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党代会,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有关安排部署,总结2023年全市财政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奋力为全市增光添彩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财政系统众志成城、奋勇拼搏,超额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目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增长*%,增幅居全省第*位,总量居全省第*位,总量排名同比提升*个位次。其中:税收收入完成*亿元,增长*%,增幅居全省第*位,总量居全省第*位,税收增幅排名同比提升*个位次,税收总量排名同比提升*个位次。税比为*%,居全省第*位,同比提升*个位次,财政收入实现“量质齐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亿元,有力保障了党政机关正常运转和各项民生、重点项目支出需求,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市委*同志在市委*全会上报告2023年市委常委会工作时,总结了五个特点,其中将经济工作总结为“最喜人的是经济发展保持强劲态势”,特别是把财政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作为刚性指标予以例证。市委书记在这样高政治规格的会议上,这样重视和肯定评价财政指标业绩,在我市财政史上尚属首次。
*市长到市局调研时也指出,财政局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务实、奋发有为、凝聚力战斗力很强的班子,市政府对财政工作是肯定的、满意的。
刚才,*同志也传达了*书记、*市长关于财政工作的批示,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财政干部的充分肯定、厚爱和期望。总结回顾2023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是支持产业转型升级。落实资金*亿元,支持*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和百名企业家培训工程。办理企业还贷周转金业务*笔,惠及企业*家,累计金额*亿元,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万元,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二是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落实资金*亿元,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持续推进“英才计划”。三是支持稳投资扩内需。使用新增政府债券资金*亿元,支持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城镇基础设施、产业园区、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建设。规范PPP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我市PPP项目纳入财政部、省财政厅PPP项目库共*个,投资额*亿元。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减税降费*亿元,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四是做大做优做强市属功能类国有企业。截至年末,市属功能类国有企业资产总规模达到*亿元,净资产*亿元。持续引导市属功能类国有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筹措资金*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工程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市财政衔接资金总投入*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总体稳定。二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落实资金*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及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创建省市两级农业产业园、农业结构调整等。落实资金*亿元,支持四水同治、水美乡村、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项目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落实资金*亿元,支持美丽乡村、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落实资金*亿元,开展农业保险工作,提升农业保障水平,确保农民有效增收。四是支持实施鹰城更新行动。落实资金*亿元,支持交通路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交运营补贴及公交车购置、*治理工程等,优化我市人居环境。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得到新加强。一是支持高质量就业创业。落实就业专项资金*亿元,推进就业创业政策落地见效。落实普惠金融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亿元,推动全市个人与小微企业就业创业。二是推进健康鹰城建设。落实资金*亿元,支持公立医院改革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落实资金*亿元,用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加强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三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资金*亿元,支持城乡义务教育、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教育事业保障和发展。四是助推社会事业发展。落实资金*亿元,用于城乡居民养老、困难群体救助、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等。落实资金*亿元,用于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资金*亿元,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资金*亿元,支持我市政法队伍建设和社区网格管理,持续推进平安建设。推进“一卡通”管理落地见效,累计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亿元,惠及*人次。五是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落实资金*亿元,用于污染防治、环境整治、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林业生态建设、森林城市建设,污水污泥和生活垃圾处理等。
(四)推进财税国企改革攻坚取得新进展。一是深入实施预算编制管理改革。零基预算改革全面铺开,推进建立“能增能减”“有保有压”“能上能下”的预算安排机制。科学合理划分市与县(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研究出台交通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积极开展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工作,全市已实现一体化系统编制预算。二是深化市与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做好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中市与县(市)的基数核对、共同财政事权(配套)事项、收入划转及特殊事项的整理上报工作,确保改革平稳运行。三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健全制度,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实现预算绩效全流程闭环管理。四是坚决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建立债务动态监控机制、隐性债务违规线索和问责情况月报制度,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有序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全市隐性债务化解任务圆满完成,系统内政府债务余额持续保持在省定限额之内。五是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强直达资金监管和直达资金流向跟踪监控,保障直达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我市收到各类直达资金*亿元,全部分配直达,分配进度*%。六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出台并落实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市改革任务已完成*项,完成率*%,超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和运营机制,对*家企业的公司章程进行了*次修订完善。建立债务风险监测平台,将*家监管企业债务风险情况全部纳入平台,进一步强化监管企业投资事项监督检查。对出资的监管企业依法依规进行章程修订和完善,确保出资人的合法权益落实到位。
