坚持事业单位改革方向,继续探索推进制定事业单位政事权限清单,进一步厘清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政事权责边界,构建事业单位现代治理机制,推动规范履职、高效运行。四要持续开展有关重要领域调查研究。市县两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围绕党的全面领导、完善治理体系、政府职能转变、建设高效运行机制、编外用人管理、幼儿园编制备案制管理、完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等方面,自定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找准机构编制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市委编办要进行成果展评和点评,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要推荐报送省委编办或中央编办。
(三)聚焦重大战略部署,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我们要自觉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改革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保障。一要扎实做好深化党政机构改革准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强化市委对我市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这一主题,深刻领会改革精神和要求,因势而动、提早介入,全面摸清改革底数,及时掌握上情下情,为完成好党中央和省委确定的改革任务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政策储备和方案预备,待党中央和省委明确改革意见后,迅速统一思想,结合实际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和方案。要细化工作举措,抓好组织实施,做好改革涉及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调整工作。二要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安排,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完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持续推动执法重心下移,重点对市与市辖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运行情况进行研究,探索实行以县(区)为主的执法体制,完善街道执法体制机制;探索推进县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大跨领域跨部门执法改革力度,进一步整合归并执法队伍,在更大范围推进综合执法,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和执法工作标准化建设,加强业务指导,健全执法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基层执法水平和能力。三要积极支持相关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着眼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配合推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跨境电商综改试验,聚焦重点问题,突破难点堵点。大力支持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在我市的建设和发展,加强机构编制保障,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从机构编制上赋权赋能,更好满足国家、省委和市委战略需求;积极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探索创新组织机构和体制机制,通过事业单
位设立登记,赋予事业单位法人身份,不明确级别,不核定编制,实行更加灵活的管理和用人机制,为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坚持把服务人才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充分释放“编制周转池”政策红利,用好人才专项编制周转、动态管理机制,发挥“周转池”对科技、教育等高层次人才和重点项目人才的引进保障作用;及时关注跨境电商综改试点工作,研究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对各县(市、区)、省级开发区相关机构进行适配性调研,努力以高质量机构编制工作保障综改试点工作高质量推进。
(四)聚焦重点领域保障,着力提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这就要求我们要紧盯政府部门的职能发挥和运行效应,用好编制周转池制度,加大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统筹调配探索力度,挖掘现有编制资源潜力,推动精准投放、科学配置,不断完善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一要在贯彻落实重要部署方面加强保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事业单位力量。按照中央和我省相关改革要求,继续推动群团组织社会团体编制资源的规范调整、优化整合。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在“民转公”学校、“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等编制保障方面加强研究,在中小学编制市级统筹管理、幼儿园编制备案制管理、编外人员管理等方面加强探索,争取省上试点,不断提升我市机构编制管理和保障能力。二要在重点民生领域方面加强保障。围绕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机构编制保障服务。针对形势任务变化,加强调查研究,积极破解中小学、公立医院等领域机构编制资源不均衡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提升公益服务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配合组织、人社、教育、退役军人等部门,科学制定招录(聘)、“三支一扶”、文物保护、军转干部及退役士兵安置、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免费医科生等人员的用编进人计划,确保重点工作和民生领域编制需求。三要在提升生活品质方面加强保障。全面落实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部署要求,加大对人才引进所需编制的统筹保障力度,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食品药品监管、环境污染防治、社会治安管理、应急管理等领域倾斜;根据中央、省委安排部署,探索深化公安机关体制改革,研究在市县公安机关推行大部门、大警种制等问题,做好政策和方案储备,不断优化公安机关职能配置,提升公安机关履职效能,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聚焦治理效能提升,推动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抓好基层治理至关重要。我们要深刻把握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系统学习掌握中央关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部署要求,科学研判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机制的堵点、於点、痛点,善于通过洞察感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延伸机构编制在加强基层治理中的触角,不断运用优化了的机构职能体系、强化了的机构编制资源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乡镇(街道)改革,乡镇(街道)统一规范设置“5办1站2中心”,印发权责清单理顺县乡职责关系,“减上补下”为基层增加事业编制,推动更多资源、管理、服务下沉到基层。