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在某高新区2024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admin 2024-03-31 14:00:56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同志们:

春归大地,万象更新。今天,我们隆重召开高新区2024年工作会议,这既是盘点总结会、也是任务部署会,更是全员动员会,就是要号召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重要会议精神,聚焦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北京对口合作示范区,全面争创国家百强高新区,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科学应对、担当作为,2023年 *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过去的一年,是全区上下拼经济、同心促发展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全省开发区建设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担当国家高新区新时代发展使命,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动园区经济在攻坚克难、增量提质中取得了新业绩、创造了新成就。

这一年,我们稳中求进、难中求成,主要指标全线逆势增长。面对经济超预期压力,强化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突出工作举措的实效性,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2023年全省工业类开发区考核的6项指标全部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工业投资完成62.08亿元,同比增长17.53%;工业增加值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12.3%;财政总收入完成57.08亿元,同比增长15%。

这一年,我们只争朝夕、深耕不辍,两大示范区建设全面起势。围绕建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坚持以集群式理念狠抓招商引资,新引进投资20亿元的东莞晶博光电产业园、投资20亿元的青岛乾运10万吨正极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两年共引进20多个东部产业转移项目,投产达效后产值超400亿元、利税20多亿元,解决就业上万人,初步形成了聚企成链、聚链成群的发展格局。在2023年4月全省招商引资大会上,高新区作了经验交流。围绕建设北京对口合作示范区,坚持高频次对口交流,主要领导带队10余次赴北京市相关单位、重点企业进行对接,明确了合作机制;推动 *市政府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签订了“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坚持多渠道引进合作项目,全年谋划推进了10个京长合作项目,特别是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投资的中兵长智信创产业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2023年营业收入超亿元;引进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瑛团队研发的半导体无创光疗技术应用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未来将带动万亿级光疗市场。

这一年,我们厚积薄发、行稳致远,四大产业加快集聚集群发展。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高新区“又高又新”的重要指示,着力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四大百亿级高新产业集群。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上,形成了以凯松电子、立讯精密、卓怡恒通为龙头,20多家电子企业集聚发展的产业格局,每年将保持30%以上的产值增长。在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上,智能装备制造园区和中小企业装备制造园区加快建设,已有10多家企业入园,形成了集聚发展态势。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集群上,百泰生物制药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形成了康宝、百泰、澳瑞特等10多家企业集聚发展的产业集群。在新能源产业集群上,引进了青岛乾运正极材料,与山西晨烯负极材料形成了正负极一体化锂电材料产业格局。 *高新区在连续三年被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评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的基础上,2023年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

这一年,我们向“新”发展、向“高”攀登,科技创新加快赋能产业转型。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了一批科技研发平台,引进了一批高端科技项目,转化了一批科研成果。2023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1家,同比增长13.5%;共培育9批147家企业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全区省级以上科技双创载体达到16家,入驻市场主体549家,带动就业3556人。新培育认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7家,山西省光伏制造中试基地、山西省煤基合成润滑材料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相继建成;古巴分子免疫学( *)研发中心、久安人工心脏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加速推进,不仅为园区企业赋能增效,更将引领 *科技创新向高端发力,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

这一年,我们高位谋划、强势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坚持系统性谋划、链条式发展、一体化推进、融通型提升,在规划引领、科技赋能、产业集聚、链式发展、转型服务等方面积累了扎实的数字化转型基础,形成了一批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高新区被省发改委认定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区域型)”,5G电子智造基地被评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型园区”。开展了全区及10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着力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普惠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信创产业集群发展,申报的信创专业镇被认定为第一批市级特色专业镇,共培育信创相关企业13家,2023年完成营业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97%,高新区成为全省重要信创产业高地。

这一年,我们精准服务、帮企解困,营商环境持续创优。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三项改革,推进“综窗改革”试点和独任审批制,提升了行政审批效能,切实以政府服务的“温度”、催生项目建设的“热度”。建立了领导包联、专员服务、专班推进的工作机制,实施了规上企业扩产能、金融支持等一揽子稳增长措施,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连续两年排名全省开发区第一,完善了“担保+基金+小贷”一体化的金融保障体系,争取上级各项资金3.2亿元、低利息融资20多亿元,努力为企业和项目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全要素保障,切实以政策之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用服务“效率”换取发展“效益”。

