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常务副书记在2025年市委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admin 2025-02-21 17:57:10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同志们:

这次市委政法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年政法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工作,推动全市政法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政治引领,铸牢忠诚之魂

(一)坚定政治信仰,夯实思想根基。一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其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法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通过组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政法干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政法工作的强大动力。二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要教育引导政法干警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坚定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党性教育等活动,强化政法干警的政治忠诚,将对“两个确立”的坚定拥护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实到政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三是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政法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警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等工作中冲锋在前、担当作为,以党建引领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党管政法,确保绝对领导。一是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条例》是党领导政法工作的总遵循、总依据。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制度机制,确保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各级党委要定期听取政法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政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政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党委政法委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等职能作用,加强对政法单位的政治督察、执法监督、纪律作风督查巡查,确保政法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完善党领导政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健全党委政法委归口管理、组织协调,政法单位党组(党委)主管主抓、各司其职的党领导政法工作总体格局和运行体系。加强政法单位党组(党委)建设,充分发挥党组(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政法单位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建立健全政法工作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政法单位党组(党委)要及时向党委和党委政法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重要工作,确保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全覆盖、无死角。三是加强对政法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政法领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前沿阵地。要加强对政法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强化阵地建设和管理,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加强对政法干警的意识形态教育,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加强政法宣传舆论工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政法故事,树立政法队伍良好形象,为政法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提高政治能力,强化责任担当。一是增强政治判断力。教育引导政法干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问题,准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同一切错误言行作斗争。要善于从政治上看待政法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从政治高度分析研判形势,及时发现和防范政治风险,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二是增强政治领悟力。要求政法干警深刻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要紧密结合政法工作实际,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政法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加强对政法干警的政治培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理解能力,增强政治领悟力。三是增强政治执行力。政法干警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要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作为,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政法工作取得实效。

二、聚焦主责主业,维护安全稳定

(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筑牢安全防线。一是严密防范打击各类渗透破坏活动。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位,加强情报信息工作,提高预警防范能力,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线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捍卫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二是加强反恐怖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反恐怖主义法,完善反恐怖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反恐力量建设,提高反恐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安全防范,严密防范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加强反恐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反恐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反恐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建设,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发生。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妥善处置网络舆情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二)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化解矛盾纠纷。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充实调解力量,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建立健全常态化排查机制,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化解。二是加强信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加强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建立领导包案制度,明确责任,限期化解。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督查督办,确保信访事项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加强信访秩序维护,依法打击违法信访行为,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三是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建立健全应急处突工作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和掌握突发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科学组织处置,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一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管理,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程序,严格执法标准,确保执法活动依法依规进行。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增强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推进执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二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制约,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提高司法效率。加强司法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制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执法司法监督。完善执法司法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对执法司法活动的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司法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建立健全执法司法责任追究制度,对执法司法不公、执法不严、违法违纪等行为,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维护执法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三、服务发展大局,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围绕中心工作,提供法治保障。一是助力深化“三个年”活动。紧密结合“三个年”活动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法律服务和保障,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严厉打击干扰破坏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二是服务打好“八场硬仗”。针对“八场硬仗”涉及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针对性的政法工作措施,为打好“八场硬仗”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加强对经济金融领域的监管,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保障,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守护好XX的绿水青山。三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对企业的产权保护,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法公共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二)强化职能作用,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依法打击经济犯罪。加大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商业贿赂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形成打击经济犯罪的合力。二是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产权,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加强对涉产权案件的监督,依法纠正冤错案件,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三是优化政法公共服务。深化政法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出更多便民利民措施,如推行网上办事、预约服务、一站式服务等,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一是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政法工作中的应用,提高政法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建立政法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政法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加强智慧警务、智慧检务、智慧法院、智慧司法行政建设,提升政法机关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法律服务供给。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建立法律服务热线,及时解答企业和群众的法律咨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服务,帮助中小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解决法律问题。三是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政法机关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困难,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政法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一是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政法干警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激发政法干警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二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引导政法干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恪守职业道德准则,做到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加强对政法干警的职业道德培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建立健全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机制,将职业道德表现纳入政法干警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励政法干警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三是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对政法干警的纪律教育,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加大对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力度,对违反纪律规定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提高履职水平。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根据政法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加强对新法律法规、新政策、新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政法干警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创新培训方式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高培训效果。二是加强实战练兵。组织开展实战练兵活动,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岗位竞赛等形式,提高政法干警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基层一线政法干警的实战练兵,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健全实战练兵长效机制,将实战练兵常态化、制度化。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政法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工作,为政法队伍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强对年轻干警的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清正廉洁。一是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政法机关内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执法司法监督制度,加强对执法司法活动的全过程监督。加强对政法干警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政法机关财务收支、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审计监督。二是强化外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政法工作的宣传,及时公开政法工作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严肃责任追究。建立健全执法司法责任追究制度,对执法司法不公、执法不严、违法违纪等行为,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加强对责任追究制度的宣传和执行,形成有力的震慑,确保政法干警依法履行职责,做到清正廉洁。

同志们,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奋力开创XX政法工作新局面,为谱写XX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的政法保障!

谢谢大家!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