去年,我们在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在规范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推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根据省委、市委的安排部署,今年,还将继续推进、巩固和深化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一要在深化对党的组织路线的理解上下功夫、谋基层。党的组织路线是指导组织建设的根本方针和准则。党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党的组织就蓬勃发展,党的事业就顺利推进;什么时候组织路线上出现偏差,党的组织就遭到破坏,党的事业就受到挫折。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确保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起来、强大起来,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我们机构编制部门推进基层治理需要深入领会和时时遵循的基本要求。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短板。二要在系统学习领会中央有关政策性指导文件精神中下功夫、谋基层。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是基层治理现代化布局中的大文章,不能满足框架搭好。必须让体制机制活起来、有生气。要在综合设置基层审批服务机构是否强化了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和公共服务质效上做反思;要在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否强化了乡镇(街道)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上做反思;要在整合基层网格管理和指挥平台是否实现“多网合一”、强化党建引领、实现基层管理跨部门、跨层级协同运转上做反思;要在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优化上级机关对基层的领导方式上做反思。这几个反思都要与中央关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文件紧密联系,作为下一步制定我市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操作性文件的脉络。三要在推动具体实践不断深化中下功夫、谋基层。去年,我们通过飞行检查和“四学四看四见效”大调研活动,发现了一些乡镇(街道)不执行“三定”规定、不重视党群服务中心发挥职能作用等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也受到了市委领导的关注。今年,我们要继续用好“四学四看四见效”大调研活动载体,全面梳理乡镇(街道)机构改革评估和调研成效,各县(市、区)也要在这方面多思考、多谋划。要切实加强“乡村振兴万人计划”编制管理,在推进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方面加强研究和保障。要根据省委编办的安排部署,推动相关体制改革任务落实。
(六)聚焦加强法治建设,持续推动落实机构编制法规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准确把握机构编制法治建设的政治方向、重点任务和实践要求,持续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一要持续抓好《条例》《规定》的学习贯彻。抓好《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及《中共*省委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学习宣传贯彻,推动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履行好《条例》《规定》实施主体责任。《条例》和《规定》的学习,市里和部分县已纳入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培训课程计划,其他县(市、区)要加快推动落实。要采取设置网络专栏、组织网络测试等有效方式和途径加强对已出台的法规制度的宣传、培训和贯彻落实力度,开展重要法规制度执行情况、实施效果的跟踪评估,切实推进各项法规制度落实落细。二要建立健全依法监督制度体系。要强化机构编制治理理念,抓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办法》《机构编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处理和问责规则(试行)》等机构编制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构建“事前预防为主,事后处置为辅”的监督机制。要创新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发现方式,综合运用群众举报、信息公开、实名制管理、统计年报等渠道,重点开展实地监督检查与利用实名制管理系统开展网上核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亮肌肉”“长牙齿”,推动由“等案上门”向主动出击转变。要建立健全编办同纪检监察机关、巡视巡察机构和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协作联动机制,推动将机构编制工作情况和纪律要求执行情况纳入巡察、党委督促检查、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监督范围,彰显机构编制法规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强化各部门(单位)贯彻落实机构编制法规制度的意识和能力,切实推动党管机构编制的原则落实落地。三要夯实机构编制基础性工作。积
极推进机构编制数字化建设,通过搭建智慧编办系统,升级和构建集成高效、联通共享、应用便捷、安全可靠的实名制系统应用平台。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和基础性台账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实名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实用性。加强机构编制数据应用安全管理,逐一排查风险隐患,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继续推动全市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清理规范工作,创新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监管,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失信档案,探索建立事业单位信用监管联动机制。扎实做好宣传、培训、
域名管理等工作。
四、高标准强化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在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机构编制干部队伍中全面做强自己
高标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省委、市委部署的各项任务,需要一支政治更强、业务更精、作风更优的机构编制干部队伍。我们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要论述和省委、市委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安排上来,进一步对标“组织口”标准,培育“组织口”作风,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在这个方面,重点要在坚持“两个高标准”上下功夫。
