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人社系统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总结经验、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全力以赴推动全市人社系统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责任感紧迫感
今年以来,全市人社系统坚决扛牢稳就业保就业政治责任,聚焦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一是政策支持更加有力。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稳就业政策,出台实施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发放稳岗返还、创业担保贷款等补贴资金XX亿元,惠及企业XX万户、职工XX万人。二是就业服务更加精准。深入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举办招聘会XX场,提供就业岗位XX万个,达成就业意向XX万人。强化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XX万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XX万人。三是重点群体就业更加充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帮扶,就业率达到XX%。农民工就业保持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XX万人。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得到有效保障。四是职业培训更加有效。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计划,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XX万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XX万人。五是创业带动就业更加凸显。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培育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XX家,入驻创业实体XX家。举办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新增创业XX万人,带动就业XX万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就业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贸易增长乏力,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从内部环境看,我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用工需求减少。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者技能水平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匹配,“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全力做好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服务保障,精准施策发力,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一)聚焦重点群体,着力稳住就业基本盘。一是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加强岗位推荐、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服务,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组织各类企业进校园招聘,举办专场招聘会XX场以上,提供就业岗位XX万个以上。加大政策性岗位开发力度,确保今明两年机关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主要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落实学费补偿、高定工资等政策,基层服务项目招募高校毕业生XX人以上。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创业实体XX家以上。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帮扶,确保就业率达到XX%以上。二是稳定农民工就业。加强与输入地劳务协作,建立常态化跨区域劳务协作机制,开展劳务对接活动XX场以上,帮助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农民工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就业创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XX万人次以上,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三是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完善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实施精准帮扶。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鼓励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
(二)聚焦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就业。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与工信、科技等部门协作,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等,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满足制造业企业用工需求。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壮大,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岗位、吸纳就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发展吸纳就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打造一批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支持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社区服务业发展,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开发社区服务岗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落实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政策,帮助服务业企业纾困解难,稳定就业岗位。三是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提高贷款额度、降低申请门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X亿元以上。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培育认定一批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等,提升创业服务水平。举办各类创业活动,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新增创业XX万人以上,带动就业XX万人以上。
(三)聚焦技能提升,着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一是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完善培训补贴政策,提高培训补贴标准,鼓励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二是实施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计划。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分类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提高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式”培训,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组织劳动者开展针对性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三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批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拓宽评价渠道,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四)聚焦优化服务,着力提升就业质量。一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一站式办理。加强公共就业服务队伍建设,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二是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化水平。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分析,建立健全就业监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就业形势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开展就业需求调查,精准掌握劳动者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举办各类招聘会,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三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劳动者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拖欠工资、非法用工等违法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促进企业和劳动者互利共赢。
三、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确保高质量充分就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全市人社系统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协同配合,确保高质量充分就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社部门要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要建立健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二)压实工作责任。要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就业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各单位,明确责任人员,加强跟踪问效。要加强对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将就业工作纳入各级人社部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
(三)强化协同配合。就业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方协同配合。人社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发改、教育、工信、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政策协同、工作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就业工作。要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协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的作用。
(四)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就业典型等,提高政策知晓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加强对就业工作的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预期,维护就业局势稳定。
同志们,就业工作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社会稳定。全市人社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担当作为,全力以赴做好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