(五)机关党建工作站上新高度。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来执行,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组织生活制度,督促各党支部按期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三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扎实落实“一岗双责”,持续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支持驻局纪检监察组执纪问责,强化对“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的监督。定期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规党纪,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同志们,2024年全市各级财政始终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大,组织财政收入困难,硬性增支因素不断增加,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重重困难。在此形势下,我们能够取得以上成绩,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财政干部职工奋发有为、顽强拼搏的结果,我们的业绩为全市增了光、添了彩,值得我们为之自豪。在此,我代表市财政局党组向全市财政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财政运行和财政国资管理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县(市、区)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二是有些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精细,预算执行不够严格,预算安排约束力不强;三是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部门绩效意识总体不够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不够;四是有的县(市、区)政府隐性债务较高,偿债较为困难,风险不容忽视;五是财政管理理念相对落后,财政和金融缺乏有效融合,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发挥不够;六是有的市属国有企业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风险防范能力不足、融资模式单一、产业转型动力及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科学谋划,稳中求进,扎实做好2024年财政工作
2024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要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运行。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一方面要看到我市经济发展的内部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压力风险依然存在,减税降费政策的贯彻落实既有利于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动力,也会带来减收影响。同时,硬性增支因素不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我市发展的大势整体不变、态势持续向好、气势不断升腾,市委着眼未来*的发展,制定规划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成为中原城市群重要一极的宏伟目标。同时,经过前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已经形成了*、*等一批优势产业,谋划了一批规模大、有潜力和具有引领作用的优势项目,构建了“公铁水空”交通体系。目前从市到各县(市、区),你追我赶抓项目谋发展的热情高、干劲大,这些都为我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为财政增收创造了条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市委市政府部署,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长目标为*%,这一目标是市委市政府深入研究、科学研判的结果,是积极稳妥的,已经市*人大*次会议批准通过。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紧盯目标任务,强化担当作为,结合本地实际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凝心聚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2024年我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
2024年我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中央、省和我市经济工作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扎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化支出结构,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政可持续风险防控,锐意进取、求实奋进。
(二)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1.支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强财政政策引导调控,找准政策发力点,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一是强化收入征管。主动与税务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沟通,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手段,及时收集不同领域涉税信息,大力开展综合治税。加强财政运行分析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促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精耕细作抓好收入征管,努力实现“开门红、全年红”。二是抓好稳投资促消费政策落实。聚焦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专项债券重点支持的九大领域,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常态化梳理和储备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储备质量,确保实现我市专项债券项目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债券稳投资、补短板、促发展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财政奖补、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开展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推动城市消费升级。支持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开拓县乡消费市场。支持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大力发展新零售、直播电商等新型消费。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财政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任务台账,明确工作分工,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健全政府采购诚信管理机制,加强评审专家学习培训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对政府采购活动监督检查力度,切实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力争在2024年的营商环境评价中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四是贯彻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2024年中央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我们要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资金调度,确保减税退税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高政策落实精准度,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支持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改革完善企业还贷周转金的运作模式,增加合作银行数量,扩大资金的社会受益面。深化“万人助万企”,扎实开展“一对一”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实际难题。五是抓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施。进一步加强财政直达资金管理,健全直达资金监控体系,防止资金挤占挪用、沉淀闲置,加快直达资金预算分配、支付进度,助推政策资金更快惠及基层、企业及民生。六是加快推动灾后重建。当前,我市灾后重建资金整体支出进度偏低,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资金管理,促使相关单位和县(市、区)加快执行进度,确保灾后重建资金尽快用到实处。