这一年,我们凝心铸魂、强基固本,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入脑入心“学思想”、笃信笃行“强党性”、唯实唯干“重实践”、善作善成“建新功”,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汲取前进动力、坚定理想信念。突出抓好基层党建。优化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结构,持续提升非公领域党建“两个覆盖”水平,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实行重点项目“一对一”人才专员服务,建立“立体式”人才招聘矩阵,初步形成了人才创新生态。从严落实“两个责任”。推进了区属国企“六定”改革,成立了国有企业党委,建立了企业投资运营检查及风控制度,全面推进国有企业规范化管理;坚决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政治监督,推进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在高新区落地落实。

同志们,这份成绩,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连续四年高基数增长上取得的,实属不易、难能可贵,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信心决心。这份成绩,每一个简单抽象数字后面,无不彰显出全区上下越是艰难、越是担当的勇气和力量;每一项光彩闪亮的荣誉背后,无不蕴含着干部群众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智慧和气概。这份成绩,展现的每一项新突破、新成绩,无不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在此,我代表党工委、管委会向受到表彰的重点企业,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园区企业和所有关心支持高新区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在建设两大示范区、争创百强高新区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们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北京对口合作示范区的奋进之年。在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上,*明确提出 *高新区要争取进入全国百强高新区。这是省市委对 *高新区的新要求、新期望。

我们必须坚定建设两大示范区的目标定位。2022年以来,高新区之所以树立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北京对口合作示范区的目标,主要着眼于几个考量。一是区位所在。 *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优越区位。高新区位于 *主城区北部核心区域,是 *市融入京津冀的重要窗口,也是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重要节点。二是产业所求。高新区长期形成的光伏光电、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的四大产业,要实现规模发展、集群发展,关键就是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而东部的江苏正是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地,广东大湾区地区正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地,北京、浙江、上海正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地,山东等地正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集聚地。三是政策所向。2021年以来,国务院制定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家发改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了 *革命老区与北京市对口合作。当前国家正在加强战略腹地建设,规划布局产业链关键环节产能储备和适当备份,构筑产业转移“拦水坝”。这两大政策为我们建设两大示范区提供了难得机遇。四是市场所需。 *周边300平方公里区域内有近4000万人口,且与河南、河北、陕西、山东距离不远,是东部企业扩大内需的良好市场腹地。经过两年来的实践,高新区快速引进了一批东部产业转移项目,充分印证只要我们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率先打造两大示范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

我们必须担当争创国家百强高新区的职责使命。今年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都明确提出,开发区要加快提质升级。对 *高新区而言,提质升级最直观、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要迈入国家百强高新区。这既是贯彻落实省市委的安排部署,也是高新区干部群众多年以来的迫切期望。经过分析,我们争创国家百强高新区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基础和底气体现在:2023年1月,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 *高新区2022年的综合考评结果,在169家国家高新区中排名113位,距离跨入百强高新区相差13位。2023年新进入国家高新区9家,总数达178家,依次顺延我们的排名也将极大可能靠前。信心和能力来源于:在国家高新区五个一级指标评价中, *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第121名、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第84名、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第111名、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第123名、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第135名。如果按照目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碳达峰试点园区的建设,一批绿能项目的上马,我们的绿色发展水平必将快速提升;随着中古分子免疫学研发中心等一批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的建设,创新能力和创新活跃度指标必将大幅提升;随着凯松电子、晶博光电、乾运正极材料等大项目的投产达效,综合质效这一指标也将补齐差距。可以说,通过努力到2025年国家百强高新区的目标将会如期实现。

我们必须辩证分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因素。当前 *高新区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既有挑战更有机遇,既有压力更有动力。从外部环境看,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我国经济运行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为保证全省经济平稳增长,省委、省政府要求开发区扛起大梁,工业增加值增幅保持在15%以上。今年省商务厅还将对高新区、经开区进行分类考核,指标设置也将更加具体、更加从严。从内部形势看,高新区经济在连续数年快速增长后,工业固投、规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四上”企业等主要经济指标面临高基数增长的较大压力。对标先进开发区,高新区的规上工业经济规模偏小,国际化发展薄弱;国有企业管理机制不活、财务成本较高、盈利能力较弱;干部专业能力不高、工作作风不硬,管党治党任务依然繁重。这些因素交织叠加,进一步增加了做好今年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

