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服务各族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以各族人民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真心诚意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中心内现有工作人员*人,进驻单位*家,设置窗口*个,提供政务服务事项*项,公共服务*项。为进一步提升对广大群众的服务水平,中心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热情周到、高效廉洁的工作氛围,打造了贴心暖心舒心的“*”品牌。
一、突出党建引领,优化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窗口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建立健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办公室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强化方案落实。中心制定了《*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创建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措施办法和实施途径。同时定期召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及时解决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存在的问题,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打牢创建工作基础,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层层传导压力,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三是深化学习教育。创设“服务群众亲如一家、人人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载体,通过支部主题党日、理论学习会、周例会等方式,集中学习、交流发言、知识测试等形式,深入学习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惠企惠民政策、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人物事迹,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在二楼设立婚姻矛盾纠纷化解调解室,聘请兼职律师及民政婚姻专干担任调解员。在三楼设“枫桥式”矛盾化解调解中心和办公室,聘请司法局窗口干部和党员先锋队成员担任调解员,全方面考虑办事群众特殊情况、特殊需求,化解群众“烦心事”。五是强化业务礼仪培训。对窗口工作人员常态化开展业务礼仪培训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测试,要求工作人员持普通话三级甲等证书上岗。
二、突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民族团结氛围
一是加强文化宣传。精心设计民族团结长廊、民族团结楼梯,营造宣传民族团结氛围,把中心打造成为服务各族群众的一流平台、助推发展的一流阵地、展示形象的一流窗口。二是营造民族团结氛围。在引导台两侧悬挂中国结,一楼大厅悬挂红灯笼等中华传统文化符号。设置群众休息等候区域,提供爱心药箱、失物招领、免费阅读、免费饮用水、便民雨伞、老花镜、轮椅等便民服务。休息区内摆放各类书籍、休闲座椅。三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利用室内LED显示大屏和电视投放中心办理事项流程指南、政策法规、中国历史年表、新疆历史印记等节目让群众了解中国历史、新疆历史和中心业务办理流程。四是坚持示范引领,开展微创活动。在办事窗口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岗”“党员先锋岗”“优秀窗口”“双语示范岗”评比活动,力争把每1个窗口都打造成民族团结示范岗,在小窗口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五是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和结亲联谊活动,常态化开展“党员先锋企业行”活动。组建由各政府职能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党员先锋服务队”,每月深入*家企业结合各项优化营商政策逐一现场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需求,对我县*企业进行走访,为企业送政策文件,进行政策解读,提供优质服务,发挥志愿服务队作用,共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场次;结合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建党、国庆等时间节点,中心工作人员到包联*开展民族团结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强化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及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宣传,共计派出党员干部*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场次;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载体,坚持每月开展*次与结对认亲走访活动,*年至今累计走访*余户次,慰问物品折合资金*余元,累计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场次。
三、突出服务效能,全力助推便民利企新模式
一是营造智能化环境。在服务大厅建设*平方米信息查询室,*处信息自助查询台,着力完善政务公开规范和流程,安排专人受理群众申请公开事项。同时通过自助叫号机、“*”纪检监督平台等方式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和服务部门,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取号查询,评价监督工作人员服务质效。二是统筹开展并联审批。对入驻窗口业务进行协调,全面性实行一站式办理,将关联度较多的窗口部门进行协调重组、流程再造,推行串联式联合审批,促进部门业务运转顺畅、衔接有效方便办事企业、群众。针对进驻窗口部门办理频繁的服务事项,分功能、按楼层优化布局。三是帮办代办靠前服务。成立“综合帮办代办专班”,为落地项目和“急难愁盼”的个体商户和个人提供综合帮办代办服务。今年以来主动服务企业及个体商户*家,提供帮办代办事项*件次,解决各类咨询导服*余件次,落实事后电话回访*人次,回访满意率达100%。各部门均为少数民族办事群众提供“双语”一次性告知书。切实促进了县域内整体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四是成立引导咨询服务队。聘用就业见习大学生承担引导服务工作,要求引导服务队成员细心做好政策解答、服务引导、自助设备操作指导、线上服务操作引导等工作。为各族群众提供双语业务咨询、办事指引、政策宣传、文明劝导等服务,深受群众企业的广泛好评。五是推进基层延伸就近办。以最大限度方便群众为目标,推动县级政务服务职能向乡镇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公共服务事项向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延伸,推行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工作改革,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乡镇政务服务大厅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运行,目前*个乡镇(街道)都已经完成设立政务服务中心,切实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减少了业务办理时间。
四、突出民生保障,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一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紧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目标,依托*政务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促进实体窗口与网络平台的融合互补,实现事项“清单化”管理,办事流程标准化运转,运行过程规范化监管。截止目前我县已启用的在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部门(单位)账号共*个;通过一体化平台发布事项的部门(单位)*个。*政务服务网个人用户注册量为*人,占全县人口百分比为*%。*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总办件量达到*万件,办件服务评价数量达到*万次,群众满意率达*%以上。二是推进“最多只跑一次”改革。精简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梳理发布“最多跑一次”事项*项,比例达到*%,即办事项比例达到*%,并在门户网站进行宣传公示。三是推行“一窗式”改革。依托政务服务实体大厅,打破行政部门界限,按照“一窗受理、分类办理、受办分离、窗口出证”原则,设置县“一窗式”政务服务专区,试行*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前已办理涉及“一件事一次办”事项*项,努力让企业和群众办一件事,进一个窗,交一套资料,最多跑一次,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四是开展“好差评”测评工作。依托“好差评”系统和开展办事群众、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政务服务工作的满意度线下测评工作,采取“内部评”与“百姓评”相结合,对各部门的服务行为进行评价,强化监督,加强群众对政务服务满意度和感受度。五是在一楼大厅实时显示政务服务一体化后台大屏幕群众满意度办件进度和满意度情况。*年至今共接待群众*次,发放证照*个,其中政务服务事项线上(一体化平台)办件总数为*件,线上办件服务评价数量达到*次,满意度率为*%。
五、创新实践,打造“*”政务服务品牌
按照“资源整合、功能集聚、服务优化、效率提升”的原则,中心争取*资金*余万元,实现软件和硬件同改善。进驻单位由原来的*个增加到*个,行政审批事项由*项增加到*项,实现了“应进尽进、一站办理”让群众进入大厅后,深刻体会到“马上办”“网上办”“主动办”“帮助办”,全面展现“*”政务服务品牌,为*优化营商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下一步,*行政服务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构建和谐美丽*而努力奋斗!