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旧社区来说,建好邻里中心难,用好邻里中心更难。如何保障其有序、高效、规范地运转起来,我们聚焦服务模式的转变,探索建立“个性服务市场化、‘三自’队伍服务专业化、社区服务集成化”的运营模式,确保邻里中心真正实现管好、用好、功能作用发挥好。
一、个性服务市场化。围绕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求,社区将部分服务采取市场化运营的方式提供给辖区群众,以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一是筑巢引凤,让商家愿意进驻。以石家湾社区邻里中心为例,政府承担书柜、吧台、桌椅等硬件的一次性投入,并提供18个月免租培育期,吸引咖啡店和书店拎包入驻,减轻了政府长期运营的资金压力,市场化也更能贴合群众的需求。二是个性定制,让群众愿意消费。邻里中心建设前,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功能服务项目,特别是老旧小区要着重考虑“一老一小”需求。例如,在邻里中心引入培训机构进驻过程中,我们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免费试听课、受欢迎程度等方面,总结出邻里中心引入音乐、美术等兴趣班最能吸引辖区的学生和家长,主要解决了放学后“带娃”的需求。三是资源置换,让社区愿意合作。如何将社区工作人员从邻里中心各项活动和服务中解放出来是我们一直在解决的问题。通过整合空间、场地、物资等要素,与入驻商家换取活动组织、活动开展、卫生清扫、费用支出等服务,基本实现了社区与商家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中,也节约了资金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二、“三自”队伍服务专业化。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三自”队伍服务活动是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拉近群众的有力抓手,社区依托专业的人员和场地,推动“三自”队伍服务专业化、项目化、常态化。一是实现队伍专业化。吸纳引入天洲市慈善协会、天洲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天洲市发明家协会、诚信企业家联盟等10余个专业服务组织,可为辖区居民提供包括普法宣传、急救逃生、心理疏导、书画歌舞等10大类30余个专业化服务项目。二是实现策划专业化。目前,仅靠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服务的组织和管理需求,我们引入了专业社会组织、有专业特长的群众或队伍、物业服务队伍等牵头组织运营,并精准策划服务项目,确保了“三自”队伍服务活动健康有序开展。三是实现场地专业化。我们打造建设了天洲市首个志愿者驿站,免费为“三自”队伍提供办公服务场地,同时集中力量建设了长安体育公园、青一社区体育中心等活动场地。
三、社区服务集成化。面对辖区面积大、人员多、老年人办事不方便的客观实际,我们不断转变服务理念,拓宽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涵,着力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的五分钟社区服务网。一是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邻里中心服务综合体作用,将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警务室、养老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便民商店等各类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都纳入到邻里中心来,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便捷服务,让群众“不出社区,把事办成”。二是驻点式服务。发挥好上级职能部门、辖区有关单位的作用,为群众提供驻点式服务。比如,每月邀请“四官”开展不少于四次进社区服务活动,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等服务;与区人社部门、民政部门合作,邀请其工作人员每月到社区为居民提供就业、养老、劳务纠纷等政策指导和帮助,确保服务的内容更加广泛。三是呼叫式服务。为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回应群众期盼、解决群众问题,探索建立“群众吹哨,社区报到”服务机制,在小区楼道安装服务信息栏,对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物业、商户等各类服务主体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进行公示,打通社区与群众之间的服务沟通渠道,确保群众有需求,相关服务单位能够第一时间回应解决。
下一步,幸福路街道党工委将持续推进邻里中心建设,提升邻里中心的使用频率、运行效率、服务品质和社会效益,让邻里中心真正成为辖区群众享受社区服务、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