但总体看,发展形势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大于不利因素。一方面,具有多重利好的政策机遇。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将再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北京市政府批复2024年 *对口合作资金1亿元。 *市政府将设立100亿元产业转型发展基金,特别是正在对制约高新区发展的财税、土地收益、社会职能等机制进行研究,理顺后每年全区将可新增留区财税收入2亿元以上。可以说,从中央到省市,政策利好空前、政策力度空前。另一方面,具有积厚成势的发展基础。引进的凯松电子、晶博光电等20多个东部产业转移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将建成投产;装备制造产业园二三期、正极材料等产业项目进入主体施工期,将有效支撑工业固投、工业产值等主要指标稳定增长。只要我们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一定能够加快迈入国家百强高新区,就一定能够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开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今年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北京对口合作示范区,全方位促进高质量发展,全面争创国家百强高新区,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高新区新实践。

做好今年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体要求,结合2023年省市考核目标,确定今年高新区主要奋斗目标是:

——工业投资增长2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

——转型项目当年完成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超88%;

——高新技术企业增长13%;

——“四上”企业数增长16%;

——产出强度60万元/亩;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这些指标安排,充分按照全省工业类开发区考核指标体系和省市主要经济指标制定,统筹考虑了需要与可能、当前和长远。各部门、各园区、各区属国有企业,要按照预定目标,强化担当,奋发有为,努力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三、提质升级、勇争百强,全面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建设两大示范区、争创百强高新区,既是立足高新区发展实际,也是省市委赋予的职责使命,更是促进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新区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路径。各部门、各园区、各企业一定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锚定目标,奋发有为,着力推动高新区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一)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今年工作任务之首。国家批复成立高新区的初衷就是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进入新时代国家高新区更是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我们一定要始终牢记高新区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只要值得、一定舍得,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产业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

一要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目前,高新区有36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开发区前列,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尚未实现零的突破。要围绕更好服务产业转型,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支持园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特别是大型央企、国企和军工类院所、企业掌握顶尖资源和技术,要积极对接合作,加快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重点要在生物医药产业上,依托安博泰克生物制药项目,加快中古分子免疫学研发中心建设,抢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上,依托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建设新能源研发中心,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引领高地;依托山西潞安太行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创新平台,联合太原理工大学、潞安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煤基合成油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多方平台资源,建设“化工新材料山西省实验室”,为全市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科技赋能。在信创产业上,依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07研究所,建设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实验室,引领全市信创产业转型升级。

二要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151家,与国家高新区平均高企300家,差距十分明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体量偏小,是影响我们迈入百强高新区的重要指标。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企数量提升计划,建立多层次科技型企业培育库,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高新技术企业升规、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长,积极打造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和瞪羚企业。要将科技中介机构引进培育作为构建产业生态的重要任务,积极招引、大力培育优质的专利服务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介辅导机构、科技成果评估评价机构,补齐创新生态薄弱一环。

三要保障高投入研发经费。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每年列支不低于3000万元的财政专项经费,引导和撬动全社会资源资本向科技创新集聚。发挥科技金融“创新加油站”的作用,抓实抓好企业创新积分制,积极创新专利贷、商标贷、品牌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构建起“企业投入为主、财政支持为辅、金融增投配套”相结合的创新投入机制。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创新升级行动,打通企业与各类创新资源链接通道,提升企业创新活力和研发能力,实现企业研发活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实施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创新工作举措和服务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做好研发经费统计,做到数据应统尽统,确保全年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加。

四要汇聚高素质创新人才2022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中小企业1.9万名从业人员中,仅有477人申报市级人才,占总人数2%。要聚焦解决人才总量偏少的问题,充分发挥高新区职业教育资源多、技能人才多的优势,依托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突出“人才+产业”“人才+项目”导向,加大市场化招才引智力度,推行柔性引才模式,精准引育一批高水平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打造区域性“人才夏宫”。要用好做实 *市高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依托园区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组建更多产教联合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加快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要完善人才服务政策,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设立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强化人才服务专员作用,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努力给予人才更好礼遇、更优待遇、更多机遇,全方位保障各类人才在高新区安居乐业、创新创业。

(二)坚持链式思维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聚力打造四大百亿级高新产业集群

建设两大示范区、争创百强高新区,产业是支撑、项目是承载、招商是关键。我们要站在为促进全市转型发展的高度,大力培育和引进链主企业、链核企业,带动主导产业上下游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让四大百亿级高新产业集群的美好愿景、早日变成生动实景!