一方面,要在工作理念上坚持高标准,强化“五种思维”。一要强化政治思维。作为党的机关、政治机关,配置政治资源,体现政治属性,履行政治责任,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精神,做到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政治站位高不高、“四个意识”强不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不牢、“两个维护”实不实的重要检验标准,不断破解重点领域民生痛点、发展难点、社会热点背后的体制机制难题,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机构编制工作。二要强化全局思维。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自觉从战略高度、全局维度认识机构编制工作,深刻认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机构编制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内在要求,探索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的有效途径,打破过去编制分配后地区所有、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思维定势,推动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调配使用,把视野拓宽到事业发展全局中来思考处理问题,做到目标任务围绕大局来确立,工作成效着眼全局来检验。三要强化系统思维。既要牵住“牛鼻子”,也要善于“弹钢琴”。要统筹做好机构改革与各领域改革发展的紧密结合、衔接配套,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坚持把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科学谋划,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举措,精准施策,以重点突破引领改革纵深推进。四要强化资源思维。机构编制资源不是经济意义上靠市场规律配置的要素资源,而是由党中央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进行科学配置的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要牢牢把握机构编制资源的政治性、特殊性和稀缺性,妥善处理满足发展需要与守牢总量红线之间的矛盾,在科学制定标准、充分研究论证、实施动态管理等方面下真功夫、细功夫,把每一个机构、每一名编制都管细盘活用好,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出机构编制资源的最大效益。五要强化法治思维。法治思维实际上也是政治思维,法治方式也是一种政治方式。要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机构编制配置使用规模控制在合理合规、可持续的范围内,既要做到优化协同高效,又要做到“瘦身”与“健身”相结合;要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导各级各部门强化机构编制的“资源意识”,克服“加工作”就要“加编制”的思维,树立向提升管理效能要编制、向提升科技水平要编制、向引进人才要编制的理念,确保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用在关键处、用在刀刃上。
另一方面,要在队伍建设上坚持高标准,做到“四个持续加强”。一要在政治建设上持续加强,努力打造绝对忠诚的机构编制队伍。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部门是党的机关、政治机关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担当,自觉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机构编制工作全过程,不断提高政治“三力”。按照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要把“两个维护”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紧密联系工作职责、岗位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总书记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切实融入到工作谋划中,落实到工作推进中,体现到工作成效中,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工作站位,切实提高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在能力建设持续加强,努力打造干事创业的机构编制队伍。要加强实践锻炼。注重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干部队伍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按照高素质专业化要求,着重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发扬“四敢”精神,树立敢想敢干、敢破敢立、敢打敢拼、敢闯敢试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乐于在改革中“啃硬骨头”,善于把握规律、注重运用策略、敢于创新突破,既敢做敢为,又善作善成。要突出实干实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对重大任务紧盯不放,强化跟踪调度和评估问效,正向激励、负向倒逼,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工作闭环,推动工作任务扎实落地见效。三要在作风建设上持续加强,努力打造担当奉献的机构编制队伍。要强化宗旨意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增强服务意识,学会换位思考,对部门和基层提出的需求,做到周到服务、热情服务、主动服务、高效服务。要加强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和提高工作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调研,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症结研究透,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和行动方案,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依据和工作举措。要振奋精神状态。当前,市委各项工作已经提速、工作标准也在提高,方方面面工作都在争先进位,要继续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践行好“亲自、立即、马上、现在”的过硬工作作风,紧跟市委工作节奏,高标准落实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四要在纪律建设上持续加强,努力打造廉洁自律的机构编制队伍。要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上来,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从严治党治办。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要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关心关爱干部职工,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担当负责,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动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良好局面。
同志们,新时代的号召黄钟大吕,新征程的使命千钧在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团结一心、合力拼搏,凝聚起踔厉奋发、砥砺奋进的机构编制力量,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篇章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