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亿万学生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并从战略高度赋予这项工作重要意义。全市各中小学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思政课建设质效,为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提供有力支撑。刚才,部分中小学负责同志和思政课教师代表围绕思政课教育教学进行了发言。既有成效经验的总结,也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下面,结合当前我市中小学思政课开展情况,我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举旗帜,深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刻把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各级各部门要从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高度深刻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发挥思政课在大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与引领性作用。思政课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政治性是其根本特征,只有把思政课教育的基础打好了,才能保证教育不走样、不走偏,确保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引导学生看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旨在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的,思政教育之所以必须贯穿于从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整个过程,是因为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思政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将学生心中的思想旗帜树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成长成才。因此,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各门课程协同发力,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第二,夯基础,坚持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全面提升铸魂育人实效。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为青少年讲好思政课对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深刻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一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思政课的核心任务是对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办好思政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青少年在心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赤诚情怀,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二是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课要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重要内容,为青少年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要通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青少年受到感染、受到鼓舞,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育人水平,形成教与学的合力,落实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是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两个重要途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思政课是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理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核心课程,具有极强的价值塑造和精神感召力,能够潜移默化地在青少年心中培育起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热爱,教育引导青年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成长为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盯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如何在已有经验积累和规律把握的基础上,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新局面,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里的“德”,不仅是指私德、公德,还包括大德,不仅指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还包括关怀他人和社会的道德品质、为国为民的道德理想;这里的“人”,特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就此而言,能否办好思政课,关乎学生能否成长成才、成就事业,关乎党和国家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事业的成败。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不能硬灌、硬塞。思政课所讲的政治,应该体现为学生坚定对党和国家的自觉认同,掌握洞察社会与引领时代的理论武器,面对现实问题进行建设性思考,具备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等。思政课教师应该经常自我追问,学生为什么要来上这门课,这门课到底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最基本的答案是,它能让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感受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智慧,它能够提供读懂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的方法论。要讲好这些,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给学生以启迪、以点拨,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引导思政课教师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行学术研究,把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名师、受其他专业教师尊重的知名学者、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名家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面对社会的问题、学生的困惑,思政课教师不应只是讲一些让学生必须接受的大道理,不应成为高高在上的“布置工作者”和“武断要求者”,不能轻易发出学生必须干什么的命令,而应自觉地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中的深刻内容,适当插入对经典文本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思考,以与学生交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解决学生困惑,引领学生展开深度思考,从而赢得学生的真正尊重。
第四,抓重点,对照要求明确任务目标、责任主体、完成时限,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办好思政课,要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引导青少年在百年大党的伟大奋斗历程、重大理论创新、独特执政规律的思想洗礼中,确立起忠于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最鲜亮主题。办好思政课,要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是党的创新理论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丰富发展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结晶,要把以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乎民族文明进步、国家发展壮大、人民团结奋斗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胸怀“国之大者”,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故事,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一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政治要强、自律要严,要真信真懂真学真行马克思主义,增强“政治三力”,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和积极传播者,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办好思政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拓宽教育教学思路,激励教师掌握和运用底线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共同体思维、精准思维,开放运用国内外事实、案例、素材的比较分析,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着力推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共同体衔接沟通、协商合作、共建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与教材一体化建设,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质量一体化评估体系,推动“三全育人”实效持续提升。
第五,强纪律,高标准建好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将其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其它各门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引导青少年将青春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为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提供坚强支撑。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把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列入党委工作议程,坚持与其他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并通过设立思政教育中心等专职机构的形式和多元共治协同工作机制,高效组织、协调和推动思政教育的开展。持理论教育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的方式、载体、内容、平台等,持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更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从教学环节、策略、方法、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入手,强化实践育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加强价值引领,并使其与专业技术培养、职业素养打造等内容更好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将思政元素融入实践教学,融入现实理论与热点问题,融入不同学生群体中,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解决困惑、加深感悟,以此持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学校和相关单位、部门应积极构建系统的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帮助教师形成扎实厚重的理论功底和突出的教育能力,引导教师将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等深度融合起来,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的责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教师参与思政教育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更好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肩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基础,以课堂为主渠道,紧密结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思政课发展需要,从学生所思所想、社会热点、现实问题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价值内涵的理解,更好明确自身使命担当、厚植爱国奋斗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深化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覆盖面、质量和效果,致力于培养时代新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