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市国资委在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admin 2024-01-15 18:07:50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谱写新时代**篇章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和重要保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国资国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人才工作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高标准、大力度、实举措落实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做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全系统上下协同、贯通联动,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奋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试验田,推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坚持党管人才,筑牢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根基。党管人才是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党执政兴国的制度安排,也是我国人才制度的最大优势。**国资国企始终把党管人才原则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及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人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是立足战略谋划,健全优化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市国资委设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市属企业认真落实企业党委主体责任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完善人才管理机构,将人才工作纳入企业中心工作,通过上下联动、各司其职,形成协同有力、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二是明晰主攻方向,探索开拓人才工作创新高地。围绕国之所需、市之所要,聚焦转型综改区建设、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使命,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科学制定人才近期和中长期的发展目标,确保人才发展与企业目标相适应、相配套、相衔接,特别是将高端人才引进和人才平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全力构筑引育集聚人才平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三是聚焦目标任务,持续提升人才工作考核效能。市国资委印发《市属企业人才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市属企业人才工作专项考核方案》,深入调研了解市属企业人才工作成效、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今后目标等,压紧压实人才工作责任,推动人才政策制度落实落地,持续激发市属企业做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坚持改革创新,厚植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优势。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人才得以发展的“沃土”,持续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市属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一是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以制度激活力。市国资委出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细则》《工作规则》《关于加快市属企业人才培育的实施办法》《提升市属企业引才育才动力实施细则》等制度,制定《市属企业人才工作指引》,促进人才政策优化细化实化,充分发挥对市属企业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作用。二是创新人才引进模式,以引进添动力。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大胆探索柔性引才机制,通过顾问指导、兼职服务、项目合作、技术入股、挂职锻炼等方式,近三年柔性引才71名。实施博士引进专项行动,2022年18户企业共引进博士毕业生23名。组织市属企业结合实际,协调建立起国家级实验室、人才培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等载体平台,采取“项目+人才”、以才引才、平台引才等形式,积极对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打破地域限制,在市外、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依托人才“飞地”,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团队加入市属企业序列。三是拓宽人才培养路径,以培育提内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聚焦“卡脖子”领域,依托高校人才资源、科研成果富集等优势,以及企业资金、市场开拓、成果转化等优势,开展市校合作、校企合作,强化“12大基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深化“人到**好风光”“千企联百校”等活动,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多优质平台。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构筑人才“蓄水池”,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四是强化拴心留人机制,以留才强韧力。“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坚持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畅通职业发展路径和搭建事业发展平台,明确人才学习、发展机会;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的基本要素、业绩和贡献;赋予科技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等,使企业成为创业者施展才智、实现抱负的舞台。五是营造尊才用才氛围,以用才释潜力。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促进人才与产业同发展、人才与科技创新共进步的良好局面,鼓励企业以人才“揭榜挂帅”等制度,设立“技术创新奖”“技术专家奖”等奖项,组织“技术比武”“技能大赛”等活动,支持人才踊跃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积极挖掘本土优秀人才,盘活本土人才资源,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优化服务,建强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高水平的人才高地要集聚全球高端人才和智力资源,必须拥有“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必须秉承“求贤若渴”的引才理念、搭起“任人唯贤”创业平台、打造“活力十足”的创业生态,在优化“软环境”上下足“硬功夫”,用宏伟的事业吸引人才,用共同的理想凝聚人才,用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一是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市国资委出台《市属企业高层次人才专项服务机制》《市属企业人才问题协调解决工作机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机构,推动解决薪酬待遇、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服务、租房住房、交通出行等人才急难愁盼问题,为广大人才营造舒心、安心、顺心的工作生活环境。以人才公寓、租房买房优惠补贴等形式,倾心倾力做好人才后勤保障,为人才干事创业、施展才华提供无忧舞台。二是强化人才精神激励。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组织关怀相结合,充分尊重人才精神诉求,畅通沟通渠道,及时解决人才期盼、需求;建立国资委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库,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加强对专家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工作,充分调动专家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开展市管企业领导人员专业化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市属企业中青年经营管理人员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班以及各类网络培训班等,增强市属企业人才工作能力,提升人才获得感、归属感。三是优化人才激励机制。指导市属企业大力推行市场化薪酬制度,系统推进市属企业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建设,鼓励企业对聘用的高端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端技能人才及重大项目、创新项目、创新团队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薪酬制度,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资可实行单列,不受工资总额限制。鼓励市属企业实施科技研发人员股权、期权、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构建人才与企业“命运共同体”。四是营造人才成长环境。指导市属企业充分发挥用人主体作用,统筹各种资源,为人才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切实保护人才的合法权益。通过报纸、网络新媒体、电视等宣传渠道,积极宣传先进人才及成绩突出的人才工作,加大对优秀人才的选树表彰和先进事迹、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及推广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坚持人才强企,推动市属企业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知弱图强,谋定而动,笃行致远。当前,市属企业人才工作还存在人才管理机制不灵活,管理者人才观不强,超前意识和战略考虑不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较突出,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人才支撑不够;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精准等问题。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系统重塑,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显和强烈,更需要在人才工作上下足功夫,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性和危机感。一是加强系统谋划,积极前瞻布局。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强人才工作的战略性、系统性谋划,持续健全完善工作体制,超前谋划人才布局,确保培养一批、使用一批、储备一批。二是创新培养模式,强化自主培养。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人才供给自主可控。制定高端人才培养计划,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通过参与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到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研修、参与会议论坛交流学习,让青年人才紧跟行业前沿,不断夯实专业根基。三是拓宽引才渠道,引育急需人才。探索多种形式和途径,以更加积极灵活的方式引进急需高端人才,注重和研究**籍高端人才的引进。对接重点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引进“高精尖缺”领域的高端人才和战略性储备人才,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能够领衔重大科研任务和工程项目的科技领军人才。四是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工作实效。优化人才工作机制,加强对“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督导考核,强化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和人才工作者培养力度,健全人才工作责任体系、考核体系。

新时代新征程,市属企业的改革发展需要大批人才,也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国资国企将以更高的站位、更长远的眼光、更新颖的举措,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成效,积极打造全市人才战略高地,努力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中再立新功!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