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admin 2024-08-29 18:44:25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同志们: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变量,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环境和关键变量,在区域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深化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化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2024年经济工作九个方面重点任务的重要内容。深刻把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战略意义,锚定重点任务纵深推进、持续突破,构建综合保障体系,对于我市在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抢占机遇、优势和主动,如期完成“两个基本实现”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提高站位,深刻把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由过度依赖单纯增加要素投入和政策刺激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加快转向创新驱动、诸要素更加优化组合的内涵式集约型发展。良好营商环境作为激发创新的优质土壤,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我市作为能源大市和文化大市,面临着资源环境硬约束趋紧的发展瓶颈和生态基础脆弱的短板制约,要在创新提升营商环境上紧抓不放、苦练内功、务求实效,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才能助力全方位转型的精彩蝶变。

(一)一流营商环境是区域综合实力过硬的综合折射与具体反映,是区域整体形象好、影响力强、美誉度高的标识与象征。口碑就是吸引力,信誉就是说服力。良好的营商环境,代表着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深度结合与良性互动,代表着更易获取、更为丰富的政务服务和要素资源,是企业投资兴业、经营壮大决策的首位偏好因素。

(二)一流营商环境集中反映了区域发展软实力,是决定未来的制胜关键。首先,保障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作用的充分实现。科技型企业的开办与运营、产学研各部门的对接与协作、创新成果的转化、创新支持政策的传导和保障措施的落实等,都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创新生态内嵌于营商环境之中。其次,促进产业链集群成型与三次产业融合。塑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两个转型,有赖于一流营商环境的温室孵化效应、各机制之间的关联耦合效应。再次,推动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过程,也就是破除行政分割、行业垄断与隐性壁垒,以制度健全、发育成熟、运行高效、各类要素循环畅通的区域市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最后,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惠商利企,促进释放更多就业岗位,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通过改善消费环境,更好适应消费升级,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三)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创造力的有力举措。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经营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国内外复杂严峻环境影响,当前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压力仍然较大。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为经营主体提供更精准解渴的政务服务和更直接有效的政策帮扶,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经营主体,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支持企业家心无旁骛、长远打算,以恒心办恒业;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二、攻坚突破,全面落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据此,我市可紧跟中央精神,落实市委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的专门要求,抓住重点、统筹协调、稳扎稳打,倾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全区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简政放权、松绑减负,激发创造活力。秉承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市场主体“非禁即入”的理念,围绕企业开办、经营、退出全生命周期和商品、要素、公共资源交易等各类型市场,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最大限度为创新创业和公平竞争降门槛、降成本、除障碍。在放宽准入方面,全面落实全国统一的负面清单制度,做到清单以外无禁限。厘清各级政府权责边界,推动审批事项科学压减和有序下放,出台产业规划与投资指引目录同负面清单无缝衔接。依法依规在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大事项上和自然资源、市政工程、军民融合发展、涉外经营等重点领域中,依据法定标准,通过竞争机制和严格比选引入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在审批效率方面,加大“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力度,持续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优化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经营主体住所申报承诺制、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等措施,减事项、减时限、减证明、减要件、减环节。推广全程网办。在保证准入即准营方面,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切实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探索更多居民日常消费相关行业“一业一证”可行办法。

(二)全流程编织监管网络,保证市场秩序,建设诚信体系。以信用为基础,兼顾安全与效率,贯彻宽严相济原则,实施信用信息归集共享,采取分级分类监管,健全完善监管网络,推行跨部门综合监管。扩大告知承诺制实施范围,将市场竞争领域和非市场竞争领域的竞争性环节尽可能纳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市场主体承诺兑现、情况属实,切实维护制度权威性与公信力。创新“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行清单式、透明化执法,明确现场检查内容。规范破产程序,保护公共利益以及债权人、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对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科学设定首违轻违行为轻罚免罚条件。创新“企业安静期”制度,做到无事不扰。压缩自由裁量空间,防止权力寻租风险。深化执法司法工作衔接,严谨界定经济纠纷、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之间的区别,慎用强制方式,避免对市场正常秩序产生冲击。持续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政府依法履约践诺,加大治理“两不一欠”问题专项行动力度,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及时上传更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大守信持久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完善信用修复机制。

(三)全方位做优专业服务,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企业的成长壮大,离不开内容优质、便捷易得的各类专业服务,政府要扮演好主导者和协调者角色,将专业服务谋在前、定制好、送上门。提升合规经营与权益保障法治服务水平。将涉企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法治社会建设重点内容,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宣传讲解。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协助企业排查梳理经营管理、人事、财务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做好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加强对知识产权和商业品牌价值的确认保护,支持企业依法维护名称、商标、专利技术等合法权益。打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企业版,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积累总结劳资之间、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纠纷调解有效经验。提供更优质量技术提升服务。对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打造“我市标准”“我市精品”区域公用品牌,根据企业意愿,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建立供需联系渠道等方式,向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改造等服务。强化创新活动服务保障。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创新创业。稳步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畅通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探索、文化创意活动、绿色低碳产业融资渠道,支持平台企业投资科技型企业研发活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抓住企业孵化、技术进化、成果转化三个关键环节,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结合要素市场改革,促进资本、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配置、充分涌流。

(四)全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拓展应用场景,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强顶层设计,构筑制度机制。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制定营商环境数字化便利化改革具体方案。对照国家营商环境评价18项一级指标,构建体现我市特色和数字化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突出系统集成,推动迭代更新。整合“三晋通”等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优化功能内容、界面设计、业务流程。促进更多平台多跨协同,深化公共服务与政务服务对接,实现更多涉企民生事项一站式办理。加快落地推广,夯实基础支撑。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自助政务服务超市覆盖所有街道和70%乡镇的目标,加快线下窗口、门户网站、自助终端、移动终端一体建设和交互衔接。

(五)多方凝聚合力,构建立体工作格局,提升综合保障能力水平。要持续净化优化政治生态,从严治党、从优服务,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加强政企常态化对话沟通交流。要健全涉企利好政策承诺兑现责任制和抓落实机制,紧扣链条压实责任,加强督查考核和奖优罚劣。开展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工作,做精做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强化结果运用,倒逼营商环境制度重塑、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在改革深水区和项目建设一线锤炼锻造干部队伍,加强涉企政策和专业知识教育培训,推动干部队伍更新知识结构、转变观念作风、提升能力本领。同步政策制定、发布与解读,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稳定预期、提振信心,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