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强工兴产、项目突破”全面起势之年。根据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结合*实际,2024年全镇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把牢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攻坚行动,紧扣党建强基、乡村振兴、工业经济、高效农业、新型城镇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近郊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全力打造工业发展重点镇、高效农业样板镇、生态文旅特色镇、历史文化名镇,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质加速。主要预期目标为: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税收收入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工业技改投资增长*%,其他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围绕上述目标,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突破项目建设,在增强镇域经济实力上攻坚突破
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以更大力度招项目、建项目,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力促传统产业做优、新兴产业做大、骨干企业做强、关联企业做精,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一)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智。1、树立“人人都是信息员,人人都是招商员”理念,建立项目招引目标考核机制,各领导干部、党总支全年提供有效招商线索不少于1条,最大限度激发招商活力。2、创新招商方式,强化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以企招商,对符合产业政策、投资额度大的重点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立足机械工业园、墨子科创园,积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产业转移,紧盯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精准招引对经济发展具有支撑力、带动力、影响力的项目,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配套成链”的效果。新签约过亿元以上项目5个。3、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全面落实各级人才政策,综合运用刚性引入、兼职研发、技术合作等方式,深入实施“榴枣归乡”工程,引进更多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来*创新创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力争新柔性引进国家级以上高端人才1人以上,积极培树推荐“枣庄英才”。同时积极对上联系,年内培树省级人才平台载体1个。
(二)全力以赴突破重点项目。1、坚持招大引强、大抓项目。聚焦主导产业、头部企业,加快中兴生态智慧产业园、机床产业热处理中心、新型高端健康食品等过亿元项目跟踪洽谈。精心抓好40个过500万元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度投资完成10亿元以上。2、坚持专员帮促、强企兴商。强化北玻、北航、金精、福德等核心链、领航型企业培育,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力争全镇“四上”企业突破6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0家以上。3、坚持融入园区、培育特色。立足机械工业园区、墨子科创园集聚优势,精心抓好小熊驾到复合调味品、年产1000万件汽车部件、精密滚珠丝杠、墨子科创园三期等项目服务保障,加快“田园实践”现代农业产业园、“古滕善乡”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中兴生态智慧产业园等产业布局,全面激发镇域发展内生动力。
(三)全力以赴提优营商环境。1、牢固树立安商亲商理念,把优质营商环境作为先进地域文化来塑造,持续完善“枣解决·枣满意”“企呼政应、接诉即办”等平台建设,对各类诉求事项精准分类、分流处理,加强跟踪督导和定期评价,实现诉求快速回应、有效解决,真正实现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的良好营商环境。2、围绕“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常态化服务对接机制,在选派领导帮包项目的基础上,探索设立“企业首席服务员”,配合上级对企业发展“中梗阻”实行村镇联动、定格协调、提级办理,提供“零距离”“保姆式”一对一服务。通过深入企业问询、开展企业评议等方式,推动政商关系“亲而有度,清而有为”。3、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企业家权益,大张旗鼓表彰优秀企业家,在全镇形成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浓厚氛围。积极与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着力培养一批开拓能力强、具有广阔视野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多措并举,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摸清经济“家底”,以高质量统计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坚定不移提升环境品质,在建设宜居宜业城镇上攻坚突破
城镇化是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更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强化经营城镇理念,并贯穿于基础设施、精品建设、精细管理的全过程,不断增强聚集能力,提升镇村品质。
(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1、聚焦全市“西提”战略,高标准编制城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积极打造西部城区门户城镇,推进融城步伐,力争镇驻地人口增长率3%以上,户籍人口增长率1.5%以上,稳步提升城镇承载力。2、进一步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力度,推动公交、绿地、停车、商贸、供暖以及智能物联网等城市要素进一步向镇域延伸,有力彰显近郊城镇“强磁场”。3、按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快历史城区保护,推进老建筑保护修缮”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滕国故城和东滕城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擦亮*历史文化名片。
(二)深化城镇精细管理。1、围绕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集中攻坚重点点位和难点问题,全力配合荆河西路延伸、兴滕•未来城周边区域改造,稳步推进金三角区域升级改造,实现镇域空间、形象、品质同步提升。加强土地管理和村镇建设监管工作,以“零容忍”力度落实土地卫片整改,对乱搭、乱修、乱建等违法占地行为及时制止,坚决把违法占地消灭在萌芽状态。2、围绕镇域路域环境整治,计划投资800余万元,对镇驻地、李千路、红荷路两侧进行绿化提升,立面改造,提升镇域路域面貌。对滕国故城、秀美荆河、九村湿地、镇驻地以及红荷路、新104国道、320省道、姜界路、姜庄路、李千路等重点区域和主要道路,重拳出击“脏乱差”,持续推进清洁行动“全民战役”。健全公共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施垃圾分类标准化建设,推进镇域主干道路、村节点“四分类”垃圾桶全覆盖,争创枣庄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3、围绕提升改善生态环境水平,认真落实秸秆禁烧、餐饮油烟管控举措,深入实施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三源”治理,强力抓好控煤、治气、降尘工作落实,进一步加强对涉污企业、露天工地、小作坊等“散乱污”排查整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三)持续繁荣城镇经济。1、依托*电商服务中心,培育电商创业园,完善特色产业电商交易平台,加快村级淘宝服务站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新增电子商户10家以上,电商企业2家以上,实现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切实把“全国淘宝镇”品牌擦亮。2、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滕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中“着力将滕州市建成鲁南地区重要的商贸流通中心、京沪廊道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依托近郊区位优势,打造经营特色鲜明、配套设施齐全、消费环境舒适的商贸商圈,使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3、深化“文化+旅游”融合,进一步深度挖掘“善”文化资源,配合*镇“古滕善乡”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加强滕国故城保护性开发和文旅产业项目,融入乡村记忆、农耕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亲子研学等多种元素,不断提升我镇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水平。