一要在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上实施强链延链工程。一方面,抓落地项目建成投产,做强产业链。依托凯松电子、立讯电子等链主企业,加快促进凯松电子高端电容材料、晶博光电产业园、华耀亿嘉集成电路、康运达智能锁、富茂电子5G数码、鑫荣电子玻璃盖板、沐林森电子共享终端项目、聚杰智能终端电子等10多个电子项目投产达效、贡献更多产值。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年内要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启动智能终端产业园三期PPP项目,为更多电子类项目“拎包入住”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抓招商项目签约落地,延长产业链。围绕电子元器件及材料产业链、应用电子产业链“两大链条”,积极对接德国宝太克、康佳集团、先导科技等行业头部电子企业,加快电脑周边产品全产业链项目、年产600万套儿童早教产品项目等一批电子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持续引入电子信息上下游产业项目,筑牢电子信息产业这一长板优势。2024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要实现大幅增长,突破40亿元。

二要在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上实施建链稳链工程。建链就是要在锂电产业上新建产业链,实现从0到1的快速突破。加快青岛乾运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和山西晨烯年产4万吨锂电负极材料项目建设,形成一体化锂电材料产业格局。在此基础上,以乾运正极材料为链主企业,促进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深圳新锐霖电子公司新能源储能设备等项目签约落地,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促进锂电池循环利用,将高新区打造成华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稳链就是要稳定光伏产业链。2023年12月以来,受行业极度内卷和企业光伏产品技术落后的影响,潞安太阳能这一光伏产业链主企业减产停产。要针对性解决企业资金短缺、资产负债率高等难题,帮助顺利融资、上马技改项目,实现技术和产品迭代更新,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光伏产业稳定发展,稳固高质量发展基础。

三要在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上实施聚链补链工程。聚链主要是推动高新区乃至全市点状分布的中小制造企业,聚散成群、集聚发展。要加快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二期、三期、四期项目,加快中小企业制造园区建成投产,吸引更多企业集群入园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特别是要站在城市更新的高度,重点抓好德式工业园、科技工业园的零散装备制造企业退城入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补链主要是依托宏达聚益公司,建设从热处理、机床研发制造、机械加工到表面处理的全产业链大型精密机械制造综合体,有效填补 *数控机床产业空白。同时,积极引进铁鹰特种车等装备制造项目,加快 *传统制造向智能高端制造转型。

四要在打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集群上实施链主培育工程。康宝生物制药、澳瑞特健身器材、山西奥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园区重点企业,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是全省培育的潜在链主企业。正在建设的百泰药业安博泰克生物医药项目是抗体药物领域的标杆项目。要立足于培育行业链主企业,促进康宝药业与中国军事医学研究院深度合作,加快3款国家一类新药临床试验,尽快投入生产;加快百泰药业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建设,年内主体建成、年底前试运行、五年内投产达效,转化生产7个新款抗体药物,产值达到40亿元;加快光益生无创光疗设备产业化项目建设,打造“光医疗之都”。加快奥泰高端医疗设备项目投产达效,培育全国高端国产医疗设备研发生产的链主企业,促进产业向高端发力。积极推进久安人工心脏与美国贾维克心脏公司合作,打造国内一流的人工心脏研发与制造高地。

(三)坚持四化融合发展数字经济,深度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

现代社会已经加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正在赋能千行百业,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央和省市委都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新区是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数字产业的核心集聚地,是全省第一批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我们要顺应发展形势,发挥比较优势,大力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四化融合”。

