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紧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美好蓝图,立足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坚持把发展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加快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分别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全省2.1个百分点,全年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且连续9个月位居全省第一。今年1-5月增长9.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9、2.2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三。2021-2023年连续三年上榜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
一、突出转型升级,把牢发展方向
(一)坚持创新引领。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举办南华大学等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路演专场,加快技术产品攻关及成果就地转化。2023年,我市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40余项,新增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88家,新认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67家。
(二)推动数字赋能。开展“智赋千企”行动,与工业富联共建我市智造谷,通过组建专门基金、寻求央企投入、优化贷款贴息等措施,引导制造业企业“上云用数”。2023年,3家企业场景入选国家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典型场景,新认定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智能制造企业88家、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121个。连续两年跻身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
(三)加快绿色转型。实施“金紫宇光刻胶用感光新材料”等节能降碳示范项目,推动衡钢集团等重点用能企业加快设备节能改造,53家企业依法依规退出落后产能,我市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9.4%,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达35家,列入国、省绿色制造名单93个。引导盐卤化工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工业固体废物园区内循环利用,对衡东经开区等6个产业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大宗固废年利用量达200余万吨,入选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二、突出企业培育,激活发展动力
(一)原地倍增做强“领头雁”。抓住存量企业“家底”,实施工业企业“原地倍增”专项行动,纳入我市中长期规划及相关部门专项规划,出台“扩能升级13条”等系列政策,从要素保障、企业发展、城区支撑等方面鼓励支持企业扩能升级。2023年,我市179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中,29家产值增长30%以上、99家税收增长30%以上。其中产值增长50%以上的有17家;税收增长50%以上的有79家。先导科技集团追加投资100亿元建设二期项目,成为我市首个投资过百亿元的单体制造业项目。衡钢集团年产值近三年成功实现翻番。
(二)梯度培育做大“小巨人”。重点面向制造业中小企业,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完善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认定机制,优化政策咨询、管理诊断、人才培训等各类服务活动,鼓励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国内外重要专业性展会,支持企业运用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等降低成本。目前,我市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2家。
(三)分类服务做大“后备军”。开展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按照行业联合、订单培育、项目建设、区域联动等方式实行分类帮扶引导,建立规上企业培育后备库、重点项目库和退规风险企业库,全面归集分析涉企数据和信息,组织开展市场开拓、品牌质量等系列培训,做好财务、税务、法律等配套服务,点对点指导企业进行申报。2023年,我市净增制造业经营主体2332户、制造业企业1938户,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61家。
三、突出招商引资,拓展发展赛道
(一)以链招商,培育先进产业集群。聚焦核技术应用、输变电装备、有色金属等“五张产业名片”,深化与中核金原、特变电工、五矿铜业等“链主”企业合作,举办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输变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组织有色金属产业链参加第二十二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及展览交易会,招引建滔产业升级项目、轻盐绿色低碳盐碱产业园等“补链”项目32个。2023年,我市引进制造业重大项目150个,总投资额约600亿元。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入围全省“4+6”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名录,高新区下一代信息网络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水口山铜铅锌、盐卤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平台招商,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抢抓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挖掘利用在粤港澳大湾区关联企业抱团、产业工人众多等优势,加强我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组织县市区开展季度主题招商活动,组织年轻骨干赴深圳进行招商引资沉浸式培训。以“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纺织产业基地等特色产业园区为主要承载平台,吸纳企业、项目转移,其中全链条引进牛仔服饰、印章、钟表、童车等4条产业链,钟表产业链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对象。2023年,我市实现内联引资项目1643个,到位资金1139.52亿元。
(三)亲情招商,持续推进“人才回归”。出台《我市人才回归专项行动三年实施方案》,打造产业链招商资源库、异地我市籍知名人士名册库、国内外商会联络库、项目管理库和大数据招商综合服务平台,聘用21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担任招商顾问,定期举办衡商大会、异地商会座谈会、恳谈会等活动,鼓励异地商(协)会发挥桥梁作用,利用进博会、链博会等走访企业家。2023年,我市新增注册企业111家,实际到位资金367.18亿元。近五年,我市70%以上新增规模企业和80%新增企业投资,均来自“衡商回归”。
四、突出要素支撑,集聚发展优势
(一)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大力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县市区党委常委担任省级园区党工委书记实现全覆盖。成立服务制造业企业发展专班,推行工业项目“先建后验”承诺制改革,出台《我市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试点工作方案》,园区“三类”低效用地处置量排名全省第一,保障算力中心、国际物流港等项目(企业)用地2103亩。建立运行重大项目建设“五制一平台”机制,出台“赋码保护”“纾困解难清单”等措施,解决比亚迪智能制造、先导新材料、泵业智造产业园等项目用工、用电等需求问题300余个,“以制度机制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市域改革案例”。
(二)创新人才引育方式。实施“人才雁阵”计划,推出“UP”(University&Park,高校+园区)、市校企三方合作等柔性引才模式,率先在全省建立博士创新发展促进会,成立市人才发展集团,近三年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6个、关联企业27家。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聚焦十大产业急需工种和紧缺人才,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衡州工匠培育和“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个,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7家,职业技能年培训量达31.44人次。
(三)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引导督促银行机构运用“园区特色贷”“专精特新贷”、保函等各类融资产品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加大小微型制造业企业信用贷款投放,降低制造业企业贷款利率,减免中小微企业部分服务收费,落实“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等政策,建立优势产业链核心企业“白名单”和“主办银行”制度。截至2024年4月,我市制造业贷款余额265.07亿元,同比增长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