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一重要论断是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各级党员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留下了一段又一段历史佳话。新时代,我们青年党员该如何传承光荣传统,坚持人民立场,更好地贯彻执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应该从3个维度进行把握。
从历史维度认清贯彻党的根本宗旨的政治考量,站上政治高位、深化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始终不渝地践行人民至上的承诺。从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邓小平确立“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的所有努力与奋斗,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回望历史,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其深沉的政治意蕴。在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者把人民当作盘剥鱼肉的工具,换来的只能是“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国家对于人民冷暖漠不关心,人民对于帝国兴旺冷眼旁观,国家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在蒋家王朝统治时期,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等的利益,眼里只有所谓的精英分子、没有基层民众,换来的只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民心尽失、兵败如山倒。只有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次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过辉煌成就,但后来失败解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联共产党脱离了人民,成为一个只维护自身利益的特权官僚集团。殷鉴不远。对此,我们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
从政治维度认清贯彻党的根本宗旨的根本方向,坚定政治信仰、对党绝对忠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任何古代帝王、任何反动势力无论口号喊得多么响亮、表面功夫做得多么漂亮,都不可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最根本的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看清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的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就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仰、笃定信念,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从实践维度认清贯彻党的根本宗旨的失误偏差,检视整改问题、提升服务质量。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从“显著”“根本”“最大”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极端重要性。然而,现实工作中,我们在这方面理解不深、不透、不全的现象还时有存在。比如,有的同志对党的宗旨把握不到位,存在理解概念化、浅表化、口号化的问题,片面地认为为人民服务就是学雷锋做好事;有的同志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事、国家的事、地方政府的事,与个体关系不大;有的同志对党群关系不重视,发生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有的对干群关系理解庸俗化,搞等价交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篇主题宏大、内涵丰富的大文章,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理解把握、贯彻执行,才能做到不打折、不走样。根本地就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重要论述精神,把握精髓要义,站稳人民立场,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深入血脉,对照问题加强检视整改,在实际行动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不断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