一要加快数字产业化。数字产业是发展壮大数字经济的先导和基础,也是高新区的核心优势产业。目前,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市场主体达到568家,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制造业、信创产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特别是构建了从芯片、硬盘、主板生产到系统集成、软件适配、整机制造的完整信创产业链。要厚植这一优势,加快卓怡恒通二期项目建设,今年要建成投产;加快中兵长智信创产业项目投产达效,规划建设信创科技谷项目,整体数字经济产业园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2024年信创园区产值要超过10亿元。同时,要积极发展数字服务业,鼓励自定义、因弗美讯等一批本土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引进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构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数字产业生态。

二要加快产业数字化2022年底, *市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对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具体方法和措施。我们要按照方案要求,重点围绕四大产业集群、7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以数字化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推动工业企业上云,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系统优化、预警维护、节能降耗,实现降本增效。二是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探索建设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试点示范,打造“灯塔工厂”,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是支持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贯标。这是中国制造2025主推的国家标准,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加快企业发展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由“制造”向“创造”转变。要实现两化融合贯标,前提和基础就是对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诊断。要在去年基础上,为更多园区工业企业开展免费的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企业数据管理能力,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三要加快治理数字化。政府是数据产生的主要来源,大量数据资源掌握在各部门。要推进数字赋能,就要从政府自身抓起,建设数字政府。对高新区来说,就是要建设智慧园区,用好用足综合执法平台、企业统计平台、协同电子办公系统、智慧政务、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提高政务数据共享平台的使用效率,适时推进智慧档案、智慧党建等信息化项目,提升园区数字化治理能力。

四要加快数据价值化。数据是数字经济中的“石油”,需要经过提取挖掘、分析应用才能充分释放价值。前不久,国家数据局等17个部门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了推动数据应用的举措办法。我们要按照计划,结合实际,充分挖掘数据潜力,使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充分显现。一方面,要夯实数字底座。数据基础设施是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的关键载体。要抓住“东数西算”的政策机遇,适度超前、布局建设5G网络、千兆光纤网络、移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夯实数字经济的基础底座。需要注意的是,仅仅存放一些原始数据的单纯数据中心,价值密度很低,一定要慎重实施。另一方面,要推广应用场景。数据的价值在于应用,应用的关键在于场景。只有和应用场景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和业务痛点,才能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要坚持需求牵引,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引导园区重点信息化企业,挖掘高价值数据要素应用场景,让更多数据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成为赋能发展的数据要素。

(四)坚持产城融合提升承载能力,努力打造高品质产业社区

产业社区具有“产业”和“社区”的双重属性,是产城布局的创新模式,是产城融合的高阶形态。经过30多年发展,高新区“一区四园”中的科技工业园区已经实现了与主城区深度融合,但扩区后新增的三个工业园区正处于建设阶段,要高位瞄准产业社区的打造,统筹做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快提升园区的承载力、服务力、吸引力。

一要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重点抓开工项目加快竣工。要着力抓好园区路网系统的构建,在漳泽工业园加快漳纬四街、西环路建设,年内建成通车,率先形成完善的园区路网循环系统;在老顶山物流园开工建设顺泽北街、港泽西路、赵凹北路、商玮街四条支干线;在翟店工业园加快建设高新大道、延安北路,切实以路网建设“快速度”,铺就园区发展“快车道”。要加快形成园区综合管廊系统,积极推进总长14公里的高新大道、长潞线、威远门北路和顺泽街四条综合管廊建设。要加快构建供排水一体化系统,在提升翟店、漳泽2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基础上,在漳泽园区新建净水厂项目,为园区企业“解渴”。要完善园区电力保障系统,配套建设2座110kV变电站,保障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所需;协调电力公司开工建设220kV变电站,满足翟店工业园区企业长远电力需求。

二要强化功能配套提升园区服务力。加快北大医疗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建设,今年要开业运营。在孵化园北侧闲置地块开工建设市级工人文化中心。在龙芯信创产业园附近核心区域,全面推进 *三中迁建、海森北路小学项目,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商住项目,加快长清智汇科技产业园投入使用,全力将漳泽工业园塑造成集产业创新、入学就业、办公服务、居住配套于一体的成熟产业社区。在老顶山园区,规划建设 *市工贸物流基地,加快清控太行云谷项目建设,着力完善园区产业和商贸功能配套,引导市区工贸类经营主体退城入郊、集聚发展,腾退城市发展空间。在翟店园区,逐步配套建设园区服务中心、保障性住房、写字楼、酒店公寓等商贸配套设施,促进产城融合。

