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为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有效破解农村青年人才党员发展难、村级后备干部培养难、青年党员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县结合实际,全覆盖组建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探索出了一条“发现人才、发展党员、培养成才、输送回村”的新路径,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一)严标准“建”,打造青年人才“主阵地”。
**县积极“筑巢引风”,主动搭建平台、成立组织、吸纳人才,厚植优秀青年人才“红色沃土”,形成强有力的“人才磁场”。
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印发《**县推进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实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采取“乡镇管、县指导”的方式,全面推动青年人才党支部组建工作。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指导,乡镇党委具体管理,确保组织设置合规、班子战斗力强。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成立后直接隶属于乡镇党委,党支部书记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支部委员由乡镇组织委员、团委书记等人员担任。
二是规范运行机制。乡镇党办负责日常指导管理,做好青年人才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青年人才的培养、发展和使用工作。按照牌匾、党旗、制度、管理办法“四上墙”标准,整合乡镇文体图书室、青年之家、四点半课堂等资源,实现每个青年人才党支部有场所、有制度、有抓手。在党支部驻地建设青年人才服务驿站,定期开展“人才服务在行动”活动,为青年人才提供创业贷款、产业保险和网络销售直播等服务,已举办青年人才联谊会、青年沙龙等活动 100 余场次。
三是搭建锻炼平台。整合资源建设阵地,建立“经济富村实践点”“宜居美村实践点”“文明新村实践点”“治理强村实践点”4 大类实践锻炼培养点 30 个,在工业园区设立 10 个“明星企业实践点”,进行分类锻炼提能。同时,发挥红色资源、古村落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优势,建立青年人才党性教育提升教学点 8 处,帮助青年人才补足精神之“钙”。
(二)广范围“选”,打通发展党员“新路径”。
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真正培养一批乡村振兴“生力军”,各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对重点培养对象政治素养、践诺履职、服务群众等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对成熟的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或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
一是建好“信息库”。建立乡镇青年人才信息库,根据乡村发展实际制定入库条件,列出人才准入 9 条“负面清单”。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建 8 个摸排工作组,“线上线下”摸排35岁以下的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及各类“田专家”“土秀才”,通过实名登记、动态管理,最大限度地把“好青年”挖掘出来、建档立卡。
二是选好“培养源”。实行农村青年人才乡村两级联动培养,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与原籍村共同联系培养入库青年人才。创新建立“321”工作机制,即每个村每年至少推荐 3 名青年人才,每年至少推荐 2 名入党积极分子,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每年至少协助发展 1 名党员,不断加强青年人才梯队建设。
三是管好“后备军”。对青年人才实行“红蓝黄”三色管理,常态化进行跟踪考核,按照 2:7:1 比例确定红色先锋、蓝色赶超、黄色后进,形成“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的生动局面。对红色“先锋”采取“双向考察、双向公示”的方式,优先推荐入党。
(三)靶向性“培”,营造交流互动“好氛围”。
构建红色导学、结对帮学、专家领学“三位一体”培育体系,为青年人才提质培优牵好线、搭好台、蓄好能。
一是红色导学。按月下发主题党日活动“提示单”,不断提升青年人才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组织开展“助春耕·促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引导青年人才党员深入一线为民解难;组建乡镇青年人才和青年人才党员微信群,及时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家乡时事动态等,为青年人才党员“充电蓄能”。
二是结对帮学。推行领导干部“1+X”结对帮带模式,统筹本土优秀骨干人才资源,层层把关遴选县、乡科级领导干部“帮带导师”236 名,采取“一对多”的形式,与青年人才建立结对帮带关系;落实跟踪培养机制,开展定期谈心谈话、政治家访、圆桌议事会等,及时掌握青年人才所思所想,为其成长保驾护航,建立健全全周期管理、全链条培养机制,让青年人才在“滴灌”培育中“根正苗红”。
三是专家领学。实行“1 名首席专家+若干个村产业”的“1+N”专家帮扶模式,从农技专家、科技特派员、脱贫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中选聘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组建“首席专家库”;每月结合不同培训主题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结对指导教学活动。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各类培训班 16 期,培训青年人才 2300 余人次。
(四)导向性“用”,构建乡村振兴“助推器”。
通过“边培养、边使用、边提升”方式,实现优秀人才进得来、重培养,成熟干部用得上、挑重担,助力青年人才“快成长”。
一是人才项目+金融支持。开展“规划一批人才创业项目、创建一批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的“双创”行动,打造助力创新创业“红色引擎”,发挥青年人才党支部服务青年人才的重要职能,积极为创业者构建工商注册、财税服务、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等“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对接金融、工信、科技等部门,提供“科贷通”等金融贷款产品,为青年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全链条金融支持。
二是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建立健全青年人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和“双报到双报告”制度,选派青年人才党员到村(社区)参加共驻共建活动,设立“志愿服务团”“党员先锋岗”,助力青年人才“长起来”。探索实行青年人才党员积分管理,根据志愿服务工作情况,党支部实时登记积分,对积分靠前的党员,适时给予通报表扬,并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
三是见习项目+岗位任职。积极推荐优秀青年人才党员参与村内中心事务,通过村党组织书记助理、党建指导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等多岗位锻炼,提高青年人才党员决策水平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村“两委”干部调整时,把经过基层历练的优秀青年人才党员推荐作为村干部候选人,实现后备干部队伍的备用互补、递进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