三、坚定不移聚焦“三农”工作,在全面加快乡村振兴上攻坚突破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三农优先”,守牢农业底线,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做强农业特色,分区域推动乡村振兴,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强镇,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一)全力推动农业更加高质高效。1、持续打造一批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示范点,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北部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力争信华新格林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投产,正德康城提档升级。2、立足地域特色品牌创建,在中部打造农业品牌集聚区,做强胡村大葱、阳平多肉、颜楼花卉、张园草莓等特色品牌,建成4个特色农业品牌发展基地。3、在南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加快“古滕善乡”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争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二)全力推动农民更加富裕富足。1、纵深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清理专项行动,盘活更多闲置资源,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让每个村“活血造血”,为打赢“破十攀百”攻坚战奠定稳固经济支撑。2、加快推进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推广支部+协会、村社联建等模式,鼓励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班子战斗力较好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集中更多的资源、更多的空间,谋划产业、发展经济,着力抓好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企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进规模经营,年度新发展滕州市级以上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家。3、激发创业富民活力,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安全技能、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完成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00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三)全力推动乡村更加宜居宜业。1、高质量打好“山水林田大会战”,着力巩固好“映月湾”湿地公园、小冯河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建设成果,推进北沙河、小清河美丽河湖创建,确保完成省级美丽河湖达标创建任务。2、突出抓好主干道绿化提升,按照“一村一品、突出特色”的原则,围绕路旁、水旁、村旁、宅旁“四旁”及田间地头空闲地,广泛开展村庄绿化行动,争创1-2个省级森林村,每个党总支至少新增1个滕州市级森林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四季战役”攻坚行动,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3、依托滕国故城历史文化资源和秀美荆河自然景观,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新业态。大力发展近郊乡村旅游,将信华新格林、正德康城、天和大道、江北梅园、颜楼花卉、滕国故城、上善公园等旅游节点串点成线,积极释放美丽乡村建设红利,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积极争跑政策,加大采煤塌陷地治理,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吸引新兴产业、项目资金的“磁场”。
四、坚定不移做好民生保障,在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上攻坚突破
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准确把握抓发展与惠民生的结合点,既要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也要做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一)多层次健全保障体系。1、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贫困户和边缘户,及时纳入统筹帮扶。精心实施“善待您”社会救助品牌,通过亲情互助、公益岗、雨露计划等帮扶救助项目,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2、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充分利用“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做好劝募工作,积极开展好“爱心助学”和“情暖万家”等救助活动,扎实做好农村低保五保、残疾家庭、困难老人、三类儿童服务保障工作,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提高养老质量,全年新增幸福食堂5处。3、持续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工作,以镇级未保工作站为中心,逐步建立村级未保工作站,并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队伍,加强对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爱护,把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及时纳入“明天计划”和“助学工程”。
(二)多领域优化公共服务。1、充分回应群众期盼,把更多资金、政策和精力投入民生工作领域,全力推进“2024年度惠民实事”落地,加快农村供水提质改造、农村道路大中修、党群服务中心改扩建、村级卫生室提升等一批惠民项目,实现民生事业大提升、大提速。2、持续加强各类道德典型培树工作,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四倡四禁”文明实践活动和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3、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高质量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护苗成长”行动、“爱心志愿”轮流值班、“文道善行”书画进乡村等文明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三)多维度守牢发展底线。1、推进安全生产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抓好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着力提升防汛抗旱、灭火救援等应急处置能力,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坚决防范安全事故风险。2、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最大限度挤压黑恶势力生存空间,坚决铲除各类黑恶“毒瘤”和“保护伞”,严厉打击金融诈骗、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社会环境。持续推动“六好九无”平安村庄创建,完成83个行政村创建目标,实现全域覆盖。3、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下的“古滕善治”社会治理品牌,锤炼网格队伍,促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全方位提升守护平安的层次和水平,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五、坚定不移加强政治建设,在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过硬上攻坚突破
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从严从实抓好党建各项工作,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大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每月开展1次党委理论中心组研讨学习,召开1次党建专题会。2、全面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落实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活动。3、旗帜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导向,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积极落实正向激励、容错纠错和澄清保护机制,切实树牢担当尽责的良好作风,全面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4、全面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抓好政治安全、宗教安全、舆论引导、舆情管控和阵地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话语权。
(二)全面过硬打基础。1、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扎实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大软弱涣散党组织治理力度,发挥党支部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能作用。2、以筑牢“组织依靠、群众信任、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精准扶贫”五个战斗堡垒为统领,扎实推进村级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深化村级班子目标管理,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3、抓好“两新”组织“两个覆盖”质量提升,做深做实“十百千提升工程”,指导5家重点培育对象科学制定任务清单。
(三)驰而不息转作风。1、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突出问题。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增强党员守规矩讲纪律意识,让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不断强化镇村干部监督执纪管理,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岗位、重点环节监督,把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媒体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前移监督关口,形成监督合力。3、突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镇党员教育中心载体作用,深入实施党员干部提升工程,组织开展村“两委”干部轮训,练就推动发展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见实效,每村本年度至少承诺办成3件惠民实事,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一线闪耀。
全镇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作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敢于拼搏的姿态、众志成城的决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顺利实现全年工作任务目标、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