三要创建碳达峰试点园区塑造新优势。2023年高新区作为全省唯一开发区被评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一项新使命,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更能降低园区用能成本、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竞争优势。围绕试点园区建设,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建设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建立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形成碳排放总量控制手段、控制制度、控制技术支撑体系,确保一年起势头、三年见成效、七年碳达峰,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另一方面,要抓好关键环节。一是实施产业绿色低碳行动计划。围绕重点产业、重点耗能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开展碳足迹核算,推进固废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应用,推动园区深度减排,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加快北方创新环保产业园建设,鼓励华境清治等一批环保企业发展壮大,让环保产业成为高新区的“道地”产业。二是构建绿色能源供应体系。依托 *地区风光资源丰富的优势,区属国企要积极争取风电项目和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规划建设源网荷储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谋划布局一批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和充电桩系统,创新开展林业碳汇,有效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形成较为充足的园区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三是实施全民低碳行动。一体推进绿色建材、绿色建造、绿色建筑,全面促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加大“双碳”培训宣传,引入碳普惠平台,加强对全区干部职工的低碳生活方式考核,打造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绿色单位,促进园区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转型。

(五)坚持高标定位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三化三制”改革是全省开发区建设的总体方略,是激励干事创业的治本之策,必须深入贯彻,对标一流,持续发力,激发改革内生活力,为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一要在“三制”改革上持续深化。重点在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上改革突破。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注重从上到下、逐步选任,切实把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确保干部德配其位、才配其位。同时,要逐步对各单位、各园区的职能进一步优化、人员进一步调整、考核进一步完善,人员和资源随职能配置,通过流程再造、职能优化、人事调整,让每个环节、每名人员任务清晰、责任明确,促进精神状态大幅提升,执行力大幅增强,体现出改革的力度和成效。

二要在市场化改革上整改提升。经过数年发展,区属国有企业在资产运营、项目建设、有效融资、内部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面临盈利能力弱、财务成本高、专业人员少、发展机制不活等问题。今年要坚持抓整改与提效益“双管齐下”。抓整改就是区属国有企业要全面扛起审计问题整改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明确时限、强化措施,努力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同时,要以问题整改促进建章立制,建立项目“融、投、建、管、退”的全周期管理机制,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提效益就是要促进区属企业提质增效。要对标国内一流开发区平台公司,强化企业“四自”主体责任,树立强烈的经营意识和生存危机意识,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深化“六定”改革,完善内部管理,在做优投资、做活融资、做实资产、做细管控、做精业务上,下足功夫。今年长高智汇集团要力争获得AA+主体信用评级,区属四个国有企业的控股子公司盈利户数要力争达到30%,有效改善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企业利润、项目建设等经营业绩,推动主要经营指标尽快迈过“生存线”、达到“发展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三要在专业化改革上探索突破。以深化“管运分离”改革为方向,与三建、清控、宏达聚益等公司深入合作,引进专业团队,专业负责园区招商、运营,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打造一批专业化“园中园”。特别是要深化北京对口合作,积极对接北京科技资源,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加强与先进国家高新区的合作交流,重点在承接产业转移、平台载体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合作共享,互利共赢。

四要在国际化发展上补齐短板。外向型经济发展不足、国际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我们争创百强高新区的一大短板。要以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为目标,以建设高质量国际合作园区为路径,以中德、RCEP两大国际合作产业园为承载,吸引国内外专业机构建立国际合作服务平台,支持重点进出口企业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孵化机构,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推动境外孵化机构、科技园区等国际化指标实现破零,努力确保外资企业数量、外贸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关键指标实现突破,努力以短板的补齐促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六)坚持企业至上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园区企业的便利感信任感获得感

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要牢固树立企业至上、企业家C位的思想,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在高新区投资的便利感更强、发展的获得感更满、对干部的信任感更充分!

