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是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进入党校,选择了党校教师这份职业,我们就选择了一种责任与担当。作为党校教师,首先必须对党忠诚,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做好新时代党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在新时代,党校教师要将党校初心融入教学工作之中,出精品课、讲精品课。党校精品课既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考验,又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评价党校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打造党校精品课对于党校和教师意义重大。精品课应当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前沿问题清醒、理论品位高;二是学术含量丰厚;三是各层次学员喜爱。打造精品课程具体应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一、挖掘题源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校要抓住时机为教师提供发展机遇和平台,充分释放教师潜能,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水平,不断增强党校教师上精品课、出科研精品的能力。现在党校学员的学历普遍较高,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决定了党校教师必须既要向上攀登,在理论学识和思想境界上不断提升自己,又要深入基层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挖掘精品课专题题源,创造新的科研成果,并及时转化到教学中去。
(一)向上挖掘
党校教师要胸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找寻题目;要把握时代特征和铁路行业发展要求,从中体现党中央精神、体现铁路特色。教学选题要体现出既能向上攀登,又可以向下深人,不能闭门造车、主观臆断。这就需要党校教师除了要有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敏锐准确把握的本领外,还要有深入实践调查研究的能力。
(二)向下挖掘
要紧密联系铁路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教学活动。铁路党校学员大多数来自一线,他们来党校学习是要提升理论修养,增强党性锻炼,提高干事创业能力,期望通过培训对工作有更好的实用性的帮助。党校教师要紧密联系铁路工作实际,在课程中注重对实践的指引,从而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三)多维挖掘
一是要把握理论知识信息的时代鲜活性。党校学员的思维很活跃,时代感很强,知识信息知晓速度快。学员对党的理论和国家发展大政方针、战略部署的了解,除了教师的讲授之外,还可以通过个人自学理论著作、专业书籍、读书读报以及在学员的讨论中获取,这种立体式的知识信息来源,更全面、更科学、更容易接受与理解,也更会“根深蒂固”扎根于脑海之中。这就要求党校的教学内容要切合时事,理论阐释通俗易懂、知识信息鲜活、事例科学真实,不能“炒冷饭”。二是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之中,及时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正确处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先进性、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关系。妥善处理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选专题前,要掌握特定范围的学术动态,如不了解研究动向与前沿,就容易造成盲目性。三是注重案例的收集与编写。尤其注重本土案例的收集,为保证案例的时效性、本土性和适用性,授课教师要经常对案例进行调研更新,更要根据不同的听课对象,撰写出不同内容的讲稿和案例,即使讲授主题相同的内容,也要做到根据受众对象的不同,确定不同的难度与角度。同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要客观、准确,引用案例、资料、数字必须正确无误、来源可靠,决不允许不负责任地编造、传播“段子”“小道消息”等。只有把握好以上三点并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才能打开挖掘题源之路,同时这也是对党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通力合作
党校教师在发挥自己学科优势的基础上,跨学科进行教学研究,目前已形成一种趋势。学术理论研究是个体性很强的工作,要提高教学效果,其根本在于教师个人的努力。党校教师要有深入钻研的科研精神,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境界,有“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但是,个体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要善于利用集体的智慧来弥补个体的不足,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评课等工作,把个人努力与集体合作有机结合起来,要形成通力合作的激励和督促机制。
(一)发挥团队功能
精品课建设的过程,是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也是个人努力与集体合作结合的过程。打造精品课,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比如,近几年在铁道党校组织的教学比赛中,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教师从前期准备再到集中把关,以“团队作战”形式形成合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依托科研载体
近年来,党校确立了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作为科研的主攻方向,并转化到教学中去的研学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前沿问题胸中有数、难点问题解决有路、热点问题头脑清醒、政策问题解读有据、经验问题处处留心。党校教师备课是一种创新性劳动,必须以研究为依托、以科研为平台,形成教师备课、科研写作的整体合力,才能实现课程的深化和提高。