2.支持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一是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支持筹建*。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引领型平台,支持国家重点*、省*建设。支持*研究院、*研究院、*科研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支持筹建*。二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支持*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大力支持招商工作,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精。三是营造优质创新生态。支持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的项目资金支持方式。支持“英才计划”、“归根”工程,加大柔性引才、项目引才力度。支持建立高端人才举荐机制和建设市级专家公寓、人才公寓,精准引进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
3.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紧紧围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目标,聚焦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助力优势产业提质发展。支持*退城进园,加快建设*产业园、*专业园等项目。支持*产业焕新工程,抓好*产业园建设。支持*、*、*等产业链提升工程,抓好*产业园、*工业园等项目建设。二是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产业发展,支持加快发展新能源储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促进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积极对接争取省级基金支持,研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发挥基金在招商引资、资源导入等方面的优势,培育产业上下游,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为地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供支持。三是促进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支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文旅项目建设和效能提升等工程,大力发展文旅文创产业。支持完善“物流+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四是推进数字化转型。支持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支持“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4.聚力城市建设扩容提质。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大力支持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塑造“半城山水满城绿”的城市形象。一是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完善商业服务、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设施,加快城市绿园、街角游园、体育公园等建设。二是支持做好“里子工程”。支持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及道路雨污分流管网、地下空间防洪排涝设施改造工程,加强易涝积水点综合治理。三是完善交通路网建设。全力推进“1236”重大交通项目,加快许南路东移、南环路、高速路口升级等项目建设,支持打通断头路计划。大力支持公共交通发展,加快智慧停车场建设。四是推进城市提升工程。加快老旧小区、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和城中村改造,支持污水处理、中水利用、供水排水等设施改造,全面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
5.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底线。一是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种业振兴行动,加快良种推广应用。创新发展农业保险,实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实施“带、链、园、企”一体推进工程,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支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打造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名优”品牌和绿色食品城创建,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支持完善乡村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支持现代农民培育计划。支持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6.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将保障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选项,加力保障民生政策落实,全力办好重点民生实事,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一是全力稳就业保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力度,支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落实用人单位社保和一次性吸纳就业等补贴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素质提升工程。二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扩大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抓好*提档升级等项目建设。支持高职院校“双高工程”,推进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支持*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持续做好“双减”工作。三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支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抓好市*搬迁、市*新院区扩建等项目,适度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残疾人保障标准及补助水平。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强化住房保障,支持公租房、棚改安置房建设。加强立体化信息化防控体系建设,支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五是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支持红色基因传承弘扬行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加快推进四馆一中心、城市书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建设,打造书香鹰城。六是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支持深入开展“四水同治”,加快昭平台水库扩容、沙河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增效行动,严控“两高”项目。支持绿色低碳技术攻坚,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改造。支持国土绿化行动,抓好山区生态林、农田防护林等重点工作。