一要构建全周期的政务服务体系。“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三项改革为引领,完善项目专员制度,提供专家+管家式服务,持续推动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企业服务事项全代办。深化综窗改革试点和独任审批制,促进审批环节由多层变一站、审批服务由繁杂变极简。全面加快“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将园区企业和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一件事化”,提供集成服务,做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要健全一线服务机制,变会场为现场、变坐诊为出诊,紧扣制约园区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拿出硬措施、打好组合拳,切实为企业提供“永不下线”的精准服务,努力办成更多可感可及的实事,让更多急难愁盼的呼声变成掌声。

二要构建全要素项目保障体系。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企业转。政策保障上,制定出台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继续实施好稳经济政策、金融支持、人才扶持、市场主体提升等一揽子政策措施,为园区企业送上政策“及时雨”。土地保障上,抓好重点地块的控规调整,做好用地规划管理,加强项目用地指标报批,加大闲置低效用地处置,满足重点项目用地需求。资金保障上,积极包装项目,争取中央和省市各类政策资金、北京对口合作资金,用好地方政府债券可用作资本金的政策,加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接,为重点项目争取更多低成本、无利息资金;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交流,发挥“基金+担保+小贷公司”金融支撑作用,更好解决园区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针对重点项目建设,统筹能耗、水资源等环境容量需求,汇聚起项目要素保障合力,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

三要构建全方位安全稳定环境。高新区入园企业多、在建工程多、人员密集场所多,特别是工业企业涉及行业多,决定了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意识、极限思维,压实安全生产各方责任,从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建筑施工、消防工作等各领域安全监管,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心理、麻痹思想,坚决守好安全底线。要更好统筹园区社会稳定和治安防控,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好企业职工权益保障,依法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社会稳定、网络安全等各领域风险隐患,切实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四、党建引领、狠抓落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实现全年目标,核心在党,关键在干。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统领作用。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终身必修课、“第一议题”,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提升中心组学习质量,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持续强化讲政治的鲜明导向,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大抓基层基础,让党旗始终在一线高高飘扬。统筹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党建工作,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工作,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突出抓好园区非公党建,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提升省、市级标杆党组织质量;持续推动党组织链条向楼宇商圈、园区市场、项目一线等领域延伸,实现党组织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强化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加强园区非公党组织书记的选育和管理,将“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打造园区非公党建特色品牌。要围绕重点产业链,依托链主、链核企业,建立产业党建联盟,切实以党建聚合促进产业融合。

(三)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持续加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突出政治监督,抓好日常监督,既要确保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党工委的决策部署贯彻执行到底,更要聚焦财务支出开展全覆盖内部审计,倒逼各单位“过紧日子”,可以省的钱都省下来,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乱花,做到小钱小气、大钱大方,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强政治文化、清廉文化建设,开展理想信念、党纪国法和案例警示教育,一体贯通正向引导和反面警示。特别是要扎实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推进“三个区分开来”具体化、典型案例通报常态化,树立“拼抢意识”、惩治“躺平现象”、破除“洗碗效应”,让广大干部挺膺担当更有底气、攻坚克难更有锐气,切实以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保障高质量发展风生水起。

(四)锤炼优良作风,全面保障工作落实。作风关乎事业成败,作风不转,万事难成。建设两大示范区、争创百强高新区,必须靠优良作风来保障。作风如何养成?关键就是,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要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知责明责、履职尽责,分内事不推不拖、交叉事补位补台,难干事担当担责,切实做到心中有责、眼中有活、胸中有策,我的事我来干、今天事今天完,全力保障高新区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各项工作抓实抓细。要增强人人争先创优的荣誉感。全体干部职工要倍感改革发展的光荣使命,倍加珍惜高新区获得的每一项荣誉,倍加努力奋斗、干事创业,拿出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起步就是冲刺的拼劲,干字当头、杜绝“躺平”,全力争资金、抢项目、拼经济、解难题、促发展,在各项工作中出力出彩,争得更大荣光、夺得更多荣誉,全面展现高新区干部的敢为新气象、敢闯新气势、敢干新气质。要增强功成必定有我的自豪感。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在座的干部职工、企业家都是高新区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要振奋精神,提升能力,干在实处,不负时代,不负华年,每天遇见不一样的自己,为分内工作由我干好而自豪,为重点项目由我抓好而自豪,为每项任务由我完成好而自豪,真正用奋斗成就精彩人生、用实干成就辉煌事业!

同志们,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协力、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一鼓作气、一往无前、一抓到底,建设两大示范区,争创百强高新区,奋力谱写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