(三)备课资源共享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学员入学都带着比较多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他们也有许多思想理论上的困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解答。但是有些问题有现成的答案,有些则是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合力,共同研究和探讨,整理出更好的思路,为学员解疑释惑。
三、突出专业
专业功底越深厚,教师讲授精品课的把握就越大,这就需要更多具有品牌效应的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名教的指引。但是目前面临的情况是:熟悉铁路运输专业的专职教师偏少;教师跨学科授课,但学科跨度过大,导致教师不能聚焦本专业,专业不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出精品;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不足,难以形成铁路党校的品牌标识。
(一)确定各专业的发展定位
要选择学科发展的龙头课程和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为首要建设的精品课,将教师按照专业进行定位,这样,铁路企业党校教师才能更好地延着本专业深耕下去,再将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内容中,通过2~3年的精品课建设、打磨,党校的总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才能有显著的提高。
(二)整合精品课的授课教师队伍
每门精品课的首席教师由党校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授课经验丰富并具有多年课程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来担任,同时融人高学历、有发展潜能的专业教师做为梯队发展成员,并带动一批青年教师和实践教师,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能及时为课程更新发挥作用的师资队伍。
(三)加强精品课建设
一是强化精品课的课件开发,设计并开发形象生动的教学课件,彻底提升传统理论课程和应用性高的课程的教学效果。各种系统开发成熟后,可以在教师中免费开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二是选择国家级优秀教材,对应用性强、新整合的有特色课程,设计开发多媒体教材,以实用性、创新性为主旨重新设计精品课,增强精品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师的自信来自良好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综合素质。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专业基础打牢了,心里有了底,也就自信了。专业是教师充分备课的必然结果。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考虑对应的教学方法,设计完备的教学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课课出精品。四、寻求特色精品课建设要体现特色,首先是党校特色,再就是铁路特色,这就需要教师对课程不断挖掘、提炼、归纳、升华,使其符合铁路党校的身份——既姓“党”又姓“铁”。
(一)抓标准
一是了解、熟悉精品课建设标准。建设精品课必须要有“标准”概念,要高标准、严要求,准确把握铁路现场实际和各层级党员领导干部进党校学习的理论需求。平时要多留意,调研中要善于发现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多积累有关材料,备课时才能笔下有物。二是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进行积极探索和改革,运用灵活多样、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如,理论一实训“双元强化”教学的“三维渗透型”教学模式、角色互换教学法、开放交流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等,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员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抓新意
“新”是党校教学的生命和价值所在。精品课要“精”,但其核心是“新”,没有新理念指引,难以创新、难出成果。要在内容上创新、在教法上创新。精品课建设要注重技术手段的创新,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从党校教学的特点、铁路干部培训的目标要求和学员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党校教学的创新规律。
(三)抓政策加强
对铁路重大方针政策的研究,以实用有效为主,密切联系铁路实际,多出观点深刻、对策性强的、能够对领导决策起较大帮助的科研精品。铁路企业党校应侧重于对铁路局集团公司处室、站段、职能部门以“短、平、快"为特点的现实性问题进行调研,围绕铁路运输安全、铁路营销、年度工作重点和“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出成果,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献计献策。五、融会贯通在精品课教学中,聚焦实际,力求深人浅出、旁征博引、有血有肉、融会贯通。
(一)在消化上贯通
把理论内化于心,也就是真学、真懂、真思考,吃透所讲内容的精神实质,把握“真经”,掌握精髓。
(二)在转化上贯通
转化就是对所讲的内容进行再加工,把书面内容变成使学员易于理解的知识,把深奥理论转化成口语化的讲稿。就像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样,生活中的事例是具体的、千姿百态的,要用个别的、具体的事例去说明一般的、普遍的、抽象的理论并非易事,我们倡导创造性讲课,把教学内容问题化、观点提炼形象化、结构逻辑严谨化。
(三)在通俗化上贯通
把理论变成生动形象通俗化的内容,需要党校教师的日常积累和修炼。我们把理论还原成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紧密结合铁路实际,特别是学员思想、工作、生活、学习实际,选择那些形象、典型、浅显生动的实例来阐明理论、揭示原理,用有代表性、针对性、时代性并且能揭示矛盾、反映问题的典型实例,讲解其深意,把握其内涵,使学员的思维得到启发,能够学有所悟、融会贯通。通过精品课的建设,对增强教师个人创新思维、打造一流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党校办学水平会起到促进作用。作为一名党校教师要坚守初心、多出精品课,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