7.持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坚持以深化改革引领财政事业发展,积极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持续提升财政治理能力水平。一是持续深化预算编制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项目预算分年度安排机制,推动跨年度预算平衡。推动零基预算改革落实,持续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加速预算管理一体化推广应用,不断提升预算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深入推进市与县(市、区)财政体制改革。对于阶段性工作或年度资金量波动较大等不适宜核定基数的事项,如: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党建“三项经费”、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原民办教师养老补贴及其他到人到户的补助资金等,采取据实结算的方式在政策存续期内继续对县(市)予以补助;完善市与市辖区财政管理体制,核定、划转相关基数。三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加强财政政策评估评价,研究建立重大支出政策后评价机制。加强重点领域预算绩效管理,动态调整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提升绩效目标质量。四是加快推进“一卡通”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牵头职责,加强部门间联席联动,督促指导各级补贴主管部门按时采集录入信息,协调组织提高社保卡银行账户激活率,尽快实现“六覆盖”目标,确保按时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五是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积极推进市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资监管体系,提升国资监管效能,强化风险防控,持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深入推进功能类企业战略重组,推动企业提质升级。持续推动高水平重点片区开发,加强与省级财政投资平台沟通联系。
三、紧盯目标,精心组织,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任务
2024年,我们要认真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要求,坚持以干部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抓好县区财政平稳运行为重点,以防范化解风险为底线,勇于担当,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完成财政全年目标任务。
(一)强化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新时代财政事业,比以往更加渴求人才,我们要以“*”活动为契机,通过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对全市财政系统党员干部队伍进行系统性重塑、标准化建设、全方位优化,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一是锤炼过硬能力。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通过专题培训、岗位历练、在职自学等多种方式,针对性地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努力克服本领恐慌、知识恐慌,全面提高政治能力、专业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切实做到脑子有思路、眼里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各级领导要做好“传、帮、带”,大力培养历练年轻干部,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把他们放在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磨炼,让他们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在攻坚克难中磨出“金刚钻”,为财政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二是锻造过硬作风。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通过严格日常管理、年底绩效考核评价等办法,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严格执行“13710”工作制度,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锻造过硬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三是突出实干担当。坚持事业为上,打破论资排辈、隐性台阶,大力选用敢为人先、遇到考验敢亮剑、碰到难题能负责的干部,实现有为者有位,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没有市场。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了解和考察,及时发现每名干部的优点,一旦条件成熟,尽快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抓好县区财政平稳运行。一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坚持节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进一步细化完善支出标准,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取消低效无效支出,推动过紧日子要求制度化、常态化,把更多的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二是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格按照底线思维安排年度预算支出,单列编制“三保”支出预算,优先足额保障各级“三保”支出。加强库款监测分析,有序调度资金,严格规范财政暂付款管理,严格财政国库标准化运行,确保“三保”支出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建立专项监控机制,加大对“三保”责任落实、政策制定、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严禁随意调整“三保”支出预算。三是强化暂付款管理。根据财政部有关要求,年底前形成的暂付款原则上应在年底前消化完毕。全省分阶段清理消化暂付款目标任务已明确,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坚持高位推进,认真研究部署,进一步摸清底数、完善措施,按要求制定本级清理消化方案,确保完成暂付款清理消化预定目标。四是全面规范管理各类银行账户。按相关文件要求,及时完成违规账户的清理撤并及规范命名工作。将银行账户信息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基础信息库,财政部门银行账户全部纳入一体化系统规范管理。严格进行银行账户的审批、报批及管理工作,确保账户信息准确,账户管理规范,资金存放管理依法合规,坚决杜绝违规开设银行账户行为。
(三)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一是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做好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工作,将相关支出足额列入预算(特别是*年发行的*年期*专项债券,*年需要一次性还本,市内*区要将还本付息足额列入年度预算),确保法定债务不出现任何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按计划化解隐性债务存量,确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完善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坚决查处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强化责任追究。二是强化国有企业风险防控。健全完善企业投资管理制度,严格投资决策程序,强化投资行为的全程监管,落实企业投资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意识,防止重大违规投资。加强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重大风险。严格担保和对外借款管理,严禁为非国有企业和个人提供担保,切实防范担保风险。三是坚决守好廉洁自律底线。财政工作涉及大量资金的流入流出,会比常人有更多的诱惑,会经受各式各样的考验。作为财政工作者,要坚持以身作则,始终绷紧“廉洁弦”,做到自警自律,坚决不触红线、不越底线,不碰高压线。各级党组要坚持严肃监督执纪,大力支持和配合驻局纪检监察组的工作,加大对“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的监督力度,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严抓严管,精准化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的堤坝,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
同志们,做好2024年财政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协力,开拓进取,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